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承包王 >

第228章

大唐承包王-第228章

小说: 大唐承包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wxi7

第344章 百岁宴() 
时间就在带孩子中一天又天的过去了,李宽过的很充实,充实到整个人瘦了一大圈,苏媚儿也过的很充实,圆滚滚的身材也渐渐的消瘦了下来,不过还是没有恢复到以前的身材,却是李宽最喜欢的身材,因为很有手感。

    不知不觉就到了孩子的百岁宴,庆贺百岁在大唐没有,但是李宽了解,所以他决定给孩子举办百岁宴,百岁宴大唐人不看重,他们看重的是周岁和三朝,而李宽却是很看重百岁的,不过请柬却没多发,毕竟孩子百天临近年节,不可能从关中之地赶到闽州,一来一回,前来庆贺的人肯定赶不上除夕夜。

    不过,就是来庆贺孩子百岁的人也不少,冯盎一家,杜伏威一家,在闽州的学子们,苏媚儿的家人,算下来也有百余人。

    三个月,苏媚儿完完全全的了解了楚王府的产业情况,她很震惊,楚王府的产业根本就是她从未想到过的,说是富可敌国也不过分,要不是投资到了闽州的建设之中,国库中的钱财还真不一定有楚王府的钱财多,也越发的佩服李宽,想想李宽的年纪,才十五啊,就挣下了如此大的一份家业,要是让她挣,她估计自己十辈子也挣不下来,对王府的事情越发尽心。

    就像是百岁宴,全是她一手操办的,李宽根本就没有过问。

    三朝礼之时,两个孩子的外祖父就派人送来了贺礼,银项圈、银手镯、玉坠一样不缺,不过人没到,毕竟太远了,赶不及;如今百岁宴,李宽提早发了请柬,苏家人早早到了闽县。

    三个多月,两个孩子不再像以前一样总粘着李宽,可是这样一来万贵妃的压力就有些大了,或许是受李宽的影响,万贵妃也不习惯府上的侍女带孩子,习惯自己带,初始还挺开心,但是人毕竟老了,两个孩子有些让她力不从心,苏家人的到来让她轻松不少。

    百岁的贺礼是苏父亲手交给李宽的,这次送的就不是银的而是全金的,金碗、金筷、连两个孩子的衣裤都绣着金线,李宽总算理解了那句喊着金汤勺出生是什么意思了,大抵就是现在这样的情况。

    两个孩子现在不认生,见到自己老爹对着外祖父笑,也跟着一起呵呵的笑着,让苏父大笑不止,直说着孩子笑了,一旁的苏母翻了翻白眼,一副真没出息的样子,她都不知道见过孩子笑了多少次,不过依旧觉得很可爱,比自己亲孙子还要可爱。

    杜伏威来了,见到李宽的第一句话就是恭喜,然后说自己不知道该送些什么,将长安城附近的庄子送给了两个侄儿。

    长安城附近的庄子如今越发的贵了,而且还是那种有钱都买不到的,杜伏威的重礼让苏父一家暗暗乍舌。

    杜煜博被单云英教导的很好,给李宽规规矩矩的行了礼,直让李宽感叹孩子有礼数却缺失了一些活泼,当杜煜博见到安平她们的时候,李宽才知道自己想的太多,杜煜博还是那个杜煜博,竟然趁大家不注意的时候跟着安平她们跑去摘香蕉了,回来的时候衣服就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手中拿着几个微微发黄的香蕉递给自己父母,杜伏威大笑不止,直夸儿子有孝心,单云英哭笑不得,既然感动儿子的孝心,又忧愁儿子的性格,太顽皮了。

    单云英跟李宽说了说自己的担忧,李宽却很不在乎,小孩子嘛,顽皮一些没什么不好的,有孝心就很不错,看着担忧的单云英笑道:“大嫂不必担忧,待煜博在大些就好了。”

    跟杜伏威和单云英聊着天,不久就听说冯盎来了,还没出府门就听见了冯盎的大笑声。

    “冯公,客气了,人来就行了,还送什么礼啊!智戴也是,你也不劝劝冯公,你现在是臻儿的丈人,哪有丈人给女婿送礼的道理。”李宽话是这么说的,依旧改不了老习惯,手上的动作没一下停顿,打开了箱子,这一看就傻眼了,一箱子全是玉器、珍珠,另一个箱子全是字画,看样子就知道字画有些年头了,是冯家的珍藏,价值不可估量。

    作为两个孩子的外祖父,苏父看见冯盎送来的贺礼之后,不禁看了一眼自己的老妻,眼神中传达的意思明显,咱们送的礼是不是有些太轻了。

    见老妻点头,苏父在心里叹了一口气,不仅送的礼轻了,而且还很俗气,早知道就听自家儿媳的建议送玉器了。

    礼品这东西,李宽现在已经不太看重,毕竟如今的楚王府不再像以前,家大业大的楚王府不愁没有珍贵的礼品,礼轻情意重才是最好的。

    看着两箱子的礼品,李宽笑道:“冯公,客气了。”

    “都是一家人,说什么客气!”

    冯盎的一句话,让杜伏威傻眼了,自己二弟咋就和冯盎成一家人了呢?

    多年的夫妻,看杜伏威的眼神,单云英就知道自己丈夫疑惑不解,遂问道:“二弟,你与冯公怎成一家人了?”

    “大嫂,有所不知,前不久臻儿和冯公的孙女诗怡定下了亲事。”

    “原来如此。”杜伏威点头。

    一旁的单云英心里有些火热,自家儿子的婚事还没有定下呢,连连超杜伏威使眼色,冼夫人的血脉配谁家的儿子都合适,自家儿子同样是合适的。

    可惜单云英能明白杜伏威的心思,杜伏威这个大老粗却不能明白,像个白痴似的问单云英看他干啥;冯盎倒是明白,可惜他没说话,毕竟他一开口就像是自己孙女嫁不出,上赶着要跟杜家结亲一样,杜伏威的儿子可不值得自己不要脸面的上赶着结亲。

    李宽到底还是心思通透,笑道:“冯公,听闻您十一公子有一女,与煜博年岁相仿,我如今就替侄儿求个婚,不知冯公能否给点面子。”

    冯家十一公子,乃是冯盎的嫡子,他的女儿配杜煜博还是合适的。

    杜伏威也明白单云英为何一直看向他了,借着李宽的话头开口了,杜伏威和李宽还是有些面子的,冯盎笑了笑,然后点点头答应了,杜伏威急不可耐的拉着冯盎就要商议。

    苏父听到李宽说大外孙和冯家女定了婚事,现在又见到杜伏威夫妻和冯盎商议亲事,不由的想到了自家的孙女,不由的想到了另一个小外孙李哲,哲儿还没有定亲啊!何不亲上加亲?可是一想到自家的身份,苏父也只能长叹气了,自己孙女配不上小外孙啊!

    宴席上,李宽抱着儿子在众人之间转了一圈就算万事了,杜伏威和冯盎在酒桌上拼酒,一边喝一边说着两家的亲事,让李宽老大不高兴,这是咱儿子的百岁宴不是你们两家的定亲酒宴。

    :。:

    wxi7

第345章 楚王买菜() 
百岁宴一过,就快到过年了,时间就这样匆匆而过,今年的年节大概是李宽这些年最高兴的一年,亲人一个都没少,总算是让李宽有了大年团圆的感觉。

    算算自己来大唐这么多年,好像还从来没有一次在过年之时全家团圆。

    早些年住在宫里的时候,母亲在秦王府受苦,接来母亲之后,李宽就很少进宫了,过年都是和母亲一起在桃源村,那时候缺了祖父和祖母,等到祖父退位,母亲却被接到了宫里,过年时又少了母亲,母亲去世后,有了妹妹,可惜每年的年节,妹妹从未来过桃源村团聚,之后又来了闽州,那就更不可能聚在一起了。

    本想着去年过年时,李渊他们能赶在过年之前到闽县,可惜由于李渊在路上拖拉,直到今年年节才算大家都聚在了一起,不仅大家都聚在了一起,还多了两个儿子,李宽的笑容就没有停止过。

    过年的采买全由他一手操办,由不得其他人插手,早早起来就带着怀恩出门了,正好遇见了苏父带着老妻在城中购买过年所需。

    早就让苏家人在李府过年,可惜苏家人不愿意,李宽能理解所以没有强求,前世的爷爷去世后,留下他一人,他每年回到老家,还是有亲戚叫他一起过年,可是他宁愿独自一人也不愿意去,大抵就是所谓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这样的心态,一个人有一个家,哪怕这个家只有自己一个人。

    打了声招呼,李宽和苏父便分开了,毕竟两人采买的东西完全不一样,一个去城南购买绸子,一个去城北购买海鲜干货。

    县城的市场设立是李宽让周县令专程规划的,很规范,城北海鲜市场的商户最喜欢的大概就是见到李府的仆从来购买东西,因为李府的仆从们从来不会和他们讲价,而且一高兴还能给些赏钱,就像李府的两位公子出世之时,给李府送货的商户们就得到了不少的赏钱。

    可惜今日来购买的人不是李府的仆从,而是李宽、怀恩和胡庆一行人,李宽笑道:“店家,你这个带鱼都不新鲜了,怎么也得便宜点吧!”

    今生的他贵为王爷,采买这些事情,他从未经历过;不过前世的他,日子过的艰辛,买东西讲价已经成了一种深入到骨子里的思维,就算他如今并不缺少那几文钱,依旧习惯买东西就要讲价。

    店家愣住了,不知道该说什么,这干带鱼还有新鲜不新鲜的说法,你当是买活鱼呢?

    怀恩也愣住了,诧异的看着李宽,这还是咱家王爷吗?平日里花钱如流水的王爷竟然会跟店家讲价?不就是几文钱的事吗?

    见附近的店家诧异的看着自己,怀恩就差没把脸埋到裤裆里,没脸见人了。

    李宽没觉得丢脸,买东西讲价那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嫌弃的将手中的干带鱼扔在一旁,一副你的带鱼不新鲜,你不降价我就不买的样子。

    店家不认识李宽一行人,可是看李宽他们的装束也不像是缺钱的人,所以没敢说李宽故意找麻烦,陪着笑脸道:“客官,这干带鱼都是这个价,若是降价可就亏本了,实在没办法;而且俺别的不敢说,这海鲜市场就没有比俺家的海鲜还要好的。”

    店家这句话让附近的人怒了,纷纷叫嚣着店家胡说八道,还跟李宽说着自家的带鱼也不错,不仅有干的还有活的;别人的话李宽没听进去,来之前他就跟府上的仆从们打听过,海鲜市场上的商户们的招牌货,他一清二楚。

    店家说的有些夸大,不过综合而言,他家确实是在海鲜市场名列前茅。

    “这样,我多买一些,这降一点价如何?”

    “客官,真没办法。”

    “店家,你这就不会做生意了,薄利多销,我卖的多,你便宜一点也挣的更多不是。”见店家一副你别想骗我的样子,李宽笑道:“这样,咱们来算一笔帐,就说这干带鱼吧!你要二十文一斤,据我所知二十文一斤的干带鱼能有七文钱的利润。”

    店家大惊道:“原来这位公子也是行家啊!”

    “行家不敢说,咱们还是说说利润的事。”李宽摇了摇头,笑道:“二十文一斤的干带鱼,我只能买两斤,算下来,店家只有十四文的利润,如果店家以十五文一斤卖给我,我可是买十斤或二十斤,这样一来最少都有二十文的利润,店家你认为如何?”

    一听李宽这样一分析,好像还真是这么个理,不过店家也不傻,问道:“这位公子真能买上十斤吗?”

    十斤干带鱼不少,就算是富裕人家也只是买一两斤尝尝鲜而已,他有些不敢相信李宽会买十斤以上的带鱼;十斤干带鱼对于很多人来说太多了,可是对于李宽来说十斤才哪到哪,以李府如今的人手,别说十斤就是五十斤也不够啊!要知道,李渊带来的护卫就足足百人,在加上李府的仆从,近两百人啊!

    “不错。”

    店家很痛快:“既然公子能买上十斤,那就按公子的意思,一斤十五文。”

    “把所有的存货都拿出来吧!”李宽很大气,干带鱼这东西商户们一般都不会存太多的货,这点李宽还是很了解的。

    店家惊讶道:“公子,小店的存货可有足足四十多斤,您全都要?”

    “不错,都要了······”

    话还没有说完,李宽的话被打断了,只见周县令带着市令进了小店,行礼道:“下官拜见王爷。”

    在闽县就只有三位王爷,两位小王爷如今还在襁褓之中,不用想也知道眼前之人是谁了,店家愣住了片刻,然后手足无措的站在了原地。

    市令指着店家怒道:“大胆,见到楚王殿下竟敢不行礼?”

    “本王今日就是来采买年节所需的,就是平常的客人,用不着行礼。”李宽摆了摆手,笑道:“店家,记得将货物送到李府。”

    李府,店家去送过很多次货了,知道李府在哪儿,店家下意识的点头,李宽跟周县令说了一句你们忙,然后就带着怀恩他们走了,毕竟还有许多东西要买。

    市令有些担忧的看着周县令,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