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剑中影 >

第323章

剑中影-第323章

小说: 剑中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行竟似也不知黄济山何时窜到海浪尖峰上去了,他只知自己的第二道剑劲又被黄济山破了。

    第三道剑劲已出,黄济山脚上的滔天巨浪,突然间竟被一股奇异的力量染成了赤红色。

    火焰的颜色。

    “水中浴火,好厉害的年轻人,五行真气果然不同凡响。”见多识广的任逍遥不由得赞道。

    海浪,突然变成了火焰,除了第五行,任何人都没有想到。

    黄济山也没想到,但是他似乎并不十分畏惧,依然衣袂飘飘,立于那早已水火不分的赤焰之上。

    第五行眉头紧皱,脸色有些难看。虽然黄济山还没有还招,但第五行看来却已不十分好过。

    第四道劲道再出,赤焰颜色顿消,还原成海浪的颜色。

    只是海浪底端,早已生出一柄水做的巨剑,从黄济山下端撩斩过去。

    黄济山脸色终于有了些许起伏,虽不明显,但很真实。

    伐木刀终于动了,“嗡”地一声惊鸣,黄济山携伐木刀飞天斩下。

    先是“轰”地一声震响,接着“哗啦啦”海水四散溅射,早将观战的所有人淋了一身湿。

    待众人反应过来,潮水已退,武人依旧。

    两个年轻人还是站在原地,似乎根本就没有动过。

    惟一可以证明他们刚才动过手的,就是他们的兵器。

    他们的兵器都已经不在自己手中,而是分别插在自己右端半丈处的沙滩之上。

    还有,他们那被海水淋透的衣襟。

    “谁赢了?”

    发问的人是双剑罗佑东,连他这样的高手,竟然都没能看懂这场比试,更不要说其他人。

    退潮之前,究竟发生了什么?

    除了比试者二人,恐怕就只有任逍遥和唐慕公这样的顶级高手,才能看出一点门道。

    天赋,是一种极其稀缺的东西,因为它非后天人力所能企及。

    这就是天赋。

    罗佑东这样认为。

    天赋,可遇,不可求。

    他此生,不可得。

第591章 将有劫() 
一场没有胜负的比试。

    跟没比有什么区别?

    当然有区别。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是为迷局。

    如果当局者迷,旁观者也迷,那便是糊涂局。

    两个旷世奇才之间的比试,当然不会是迷局,更不可能是糊涂局。

    之所以没有胜负,不是分不出,是不想分。亦或者,本来胜负已分,而外人犹未可知。

    还有,就是本来清醒的人,装糊涂。

    下棋要找高手,比武要找大师。

    这个道理,大多数人都懂,所以很多人都喜欢找他认为比自己厉害的人比试。

    并不是你一定要胜过他,而是你能从他身上学到一些东西,并且看到自己的不足。

    第五行和黄济山的比试,虽然看似没有胜负,甚至连之间的过程,也没有几人看得清楚。但是,总还是有明白人,明白人一看便知其中奥妙。

    罗佑东自然算不上明白人,因为他根本没有看清发生了什么。不过,他见过第五行的气势之后,他终于不得不承认,这个年轻人无论功力还是剑术,都已经远在自己之上。

    有些东西,靠的是后天努力,但天赋这东西,后天努力根本弥补不了。

    再心高气傲的人,也还都有自知之明。罗佑东虽然心高气傲,但是他同样有自知之明。他看过这一场比试之后,心里早就服了,只是嘴上还有些不服。最后,他嘴上也服了,因为不得不服。

    第五行和黄济山比试完之后,都没有过多地交流,因为他们心里都清楚是怎么回事。他们也都得到了他想得到的东西,看到了他们想看到的东西。

    不过,当然有真正的明白人,一眼就看穿事实真相。

    任逍遥,便是这样的一个人。

    比试已经过去两天,回到*的任逍遥,原本还信心满满,以为有了黄济山,*就可以重整当年雄风。

    但是,看过黄济山和第五行的比试之后,他反而变得忧心忡忡,甚至比之前被鬼道子追杀时还要忧虑。

    他究竟在担心什么?

    他在担心两个人。

    海边,爷孙两个好多年没在一起说话了,今天是个难道的机会。

    “好久没见过海了。”黄济山感叹道。

    “是啊!你好久没回来了。”任逍遥也感叹道。

    他的语气,有些凄凉,但更多的是高兴。

    “第五兄要走了,说要去找小师妹和他二弟唐中。”黄济山说道。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如果他们还活着,肯定会自己回来的。”任逍遥经历过风雨,人生大起大落,早就看开一切。

    甚至,他惟一的孙女儿坠崖失踪之后,他都没有亲自去找过。一则,他年世已高,又有伤在身,行动实在有所不便。再则,任海鸾和唐中出事之后,他和唐门已经派了好几拨人去悬崖下搜寻,都没有一点消息。那悬崖之下一到夜里,漫山浪嚎之声,如果他们不幸遇难,尸体早被狼群拖走了。

    当然,任逍遥也还抱有一丝侥幸心理:如果他们还活着,他们肯定会自己回来的。

    “听说,卫嫣姑娘也想一同前往。”黄济山补充道。

    “很好,很好的姑娘!傻孩子当真有傻福啊!”任逍遥感叹道。

    他此语,其实或多或少也在反讥自己。自己的确聪明,但却又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

    就如同这次,他以为找到黄济山,*便可以东山再起。

    但事实证明,他想得太简单了。

    “济山,你知不知道最后时刻,你们的兵器为什么会脱手?”这个问题任逍遥想了很久,今天终于说出来了。

    “不知道,徒孙只是感觉有些不对。在那一刻,伐木刀突然不听使唤了。”黄济山也终于说出真相。

    他相信,第五行当时的情形,其实跟他差不多一样。

    “劫数啊!劫数!”任逍遥有哀伤地长叹道。

    “何为劫数?”黄济山显然不明白师公在说什么。

    “大凡世间有大修为、大能耐、大功德之人,都会经历劫难,也就是历劫。你和第五行一样,年少盛名,没经历过劫数风雨,却已经名震天下。这对你们来说,根本不是好事。简单来说,你们控制不了兵器,实则只是表象。真相是,你们根本控制不了自己,也还不能完全驾驭自己的武功,一如当年的我。五行真气可生万物,也可乱阴阳,第五行驾驭不了,也在情形之中。但是你驾驭不了逍遥游神功,却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任逍遥一五一十说来。

    “师公的意思,是我们修为还不够?”黄济山问道。

    “可以这么说,却也不完全对。单论武功,在你们这个年纪,已经十分难得了。但你们的心气和阅历,还不足以背负你们如今的名气,你们必定都还会经历大磨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劫数。如果你们能挺过去,那时才算真地得道。”任逍遥回答。

    “那师公,如果我们挺不住呢?”黄济山追问道。

    “宝历小和尚,就是前车之鉴。”任逍遥淡定地说道。

    “师公是说,第五兄和我,也会入魔?”黄济山还是不太明白。

    “心魔、入魔、成魔,只是劫数的一种。师公也不是真地通天晓地,你们现在人与气并未合成一体,定然还要经历磨练,才可人气合一,武功大成。至于究竟会发生什么,师公也无法预料,只希望你们早有心理准备。”任逍遥说着,便黯然神伤地离开了。

    第五行见两人在海边聊天,刚想过来辞行,却又见任逍遥黑着脸走开了,便不好再追上去。

    “任老前辈怎么脸色不好,你们说了什么?”第五行过来问黄济山道。

    “说了我们。”黄济山淡淡回答。

    “我们?”

    “对。”

    “说我们什么?”

    “你,和我,有劫数。”黄济山坦然回道。

    黄济山知道,师公早就看见第五行了,只是这些话,他作为长辈,并不好直言相告,那样定会挫伤第五行的心气。

    这,就是师公想让他带给第五行的话。

    “哦!我知道了。”第五行并不吃惊,似乎早就知道一般。

    “你们什么时候离开?”黄济山问道。

    “明天。”

    “一切小心。”

    “你也一样。”

第592章 各有所思() 
人心总是复杂的,生活往往不如意。

    我们的生活,从来不会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但我们还是得活下去。

    因为,明天不一定美好,但它一定会到来。

    明天总是会到来的,所以不管生活多么的不如意,我们都有理由好好地活下去。

    这,就是生活。

    好好地生,好好地活。

    卫嫣,就是这样一个好姑娘。生活,在她面前,简直万般不如意,但她还是得好活下去。

    机缘巧合,他嫁给了一个傻子。

    当初,她对这个傻子十分反感。因为他连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好、什么是坏都弄不清。

    这样的人,怎能跟他共度一生?

    也许,对她来说,唐中死了,或许可以算得上是世上最大的喜讯。

    她正好可以以此为由,摆脱那个傻子,摆脱唐门,摆脱那原本不属于她的一切。

    可是,她现在根本高兴不起来,反而怅然若失。

    唐中是他丈夫,丈夫死了,她如何高兴得起来?尽管丈夫是个傻子,但那还是她丈夫。

    人,就是这复杂。

    当你一直不满的东西,突然有一天消失在你面前之时,你总会感觉缺少了点什么。

    第五行本来想跟任逍遥辞行,却发现任逍遥心思沉重,所以便没有去见他。

    其实,唐中之于唐门,本来就是无关紧要的。

    以前有他的父母疼着他,他的日子自然好过些。现在,除了爷爷,谁还会惦记他?

    更重要的是,唐门门主唐慕公年世已高,新任门主的择定,定然为期不远。唐中虽然是个傻子,但如今以他的武功和江湖名气,在唐门之中也可以说独一无二了。除了几个叔父辈,同辈之人更是无人能比。所以,唐门之中也同样是明争暗斗,唐中的死反而让一些人暗自高兴。

    当然,唐慕公还是很疼这个长孙的,只是自己本来有伤,再加上鬼道子仍然虎视眈眈,不知何时便会卷土重来,他必须尽快养好伤,然后带领门人迅速回到唐门,以防鬼道子先发至人。

    唐中即死,卫嫣的位置自然十分尴尬。本来她在这个家里的关系,就十分微妙。

    她机缘巧合之下嫁给了唐中,当初或许只是为了报恩,心里根本不喜欢唐中。再后来,她也只是觉得这个傻小子有几分可怜,父母又都死了,需要人来照顾,所以才委曲求全。

    自己既然已经成为了他的妻子,那就该做好一个妻子的本分,好好照顾他。

    可是,唐门上下,在她背后说三道四的人不在少数,她都视而不见。

    人,只要问心无愧,又何必在乎别人说什么。

    如果唐中真地死了,她正好可以解脱,正好可以离开这个本不属于她的地方。

    她,其实就是这样想的。

    她听说第五行要去找唐中,她第一感觉其实只是觉得好笑。

    一个唐门的大少爷失踪了,居然只有一个外人站出来要去找他。

    这是唐中的悲哀?还是唐门的悲哀?

    亦或许,这只是她自己的悲哀。

    既然唐门没人去找,那索性就自己去找吧!

    这也正好可以当作她离开唐门的理由。

    惟一能明白她心思的,也许只有爷爷唐慕公了。

    尽管他们没有血缘关系,爷爷还是真地把卫嫣当作是自己的家人。

    “你什么时候回来?”唐慕公并有要阻止她的意思,只淡淡问了一句。

    “不知道,也许很快,也许很久,也许。。。。。。”

    卫嫣没有继续说下去,但爷爷何等人物,早就看穿了她的心思。爷爷知道她有为难之处,甚至有些话对他这个爷爷也说不出口,所以爷爷并不拆穿她。

    也许,永远不再回来。

    是啊!如果唐中真地不在了,那她回来又有谁能保护她?

    即便唐中还在,但如果唐慕公死了,他们夫妻俩,日子多半也不会好过。

    世间的事情,总是这般不尽合理。

    你明明看穿了一个谎言,却根本不能拆穿,因为这个谎言,是善意的。

    “很好!很好的姑娘!”唐慕公的感觉,跟任逍遥一样。

    他们唐门,没有她的位置,那就只能放她离开。

    “多带些盘缠,遇到麻烦就想办法通知爷爷!”也许,唐慕公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