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承包王 >

第20章

大唐承包王-第20章

小说: 大唐承包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怕你生气,就怕你不生气。受激就好啊!

    李宽继续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把孩子们分开,您和李先生一人教授一部分,到时候比比谁的弟子更加出色。”

    “比就比,老夫还怕他。老夫这就让李老头儿留下,明日吾等就开始教授。”徐文远说完就怒气冲冲的去堂屋找李纲去了。

    成了,李宽看着怒气冲冲走了的徐文远自豪了。果然自己一出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李宽笑着也进了厨房,至于徐文远如何将李纲留在李家庄就不是李宽关心的了。

    厨房之中,小胖子正端着盘子吃的正嗨,看着李宽进来还把盘子往自己的身后藏了藏。今天的菜色可是李宽专程准备的,自然与平时的炒菜有些不同。虽然菜色不多,但是都是大菜,小胖子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李宽没理吃货胖子,继续对胖厨子指点着该怎么做。

    李宽看着胖厨知道该怎么做之后,也就没再厨房久待进了堂屋,就看见堂屋中的人都用奇怪的目光打量自己。李宽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嘴,难道自己在厨房尝的味道的时候嘴没有擦干净,被发现了?自己只是尝尝味道,没必要这样看着自己吧!

    “楚王真是好心计啊!”李纲在一旁笑着对李宽说道,徐文远则是在一旁有些恼怒。

    得,被发现了!这也不怪自己啊!要怪只能怪徐老头儿受不了激将法,自己随意一激,徐老头儿就前来让您老留下,这怎么能说自己好心计啊!再说您老都看出来了,徐老头儿没看出来,那能怪自己吗?自己可是很纯洁的。李宽听到李纲那样说就知道自己的激将法被看破了,只是李宽没敢把心中所想说出来。

    “李先生您这话是何意啊?小子怎么没听明白呢?”李宽看着李纲一脸诚恳的说道,那样子要多傻有多傻。

    “老道就说这小子不会承认吧!”孙道长说完,堂屋中的一群人就哈哈大笑,就连原本恼怒的徐文远也跟着哈哈大笑。

    孙道长不愧是最了解李宽的人,完全看穿了李宽的赖皮。其实知道李宽最多心思的不是李母,而是孙道长。李宽除了没把自己是从现代社会穿越过来的事告诉孙道长之外,几乎所有的事李宽都会找孙道长聊聊。自然而然孙道长对于李宽的性格也就一清二楚了。

    “楚王不必如此,既是楚王开口,老夫自当留下。就是不知能不能也让楚王殿下为老夫亲自下厨;这菜肴的美味可是香飘十里啊!”

    李宽刚进堂屋时听到李纲的话还以为这件事失败了,现在听到李纲这样的答话,李宽自然高兴了。李宽也满脸不好意思的给徐文远赔了礼道了歉。

    一顿饭吃的大家喜笑欢颜,其中最高兴的就是徐文远。来长安之后,徐文远还没吃到如此比洛阳当地更加地道的美食。

第35章 李毅家的炕() 
自从李纲和徐文远决定留在李家庄教书,俩老头带着仆人第二天就住进了李府。李宽对李纲和徐文远留在李家庄教书自是高兴不已,李母和府中之人对两位老先生能住到李府更是热烈欢迎,可是过了几天李宽就高兴不起来了。

    有谁见过住在别人府中还拿府中的主人当孙子一样的教训啊!答案自然就是李宽。

    每日刚到卯时,俩老头儿准会准时叫李宽起床洗漱,跟着学习四书五经、儒家典籍。刚开始李宽还觉得俩老头应该是一时新鲜,过个两三天后老头儿们没精力了也就不会再这样了,可惜李宽错误的估计了大唐大儒们的毅力。古代能成为有名之士的大儒,谁人不是勤学不辍、持之以恒之辈。

    李家竹楼,今日正是李纲教授李宽论语的时间。李纲坐在一边摇头念着:“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还一副深有感触的样子问着:“楚王殿下可知其意?”

    李宽此时正趴在桌子上打着瞌睡。老李纲念书的语气和语速就像是催眠曲一样,总是让李宽忍不住的想睡觉。

    “孺子不可教也,简直有辱斯文。”李纲看着趴在桌上打瞌睡的李宽有些发怒,声音自然也就大了许多。

    “朽木不可雕也。”听到李纲的话,李宽本能就把下一句对了出来。李宽看着胡子一翘一翘的李纲赶忙的赔礼道歉。没办法啊!不赔礼不行。前两日李宽就是这样,李纲没说什么,只是转身回房打算收拾包袱准备回去,老头儿的脾气可是不小。对于李纲之前问的问题李宽可是一个字都没听清楚,只好小心翼翼的问着:“先生可否再说一遍?”

    李纲无奈的摇了摇头只好把问题再念了一遍。

    李宽听着有些无语,老头儿这是把李宽当李建成和李渊教导吧!李宽一个闲散王爷不当官不做皇帝的,论语的为政篇李宽有必要学吗?

    “此句是孔夫子他老人家教导哀公用人方面的策略。要使人民心服,就要用正直的人来治理国家,若是用邪曲之人,则民心不服,国家大乱。”

    听到李宽的回答,李纲满意的点了点头,顺便还捋了捋胡子。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楚王殿下聪慧过人,当明其中之意。”

    “学生明白。”

    “既然明白,为何还当堂睡觉?”

    李宽自是一番指天发誓,保证以后不会再犯,至于是否如此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谁家孩子每天准时五六点就起床读书啊!就是现代社会最早的晨读那也是七点过后啊!何况李宽还是成年人的思想啊!李宽也是无奈,都说早上是最好的睡眠时间,六点一到就被叫起来读书,还学四书五经、儒家典籍,李宽一个现代人能不打瞌睡吗?

    李母来叫李宽和李纲前去用早饭的之时,看着李宽低头认真听讲的样子,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自家儿子不仅聪敏过人,还如此勤奋好学,李母自己满怀欣慰。

    可是李宽此时却是在认真的思考修房子的事并不是在认真学习。修房,李宽早有打算,总不能让李纲和徐文远常住李府吧!李宽原本打算让李纲和徐文远住到李府,能多受些文学的熏陶。可是现在为了能早日脱离“苦海”,决定今天就开始动工。既然反正都要修,晚修不如早修。

    上午,徐文远和李纲去学堂上课,李宽就叫来了二狗。二狗还是一个好同志,听到李宽说要给李老先生和徐老先生修房子,立即保证先给两位先生修好房子,放下自己和专户正在修建的砖瓦房。

    李宽为了表示敬重还特地的把李纲和徐文远的房子安排在了离自己最近的地方。离李府最近的房子原本是李毅的家,看着眼前的茅屋,李宽总感觉那里不对称。低头沉思了一会儿才明白过来,俩老头的房子自然要修建的有气势、有韵味、有文化气息,可是房屋一侧有个土墙茅草屋算是怎么回事啊!得,一个也是修两个也是修,那就一起修吧!

    李毅家中本就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一群工匠加上庄户三两下就把家中之前的东西搬了出来。拆房是个技术活,可是在唐朝拆房就是个力气活。拆李毅的土墙屋根本就用不了多少人,一群人分成两部分,工匠们在一旁为新建房屋打着地基,庄户们则是拆着李毅的家。

    “庄主,您来看看。”二狗在一片狼藉的推到的土墙房中喊着李宽。

    李宽走过去就看到李毅家的土炕中有着一堆的铜钱,有些铜钱都已经变形了,李宽看着这些铜钱只好让怀恩先拿回了李府。围过来的工匠们看着眼前的一堆铜钱心生羡慕,散去之时还小声议论着李家庄富裕;专户们看了看也没在意,现在李家庄的专户们谁家不是有些小钱啊!李宽突然觉得自己救回来一家傻子,拉低了李家庄的智力水平。

    在大唐,根本就不用监督工匠们干活,大家自会尽心尽力把工程修建完善,绝不会偷工减料;更何况这些工匠本来就是附近庄子的庄户们,平日李家庄有什么建造的事都会找他们,大家自是熟络。李宽闲着无事,就在工地上看着大家,不时的还和工匠们吹吹牛,嬉笑如一家。

    放学回家的李毅三兄妹看着眼前的废墟,小石头默默流着泪,小思舞哭声那是震天响,唯一还算镇定的就是李毅了。可是三兄妹却没有一个人敢质问李宽,封建社会没人权啊!特别是最底层的小老百姓。

    “小王爷,您怎么把我家屋子给拆了?”李毅强装镇定,小心翼翼的问着李宽。

    “本王不能拆你家屋子吗?这个庄子都是本王修建起来的,拆你家屋子怎么了?”李宽看着小心翼翼的李毅怒了,李宽最不喜欢的就是这种奴性。

    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让奴性已经深深刻在了老百姓的骨子中,而这些奴性导致了多少惨烈的事情发生。清军入关、明朝多少名臣大儒卑躬屈膝;八国联军侵华,清朝多少王爷名仕奴颜谄媚;小鬼子入侵中国,多少百姓遭受奴役、多少百姓遭受战火的迫害。用了多少鲜血才唤醒我们的民权意思,解放了我们的奴性封建思想。

第36章 变形的铜钱() 
李毅听到李宽的回话沉默了,像是用沉默来对抗李宽的强权一般。

    “李毅你为何就不敢大声质问本王?本王知道自古民不与官斗嘛!但是本王今日就教你一句话——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凡是李家庄之人,只要你有理就算与勋贵官员斗一斗又如何?本王可是怕事之人?李家庄要你们这些畏惧权势之人有何用?记住凡是我李家庄的人就要不畏强权,凡事都有本王,本王自会为你等做主。”

    听到李宽给自己修建住所的李纲和徐文远前来正好听到李宽的话,认同的笑了笑。李毅听到自家王爷的话,真准备质问李宽,可惜李宽没给他机会。李宽也就是那样说,要是真让李毅质问李宽,李宽也抹不开面子。

    “本王是打算给李老先生和徐老先生修建房屋,看你这茅屋简陋也就给你推了,打算从新修建。你说你现在也不缺那点钱财为何就是那么抠门呢?”李宽给李毅解释了缘由。

    三兄妹听到李宽的回答,脸色才转变了过来,渐渐的镇定了下来,不停的给李宽谢恩。小思舞更是急忙的跑到废墟中找着东西,可惜想找的东西小思舞怎么也没找到。

    “小王爷,您看到我们家炕里的铜钱了吗?”小思舞跑到李宽面前焦急的问着。

    “你家炕里还有铜钱?本王可不曾看见啊!”李宽起了玩心逗着小思舞。看着小思舞焦急面容和手足无措的样子,远处的工匠和庄户们都在一边偷偷的笑。

    渐渐镇定下来的李毅和小石头此时已经镇定不住了,拉着小思舞又准备去废墟中翻找,李宽看着眼前的三兄妹哈哈大笑。

    “别去找了,反正你们也找不到。本王已经让怀恩拿回李府去了。你们说说你们是不是傻?谁家会把炕扣个洞放铜钱啊?”

    “王爷俺家就是把铜钱放在炕里面,庄户们也都是把铜钱放在炕里。俺们李家庄现在可是附近出名的富裕庄子,这不是怕贼偷惦记吗?”老柳在一旁振振有理的搭着腔,一副俺们庄子的人都是这么聪明的样子。

    原来不是李毅一家傻,是全庄子的庄户们都傻。李宽看着老柳和庄户们骄傲的表情,气笑了。

    李宽从衣兜里拿出一枚变形的铜钱说着:“你们不知道放在炕了铜钱要变形啊!看看这就是李毅家变形的铜钱,冬季大家烧炕,放在炕里的铜钱长时间受热就会变成这样。至于这其中的道理说了你们也不明白,反正以后大家的铜钱别放在炕里了。”

    “李毅你们三兄妹以后就住在我府上,等着房屋建好以后在搬回来。我娘可是常常念叨思舞,常说思舞最近也不去看看她老人家。本王还知道小胖子最喜欢和思舞一起玩的,所以你们放心住下。”李宽说着还朝思舞看了看,感慨着大唐没有后世的信息传播,孩子却这么早熟。

    因为此时的思舞羞红着脸,小手都不知该如何摆放,只是不停的搓着衣角。

    “谢王爷。”李毅和小石头最近受李纲的教导,儒家之礼比李宽行的还顺畅、有气质。小思舞还傻傻的问着李宽他们家的铜钱什么时候还给他们。

    “小思舞,本王会贪墨你的那点铜钱?没想到你就是这样看本王的?本王真是伤心啊!”

    “小王爷,小女子不是那个意思,只是····只是······”思舞小脚在地上跺了跺,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

    “只是···只是·····只是什么啊?小思舞怎么话都说不清了?”李宽满脸趣笑。

    “堂堂楚王殿下这样调笑一小丫头可是有失身份。”李纲看不过去了,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