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承包王 >

第275章

大唐承包王-第275章

小说: 大唐承包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众人雀雀欲是,李宽话锋一转:“不过,若是没有能胜出者,你们背后议论上官该受何惩戒不用本王告诉你们吧!今日念在你们操练过度,三日之后在校场与薛少尉比试,本王会让王翼将军亲自监督,都散了吧!”

    “殿下放心,我等明白。”

    搞定了士卒,李宽带着薛仁贵进了营帐问道:“薛少尉对本王的处置有何想法?”

    “殿下,末将并无任何想法。”薛仁贵低着头抱拳回道,言语之间尽显真诚,他不是看不出来李宽这是给他一个让士卒信服他的机会。

    “并非本王在士卒面前不给你面子,你仔细想想,来军营之后可曾熟读过军中条例,可曾了解过陌刀队的情况,有些东西不是要士卒说才能知道,若是你有心,在附近军营随意问问便可知道陌刀队的情形是怎样的,想要让他们信服于你并非是几句话就能办到的,要让他们见识到你的本事。”

    “末将明白。”

    “明白就好,三日后本王不希望听到你输的消息。”李宽起身,走了两步,转身道:“还有,最近几日你去其他营帐看看别的的少尉是如何巡营的,多问问陌刀队的情况。”

    李宽走了,陈云却并未离开,薛仁贵也明白陈云留下来的意思,敬礼道:“此事劳烦陈上校了。”

    “没事,这是张仲,乃火炮营少尉,这几日你便跟着他吧!”

    在陈云走后,薛仁贵问起了陌刀队的情况,张仲也没隐瞒,像似在回忆当年陌刀队的情况一般,幽幽道:“陌刀队建立于贞观五年,那时殿下初到闽州······”

    陌刀队的辉煌是一刀一刀拼出来的,薛仁贵到现在明白了士卒们为何会对他抱着不满的态度,当初他就不该说什么建功立业,而是让陌刀队的士卒一个个的上,问了一句服了没有。

    夜晚,薛仁贵再次找到了张仲,原本以为巡营也就是四处看看,却见张仲进到营房好一会儿才出来。所以,当张仲再次进入营房之时,他跟了进去,只见张仲给士卒拉开被子盖在士卒的肚子上,准备开口一问,却见到张仲做了一个嘘声的手势。

    两人出了营房,张仲便笑道:“老弟是想问为什么这么做对吧?”

    薛仁贵点头。

    张仲陷入了回忆,过了良久才道:“当年殿下出征广州之时,曾亲自进营帐给士卒盖被,老哥我当年就是受到殿下亲自盖被的人之一。”

    说到这里,张仲不由的笑了笑,接着道:“所以在咱们楚王军中就一直有了这么一个规矩,上官在巡营时给士卒盖被是惯例。”

    薛仁贵恍然大悟,然后一脸的不解道:”可是如今乃八月天······”

    “老弟的意思老哥明白,但是咱们台湾湿气中,不管天气多热,总要盖上肚子,以防病症。其实咱们军中条例写的很清楚,老弟多看看便明白了。”

    薛仁贵拱了拱手,表达了自己的感谢,说着自己准备回去仔细看看军中条例,没再久留,回到自己的营帐看了整整一晚,薛仁贵才算是明白了其中的几分意味。

    薛仁贵的转变,陌刀队的士卒看在眼里,没再像以前一般摆官架子,跟着他们一同操练,能客气的询问他们关于陌刀队的情况,对于当初早练迟到的惩罚也补上了,他们倒是有几分认同了薛仁贵,所以在三日后的比武,他们没欺负薛仁贵,没有轮番上阵,只是从他们之中挑选了两个武艺出众的人与薛仁贵比试。

    结果自然不言而喻,薛仁贵赢了,赢得干净利落,他的一番表现获得了陌刀队全体士卒的认同,薛仁贵也开始了他势不可挡的军旅生涯。

    wxi7

第413章 移军台南() 
两个孩子的生辰,李宽没能赶回闽州,所以一早出了门,找到了带着工匠们忙碌的二狗,二狗的功劳李宽已经懒得去计算了,实在太大也太多,可以说台北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有一半来自于二狗和承包队,哪怕剩下的一半也与二狗和承包队脱不了干系,毕竟另一半承担基础设施建设的工匠的手艺就是跟着承包队和二狗的学的。

    对于二狗没藏拙的作为,李宽很满意,毕竟这些跟着二狗他们学建造手艺的人大多来自于军中,然而士卒终有老去的一天,李宽做不到像大唐一样能做到对这些从军中退下来的流过血负过伤的老卒们不管不问。在他原本的打算中,将来退下来的老卒将是台湾的养殖大户,但是知道士卒们跟着二狗和承包队学手艺之后,李宽的想法还是没变,但是增加了一条,他们将会是台湾的承包商人,也或许会是民部外聘的官员。

    见到二狗,李宽不由的想的有些多了,直到二狗给他请安他才回过神来,说了找二狗的事,给二狗半年的时间重修李府,将各式各样的游乐、玩具的图纸交到了二狗手上。

    当二狗拿到图纸一看就明白了李宽的意思,这是要为府上的公子打造一个游乐的地方。二狗有些为难,台湾的基础设施才开始修建两年多一点而已,人手不足,别说给他半年的时间,就是一年他也抽不出人手来。

    更何况放下台湾的基础建设修建,仅仅是为了修建小孩子玩乐的地方,二狗觉得自家王爷膨胀了,开始骄奢淫逸了,这种态度要不得。

    毕竟他也知道自己王爷的打算,既然要在台湾自立,就应该把台湾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嘛!他们承包队为什么能没日没夜的赶工,还不是因为觉得建设台湾与有荣焉,作为台湾将来的皇帝怎能不顾台湾的建设呢?

    哼哼唧唧半天,脸涨的通红,如同昨日吃了一整晚辣椒导致大便干燥一般,最终才说出了一句,王爷以大局为重。

    李宽笑了,他懂二狗的意思,但是他开的很开,他并没有多大的雄心壮志,当初来台湾也就是为了一家人能无忧无虑,如今之所以不眠不休的忙碌政务也只是为了跟随前来的百姓能过上好日子罢了,初衷却始终没忘记,若是家人过的都不快乐,他又何必来台湾呢!

    有些人会为了天下而放弃家人,就像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就像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佩服这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情怀,但是很抱歉,他做不到,他只是要家人过的平安喜乐就好。

    这就是李宽,你可以说他眼光短浅,也可以说他胸无大志,但是不可否认他对一个家庭来说是一个好丈夫是一个好父亲,也是一个好孙子。

    “忠义,你知道什么叫做大局吗?”李宽拍着二狗的肩头和善一笑。

    “王爷,您还是叫我二狗吧!您叫我忠义,我不习惯。”

    “你能劝本王以大局为重就担得起忠义这两个字,就是本王以后也不会再叫你二狗了。”李宽有些感慨,随即感慨道:“所谓家国天下,有家才有国,如果连家都没有又谈什么国呢?本王是希望把台湾建设成国家天下,让百姓们知道有国才有家,但是国家天下不适用于现在这个社会啊!或许几十年、甚至百年之后,咱们台湾才会是国家天下,但是本王也不知道咱们还能不能看到国家天下的那一天。”

    说完之后,二狗愣住了,他被李宽的一番家国天下和国家天下给绕晕了,听得云里雾里的。

    到底是个啥意思呢?

    其实,李宽自己也愣住了,自己一个长在红旗下走在春风里十佳好青年,到底是怎么说出这番自私的话呢?难道说真是环境改变人,受到李渊等人和这个吃人的社会影响了?管它呢,反正台湾的建设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也不在乎这半年的时间。

    想通了,李宽笑了:“本王也不是让你放下所有的修建,从中抽出些人手便是,作为一个管理者,必须要学会合理安排人手懂吗?”

    手指工地,李宽说:“就像你现在的安排,本王就不怎么满意,当年本王就曾告诉过你什么叫做流水线生产,可是你做到了?砖瓦匠就只负责砌墙盖瓦,为何还要负责搬运呢?难道就不知道找专人负责搬运吗?”

    “王爷,我明白,可是咱们这不是没有人手吗?”

    “少拿没有人手来说事。”怒回了一句,李宽给出了建议说:“没有人手,可以从匠人之中挑选些手艺差的人来负责搬运、搅拌这些工作嘛!”

    二狗茅塞顿开,眼神中泛着精光,满脸崇拜的看着李宽,点头不止,自己咋就没想到这个办法呢?

    “记住,本王只给你半年的时间,半年之后太上皇他们就要从闽州到台湾了。到时候没建起来,你小子被踹,本王可不会帮你。”

    从工地上离开,在去府衙的路上李宽便吩咐胡庆手持他的王令召集了中校以上的军官召开会议。

    今日从二狗口中再次听到人手不足的问题,李宽才下了决定召开会议,人手的问题一直是个大难题,这个问题若是不能解决,台湾想要发展难。

    台湾府衙如今分为了两部分,老旧些的建筑的是处理政务用的,新建的是处理军务的,这是李宽来台湾之后不久便让人着手建造的,军政分离是他一直以来的打算,如今两座建筑物并立才让李宽有了军政分离的感觉。

    带着怀恩进了军务大楼,楼中来来往往的人群见到李宽都是行军礼,颇让李宽有种回到现代社会做了首长的感觉,等他到达会议室之时,已经坐满了人群,见到马周也在其中,李宽有些不满。

    原本这次会议李宽是商议军队迁移到台南之事,自然没有通知马周,毕竟管理政务的人哪能参加军中的会议。

    “宾王为何在军务大楼?”

    马周起身行礼道:“殿下,微臣打算借用军船去闽州接前来台湾的百姓,所以与王将军商议,正好听说殿下有要事相商便留了下来。”

    李宽点点头:“军务和政务两者分离,这是本王之前便告诉过你们的,希望宾王能谨记。这次便算了,但是本王下次召开军务会议之时,希望不会在军务会议室见到马市长。”

    军政分离,李宽确实给马周提到过,但是他原本以为李宽只是一句笑语,毕竟军政怎么可能完全分离,大军出征难道不用筹备粮草了?粮草筹备之事难道不是政务?

    现在看到李宽的态度,马周总算明白军政分离并非玩笑话,顿时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给李宽做出了承诺。

    没理会马周,李宽敲了敲桌面,等到众人的目光聚集到他身上后,开口说:“本王召集你们开会是商议陆军迁移到台南之事,大家有什么想法?”

    尽管众人心中震惊,却没一个开口的,军人嘛,服从命令就是天职。

    这点让李宽很满意:“既然大家没什么可说的,那本王就说说移军到台南的重要性,咱们台湾人手不足,这点大家都知道,人手从哪里来呢?除去百姓的生育之外,只能从其他地方抢人。”

    刚说一半,就见陈云喊到报告,敬了一个军礼。

    李宽问道:“陈上校有什么想说的。”

    “殿下所说的其他地方是什么地方,不会要咱们去广州等地抢人吧,殿下此举不可啊!”

    “放心,并非是从大唐抢人,在台南的南边还有许多的小国,到你们迁移去台南之时本王会给你们一张地图,但是本王事先言明,地图并非海图,该如何到达那些地方全靠大家慢慢摸索,一切谨慎行事。”

    见众人点头,李宽接着说:“台南的地理位置优越,是最适合大军出征的地方,所以本王才打算让你们迁移到台南,本王也知道你们是陆军,但是你们派去海军训练的士卒应该也回来了,驾船出海探路完全没有问题,所以这探路的这段时间你们在台南的主要任务便是屯田。告诉士卒们,他们在这段时间能屯多少田,以后就是他们在台南的私产,不用上缴赋税。”

    李宽的最后一句话,马周觉得有很大的问题,陆军的现在有近两万人,两万人的赋税对于刚刚初建的台湾作用不小,怎能说不收就不收呢?所以马周开口说:“殿下,此举不妥啊!”

    李宽当然知道马周的意思,但是他这也是无奈之举,若是去台南没有一点甜头,士卒们愿意去吗?台南的发展上不了台面,比起台北差太远,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若是台南没有一点好处,他自己也不愿意去。

    不过,这说到底也军中的事务,李宽丝毫没给马周一点面子,怒道:“本王再强调一遍,这是军务并非政务,至于赋税之事本王之后在政务的会议上自会提出。”

    “殿下恕罪,微臣多言了。”

    摆了摆手,李宽接着道:“本王给你们一年的时间,在明年的今日本王会派海军到台南,海军到时便是出征之日,明白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