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

第867章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第867章

小说: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都帮他们算过了,一年下来,手头能攒五六两银子呢,他们自个又没啥花销,四季的衣裳和吃食,都是咱这每个房供着。咋会没钱?”她道。

    杨华忠和孙氏对视了一眼,都尴尬的笑。

    杨若晴瞬间明白了。

    老杨头和谭氏把从几个儿子们这里收到的孝敬钱,私下里都塞给了小姑。

    呵呵

    杨若晴只能笑了笑。

    “钱给了他们二老,就是他们自己的,他们想贴补给谁,咱做晚辈的也不好过问。”她随即道。

    只是,自己私下里心眼偏成这样,明面上还张口闭口要大家团结一致,无私公正,这就有点搞笑了。

    “爹,丧事的事情大家商量好了没?打算怎么搞?”她转而问起这个。

    提到这个,杨华忠道:“方才我也正跟你娘说这个事儿呢。”

    “你爷说了,一切照着你大伯上回的流程来。”

    “明天一早就给亲戚们把信,上昼入殓,后日做法事!”

    “不过,因为这回是在家里那啥的,所以,多请两个道士,好好的做一场大法事,驱赶下家里的晦气!”

    看过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的书友还喜欢

第1654章 遭遇() 
推荐阅读:                 杨若晴放出了信鸽。

    可是,两日过去了,到了二伯杨华林做法事的当天,骆风棠他们都没有回来。

    “没回来,就说明他那边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杨若晴跟拓跋娴和孙氏她们分析着这件事的时候,眼底闪过一丝光亮。

    骆风棠是个极注重孝道的人,除非万不得已,不然,他接到了信,就必定会赶回来。

    长坪村的祠堂里,吹吹打打,炮仗作响。

    对于没有网络和电视的古代乡下农村来说,办这样的丧事,无疑是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生活。

    村里的那些妇人们,老的少的,带着小孩的,从上昼亲戚们送花圈,吹吹打打的时候就开始看。

    祠堂里面,老杨家的亲戚们送来的花圈,花篮子,白纸扎的马,纸糊的轿子,还有大屋子,以及金童玉女

    这些,全都是这些看热闹的妇人们喜欢看的。

    看着,讨论着,比较着

    晌午的时候,道士进门吃晌午饭,吃过了晌午饭,道士们把带来的那十八副关于地狱刑罚的挂画挂在祠堂的墙壁上。

    地上用朱砂画出了一朵朵的莲花和一些稀奇古怪的图纹。

    这无疑又成为了一大吸引乡亲们围观的亮点。

    诺大的祠堂,里里外外都是前来看热闹的人。

    因为老杨家放出了风声,这回的丧事要好好的搞一下,去去晦气。

    所以道士班子的阵容,比上回杨华安过世,还要大一些。

    庄户人家都信这些东西,于是,不仅长坪村,就连隔壁村子,都来了一堆围观看热闹的。

    夜里,杨若晴披麻戴孝,跟着堂哥堂妹他们一块儿参与了法事。

    杨华林这一走,就丢下了杨若兰和柏小子,还有福儿。

    杨若兰哭得可怜,许是想到了自己的身世和遭遇吧,哭晕过去好几回。

    柏小子身上也褪去了这个年纪孩子该有的调皮和灵动,接二连三的事情,让他显得有些木讷,自闭。

    至于福儿,太小了,啥都不懂。

    杨若晴安静的坐在一旁,看着这三个遗孤。

    将来,恐怕福儿是相对而言最幸福的那个。

    为啥?

    老杨头说了,钱氏和杨华林都没了,杨若兰和柏小子自己都才勉强照顾自己,压根顾忌不了福儿。

    也不愿意去顾忌福儿。

    幸好,金氏极其的喜欢福儿,提出想要抚养福儿。

    杨永仙和杨永进孝顺金氏,都不忍拂逆金氏的意思。

    于是,福儿往后就跟着金氏了。

    “晴儿,添件衣裳,当心冻了。

    ”

    孙氏不知何时来到了杨若晴身旁,递过来一件外套。

    杨若晴回过神来,这个时节,已经是农历的七月下旬了,热半天,凉半天,这深夜还真是有些冷。

    “多谢娘。”杨若晴道,接过外衣盖在自己的腿上。

    “宝宝还好不?”她问孙氏。

    孙氏道:“好着呢,跟着她奶奶睡了,雅雪睡在隔壁屋子里,有啥事都能照应到。”

    杨若晴放心的点了点头。

    下昼睡了一下昼,这会子一点都不困,睁着眼睛看着那边的道士们在那做法。

    咿咿呀呀,唱得抑扬顿挫,为首的那个道士穿着道家的服饰,在地上用朱砂画出的繁复纹路上跳来跳去。

    手里那挥舞着一把用铜钱串成的剑,在那秒天秒地秒空气。

    道士做法做得入神,底下一大片端着小板凳,马扎的围观群众也都看得津津有味。

    杨若晴对这些不感兴趣,目光扫过那一幅幅挂在墙壁上的画。

    是画在一张张白色的老布上面的,应该是有些年头了,白色的老布早已泛黄。

    不过,杨若晴还是很佩服当初画这幅画的人,实在是太有才了,也很有想象力。

    从第一副画,到最后一幅,几乎就是跟这活着的芸芸众生,以连环画的方式,揭露了人,动物,以及世间的生灵。

    从他们生命消亡的那一刻起,灵魂的归属和去处问题

    从前,杨若晴没功夫关注这些,今夜,实在是无聊,又是在这样的氛围下。

    于是,她一幅幅的扫了过去。

    这些画,以及做这些画的人,应该是想要告诉活着的人一个道理,又或者说,是警示录。

    死亡的那一瞬,灵魂离体,漂浮在半空中会亲眼看到自己的亲人哭泣。

    可是,他们却再也不能跟自己的亲人沟通,表达什么。

    这个时候,会有接引的鬼差,他们将灵魂引渡去九幽冥界。

    这一路,可谓是腥风血雨。

    刀山火海,黄泉路,只进不出。

    等到了目的地之后,就要进入一间接着一间的大殿,接受十殿阎罗的审讯盘查。

    每一个人,生前所做的一切事情,不论善恶黑白,全都会有一本书。

    根据每一个人的善恶来打分,然后给以接下来的安排。

    长舌之人,喜好搬弄是非,会堕入拔舌地狱。

    行为不端,***的女人,会被骑在一只会动的木马上面。

    木马的背上竖起一根尖刺儿,捅入女人的身下。

    然后木马运转起来,女人身下鲜血狂飙,苦痛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还有后面,一幅幅挂画上,石磨碾压,长锯切割

    一副比一副血腥,看得杨若晴的眉心轻轻跳了几下。

    倘若世间真的有那么一个去处,那真的好可怕。

    人呐,还是得善良一点,多行善,少积恶。

    后半夜的时候,道士班子移到了老杨家的堂屋。

    道士们围着那口天井,做了好一会儿的法事。

    那道士的手里,不知道是拿了个什么样的东西,外形看起来有些像海螺。

    可是吹起来那声音

    跟百鬼哀嚎似的,听得人遍体发寒,浑身的不自在。

    好像那声音,真的能通往地狱似的

    一夜的折腾,终于是过去了。

    天明时分,二伯杨华林的棺材抬到了祠堂门口。

    照着规矩,老杨家的男丁是不能抬着棺材的,抬棺材的汉子,是在村里请的。

    这个时候,老杨头和谭氏也来了。

    谭氏趴在棺材上哭,边哭边拍打着棺材盖。

    老杨头站在一旁,脊背彻底驼了下去,在清早的晨风中老泪飘扬。

    边上,杨华忠兄弟三个,还有杨永进他们全都在那哽咽。

    看过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的书友还喜欢

第1655章 急促() 
推荐阅读:                 虽然杨华林生前那么多年,老是算小账,也不照拂这些弟弟和侄儿侄女们。

    可是,当看着杨华林就要被送上山,余生再也没有了这个人。

    大家伙儿的心,都酸酸的,从前关于杨华林的种种弊端,全都忘却了。

    这一瞬,血浓于水的亲情,在大家伙儿的骨子里复苏。

    就连杨若晴,眼眶都湿润了几分。

    想起了上回两个孩子做满月,二伯送来两双鞋子,当时脸上那卑微而又讨好的笑容

    杨若晴把脸转了过去,轻轻擦去眼角的泪。

    二伯,一路走好!

    杨华林入土为安了。

    老杨头却彻底病倒了。

    骆风棠这个时候,突然回村了。

    “晴儿,有眉目了,总算有眉目了!”

    这是他进家门后,说的第一句话。

    杨若晴却愣了愣。

    看着眼前这个胡子拉碴,形容消瘦,眼睛里布满了血丝,精神却极度亢奋的年轻男子。

    分开五天,他咋变成了个野人?

    但听到他带回来的消息,杨若晴整个人也都亢奋了起来。

    “啥眉目?辰儿在哪?你快说呀!”她抓住他的手臂,迭声追问。

    骆风棠道:“就在你送去书信的时候,我们还是没有找到线索。”

    “我原本是打算回来奔二伯的丧事,可是在途径一个村子的时候,在一户人家讨水喝,顺便跟他们打听起了孩子的事。”

    “那户人家说,前几日,他有一个山里的亲戚过来做客,说到了亲戚那个村最近有个奇事。”

    “说是有一个做苦行僧打扮的中年男子,还带着一个五六个月大的小男孩,途径他们村。”

    “那个中年男子帮孩子讨吃的,刚好那个亲戚家的媳妇刚生完孩子,就帮着奶了几天。”

    “是辰儿不?”杨若晴问,呼吸瞬间急促了几分。

    “我跟他们打听了那孩子的眉眼长相,他们说,那亲戚也没瞧仔细。不过我猜测,应该就是我们辰儿!”骆风棠道。

    “因为那个中年男子还跟他们打听附近山村里有没有人家丢失孩子,还让那亲戚帮着问问十里八村谁家丢了小孩!所以亲戚来了我们讨水的那户人家做客,就说到了这个事儿!”骆风棠接着道。

    “哈哈,是辰儿,肯定是辰儿,一准是辰儿!”

    杨若晴激动得差点跳了起来,眼泪忍不住哗啦啦的往下掉。

    “棠伢子,你们讨水的那户人家的亲戚家,在哪个村?”杨若晴接着追问。

    “既然你都知道了有这么个事儿,那你咋不趁热打铁过去找啊?还回来跟我说啥呀!”杨若晴又有些埋怨。

    夜长梦多,要是苦行僧又带着辰儿走了怎么办?

    骆风棠道:“晴儿莫急,我回来,是因为这两日山里下了一场大雨。

    ”

    “通往那个村子的路,被泥石流给埋了。”

    “那条路,是出山的唯一路径,咱进不去,里面的人也出不来。那个苦行僧,这几日应该还会滞留在那个村!”

    骆风棠道。

    “我们回来,是要回来拿工具,我知道边上有一条捷径可以通往那个村,但太险了,就算我这样有身手的,不借助工具都翻不过去。何况宝柱玉柱他们呢?”

    听完骆风棠这番话,杨若晴表示理解的点了点头。

    “回来拿上工具,别人不要去了,我跟你一块过去!”她道。

    “棠伢子,你去洗个澡,换身衣裳,刮个胡子,再去床上躺半个时辰,我来准备工具。”

    “等到娘她们烧好了饭菜,咱吃过了,就出发去那个村子找辰儿!”杨若晴已经做下了部署。

    骆风棠点头,赶紧忙活去了。

    两个时辰后,日头沉到了西面的半山腰,两口子全副武装的出了门。

    杨华忠和骆铁匠他们也要跟去,被杨若晴拒绝了。

    “不是一般的翻山越岭,我们俩去就够了,去多了反倒不好!”杨若晴道。

    杨华忠只能作罢,反复叮嘱:“小心为上!”

    带着一家人的希翼,杨若晴和骆风棠两人出了村子,一头扎进了后面巍峨,似乎望不到尽头的眠牛山中。

    两个人一路急驰,将速度发挥到极致,丝毫不耽误。

    “照着这样的速度,明天一早,我们一定能赶到那座小山村!”

    路上,骆风棠对杨若晴道。

    杨若晴点头:“嗯,我们很快就能见到辰儿了,都半个多月没见着他了,想死了!”

    杨若晴忍不住激动道。

    骆风棠笑了声,拉住她的手一路往前。

    “那个苦行僧,看来是个心善的,从虎口救了我们辰儿,还带着他去村子里找吃的。”

    “等到咱找到他了,一定要好好报答他!”他道。

    杨若晴“嗯”了声,“倘若真是这样,让我下半辈子把他当菩萨一样供起来,我都乐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