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承包王 >

第351章

大唐承包王-第351章

小说: 大唐承包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咱们就让二伯自行回长安,兕子留在台北就好啦,若是兕子想念二伯了,二哥便派人再送你回长安也可以啊!”

    话音一落,李宽便听到一阵不满的话音响起。

    “宽儿,此举过分了,当年你便带走了安平,如今又要将兕子从二伯身边带走吗?”李世民端着一个紫砂茶壶,出现在了客厅之中。

    “二伯,这你可就误会侄儿了,兕子还真得留在台北几年,至少要在兕子的病症得到控制之前,都得留在台北。”

    说到兕子的病症,李世民沉默了片刻,“回长安与留在台北有何不同,治愈兕子病症的药方你大可书写一份,让御医按照你的药方煎药便可啊!”

    “二伯,行药并非您所想的那么简单,是药三分毒,增减药量亦是很重要的。再者说,兕子的病症并非只靠药材便能治愈的,其中还关系到日常的护理等等。

    像似居室宜空气流畅,阳光充足,冬季要暖和,夏季要凉爽通风,避免接触特殊气味,这在长安能做到吗?宫里的御医能把控好夏季之时,兕子居所之中该放置多少冰块来保持凉爽吗?到了冬季又该如何保证兕子居所暖和呢?

    再说,兕子的病症应当进行适当的锻炼,可是以兕子的身子骨,宫里的御医们知晓兕子做怎样的锻炼才适当吗?

    还有,兕子要保持精神愉快、乐观开朗、心境平和、情绪稳定,可是在长安,在那座皇宫之中,兕子真正能开心的时间有多少,二伯您知晓吗?禁闭深严的皇宫能令兕子开心吗?

    还有······“

    “还有?”李世民惊呼。

    李宽点点头:“还有关于饮食的问题,就是侄儿嘱咐的再多,侄儿亦不敢保证毫无遗漏啊!兕子留在台北乃是最好的选择。”

    “按你这个说法,兕子岂非只能留在台北了?”

    李宽点头,那坚定的态度,让李世民长叹了一口气,转头看向了李宽身边的女儿,笑问道:“兕子愿意留在台北,还是愿意跟随父皇回长安?”

    李世民的问话只是出于好奇,好奇女儿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毕竟他心里已经作出了决定,为了女儿的健康,几年不见面亦可以接受。

    兕子扭着自己的小指头,看得出她很为难,从本心来说她想要留在台北,毕竟台北真的很好玩,比起空荡荡的长安皇宫的大殿要好玩,但她更想李世民也留在台北陪她,想要和自己父亲在一起,只不过她知道这不可能。

    所以,选择留在台北还是选择跟随李世民一同回长安,让她为难了。

    兕子的纠结,已经让李世民很满意了,要知道当初安平被李宽接到闽州时可是没有一点纠结的神色,欢欢喜喜的跟着李渊等人去了闽州。

    “既然兕子想要留在台北,那就留在台北吧,养好了身子再回长安也不迟。”李世民不忍心让女儿继续纠结下去,安抚道。

    “父皇,真的可以吗?”

    “可以啊,父皇也希望下次见面之时,见到的兕子是健健康康的······”

    话未说完,李宽打断道:“二伯,这不可能,兕子的病症并非短时间便能治愈的,下一次您见到兕子之时,侄儿只能保证兕子比起现在要健壮,毕竟侄儿可是打算每年派人带兕子回长安看看您。

    不过,若是您觉得没有这个必要,只需十年,十年之后,侄儿倒是能保证兕子像寻常女子一般,欢声笑语的站在您面前。”

    “行了,你小子别打趣二郎了,快些用饭,用饭之后还得安排士卒将火炮运送上船,时间可不充裕了。”李渊笑骂着李宽,招呼着起身的众人开始用饭。

    其实搬运火炮这些东西上船的事,李宽早已有了吩咐,事到临头才行动的做法,不符合李宽的性格,所以对于李渊的说辞,李宽翻了一个白眼:“二伯购买的东西,孙儿早已准备好了,就连士卒这两日也准备妥当了,就等着二伯决定何时起身了,您老是不是也太小看孙儿的行动力。”

    “那么多废话,吃饭···吃饭。”李渊吹胡瞪眼的看着李宽,狠狠地咬了一口手中的包子,像似在泄愤一般。

    ·········

    两日的时间,说过就过。

    在正月十八这天,李府中的大主子小主子都去了码头,李世民离去,自然少不了一番离愁别绪,其中以李渊和李世民父子最为伤感。

    为了打破这份伤感,李宽只好充当一个杨白劳的角色。

    “二伯,这些楼船可以经水路回长安,不过事先得说明啊,这楼船乃是侄儿租借给您的,到时候火炮营的士卒返回台北之时,您可得把船钱给付了。”

    “你小子无论何事都忘不了钱,祖父看你是掉进钱眼儿里去了,你小子如今又不差几艘楼船,送与世民又如何?”

    “祖父,话可不能这么说,若是没有钱哪能发展国家呢!”李宽回了一句,看向了李世民,笑道:“二伯,您亦是如侄儿这般看待钱这个问题的吧!”

    “确实不假,钱财确实挺重要的。”李世民点头。

    “既然二伯亦认为挺重要,那随二伯回长安的这三艘楼船,侄儿便送您了,全当侄儿孝敬您了。”

    李宽话锋一转,看着李世民那呆呆傻傻的样子,哈哈大笑。

    李世民指了指李宽,看向了平阳公主夫妻,无语的笑道:“这小子还是那老样子,就喜欢打趣朕。”

    “依姐姐看,宽儿这样的打趣,陛下恐怕希望多多益善吧!就连姐姐都有些眼馋宽儿送给陛下的这份大礼了。”

    “行了,时辰不早了,都上船吧!”李渊开始赶人了。

    “父皇,那儿臣和三姐便上船了。”

    李渊挥手,李宽带着一家老小躬身行礼:“侄儿恭送二伯和姑母、姑父,祝二伯和姑母、姑父一路顺风。”

    :。:

    wxi7

第519章 陛下仁厚() 
李世民走了,兕子流泪了,那种默默垂泪的样子比起撕心裂肺的哭嚎更令人感到心疼,尤其是她现李宽和苏媚儿等人看着自己的时候,偷偷擦拭了泪水,抬头回望李宽等人露出的笑容,让人感觉仿佛有东西堵着嗓子眼一般难受。

    为了不让兕子触景伤情,李宽只好叫着大家回府。

    之前,只注意到了兕子,现在叫人回府才注意到李渊其实也如兕子差不多,虽不至于像兕子一般流下两行清泪,但脸上的伤感却骗不了人。

    站在码头上望着拔锚远行的楼船,李宽叫好几声祖父,才令李渊回过神来,没说话,只是朝李宽摆了摆手,他依旧站在原地望着。

    等到楼船渐渐远去,在人们的眼中变成了一只翱翔于海面上的海燕,李渊才叹了口气,才现李宽等人不知何时已经离去了,无奈的笑了笑,吩咐留在码头等候他的福伯回府。

    相较于李渊的伤感,李世民和平阳公主要好许多。

    李世民现在没有心情去伤感,正带着陈宣武和连福查看着甲板上的一门门火炮,左看看右摸摸,一张老脸笑开了花,这些都是他的······都是他的。

    平阳公主站在楼船的甲板上,看着不远处又细又高的笔直水柱,仿佛忘记了自己的四十多岁的年纪,就像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一般,拉着柴绍的衣袖大呼小叫,指着不远处的水柱道:“夫君,您看那是何物?”

    平阳公主的惊呼引起了李世民注意,抬头望去,只见一个庞然大物在海面上露出了那如同小山一般的脊背,他顿时心跳加,早就听说海上行船危险无比,若是这样的庞然大物撞过来,楼船能抵挡的住吗?

    “这···这是何···物?”连福双腿打颤,结结巴巴的问着陈宣武。

    陈宣武镇定的看了眼不远处的鲸鱼,笑道:“此乃鲸鱼,听陛下说鲸鱼最重的有几十万斤,就是最小的也有几千斤,而且眼前这般盛景可不常见,末将随陛下在海外征战四年也不过只见过几次而已,由此可见,陛下真乃福缘深厚。”

    说到最后,陈宣武看向了李世民。

    被人拍马屁,李世民却笑不出来,有些担忧的问道:“楼船可能抵挡住此物的撞击?”

    “陛下放心,俺们华国的楼船常年来往于台北和闽州之间,从未听说过有鲸鱼撞击楼船之事,就算撞击楼船,俺们华国的楼船也能抵挡的住。

    在海上航行,俺们不惧任何海中之物,唯一惧怕的便是这海上的风浪,当年末将随陛下出征海外时,那次的海上风浪可是让俺们开了眼见了,一场风浪过后,俺们华国的楼船便只在海面上留下了几块木板。”

    听到陈宣武说不惧鲸鱼的撞击,李世民笑了,有些好奇的看了眼远处翻江倒海的鲸鱼,然后便看向了陈宣武,问他是怎样的风浪,才能让楼船这样的庞然大物四分五裂。

    回想起当初刚到中南半岛的那场风暴,陈宣武不由的打了个哆嗦,回忆道:“当时俺们刚到中南半岛,海上便起了下起了暴雨,吹起了狂风,那风把两人环抱的大树都连根拔起了,十多丈高的海浪,一浪接着一浪,就像······就像······”

    言语贫乏的陈宣武不知该怎么形容,仔细想了想才一拍脑袋:“对,就像要撕裂天地一般。”

    李世民望着风平浪静的海面,脑海中幻想着陈宣武讲述的画面,只可惜不论他如何想象都难以想象出那种能令人绝望的景象,只好无奈的放弃。

    “说说,你们楚王军对阵暹罗国士卒之事。”

    “说起对阵暹罗国,那可是俺一生难忘之事啊,若非陛下当初的决定,俺们几万兄弟,恐怕难以有人返回台北和台南了。”陈宣武感叹道。

    李世民疑惑道:“朕听闻宽儿当初带着四万楚王军将十万暹罗国士卒杀的片甲不留,可见是一场难得的大胜,你为何有此一说?”

    “陛下,您有所不知,当初暹罗国派遣来的士卒皆是和尚······”

    话没说完,李世民便打断道:“你说什么,和尚?!”

    “没错,皆乃和尚。当时俺们并不在意,只想着和尚没什么大不了的,不会是咱们楚王军的对手,不少上官都请求陛下出兵,可是陛下说这些和尚是僧兵,是狂热的分子,他们根本不怕死,不准许俺们出兵。

    当时,俺们还不信,可是在打扫战场之时,那些被炸的只剩下一条腿的秃驴都不投降,野兽一样朝俺们扑来,运气好一些的被咬没了鼻子,运气不好的被咬碎的喉咙。

    那时候俺们才知道,若非陛下有远见,俺们四万楚王军恐怕剩下不多。”

    陈宣武的话音刚落下,李世民就听到站在船舷边的士卒回忆起了那场战役。

    “俺的一个远房兄弟就是因为一不留神被咬去了一只耳朵,听俺那兄弟说,当时咬他的那个秃驴右手都已经被炸没了,左腿也被炸没了,他以为那秃驴已经死了,正准备从那秃驴的右腿上回收箭矢呢,那秃驴就朝他扑了过去,当时他都吓懵了,若非同行的弟兄们手快,他说他可能就死了。”

    “什么吓懵了,俺看是吓尿了吧,那次出城回收箭矢的弟兄们之中,不少人都是湿着裤子回来的,俺当时可看见了。”搭腔的士卒哈哈大笑,笑过之后又一脸感叹道:“不过,那些秃驴确实狠,俺估计俺去了俺也会尿。”

    一阵爆笑声顿时响起,李世民能从这笑声之中体会到这些士卒心中的庆幸之意。

    “那些和尚真有这么厉害?”连福疑惑道。

    他可是在长安见过火炮营士卒演武的,浑身充满杀气的人竟然会被一群和尚吓尿,他不信。

    “岂止是厉害,用陛下的话说,他们根本就不能算是人,人还有一点胆怯之心,但那些和尚根本就没一点畏惧之心,是野兽。就是俺们杀到最后,将整整十万和尚杀的差不多了,都没有一个和尚投降的。”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wxi7

第520章 弹冠相庆() 
各县县令觉得李世民仁厚是出自内心的,毕竟莆田县令和龙溪县令被李世民就地正法之事,如今在闽州早已传开了,而各县的情况其实差不多,莆田县令和龙溪县令都被宰了,他们却得到一个各回各县、各司其职的旨意,连官都没丢,这在他们看来,李世民是仁厚的。

    县令们是高兴的,高兴之中还带着一股子看透官场规矩的了然。

    当初,他们之所以被李世民贬谪到闽州,他们依旧认为是自己当初在关中之地为官时没有背景的原因。

    因为他们在朝中没有勋贵帮忙说话,所以犯下了小小的一个错误便被李世民贬谪到了闽州,如今他们投靠了平阳公主,投靠了朝中勋贵,岂不见当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