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承包王 >

第188章

大唐承包王-第188章

小说: 大唐承包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法确实很美好,可惜小胖子他们都忘了一件事。

    当自家府上的管事前来接他们回府过年的时候,他们才想起自己是要回府过年的,想看烟花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

    事实上并未久等,在大年三十的夜晚,小胖子他们依旧看到了绚丽的烟火,因为年节团聚,李渊带着一家老小进了皇宫,顺便带上了李宽送来的烟花。

    大年三十除夕夜,一颗颗烟火在长安城的上空炸裂,不知所以的长安城百姓在次震惊,几个月前才降了一次异象,现在又降下异象,这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天佑大唐,大唐又有治世能臣现身了,唯一奇怪的就是治世能臣为何总是出现在皇家,不过百姓们很快便找到了合理的解释,李氏皇族必然是得上天眷顾的,皇家出现治世能臣也就不奇怪了;所以在皇城燃放烟花的李世民听到了长安城中山呼海啸庆贺之声,然后李世民笑的眼睛都看不见了。

    当然,笑容满面的不仅是李世民,还有李渊和小安平等人,小安平在一群皇室子弟中最兴奋,童声童气的说这是哥哥给她送来的烟花。

    羡慕者有之,仇视者亦有;羡慕的人不少,像懂事了的公主们就很羡慕,就连李世民也很羡慕,要知道这个所谓的烟花可不是李宽送给他的,而是送给李渊、万贵妃和小安平的。仇视的人也不少,像当初被小胖子他们殴打过的李愔,当然也少不了当朝太子李承乾,毕竟两人之间可谓是积怨甚深,自然见不得李宽在李世民面前露脸。

    至于皇家之人的心态如何,全看皇室子弟跟李宽的关系,不过城中的遣使们却只有一个心情——担忧,大唐皇室出现治世能臣对于他们而言可不是好事,大唐越发强大,他们国家受到侵略的可能便成数倍增长。

    所以在元正之日,李世民召开大朝会之时,周边小国的遣唐使越发的恭敬,李世民不由的发出了感慨,就算李宽远在岭南依旧送了他一份大礼。

    不过,这些都是其次的,重要的还是长乐公主的婚事,他没忘记前不久定亲之日回皇宫时看到女儿的表情,于是借着大朝会的时机,吩咐戴胄和豆卢宽统计近亲成亲所生育子女的情况。

    李世民的吩咐让参加大朝会的所有人都愣住了,不过在十几日之后的早朝,众人也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不仅明白李世民的意思,还知道了长孙无忌之前为何强颜欢笑,只因戴胄和豆卢宽向李世民禀告了凡是近亲成婚者,所生育的子女有七成是痴傻的。

    “陛下,虽说长乐公主与冲儿已定亲,不过微臣作为长乐公主的舅父,又岂害了公主,微臣斗胆请陛下收回成命。”长孙无忌听到戴胄和豆卢宽的禀告后,没有等其他人开口,他自己就先开口了。

    一番大义凛然的话,听得李世民直点头,暗道长孙无忌明事理,会做人,这次没有让他这个皇帝丢了颜面,毕竟皇家退婚确实有失颜面。

    “既然亲事已经定下了,怎可说退就退,无忌不必多言。”李世民很大度。

    在场的朝臣不是傻子,李世民在大朝会的时候便吩咐两位尚书统计近亲结婚的结果,其中的深意已经不言而喻了,这摆明了就是要退婚嘛!

    可惜偏偏就有傻子不明白其中的深意。

    在长孙无忌再次请求的时候,还未等李世民开口,位于左上位的李承乾开口了。

    “舅父大人多虑了,虽说民间出现了七成痴傻的情况,但是孤以为我皇家有上天庇佑,又怎会出现痴傻的情况,况且父皇金口一开,难道舅父大人想要父皇失信不成。”

    这句话让李世民和长孙无忌都傻了,李世民自然不能失信于人的,长孙无忌也不敢让李世民失信于人。

    长孙无忌没敢再次请求,李世民也不知道怎么接过李承乾的话头,心中说不出的复杂,原本三请三辞的大好局面却被李承乾给破坏了,李承乾安的什么心,老谋深算的李世民怎么会不知道,无非是想利用自己的亲妹妹拉拢长孙无忌。

    若是没有李宽的那封信,李世民还觉得李承乾的做法不错,毕竟身为太子,以后将是皇位的继承人,拉拢朝中重臣的做法合理。

    现在李承乾的做法在李世民的眼中却变样了,当初他在大朝会之时特意吩咐过,现在又摆明的数据,就算他没告诉过李承乾,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他的安排,李承乾却没能明白,李世民有些失望。

    李承乾真不明白吗?

    其实不然,李承乾不傻,他明白李世民的用意,可他也打听到了事情的起因是李宽的一封信导致的。

    十四五的孩子,心胸可没大人那般宽广,既然是李宽提出来的,他自然要反对;况且当初提出让长乐和长孙冲成亲的就有他,若两家的亲事就此作罢了,他不仅浪费了一番功夫不说,还可能让长孙冲记恨,要知道长孙冲是很满意这门亲事的,毕竟继承齐国公府的乃是长孙冲,待他登上帝位之后,长孙无忌恐怕也是垂垂老矣了,能帮得上忙的还得看长孙冲。

    虽说此举会让李世民不满,但他有信心化解。

    当然,这些只能说是次要原因,重点在于他清楚的知道,以他老子的性格长乐公主和长孙冲的婚事是成不了的,他现在做的就是向长孙府表明一个态度而已。

    没见着朝堂上站着长孙冲向他投去了感激的目光吗。

    投射目光的人不仅有长孙冲,也有李世民。

    有了李承乾的这番话,朝臣们不敢多说,毕竟事关长孙府,连长孙无忌都没再开口,他们还能说什么。李世民或许明白朝臣们的想法,他看向的人不是闭口不言的朝臣而是时任工部尚书、宗正寺宗正卿的段纶。

    在场最合适的人就是段纶,一来段纶和李宽关系密切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反对长乐公主和长孙冲的婚事合理,而且段纶又游离于朝堂之外,不用担心得罪当朝太子;二来,段纶乃是宗正卿,不仅帮李世民掌管宗族之事还是长乐公主的姑父,提出反对意见也合适。

    早已和李世民的通过气的段纶,感受到了李世民的目光,当即出班到:“微臣以为太子殿下此话不妥,虽说皇家受上天庇护,可若是万一出现戴尚书和豆尚书所说的情况呢?这岂不是害了长乐公主。”

    对于长孙冲敌视的目光,段纶丝毫不在意,反正这是李世民的安排,若是长孙家报复自然有李世民担着,更何况他也不怕长孙家,更别说长孙冲此时做不了齐国公的府的主,他就不信长孙无忌会不知道李世民的意思。

    还朝李世民躬身行礼,继续说:“微臣认为齐国公考虑周全,陛下理当收回成命。”

    这次,李世民没敢让其他再在搅局,当段纶的话音落下之后,直接收回了成命。

    :。:

    wxi7

第348章 天上掉馅饼() 
长乐公主和长孙冲成亲的旨意收回来了,李世民也没忘记长孙府的功劳,既然嫡亲之女不能嫁,那就只能从其他公主之中找一位下嫁给长孙冲。

    能当齐国公府世子的正妻,对于宫中的公主们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毕竟长孙家的权势不弱,若是错过了此次机会还不知道会不会被李世民送去和亲,留在长安城做齐国公府将来的国公夫人总比去蛮夷之地当皇妃要好的多嘛,毕竟公主们的婚姻不是自己能做主的,一切还得看李世民,以皇帝的尿性,送公主和亲也是难免的。

    于是乎,得知李世民要为长孙冲择选妻子的公主们开始了在李世民面前上演女儿深明大义、孝顺家中长辈的好戏了。

    上演的这出好戏持续的时间不长,毕竟长孙冲好歹也是齐国公府的世子,李世民多少还是要顾忌齐国公府的颜面,虽说自己的嫡女不能下嫁,但总要下嫁一位受宠的公主以示皇家对长孙府的宠信。

    然而,除了皇室嫡女之外,受宠的公主无非就那么几位,这几位便是养在长孙皇后膝下的公主,所以历史上记载嫁给唐俭儿子的豫章公主便与长孙冲定下了婚事。

    自此,退婚之事像似得到了完美的解决。

    仔细一想,却遗留一个问题,那便是长乐公主的夫婿人选问题,要知道长乐公主既然能和长孙冲定下婚事,便说明了长乐公主已经到了婚配的年纪,虽说在现代社会长乐公主还是刚上初中的小屁孩,但是在大唐确实到了成婚的年纪,该定亲了。

    “丽质,你与冲儿的婚事作罢了,你可有理想的夫婿人选?”经过了那晚见到女儿强颜欢笑,李世民这次是真心想要给李丽质找个喜欢的人。

    李世民的话一出口,就遭到了长孙皇后的白眼,自家女儿一直养在深闺,哪有什么机会结识男子,更别提理想的夫婿人选了。

    李世民自己也反应过来了,讪笑道:“此事是父皇考虑不周。”

    “父皇,女儿的婚事全凭您与母后做主。”长乐公主很乖巧,回了李世民一句便羞涩的带着弟弟妹妹走了。

    长乐公主倒是洒脱,将夫婿的人选留给了李世民和长孙,李世民和长孙却犯难,倒不是为人选问题而犯难而是在担心自家女儿是否满意的问题。

    满朝大臣能配得上自家女儿的人不多,却也不少;重点还是在文臣家的世子,至于武将家的儿子不在李世民和长孙的考虑范围之内。

    在大唐,重文轻武这是不争的事实,文人总是比武人容易受到人的尊崇,文人总比武人来得有休养的多,就算是马上得天下的李世民也不列外。

    说到文臣,李世民手下的文臣不少,其中又不得不说房、杜二人。

    李世民首先想到的便是房家,李世民嫁女可不单单是为长乐公主,其中或多或少存有收拢朝堂重臣的意味,然而房杜两家,一人在朝一人却辞官闲赋在家,两相比较,李世民想到的自然是房家。

    一想到房家,李世民便向长孙提了出来。

    房遗直秉性不错,而且还在范阳卢氏进学多年,才学秉性一样不缺,是个不错的人选。

    长孙也认同李世民的看法,两人商议过后没两日,李世民便向房玄龄了解了一下房遗直的情况,结果让李世民很是不满,无它,房遗直已经定亲了,定亲的人还不是小门小户,乃是京兆杜氏。

    京兆杜氏虽不如五姓七望那般庞大,却也不是房玄龄能悔婚便悔婚的,而且房遗直的亲事还是房玄龄让杜如晦帮的忙,若是悔婚不是扇杜如晦的脸吗?且不提京兆杜氏,单是因为杜如晦,房玄龄也不可能悔婚,两人是多年的老朋友了,老弟兄还不知道能活多久,若是因为和李世民结亲而悔婚了,这让满朝文武怎么看,他房玄龄哪还有立足之地。

    既然房家没有可能了,李世民便想到了杜如晦。

    借着探病为由,李世民到了杜府。

    杜如晦虽没在朝堂,却对朝堂发生的事有所了解,要说朝堂最近发生的大事就只有长孙无忌和皇家结亲之事了,对李世民的来意,杜如晦还是能猜到一些的。

    要说不高兴那是假的,长乐公主是什么人,那是皇室嫡女,能和皇家结亲可算是天上掉馅饼的美事。

    天上掉馅饼的美事,不是谁都能接得住、吃的下的,没有一点付出,这天下掉下来的馅饼可能就是毒药,所以杜如晦还不至于高兴的不能自已,若是李世民真将长乐公主下嫁给了杜构,他杜如晦也应该做出些表示,然而他杜府所有的皇家都有,皇家所需要的恐怕只有他的治理之才,他能做的表示就是再次入朝为官。

    再次入朝为官的结果,杜如晦很清楚,以他现在的身体情况,他拖不了两年。

    不管怎么说,若是真如他猜测的那般,长乐公主嫁个自家儿子确是一件大喜事。

    虽说尚未确定李世民的来意,不过皇帝来探病,也不能怠慢了李世民,所以杜如晦很不客气的找了在京城的小泗儿,做了一桌上等的美食招待李世民。

    美酒佳肴一样不缺,可惜杜如晦只能看着咽口水。

    “朕看克明身体大有好转,大可尝尝嘛,这样的美味若是朕一人享用难免有些无趣了。”李世民笑道。

    “陛下,微臣确实有所好转,这还多亏了楚王殿下和孙道长的药方和调理法子。”杜如晦再次咽了口口水,微微一笑:“尽管大有好转,可楚王殿下有言在先,微臣必须得按照殿下的医嘱,否则还不知能活多久,微臣还是忍住一时之快好,微臣还想多活两年,多看看咱们强盛的大唐。”

    李世民一笑,“既然克明身子大有好转,何不冲冲喜,想来冲喜之后,克明定可痊愈。”

    说到冲喜,杜如晦哪里还不懂李世民的意思,当即便给李世民跪下替自家儿子求亲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