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承包王 >

第292章

大唐承包王-第292章

小说: 大唐承包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少将,你这是在质疑殿下?”刘仁轨怒道。

    “刘少将误会了,我······”

    没等陈云说完,刘仁轨便打断道:“按理说,你我同职,你也比我早认识殿下,我没有资格说你什么,但是我还是希望陈少将能记住,楚王大军全体士卒必须听从殿下号令,不得有一丝质疑,哪怕殿下要咱们上刀山下火海也听从军令,军令如山的道理,陈少将当谨记。

    忠于楚王,这是咱们楚王军的军例!

    陈少将还是莫忘了好。”

    门外的对话,李宽听的一清二楚,对于刘仁轨的话,他很满意;对于陈云的话,他也能理解,他不会怀疑陈云的忠心,只能感叹陈云的眼见有些窄了,还需要历练啊!

    “胡庆,出去告诉陈云,本王就问他是要钱还是要命?”

    胡庆行礼出来房门,将李宽的话一说,陈云给刘仁轨和王翼道了谢,匆匆离去安排了。

    三日匆匆而过,楚王军的正规军全到驻地,暹罗国和南洋的一部分人却没有到,问了问通知各地部队的斥候,听斥候说全通知到了,李宽没再等,下令楚王大军撤离中南半岛内陆,开赴自日南。

    :。:

    wxi7

第438章 蒸汽船的初想() 
大军撤离,李宽特意吩咐人写了一块牌子立在驻扎地,上书——谨防疫病,驻地有粮。

    李宽觉得自己够意思,不仅给他们提了醒,还留了些粮食给他们逃命所用,而且还用了两种语言书写,哪怕是当地人也能看懂。

    至于他留下的牌子会不会被人看见,会不会被人郑重以待,那就不是他关心的事了。

    从驻地回到自日南,看到了海湾中停靠的楼船李宽悬在心头的那颗大石头才落地,着手吩咐士卒们登船回台湾,而李宽却没有走,他倒有觉悟,留在了最后一批。

    说白了,他还是有些胆怯,害怕面对战死士卒的家眷,害怕看到那种恸哭的场景。

    直到第三批楼船来接他们之时,他已经等了大半年,而他所认为的疫病也好像没有爆发,至少他在自日南没听说爆发大规模疫病之事。

    李宽想得很开,不管它爆没爆发疫病,反正在近二十年里,他是不打算再派兵到中南半岛了。

    一来,中南半岛的百姓太穷,出征中南半岛的利益不大。

    二来,中南半岛的国家比起南洋的一岛之国,进攻难度大,出征中南半岛远远没有出征南洋各岛容易。对比中南半岛上的各国,傻子都知道征伐南洋比出征中南半岛的利益大。

    三来,台湾也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这三年收编的百姓,李宽没有精力再派遣大规模的军队出征。

    留念似得看了一眼最后的驻地,李宽登上了楼船。

    不得不说,李宽很佩服驾驶楼船的舵手,竟然知道一直沿着海岸前行,并没有赶时间而冲向大海,倒是让李宽见识到了所谓的天涯海角。

    说到天涯海角,李宽就有些想不明白了,像崖州这样荒凉的地方,大唐都将其划在了治理之下,为何会对台湾视而不见呢?

    而仔细一想之后,李宽像似想明白了一些。

    李世民差了隋炀帝几分,这是李宽想到的答案。

    纵观隋炀帝一生,出兵征伐的事例不在少数,攻灭吐谷浑、讨伐占城、征讨契丹,大宴突厥、征讨琉球、三证高句丽,几乎都是隋炀帝主动出击,而李世民一生却很少用兵。

    当然,李世民也是经历百战而胜的一任帝王,用兵也不在少数,可是主动对外用兵、征伐它国却很少,几乎都是被人欺上门来,才会率军反击。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李世民有贞观之治,成为青史留名的帝王;杨广却只有十八路诸侯起兵造反,成为一个亡国之君。

    说到底,民生才是一国根本。

    李世民确实比隋炀帝厉害,可是在李宽看来,李世民比起隋炀帝来说还是差了一些,差在开疆扩土上的雄心,毕竟现在的大唐发展不错,怎么就不敢灭了周边的小国呢?被人欺上门来才打回去,而且还特么打的不彻底。

    战败了,只要派使臣来说咱们国家服了,咱们臣服在大唐的威严之下,这就罢兵回朝了,还敢鼓吹前所未有的大胜,去特么的大胜,如果是像出征东突厥那般的胜利,李宽觉得还差不多。

    想到这些,李宽就觉得自己以前的性格很操蛋,若是没有离开长安,没有经历这些年的历练,估计还是那么操蛋。

    “遗传真强大,环境改变人。”李宽不由的发出了感叹。

    感叹之后,胡庆陷入了沉思,李宽也再次陷入了沉思。

    李世民不狠吗?

    他狠,他能狠下心宰了自己的亲兄弟,囚禁自己的亲生父亲,但是他也能隐忍。

    隐忍确实是一个好词,可是作为一个帝王,像魏征这样指着他鼻子骂,口水都喷到他脸上的事还能忍,那就真的很操蛋。而这种隐忍,不就他自己当年那种操蛋的性格吗?

    若非自己远离了长安城,历练了这么多年,说不定还是那种操蛋的性格。

    如今想来,这种性格恐怕是遗传自李世民吧!

    放在十年前,自己被人骂了,只知道忍忍就算了,还会安慰自己退一步海阔天空。

    可是,放到现在,谁特么敢骂自己,立马大耳刮子抽他,所谓的退一步海阔天空就是一句笑话,那都是用来安慰别人的,不是用来安慰自己的。

    “殿下···殿下······”

    胡庆在李宽身边连叫了两声,思维散发到天际的李宽完全没反应过来,依旧想着性格遗传之事,想着自己早年的那种操蛋的性格会不会遗传到两个孩子身上。

    若是平常李宽沉思的时候,胡庆是不会打扰的,因为他知道李宽在想事,可是他经过了这么多年,他倒也是有了经验,看面色就知道李宽是否在想重要的事,所以见李宽没有答话,毫不犹豫的轻轻推了推李宽。

    等李宽反应过来,胡庆便急不可耐的问道:“殿下,您口中的夷船是什么船,有咱们的楼船强大?”

    卧槽。

    胡庆的问话,李宽瞬间就听明白了,听话只听半句就算了,还能把遗传理所当然的认定为夷船。

    他服了。

    真心了服了。

    “胡庆,遗传并非你口中的夷船,本王所说的遗传是指父母是何种特性,儿女大致也就是父母那样的特性,懂了吧!”

    胡庆摇头。

    李宽见胡庆摇头不止,笑问道:“这么说吧,本王知道你不爱吃黄瓜,你的女儿是不是也不怎么喜欢吃黄瓜?”

    “殿下,您咋知晓咧?”胡庆猛点头。

    “这种类型就可以称之为遗传,懂了吧!”

    胡庆若有所思,但是依旧没能明白李宽所说的遗传到底是什么意思,正准备再问一问却见李宽再次沉思了下来,这次他没敢打扰。

    而李宽思考的事情确实挺重要,因为胡庆提到夷船,李宽不免想到了蒸汽船。

    台湾本就孤悬海外,不管是商贸还是出征,船这个东西是必不可少的,船对于台湾来说也是重点。

    虽说楼船不错,可是比起蒸汽船来说,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蒸汽机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李宽暗暗问着自己。

    他知道蒸汽机的原理,可是蒸汽机该怎么做,却丝毫没有头绪。

    想了大半天,李宽只能无奈放弃。

    “想不明白就算了,到了台湾将蒸汽机的想法给大家提一提,总有能想出来的人。”李宽喃喃自语,开始享受这难得的平静。

    :。:

    wxi7

第439章 那牵着一只鸡的小胖子() 
在海上行驶了三个月,李宽终于回到了台湾,而他没见到他想象中的士卒家眷恸哭的场面,因为留守台南的将士们做的很好,将这些人的家眷安置到了军中的农场,给了一笔丰厚的安家费。

    当然,这种优待固然让他们欣喜,但伤心恸哭也是在所难免的,而李宽之所以没能见到,只是因为他回来最晚,士卒家眷们恸哭的场面已经过去而已。

    在台南安置了大军,与王翼等人商议了整整三日,这三日李宽提得关于军队建设的问题,军人家眷的问题,军人犯法惩戒的问题,军队官员管理问题等等。

    当然,这只是初步的建设,具体的问题李宽也没有,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慢慢发展。

    军中事宜大致敲定,刘仁轨和王翼等人回了台北,而李宽继续在台南转着,每日带着护龙卫在台南的各个县察看情况,毕竟台南是俘虏安排最多的地方,俘虏的安置问题是他回台湾之后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兜兜转转了一个多月,李宽还是很满意的,各县成立的小学中有不少是俘获来的百姓之子,俘获来的百姓也如他当初从士卒口中听到的情况差不多,安安心心的种着自己的土地,开垦田地,但是汉人那种瞧不起的眼光也有。

    台南治下的八县,只有一县的百姓融合情况让李宽尤为满意,问清楚了县令,李宽当即吩咐护龙卫通知了各县县长开会。

    结果会议还没开始就算是已经结束了,因为他开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选出台南市的市长,而市长人选却早在两年之前就被李渊给任命了,而且市长人选正是他看中的马县令。

    问了问情况,才知道李渊其实也在关注台南的发展情况,知道俘获来的百姓的重要性,而马县令······马市长是所有台南县令中安抚工作做的最好的,自然而然的被李渊任命为了市长,关键其他县长也服气,根本不用他调解和解释。

    本来是一场决定市长人选的会议,倒是成了李宽听取各县县长要人手的会议,要的人手还不是一般的百姓,而是要有才学的人,还说什么只要他吩咐官员来台南,就是县长的职位都能让出来。

    说到要人手,李宽也很无奈,他手下哪有什么有才学的人,当初来台湾的人都是些平头老百姓,而当年桃源村的那批学子又是台湾的中坚力量,是台湾立国后的各官署的官员人选,他不可能让思舞他们那批学子来台南治理一县之地。

    说到底,台北才是台湾的政治中心,需要的官员更多。

    而台湾的学校才创办几年的时间,这些人才十几岁,让他们管理一县之地也不可能。

    说了自己的无奈,岂止众人仿佛没听到一般,依旧要人,还说什么不要学校中的那些孩子,只要的官员。

    还是马市长提了一嘴说凉州的官员和百姓来了台湾,李宽这才反应过来,给大家做出了保证,匆匆结束了这次会议,收拾行装回台北。

    走了快四年,台北已然大变样,码头上停靠的不仅仅是楼船,还有无数的商船,码头上的工人搬运着货物,这些工人明显就是俘获来台湾的百姓,却没有商户趾高气扬的打骂,看得出台北的俘虏过的还不错,至少没被当成奴隶。

    李宽没着急回家,带着护龙卫在城里转。

    台北的发展情况有些出乎他意料,如今的台北城可谓不说摩肩接踵,但也是行人不绝,与以前的台北城天差地远,四处的叫卖声不绝,客栈小店遍地,就算比起长安城也差不了多少,仅仅只是差了一些牵着狗带着仆从的纨绔公子而已。

    刚想称赞台北官员对自家子弟管理的很好,就见一个穿着锦衣的小胖子牵着一只鸡从一个摆放着各种佩饰的小摊上拿走了一枚木簪,连钱都没给就牵着鸡离开了,而且行人见到牵着鸡的小胖子还纷纷让出了一条道。

    “谁家的孩子,竟然敢如此嚣张,真特么欠抽。”李宽怒骂了一句,倒也没管那小胖子,毕竟小胖子不大,管也是管他的老爹,小孩子能懂什么事儿嘛!

    一旁的护龙卫也顺着李宽的眼神看了过去,颇为认同的点点头,只有胡庆诧异看了一眼那小胖子,再看了一眼自己王爷,一脸怪异。

    时到中午,李宽依旧没有回府的打算,带着护龙卫随意找了一间看着不错的酒楼,进酒楼的时候还被吃饭的食客们打量了一番,食客们的面容顿时有些怪异,无他,李宽和护龙卫现在的样子太像从海外俘虏到台湾的人而已,怎一个黑字了得。

    一群人进了酒楼,一股肃杀的气势顿时迷茫整个酒楼,原本谈笑风生的场面顿时少了几分欢笑,众人再次将目光聚集到了李宽他们身上。

    这是一群杀过人的暴徒。

    李宽倒是不在意这些目光,他的目光放在了一张桌子上,因为那张桌子只坐了一个人,那个牵着鸡的小胖子。

    真是有缘啊!

    李宽笑了,正准备带着护龙卫走过去问问是谁家的孩子,就听小二招呼道:“客官,您们是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