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承包王 >

第347章

大唐承包王-第347章

小说: 大唐承包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渊很坚定,李宽只好点头。

    冯盎不知该说什么好了,他原本可没打算让孙女住在李府的啊!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wxi7

第513章 妻子() 
原本,冯盎打算吩咐冯凌云单独居住,毕竟冯凌云如今也十几岁了,在和李宽一家住在一起很不合适,而作为冯凌云亲妹妹的冯文馨自当与冯凌云住一起。而且,冯盎此次带来的孙女可不止冯文馨人,还有另一个孙女,一个和杜煜博定下婚事的孙女。

    至于,冯盎为何会带着订下婚事的孙女来台北,只因为他觉得自己时日无多,这些在将来保住冯家经久不衰的亲家该联系了。

    可是现在,李渊做出了决定,冯盎不好意思开口了,准确的说是不敢将自己的打算说出来了,作为臣子就得有作为臣子的觉悟。

    皇帝的意志,容不得臣子反驳,更别说他还看见了李世民笑呵呵的点头赞同李渊的决定。

    李世民是高兴的,对于这门亲事,他确实赞同。

    最近几年,冯盎的渐渐老去,冯家在大唐朝臣心目中的威胁随之而渐渐式微,但不可否认冯家依旧是一头猛虎,因为李宽的离去,冯家在岭南的独据一方,只是没有了武德年间和贞观初年那般的威胁罢了。

    孙儿和冯家的嫡女的婚事,对于台湾的发展有利,算是一门不错的婚事。

    当然,若是孙儿能与世家的嫡女,或者和长安城的勋贵嫡女结亲,李世民大抵会更高兴一些,哪怕如今的世家已经臣服在了他的脚下,但他骨子里依旧认为世家之女才是子孙良配。

    对待世家的情绪,李世民是复杂,既反感又敬重,反感世家前些年不将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敬重世家自古以来的功绩,这是一种不管是谁也不能抹杀掉的功绩。

    这也是李世民打压世家之时,为何不像后来的武则天大肆屠杀世家之人的原因之一。

    看了眼偷偷打量自己的儿媳妇,李宽满意的点了点头,他不知道儿媳妇是如何看待他的,但他对儿媳妇的感观不差,是个懂礼的小姑娘。

    李宽点点头,笑道:“刚刚在门外听到二伯与冯公商议凌云婚事,不知我这个做师父可否插两句嘴?”

    在这个遵循天地君亲师时代,师父的地位是很高的,更别说李宽这个师父的还是一国帝王,冯盎和李世民自然点头赞同。

    “对于二伯与冯公商议凌云尚公主一事,我是反对的······”

    李宽的话尚未说完,冯盎和李世民便同时开口打断道:“为何?”

    李宽真有些不明白,冯盎和李世民好歹也是土生土长的封建时代的人物,怎么就对自古以来遵循的辈分视而不见呢!

    “二伯、冯公,凌云乃我弟子,皇室如今的公主乃我姐妹,一旦凌云尚公主岂非乱了辈分。”

    听到李宽提起辈分,李世民和冯盎才恍然大悟,好像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儿。

    “陛下,那凌云尚公主一事,便算了?”冯盎小心翼翼的问道。

    这种问题容不得他不小心,毕竟尚公主乃是皇家对冯家的恩惠,面对如今威势正盛的李世民,敢心无畏惧的拒绝这份恩惠的人,在大唐应该是没有的。

    “罢了,罢了。”李世民连连摆手,笑道:“喝酒,喝酒······你我君臣二人多年未见,今日不醉不归。”

    一顿酒喝到了傍晚,喝到了冯凌云陪着苏媚儿和万贵妃等人回府,这才算是做到了李世民要求。

    冯盎和李世民都喝醉了,但两人都没归家,皆在李府住了下来,所以李宽对所谓的不醉不归嗤之以鼻,都特么醉倒了,还谈什么回家啊!

    回府的苏媚儿和万贵妃等人打量着原本客厅中用饭而放下筷子起身行礼的冯文馨,满意的点了点头,真是一个守礼的小姑娘。

    尚未等苏媚儿和万贵妃等人说话,也未等饭桌上的李宽询问万贵妃等人吃没吃过饭,跟着李臻和冯凌云身边的李哲便开口了。

    “父皇,大哥有妻子,为何儿臣没有呢?”

    “你小子知道什么是妻子吗?”

    觉得自己父皇小瞧自己了,李哲很是不满,嘟着嘴嚷嚷道:“儿臣当然知道,相守一生的女子便是妻子。”

    “谁说的?”

    “书上说的啊!”

    “知道什么叫做相守一生吗?”

    “大哥,相守一生是什么意思?”李哲转头看向了李臻,因为相守一生就是李臻给他解释的。

    “相守一生便是这辈子都在一起,不分开,就像父皇和母后一样。”李臻撇了弟弟一眼,给出了解释。

    见李哲还准备开口,李宽开口道:“行了,别问了,你小子的妻子迟早都会有,用过饭没有,没有就上桌用饭,用过了便自己一边呆着去。”

    原本出门逛台北的众人是打算回府用晚饭的,不过冯凌云找到了逛台北的众人,给众人说了冯盎带着冯文馨来了台北,正在府中喝酒聊天,出于礼貌、出于好奇也该回府用饭,但冯凌云却阻止了众人,理由很充分。

    一旦众人回府,岂不是打扰了李世民和李渊的雅兴,毕竟众人回府之后,李渊肯定是不能继续喝酒的,为了给李渊面子,众人也就在城中用过晚饭之后才回的家。

    既然用过饭了,李哲只好匆匆走到了饭桌边,不理会自己父皇,看着脸色有些微红的李渊问道:“曾祖父,为何重孙没有妻子?”

    “哲儿,想找妻子了?”

    李哲点点头。

    其实,李哲真想找妻子吗?

    在李宽看来,大抵是没有的,连妻子到底代表着什么意思,李哲都不了解,谈什么找妻子啊!

    说到底,只是感觉到了不公平,因为兄弟俩的待遇从来都是一样的,如今哥哥有妻子了,自己却没有,他感觉到了不公平,小孩子有这种心思很正常。

    李宽能理解,却不知道该如何解决,毕竟他不能凭空给李哲变一个妻子出来。

    当年他与冯家定亲,可没想到过苏媚儿会生下双胞胎,更没想到过会闹出如今这么一出。

    “小小年纪找什么妻子,你哥哥当年尚未出生便定下了婚事,你又没订下婚事,哪来的妻子,等你订下婚事自然也有妻子了,想要找妻子,自己找去,没见着曾祖父在用饭吗,平日里的规矩都学到哪去了?”

    李宽强硬的打断了李哲和李渊的对话,他没办法不打断,因为他了解李渊了,李渊接下来的话题不用猜都知道,李渊会给李哲定下一门他自己认为不错的婚事。

    但,这对于李哲而言还太早,若非当年情势所迫,李宽都不会为了自己而给李臻订下婚事的,更别说如今给李哲定下婚事了。

    “父皇,为何儿臣就要自己找,哥哥就不用?”

    李宽下意识的不满道:“找一个你自己喜欢的还不好,非要为父给你定下婚事,你才高兴?”

    李哲偏着小脑袋,想了想,问道:“父皇怎知哥哥不喜欢她?”

    “平日里教导的学识你学到哪里去了,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的婚事即是父皇定下的,我自是喜欢的。”李臻很不客气的教训着自己弟弟。

    听到李臻教训之言,李宽不由得问道:“真喜欢?”

    李臻朝和苏媚儿等人欢笑的冯文馨看了一眼,准确的说是看了好久,因为冯文馨的笑容犹如雪域中的一朵莲花,高洁而美丽,令他不由得有些痴了,平日里不苟言笑的他亦露出了笑容,像个傻子一般的笑容。

    等他回过神,坚定道:“喜欢。”

    李臻的表情和肯定的语气落到了李宽的眼里,李宽不由的有些别扭,难道自己一家也遗传了李世民好色的传统?

    李宽摇了摇头,将这个荒诞的想法摇了出去,看着李哲笑道:“听见了吧,你哥哥并非不喜欢,而是真心喜欢,你小子也当自己找一个自己真心喜欢的妻子,而非父皇给你小子定下的妻子,毕竟父皇哪知道你小子喜欢什么样的妻子?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见李哲沉默片刻后点头,李宽佯怒道:“还有,你怎么能称呼文馨为她呢,那是你哥哥的妻子,以后得叫嫂子,知不知道?”

    “儿臣知道了。”

    李宽点点头,赏了小儿子一片肉,看了一眼苏媚儿等人,不满道:“行了,人闺女正吃饭呢,有什么聊的就不能等到人用饭之后再说?”

    李宽的话音一落,苏媚儿便点了点头,笑道:“文馨,吃饭···吃饭,不用管母后了。”

    懂礼可爱的小女孩儿谁都喜欢,苏媚儿自然不例外,说完不算完,还用筷子帮着儿媳妇夹菜,令李宽很是意外,不是说儿媳妇天生就是当婆婆的对头吗,怎么到苏媚儿这里就全变了呢,这还没过门呢,怎么就自称起母后来了?

    当然,这样的想法只出现了一瞬间。

    毕竟他当初为李臻找的妻子能令儿子喜欢,能令自己的妻子喜欢,值得高兴,正打算开口打趣两句,却见嚼着肉片的李哲一副小大人的摸样,长叹了一口气道:“我真心喜欢的妻子如今在哪里呢?”

    听见李哲感叹的人不止李宽,还有李渊,李渊自然而然的回了一句——在哪里,这得问天上的月老。

    :。:

    wxi7

第514章 相敬如宾() 
月老是什么?

    就是李渊,在没听过李宽给万贵妃等人讲述过关于月老的故事之前,他也不知道月老代表什么意思。

    月老,月下老人的简称,民间传说中专管婚姻的红喜神,也就是媒神,关于月老的事迹,在唐代之前,是没有记载的,记载月老最早的文献资料出自唐代李复言的《续玄怪录·定婚店》。

    而《续玄怪录·定婚店》的故事恰巧李宽知道,毕竟在他前世的小时候就靠着这些自古流传下来的民间传说娱乐,而且不仅是他,在那个没有电视,只有只有广播,只有一年到头好不容易有场坝坝电影看的年代,几乎所有的农村孩子都是靠着自古流传下来的故事娱乐。

    像熊外婆这类吓唬孩子的玄幻民间故事,李宽前世听了不少,记忆犹新。

    可以说,自古流传下来的各种民间故事代表着李宽他们这一代人的童年,所以在万贵妃居住于桃源村之时,李宽闲来无事便给闲来无事的万贵妃讲解过这个故事。

    当然,李宽很自然的将时间给改了,把唐朝的元和二年改为了汉高宗的初元二年。

    至于李渊能说月老二字,李宽没有丝毫的疑惑,不用想也知道是万贵妃将这个故事讲给了李渊听了,但丝毫不知这些事情的李哲却是不知道。

    “曾祖父,月老是何人,重孙的妻子在哪里为何要问月老?”

    “月老是天上的神仙······”

    “曾祖父胡说,天上根本就没有神仙。”

    “哲儿怎知天上没有神仙?”

    “这是父皇说的,天上就是没有神仙,所谓的鬼神都是不知所以的百姓杜撰出来的。”显然李哲是无条件相信自己父皇的话的,面对李渊也敢出言反驳。

    李渊没好气的看了李宽一眼,李渊眼神中的意思,李宽瞬间就明白了。

    “好好听曾祖父说,没有神仙的事心里知道就行。”

    李哲点点头,“曾祖父,您继续。”

    这都已经认定没有鬼神了,还让他说什么啊!

    不过,小重孙脸上的认真,让他不知该如何拒绝,只好将传说当成历史典故来讲解。

    “话说,汉朝初元二年,杜陵有个叫韦固的书生前去清河访友,途中借宿在宋州宋城县南店栈······”

    李渊有说书人的潜质,从万贵妃嘴里听到的故事不仅吸引了李哲,连一旁的苏媚儿和冯文馨等人也被他所言的故事给吸引了。

    饭也不吃,静静的听着李渊说故事。

    关于月老的故事不算长,但李渊添加了许多自己的理解愣是将一个平淡的爱情故事说成了凄美的故事,原本的故事之中可没有什么韦固落难被妻子所救,韦固明明是未成家而业已有,愣是让他说成了娶妻之后,才在相州刺史王泰手下当了参军官,为了家里的妻子愣是拒绝了王泰的女儿。

    听李渊讲述的故事,李宽一张嘴张的老大。

    我的天啊,这是明目张胆的在篡改自己给祖母讲述的故事嘛!明明王泰的女儿才是韦固妻子,这平白无故冒出来的妻子究竟是哪来的啊!

    不过,故事中加上落难的情节,加上忠贞不渝的情节,李宽也不得不承认,确实令整个故事听起来很有趣味性,符合女人们对男人要求,只爱一人,就是不知道这故事是李渊自己改的,还是万贵妃给改的。

    故事听完了,李哲沉浸在了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