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

第905章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第905章

小说: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也习惯性的捉住她的手,放在嘴边狠狠亲了一口。

    这两个动作做完,两个人都怔了下。

    多么熟悉的感觉,又重新回来了。

    从前,这一连串的动作两人都不知道做了多少回呢!

    四目相对,他的目光陡然变得炙热起来。

    脑海里,又浮现出昨夜帐子里,她那曼妙的侧影,玲珑有致的曲线。

    他的喉咙动了动,眼底,有火苗在跳跃。

    身为一个跟他滚过无数次床单,还生了一双儿女的她,自然看得懂他这眼底的火苗意味着啥。

    她的脸颊,筱地滚烫起来,目光闪烁着不敢去直视他的眼。

    “晴儿”他出声,唤了她一声。

    她突然站起身来:“那啥,我突然想起来我娘找我还有点事儿呢,闺女交给你了啊,你负责把她摇睡着,我等会再回来。”

    撂下这话,她慌慌张张逃出了屋子。

    望着她如小兔子般迅速逃离的背影,骆风棠忍不住勾起了唇角。

    她羞涩起来的样子,真的很可爱,让他对她的心,控制不住的更浓了几分。

    杨若晴来到隔壁娘家院子里的时候,宾客们早已散去了,杨华忠也不在家。

    收拾完了碗筷的孙氏坐在堂屋里喝茶,跟鲍素云聊天拉家常。

    小花和小朵则带着大宝和绵绵在一旁玩耍。

    瞧见杨若晴进来,孙氏微笑着朝她这询问着:“宝宝睡着了没?”

    杨若晴道:“她爹在边上摇着呢,估计快了。”

    孙氏便笑,扭头接着对鲍素云道:“血浓于水,天天跟自个的闺女在一块儿待着,棠伢子肯定能早些想起来的。”

    鲍素云也点头:“说句不好听的话,棠伢子和晴儿都太累了,刚好趁着这会子调养的功夫,都在家里好好的歇歇,喘口气。”

    孙氏点头。

    “哎,只是我那可怜的辰儿”

    “三嫂!”

    鲍素云朝孙氏那使了个眼色,又往杨若晴那边瞟了一眼,有点担忧。

    孙氏立马咬住唇,不吱声。

    杨若晴蹙了蹙眉,“娘,辰儿,我们一直没有放弃,一直在找的。”

    “这大陆这么大,到处都是人,想要找一个小孩子,无疑是大海捞针。”

    “所以现在,我们只能等消息,等机遇。”杨若晴安抚着孙氏,也是在劝慰着自己。

    有时候想到自己失落在外面的孩子,突然就觉得吃饭没味道,睡觉睡不着,做人都没意思了。

    可是,事情都已发生了。

    难道就要这样一直颓废和绝望下去吗?

    宝宝呢?爹娘呢?还有自己的爱侣呢?

    难道都要这么多人一起陷入深渊里去挣扎吗?

    不!

    不能这样。

    积极乐观的去找,相信一定会找到的。

    实在实在找不到。

    只要那个孩子,在这世上的某一角生活得很好,长大后,也如同他的爹这样,遇到自己的另一半,再组建完整的家庭。

    过着普通人的日子,也够了。

    “娘,你别再难过了,你一难过,我比你还要难过。”杨若晴接着道。

    孙氏赶紧抬手抹去眼角的泪花,挤出笑来。

    “一定会找到的,我问过菩萨了,菩萨说孩子会回来的。”孙氏道。

    杨若晴点点头,心里有个寄托,总是好的。

    一定会回来。

    这个话题,三人都不再聊了。

    “娘,我爹呢?咋不见他人啊?”杨若晴又问。

    孙氏朝后院那努了下嘴:“看你们回来,很高兴,晌午多喝了几盅酒,有些上头。”

    “我让他回屋睡觉去了,等会吃夜饭的时候再喊他起来。”妇人道。

    杨若晴讶了下:“我去给我爹做醒酒汤吧?”

    孙氏摇头:“用不着,喝的也不是很多,让他睡一觉,起来就没事儿了。”

    “那好吧。”杨若晴也不再勉强,坐下来听娘和五婶聊天。

第1728章 不麻烦() 
孙氏和五婶是在聊关于关于三堂嫂陈金红的事。

    孙氏道:“这个侄媳妇,他们回老杨家也就十来日的功夫,算上今天,我跟她打的照面也就三回。”

    “从前还觉得她羞涩腼腆怕生,今个看她帮着咱端饭端菜的,这手脚还真灵活,人也和和气气好相处的样子呢。”

    听到孙氏的话,鲍素云也笑着道:“金红人确实不错呢,我家大宝和绵绵去前院他们那屋里耍,她还拿零嘴给他们吃呢。”

    “去后院上茅厕,遇到咱,也都打招呼,蛮亲和的一个人呢。”她道。

    孙氏道:“金红要是好相与,那我们大嫂也算是修到了福气呢。”

    鲍素云点头:“是啊,我们大嫂前半辈子吃了苦,后半辈子就盼着几个媳妇能好好孝敬她,让她享几年福。”

    孙氏道:“不止是大嫂,八妹也是个好脾气的,从来都是把吃亏当福。”

    “金红跟她做妯娌,两个人都好,往后才能更好相处,家和才能万事兴嘛!”

    两个妇人在那里谈论着,对这个新成员似乎都很有好感,也抱着美好的期待。

    杨若晴没插腔,坐在一旁安安静静的听着。

    对这个三堂嫂,她今天还是头一回见,一点都不熟悉。

    对于不熟悉的人,她一般不胡乱给予评价。

    就这样陪着娘和五婶坐了一会儿,听她们聊天拉家常,不知不觉外面的日头偏西了。

    鲍素云站起身告辞,孙氏挽留。

    “夜里就在我这儿吃得了,省得回去烧,都是晌午现成的饭菜,等会随便往灶里扔把柴火就行了。”孙氏道。

    鲍素云微笑着摇头:“不用了,晌午大人孩子都吃得好饱,等会夜里回去,我随便抓把米熬煮一点稀饭就打发了,也不麻烦。”

    “好吧,那就随你好了。”孙氏道。

    孙氏和杨若晴一块儿送鲍素云母子三哥出了院子门,母女两个也转身回了院子。

    “宝宝还在睡?”孙氏问。

    杨若晴道:“不晓得,照着她一贯的套路,估计还有半个时辰才会醒。”

    孙氏点点头:“那好,那我就晚些时候再烧夜饭。糯米浸泡得差不多了,我先去把糯米给磨出浆来。”

    杨若晴道:“娘,我帮你,咱一块磨。”

    明天就是九月初九重阳节了,要做菊花糕,用料之一就是糯米。

    “娘,我带回来的那些做菊花糕的模具,你分给五婶她们了吧?”杨若晴问。

    孙氏道:“今天早上就送出去了,她们见了那模具都好喜欢呢,跟我这夸你,说你有心了还惦记着她们。”

    杨若晴笑了笑:“一点小东西而已,不算啥。”

    说笑间,母女两个已来到了侧院的豆腐房里,这里是家里做豆腐的专用领域,停放着一台石磨。

    杨若晴推磨,孙氏用长柄的勺子舀着一勺勺的水糯米点到那个石磨的磨眼里。

    然后借助着石磨强大的碾压力,将固态的水糯米碾碎,跟水融合着以液态的形式从石巢里缓缓流淌出来,再滴落进底下摆着的一只木桶里。

    母女两个一边干活,边拉着家常。

    孙氏对杨若晴道:“你弟弟大安,从庆安郡回来后,我和你爹都不敢跟他那问成绩,怕给他心里增添负担。”

    “这些天,也一直没消息传来,不晓得他考得咋样了!”孙氏道。

    听到这个事儿,杨若晴的眉心动了动。

    满打满算,大安今年十三岁,满打满算已经上了三年的学了。

    今年秋天后,大安和大舅妈家的大杰一块儿去参加了院试。

    之前大安和大杰都已经参加过童生试了,是两枚标准的小童生。

    现在参加了院试后,如果合格,他们就会晋升为秀才。

    秀才又可以称为生员,算是真正拥有了参加科考的资格,也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

    这第一步很重要呢,也很难迈。

    大堂哥念了十几年,才终于考取了秀才。

    而已故的大伯杨华安,迈了大半辈子都还是个小童生。

    当然了,如沐子川那样的学霸,一万个人里面也不见得会出一个。

    “我自打回来后,虽然有跟大安独处的机会,可我也没问。

    ”杨若晴一边推磨边道。

    “问他,他也不好说啊,”

    “咱还是耐心等成绩吧,照着以前大哥去参加院试考试的经验来看,出成绩应该也就这个月了。”

    “等到成绩出来,咱自然就晓得了,不要问。”杨若晴道。

    孙氏点点头:“好,那就不问。”

    “晴儿啊,那要是你两个弟弟这回一个都没考中秀才,咋办呢?”孙氏又问。

    杨若晴笑了下,“娘你这种心态可要不得啊,”

    “一回不行两回呗,两回不行再三回,他们年纪都还小,启蒙都晚,今年去考一下,纯粹当作试水得了。”

    听到杨若晴这么说,孙氏也觉得很有道理。

    “嗯,就当是试水吧,一年不成两年,两年不成三年,反正咱们家倾尽财力去供他念书就是了。”妇人道。

    杨若晴欣然点头,是的,就要这样,往死里培养。

    再说了,大安的智力,她还是有信心的。他需要的是磨练,应考时候的心理素质以及发挥。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聊着天,做着事儿,不知不觉活计就做得差不多了,而外面的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

    孙氏去后院烧夜饭,杨若晴则打算回去将骆宝宝穿起衣裳来。

    没想到,刚出杂物房的屋门,便看到棠伢子抱着骆宝宝过来了。

    骆宝宝身上穿戴整齐,头上还戴了一只可爱的小八角帽子。

    帽子把额头前的碎刘海全都罩住了,露出一张小小的圆脸来,一双眼睛显得格外的圆溜溜,晶莹明亮。

    “宝宝,你醒啦?睡得好不好呀?想不想娘呀?”

    杨若晴微笑着来到了这父女两个的身旁,伸手接过了骆宝宝抱在怀里逗着。

    孙氏也过来了,一块儿逗着骆宝宝。

    孙氏还对骆风棠道:“棠伢子啊,我这就去烧饭,等一会去跟你大伯大妈还有你娘那里说一声,夜里都过来吃饭啊。”

第1729章 学会这些() 
骆风棠怔了下,笑了笑,问询的目光却投向了杨若晴。

    这反应,这举动,跟从前一模一样。

    孙氏看在眼里,乐在心底。

    女婿不管变成啥样,都是听闺女的,这就好。

    “棠伢子,甭看晴儿了,我都已跟她那说好了。”孙氏笑着道。

    骆风棠也有点不好意思,咧嘴笑了笑。

    “嗯,我知道了,一会儿就过去叫,岳母放心。”他道。

    孙氏点点头,又跟杨若晴这招呼了一声,转身去了灶房。

    这边,杨若晴一直在跟骆宝宝玩碰鼻子的游戏呢,把骆宝宝逗弄得咯咯的笑,最后还笑得打嗝了。

    “哎哟喂,你这是像谁呀?笑点这么低。”杨若晴忍俊不禁,一手抱着她,另一手轻抚着她的背。

    边上,骆风棠道:“咱去堂屋吧,给闺女弄点水喝,就不会打嗝了。”

    杨若晴觉得也是,两口子于是带着孩子去了前院堂屋。

    “嘿,还别说,你这法子还真有效呢!”杨若晴看着打嗝势头明显弱了下来的骆宝宝,忍不住夸赞起了她爹。

    骆风棠笑得一脸的温和。

    杨若晴又轻轻揪了揪骆宝宝头上戴着的这个神气十足的小八角帽子。

    “她这身衣裳和小帽子是娘给她穿戴的吗?”她问。

    骆风棠摇头:“是我。”

    “啊?”

    杨若晴惊讶了下,不由扭头打量着他。

    “你啥时候学会这些了?”她问。

    还记得上回,他给孩子换块尿布都手忙脚乱憋出了满脑门子的汗呢。

    “进步神速,超级奶爸,可造之材啊!”杨若晴再次抛出一串的夸奖话语来。

    骆风棠听得有点不好意思,抬手挠了挠头,道:“闺女是咱两一块儿生的,总不能啥都是你一个人来做,嘿嘿”

    杨若晴看了他一眼,勾起唇角,心里甜蜜蜜的。

    两家人凑在一块儿吃了夜饭,又说了一会儿明天过重阳节的事儿。

    孙氏对拓跋娴和王翠莲道:“明天过节,咱们两家人一块儿过啊。”

    拓跋娴和王翠莲欣然点头,几个人合计了一番明日过节的事情后,各自散去。

    此时,骆宝宝已经在打瞌睡了,趴在骆风棠的肩膀上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

    骆风棠把骆宝宝抱在怀里,杨若晴跟在一旁,两个人呵护着骆宝宝回了后院。

    给孩子洗洗刷刷的时候,她一直睡着,洗完了直接放到摇篮里,都不需要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