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承包王 >

第260章

大唐承包王-第260章

小说: 大唐承包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几位老人迎头走来,李宽笑问道:“大家身子骨还硬朗吧!”

    “硬朗···硬朗······庄主何时回来的?”大家笑容满面,陈老汉朝着小泗儿就是一脚,骂骂咧咧道:“庄主回来,你咋不告诉咱们呢?”

    长安城大名鼎鼎的李泗大总管,百姓谁敢踹他?也就桃源村的老爷子们不在乎小泗儿的身份。

    小泗儿委屈道:“殿下昨夜才到长安,小子哪有时间给大家说啊!”

    李宽笑呵呵的帮着小泗儿解释一句,这才让老人们满意,喊来跟着小胖子等人在溪边桃子的两个儿子,让两兄弟见礼。

    主家给佃户见礼,自古就没有这个说法,不过李宽不在意,两个孩子抱着拳弯腰行礼,有模有样的,惹得在场众人大笑不止。

    孙道长、徐文远和众位老人散去,李宽这才带着一家走上了山包,脚下的路很平坦,当年的崎岖小路已然成了一条康庄大道,平坦的水泥路面很干净,没有一片落叶,看来是有人时常打扫。

    母亲和外祖父母的坟茔没有一根杂草,坟前有一堆灰烬,看样子不过一两个月的时间,想来是清明时节有人来替自己扫过墓。

    李宽很感激,不管是谁,李宽都很感激。

    “二弟,婶婶是否还有兄弟姐妹尚在人间?”杜伏威突然问道。

    他从没听李母说起过母亲有兄弟姐妹,也没听庄子里的老人们提起过,杜伏威这么一问倒是把他问愣了,回神之后问道:“大哥此话何意?”

    “这些年清明之时,我与你大嫂前来给婶婶扫墓,发现每年都有人提前来过,虽说残余打理的很干净,但还是能发现一些痕迹,问庄子里的人,他们说自己没提前来过,大哥在想是不是婶婶还有兄弟姐妹尚在。”

    “对啊,二叔您仔细想想,今年咱们来的时候,我还发现了草丛里有灰烬呐。”杜煜博站在杜伏威身边手指坟茔旁边的野草从。

    “确实没听母亲说过,待我拜祭完,去问问庄子里的老人就知道了。”李宽不在意的摆了摆手。

    元宝纸钱点燃,一缕缕轻烟随风飘荡,燃烧后的灰烬随风起舞,像似在笑一般。

    安平自从懂事起就会跟着哥哥一起前来祭拜,很懂规矩,哥哥蹲着烧纸,她就在一旁跪着;以前只有安平和苏媚儿两人跪着,如今又有了两个孩子一同跪着。

    “孩儿不孝,如今才回来看您们。”李宽的话音一落,苏媚儿和小芷便带着两个孩子磕头。

    “您老有孙儿了,大的叫李臻,小的叫李哲,希望母亲和外祖父母别怪孩儿这些年没来看望您们,保佑两个孩子健健康康,无病无灾······”

    李宽跪在坟茔前断断续续的说着话,杜煜博很懂规矩,带着拿来的鞭炮挂在了树上,掏出怀里的火折子便点,鞭炮声倒是没吓到两兄弟,没哭,就是不停的眨眼睛,鞭炮声响一下便眨一下,很可爱。

    突然,坟头升起了一道青色光芒,在李渊眼中一闪而逝,揉了揉眼睛,又消失不见了,不知是错觉还是眼花了。

    李渊没问,权当儿媳和两个素未谋面的亲家是在给孩子赐福,若是问了,李宽就会告诉他,其实就是······

    眼花了。

    “祖父祖母、大哥,你们先回庄子吧!我陪母亲和外祖父母说说话。”李宽起身,看了眼跟在杜煜博身后捡炮仗的两个孩子,对着苏媚儿说:“媚儿带着儿子也回去。”

    送走了众人,李宽再次跪地,那动作仿佛没有一点变化,就是脸上不知何时出现两行清泪。

    那山,那坟茔,那坟茔前跪着的孤身,形成了一幅画,满山的郁郁葱葱显得李宽越发的孤寂。

    在坟前低声诉说着这几年的情况,不过说的却是好听的话,困苦没必要李母说,生前便一直替他担忧,死后就应该高高兴兴的,让李母放心。

    不知说了多久,李宽才从地上起来,走了两步就是一个趔趄,腿跪麻了。

    回到庄子,庄户们已经摆好了饭桌,依旧是当年的那个打谷场,不过谷场的变化很大,以前没有水泥路面,如今有了;以前堆放稻谷的草棚,如今被建成了砖瓦房;四周的老树焕发了第二春,郁郁葱葱,不时传来两声鹰啼。

    片刻后便见着小黑抓着一条蛇落到了谷场上。

    见安平牵着两个侄儿走到小黑身边教训小黑不要把蛇、鼠带回来,杜伏威问道:“二弟,这只鹰是你养的?”

    李宽点点头,没理会眼热的杜伏威,径直走到了李渊身边,问着陈老汉,李母是不是有兄弟姐妹,毕竟是庄子里的老人,对于张家以前的情况肯定是了解的。

    陈老汉疑惑道:“庄主怎么问起这件事了?”

    刚问完,又连忙摇头说没有。

    看人的本事,李宽这些年学到了不少,一看就知道陈老汉在说谎,笑道:“您又何必瞒本王呢?”

    “庄主,不是俺瞒您,实在是二公子求着咱们大家不告诉您的。”一说完,陈老汉自觉失言了,连忙端起茶杯喝茶,那样子就像似刚才说的话不是他说的一般。

    “您既然已经说了,咱们就说说吧!您也知道本王的性格,不打听清楚是不会罢休的。”

    陈老汉看了一眼同桌的老人们,见老伙伴们给他翻白眼,也就说了出来。

    原来李宽还真有一个舅舅,叫张允。

    当年天下大乱,年轻气盛的张允想要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不顾父母反对非要出门混出个人样,结果自然不言而喻,被怒极的父亲逐出家门,自己也没混出个人样,毕竟当年敢出门混天下的人,谁人不是家学渊源深厚啊,一个寻常庄户的儿子哪又有什么本事在这些人中崛起。

    自大唐建立后,当年雄心壮志的张家二公子灰溜溜的回来了,结果在回家的途中得知自己父母已经去世,自觉愧对父母,无颜面对家乡父老,也就没回来,想着自己混的好一些之后再次返回。

    直到贞观五年,家境不错的张家二公子才从外地再次回张家庄,岂知张家庄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是闻名长安的桃源村,而他只是一个颇有资产的商户而已,他的侄儿却已贵为楚王,他在李宽面前完全不够看。

    没想巴结权贵,能每年带着一家来扫扫墓,他便已心满意足,所以求着庄子里的宿老不要说出他的消息。

    听完自己这个舅舅的情况,李宽长叹了一口气,他倒是有些明白自己这个舅舅的想法,皆因这个舅舅心怀愧疚,钻进牛角尖,出不来。

    “那母亲为何从未提起本王还有一个舅舅呢?”

    “二公子离去之前老夫人便已进宫了,老夫人在世时,也曾问过老汉,老汉以为二公子当年就去了,老夫人恐怕也认为二公子去世了,可能也就没给庄主提起。”陈老汉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

    wxi7

第395章 欺上门来() 


    李宽不这么认为,肯定有陈老汉也不知道的事发生过,毕竟没人比李宽更了解母亲的性格,就算知道他这个舅舅去世了,也不会一句不提,怎么也会在家里立牌位,在山上立衣冠冢的。

    “那您知道舅舅如今在哪里吗?”李宽问道。

    “二公子在曲池坊开了一间张记酒楼,老汉还去过,生意还不错。”陈老汉笑呵呵的说出了地址。

    李宽点点头,示意自己已经知道了,便没再多问,他打算回长安之后去看看,或许不一定要问什么,看一看这个舅舅也是好的。

    见到庄户们上菜,李宽干脆坐了下来,凳子还没坐热,李毅夫妻便带着儿女赶来了。

    李毅如今混的不错,已是四品的武将,能在他的年纪做到四品武将的人不多,李宽挺满意的;莲香也越发有气质,却让李宽皱了皱眉,因为莲香挺着一个大肚子,又怀孕了,这已经是四个孩子了,算算时间也才成婚九年而已,身子能不能承受是一个问题。

    “李毅,你这是把莲香当成生孩子的机器了?别怪本王没提醒你,若是莲香因为生孩子的事,有个万一,那时可别怪本王不讲情面。”

    李毅老脸一红,不知是羞愧还是害羞。

    看自家夫君的样子,莲香倒是解释了几句,说是自己愿意。

    有些话提一嘴便好,说多了影响夫妻感情,李宽点点头,突然想起莲香一直跟在李母身边,便开口问道:“莲香,你听母亲提起过她老人家有一个弟弟?”

    莲香愣住了,沉思良久才说:“小王爷,我没听老夫人提起过。”

    “那母亲当年有没有奇怪的举动?比如在曲池坊久留?”李宽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能,就是李母见过自己的弟弟。

    否则,根本就说不通母亲为何没跟自己提过自己有个舅舅,除非母亲知道这个舅舅过的不错,所以才没开口说;也或许是母亲见过弟弟之后,受到弟弟的嘱托才什么都没有提,毕竟从贞观五年出现在桃源村的时间来看,这个舅舅恐怕是不愿意和自己相认的。

    “对了,当年老夫人受任城王妃之邀去曲江池游玩,回庄子之时曾在曲池坊停留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受邀去曲江池都会去曲池坊的一间小店坐坐。”

    “行了,本王知道了,吃饭吧!”李宽摆了摆手,他算是明白了,恐怕自己猜测的不错,母亲早就知道自己这个舅舅就在曲池坊,所以才一直没提过。

    一顿午饭吃到了傍晚,李宽没打算回长安城,在桃源村的李府住下了。

    几年没回长安,李府依旧一尘不染,回府给儿子洗了澡,抱着儿子躺在摇椅上享受亲子时间,眼前的一切都是那般熟悉,李宽却有总恍若隔世的感觉。

    五月的长安依旧有些冷冽,当苏媚儿拿着毯子出现在竹楼之中,李宽这才发现两个儿子趴在他的胸膛上吐着泡泡,今天一天跟着安平她们到处跑,倒是比平日里睡的早了些。

    吩咐侍女把两个孩子抱去房里睡觉,李宽一把揽过了苏媚儿,宁静的看着眼前的一切,淡淡的月光透过树叶映射在地面上,随风跳动,可谓地作棋盘,光作棋子。

    李宽突然道:“明日回长安本王打算去曲池坊看一看。”

    趴在李宽胸膛上,苏媚儿感觉很安心,动都没动一下,笑道:“您是打算去看看舅舅吗?”

    “不错,本王打算去看看,虽说本王能猜到舅舅的心思,但若是不去看一看,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见面啊!”李宽长叹了一口气,这次从长安回去之后,他就要把所有的心思花在台湾的建设上了,返回长安几乎不太可能了。

    “明日,你随本王一同前往,带上儿子和安平小芷就好,咱们这个舅舅恐怕不一定愿意与咱们相认啊!所以不要表明身份。”

    “妾身明白。”

    翌日一早,李宽等人从桃源村出发,本想打算和李渊等人到了明德门分开,他带着妻儿和妹妹去曲池坊看看,哪知在半路上遇到了前来宣旨的连福,李世民让他进宫。

    这就去不了,只好跟着李渊一起进皇宫。

    甘露殿,李世民端着茶杯,不时吸一口,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以前总喜欢喝酒,可是自从炒茶出现后,酒杯换成了茶杯,不喝浑身难受。

    最后,李世民得出了一个结论,喝茶会让人上瘾。

    好在他位高权重,闽州送到长安的茶叶,总会挑选一批送到皇宫,儿子有孝心,上瘾也就上瘾了,反正茶叶从来不缺。

    其实,李世民不知道的是李宽从来没有吩咐过,这一切都是李渊安排的。

    “陛下,太上皇和楚王殿下来了。”小黄门进殿禀报。

    话音一落,李渊便带着李宽和两个小重孙跨进了甘露殿,至于苏媚儿和万贵妃等人自然是去了立政殿,毕竟男人家的事,女人是不能参和的。

    李宽躬身行礼道:“微臣拜见陛下。”

    “行了,你何时真心拜见过朕。”李世民朝李宽摆了摆手,朝着李宽身边的两个孩子招手,道:“这就是臻儿和哲儿吧,快过来,让皇祖父看看。”

    李宽不屑的撇嘴,皇祖父?扯淡呢!自己儿子又不是你孙子。

    当然,这句话李宽没说,心里腹议了一句,转头看向了同在甘露殿的李靖,猜测到了李世民找他来是为的什么了。

    有了两个小宝贝,李世民像似忘记了李靖还在场一样,逗弄着两个小子,一副家庭和睦的样子,直到李靖叫了一声陛下,李世民才开口道:“你小子即刻派人送张仲坚去卫公府上,好好教导教导府上的家臣,卫公岂是他能骂的。”

    “卫国公,本王不知你听说了什么,本王也不想再作计较,卫国公这些年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本王自是敬重卫国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