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承包王 >

第176章

大唐承包王-第176章

小说: 大唐承包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说不满意的人恐怕只有万贵妃了,朝廷的封赏还没有下来之前,他们便从小泗儿口中得知了李宽在岭南平定叛乱,一心想着李宽能凭借此功劳回来,可是当宫里的小黄门来找了李渊之后,万贵妃便不开心了,因为她从李渊口中得知了李宽这次的大功劳竟然只是进封爵位而已。

    至于尚不知道最终结果的小胖子他们现在正处兴奋之中,完全没有一点失落感,上课之时都是带着笑容的,下课之后也是欢声笑语,整日的脸上都是带着笑容的。

    “小叶,你说这次二哥立下这么大功劳应该能回来的吧!”小胖子的笑脸变了,显得有些不太开心。

    “哈哈,当然了,大唐就没有立下功劳不受赏的先例,这次二哥肯定能回来。”杜小叶大笑,随即见小胖子的脸色疑惑道:“二哥回来你不高兴?”

    杜小叶有些怒气,问话的声音不由的有些大了,正在谈论的同窗们情不自禁的看向了小胖子,随即一想,众人大笑出声,小胖子的情绪他们能理解,毕竟李宽回来了便多了一个管小胖子的人,都是十三四岁的少年谁又会希望多一个管住自己人呢!

    明白众人的笑中之意,杜小叶依旧不能理解小胖子的心态,要知道杜如晦现在的病情有了一点起色,可都是因为李宽的方子和调理办法,在杜小叶心里唯一能治好杜如晦的病症的人只有李宽,若是李宽回到长安城能让他放心不少,而小胖子的作为又怎能让他笑得出来。

    明白杜小叶的想法也明白大笑之人的想法,小胖老气横秋的叹了一口气,辩解道:“你们知道什么,算算年纪,二哥只比我们大一岁而已,二哥今年才十四啊,他已经立下多少功劳了,现在又带着将士平定叛乱了;而且我还听说二哥手下的士卒已经有万余人了,他已经是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了,可是咱们呢,至今却寸功未立,想要立下功劳还不知什么时候啊!”

    经过小胖子这一解释,众人沉默了,想想也是,差不多的年纪可是落差却太大了,他们不会因为这样的落差对李宽有其他想法,只是在为自己前途迷茫而已。

    “等你们完成学业之后自然有你们立功的机会,大唐开国才十几年而已,所需人才不知凡几,岭南、凉州、蜀地等等,这些地方需要的人才太多了,有你们展现抱负的时候,以后的大唐就要靠你们这些人来建设咯。”进课堂的李纲自豪的笑了笑,不管怎么说,在李纲心里还是认为李宽是他弟子的,弟子能有此功绩确实值得他骄傲,所以他笑的开心,“况且你们找谁比不好,非要找宽儿啊,难道你们认为自己能比得上宽儿?”

    扎心了,李先生。

    前一句话让小胖子他们恢复的笑容,是啊,大唐现在尚需要的人才很多,咱们可都是人才,总有展现抱负的机会;听到最后一句,众人纷纷朝着李纲翻白眼,谁和二哥(小王爷)比了,那根本就是一个怪物。

    经李纲这么一说,众人的再次恢复到之前脸色,脸上满是笑容,听课比之前更加认真了。

    在弘文馆上课的房遗爱却没有以往的那般认真。

    弘文馆同样是大儒教导,还是孔颖达这样的大儒,学识不说比徐文远优秀但也是不差的,可他总觉得在弘文馆学到的知识比不上桃源村,所以他平时虽有认真听课,但给人的感觉却没有专心致志,而今日尤为明显。

    只因他从李恪口中得知了,李宽不能凭借此次立下的功劳回到长安城,他也得继续留在弘文馆进学。

    好不容易挨过了一天枯燥无味的学习时间,房遗爱回到房府却没有久留,从马厩中牵扯了一匹良马,翻身上马,马鞭一挥,胯下的大马吃痛,朝着桃源村的方向狂奔而去。

    :。:

    wxi7

第327章 人老成精() 
七月的天,黑夜来的迟,从房府到桃源村还能看见落日的余晖,夕阳映红了半天天,悬挂于地平线上,太阳鲜红,它的光却不知被谁掠去了,不在耀人眼目,而是变得十分柔和,像似江南水乡的少女温存、恬静。

    在夕阳温馨的光辉里,勤劳淳朴的桃源村庄户踏着艰辛,肩头上扛着沉重的犁耙,一步一步的朝着自家的小院走,夕阳的赐给了他们圣洁的光辉,脸上带着幸福和满足的笑容,因为他们认为那个带着大家致富的庄主要回来了。

    农家小院中升起了一道道的炊烟,妇人们开始做饭了,今日的饭食比以往要好许多,因为她们想庆祝,庆祝庄主这次的胜利,高兴跟随庄主去闽州的丈夫不久之后便要回来了。

    院中半大的孩子正和着鸡鸭的食物,口中咯咯的喊着,家中的鸡鸭飞奔乱跳的啄食着主人投喂的晚饭,像似看见了主人的笑脸也跟着高兴一般。

    暮色渐临,一阵阵晚风带走了一天的暑气,四五个十几岁大的孩子在李府的小院中仰头望天,却不是在欣赏天边的夕阳美景。

    “房俊,你真能确定二哥此次不能回来吗?”杜小叶依旧不愿相信,平定叛乱多大的功劳啊,仅仅是从从一品提升到一品便算是赏赐了,这平定叛乱的功劳也未免太廉价了。

    “此事是从三皇子口中说出来的,应该不假。”房遗爱很确定,但随即一想,李恪也可能是道听途说,他认真的想了想接着说:“要不我立即回府问问父亲?”

    要说封赏,李恪还可能不太清楚,毕竟李恪还未参与朝政,但是房玄龄必然是知道的,毕竟平定叛乱的功劳怎么也得朝臣商议一番,而且真如李恪所言那般,李宽进封王爵,必定是要经过中书省的,作为中书令的房玄龄是最了解情况的。

    “你小子不用回去询问了,宽儿确实不能回长安。”不知何时出现在几人身后的李渊突然出声。

    “太上皇,这究竟是为何啊,二哥此次的功劳难道还不能回长安城吗?”小胖子不懂,如此大的功劳竟然只是进封便了事了,要知道二哥的王爵本就是陛下无故削去的。

    没错,在小胖子的心里,李宽的王爵是李世民无缘无故削去的。因为在他看来,当初李宽提出亲手照顾小安平的要求并不过分,而之后李宽不愿意说出蝗灾的治理办法也不过分,毕竟办法是李宽想出来的,愿不愿意说那是李宽自己的事,结果却还是被降爵了,所以小胖子不懂了,不懂李宽这次立下了大功为什么还是不能回长安。

    至于世家,小胖子也考虑到了,但是他却没把世家放在心里,毕竟尚未出任为官,他的年纪还不足以明白世家是怎么的一股力量。

    听到小胖子的问话,李渊摇了摇头,没有继续和小胖子他们谈论李宽会不会回京的话题,抬头看着渐渐沉下的夕阳,看着岭南的方向,叹了口气,“你们这几个小子别担心宽儿了,有这个担心的时间还不如用心学业,以后才能帮上你们二哥,进去用膳吧!”

    就在李府用饭的时间,坐了一天班的房玄龄也回到房府,总感觉好像少了些什么,到底是少了什么,他又说不上来,直到用饭的时间,在饭桌上没有见到自家的儿子,他才知道今天回府少了自家儿子的问候。

    “夫人,二郎为何不出来用饭?”房玄龄问道。

    “去桃源村了。”房夫人淡淡的开口,一副老娘不想和你谈论房遗爱的样子。

    说起房遗爱,房夫人对房玄龄便有气,当初房遗爱去了桃源村之后,那改变房夫人是看在眼里,不在像以前那般懦弱,但是也没寻常子弟那般跋扈;也不在像以前那般专心武艺,现在文武兼修而且才学过人;对待家中长辈恭敬有礼,对待弟弟疼爱有加,对待府上仆从和善却不失身份,她最喜欢听的便是府上的仆从、侍女夸赞自家儿子。

    当初多好的儿子啊,可是从楚王离京之后,从自家丈夫强制将儿子送去弘文馆进学之后,又变了,变得越发的恭敬守礼,这样的恭敬守礼却是房夫人不愿意看见的,因为家人之间不应出现这样恭敬守礼,这代表这儿子和她们之间有了一层隔阂。

    说起桃源村,房玄龄心里有些复杂,终究他还是看走了眼,当初第一次见到李宽之时便看走了眼,现在又看走眼了。原本以为李宽去了岭南那烟瘴之地,想要立下功劳返回长安很难,但是没想到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便立下大功了,而且看李世民的表现,他知道若是李宽在立下大功,李世民恐怕会力排众议让李宽回长安,如果李宽真回到了长安城,以李宽现在所展现出来的治理才能和手段,若真存有与太子争夺帝位之心,太子也不是对手啊!

    摇了摇头,将这种荒诞的想法甩出了脑子,毕竟最终的结果还是要看李世民的,他现在想再多也是无用,还是着眼于眼前的饭食才是正事。

    ···········

    虽说李渊告知了小胖子他们李宽不能回来,但是他们依旧不想放弃,经过一夜的密谋,他们想到了办法,回去求自家老爹上奏李世民召回远在闽州的李宽,毕竟他们没有人脉但他们老爹有啊,若是他们老爹能帮忙,那结合起来的力量就是李世民也不得不顾及一下,所以他们一早纷纷回了自己的家。

    不出意外,当小胖子、王敬直和房遗爱说出请求之后,被自家老爹直言拒绝了,只有杜小叶说出请求之后,杜如晦沉默了片刻,然后才跟自家儿子谈话。

    “若是想要楚王殿下回京,咱们杜府出力是不够的,必须联合朝廷重臣,而且还得太上皇出面联合才行?”儿子大了,也懂事了,本不该直言相告的杜如晦也直言相告了。

    “父亲,难道真的要太上皇出面才行吗?”杜小叶问道。

    “是啊,若是没有太上皇出面,无异于逼宫。”见杜小叶沉思片刻后露出了然的神色,杜如晦笑了,然后一愣,因为他从儿子的话中听出了其他的意思,遂说:“听你的意思,难道太上皇不愿意?”

    杜小叶点点头,说:“太上皇让我们不用担心二哥,还说有担心的时间还不如用心学业,以后才能帮上二哥的忙。”

    “太上皇真是如此说的?”

    杜小叶点头。

    杜如晦震惊了,因为他想到了一个可能。

    跳出了朝堂,比以往看的更清楚了,太上皇不会无缘无故的关爱楚王,若是因为楚王的才能和品行,这关爱也显得过于浓厚了,除非是因为楚王的才学太上皇有意培养楚王为下一任帝王。

    杜如晦从未小看过李渊的实力,就是李世民也从未小看过李渊的实力,毕竟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又怎么可能没有点自己隐秘的势力,李渊有何手段推李宽上位,杜如晦不清楚,但一想到这个可能,他震惊了,直到听到杜小叶的呼声才回过神来。

    “此事便罢了,还是让楚王殿下留在闽州,咱们不能帮倒忙。”看着吃惊的儿子,杜如晦说:“为父的病症尚且不知道能拖多久,若是为父不在了,你便去闽州找楚王殿下,以后听楚王殿下吩咐,若非家中遭逢巨变,你便安心留在楚王殿下身边,不用回京。”

    提起病症,杜如晦自己是看开了,人都有一死,只是早晚的问题而已。

    不过,杜小叶却是没看开的,要知道他父亲不过四十六岁而已,做儿子哪个又不希望自己父亲长命百岁呢!除非是不孝子,而杜小叶显然不是。

    “父亲·······”

    开口劝慰,被杜如晦打断了,“不用说了,为父的情况为父知道,记住为父的话便是,你回桃源村进学吧!”

    说完,杜如晦朝儿子挥了挥手。

    :。:

    wxi7

第328章 历史第一位女校长() 
杜小叶带着愁容和疑惑走了,没有得到杜如晦帮助反而被杜如晦那句——病症不知能拖多久弄的忧心不已,而且他也不知道杜如晦到底因为什么做出那样安排。

    按理说,大唐勋贵府上的孩子都是找机会留在长安,毕竟长安城是大唐最富足的地方,杜如晦却偏偏要他去闽州帮助李宽,倒不是他不愿意去帮李宽的忙而是他不明白李宽明明会回长安,为何还要他去闽州。

    带着疑惑回到了桃源村,见到小胖子他们,看着小胖子他们失落的神色,他知道他们的盘算落空了,与小胖子他们再次商议了一番,最终还是只能听之任之。没有自家老爹的帮忙,他们只能等,耐心的等着李宽回长安城的那一天,不过他却因此生出了迫切为官的心思,因为在朝堂做官之后才能帮到李宽,这是小胖子他们此次回家求情之后的想法。

    杜小叶同样如此,只是想到杜如晦的话,相比信心满满的小胖子他们,他显得有些失落,虽然不明白老爹为何要他去闽州,但是他能理解老爹的意思,那便是不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