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

第747章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第747章

小说: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若晴一脸肃穆,在那只蒲团上跪了下去。

    “大伯,我来送你最后一程,你走好”

    她在心里默念着,俯下身去,在地上磕了六个响头。

    三个是自己的,还有另外三个,是替骆风棠磕的。

    他远在军营,这段时日南方的南蛮子和黑莲教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他分身乏术,所以她也就没有把这事告诉他。

    磕完头,孙氏和曹八妹忙地过来把杨若晴扶到一边站着。

    因为杨华梅和王栓子两口子也过来磕头了。

    门板边上摆着一把凳子,谭氏坐在凳子上,哭得呼天抢地,嗓子都哑了。

    刘氏,鲍素云,还有几个本家的媳妇都在那劝着,让谭氏要注意身子。

    杨华梅磕完头,也来到了谭氏跟前,劝着。

    谭氏拉着杨华梅的手:“白发人送黑发人啊,梅儿啊,往后你就没大哥啦,我也没儿子啦”

    前面那些话,让众人都跟着悲伤。

    可最后面那句,就有点

    “娘,大哥是走了,可你还有四个儿子给你养老送终啊,咋就没儿子了呢!”

    刘氏是个不怕事大的,当场反驳。

    谭氏往刘氏那个方向啐了一口。

    “你个蠢妇,这种时候还跟我驳?你滚出去!”谭氏大喝。

    刘氏缩着脖子,吓得不敢再吱声。

    谭氏却不想就此放过刘氏,正要再训,屋外,哗啦啦走进来一拨人。

    正是老杨头和杨华忠他们。

    “时辰差不多了,该给大哥换寿衣了,大家回避一下吧!”

    杨华忠道。

    妇人们于是赶紧起身出了屋子,屋门被卸了下来,没法关。

    杨华明等便堵在屋门口,挡住外面的目光。

    杨若晴趁着这功夫,赶紧溜到堂屋门口去透口气。

    不晓得为啥,方才在那屋里,嗅着那股子香纸烧过的气味,胃里面忒难受。

    这一出来,外面新鲜的空气涌进来,好受多了。

    杨若晴觉得奇怪。

    从前她杀人的时候,手里沾满了鲜血也不会觉得恶心想要作呕。

    咋这会子,恶心成这样了呢?

    不会是身子出啥问题了吧?

    “晴儿,这大黑夜的,你咋一个人跟外面站着呢?”

    孙氏找了出来,看到杨若晴,赶紧过来。

    杨若晴对孙氏笑了下:“没事儿,站这里透口气,我又不怕。”

    孙氏道:“咋回事啊?”

    “没事,娘莫担心。”她道。

    孙氏点点头,又看了眼四下:“好些了就跟我回堂屋吧,莫一个人在外面站着。”

    杨若晴知道孙氏是担心她受了惊吓。

    毕竟,庄户人家信鬼神。

    这新近死了人,屋子周围总怕有些不干不净的东西。

    加之杨华安本来就不是高龄的老者寿终正寝,他上天父母健在,自己就先走了。

    这可不是喜葬!

    “好,我们回堂屋。”

    不想孙氏担心,杨若晴主动挽起孙氏的手,母女两个重新回了堂屋。

    堂屋里都是杨家的族里女眷,以及过来帮忙的男人们,长庚和大牛他们也都来了。

    妇人们扶着谭氏,在那劝着。

    杨若晴跟在孙氏身侧,站在人群中静静的看着。

    族里的一个年长些的妇人走了过来,给孙氏刘氏鲍素云还有曹八妹和杨若晴等人每人一套孝衣。

    这边刚刚把白色的孝衣穿上,那边,围在屋门口的人群传来一阵骚动,大家都在往后退。

    耳边,还听到他们在说:“出来了出来了”

    然后,人群开始往后面退,杨若晴自然也是跟着人群往边上退。章节内容结束……看完记得:方便下次看,或者。

第1418章 守灵() 
章节内容开始……屋门口让出了一条路,杨华忠杨华明杨华洲兄弟,以及杨永仙杨永进他们全都换上了白色的麻布孝衣。

    一起合伙抬着杨华安出来。

    杨华安换了一身青色的粗老布寿衣,先是头出来。

    托头的人,是长子杨永仙。

    其他人托着杨华安的其他部位,众人步伐急促的出了屋子。

    后面,老杨头在那哭得捶胸顿足。

    “我的儿啊,老大,华安,我的好儿啊”

    老汉的声音哭得沙哑了,要来追,被小老杨头几个牢牢拽住。

    堂屋里,众人纷纷让开,让杨华忠他们抬着杨华安出了屋门口。

    一个本家男人在前面开路,手里拿着一只公鸡。

    公鸡的脖子被割开了,边走边撒鸡血。

    后面,杨永进撑开一张黑伞,罩在杨华安的脸上方。

    男人们抬着杨华安出了老杨家的正门,堂屋里,孙氏她们赶紧跟了上去。

    身后,谭氏眼睛看不见,但是老太太也晓得这是杨华安要离开家门了。

    这一离开,就再也回不来。

    “老大,老大啊,你莫走啊我的儿”

    谭氏嚎了一嗓子,整个人身体直直往后,晕死过去。

    留下一部分妇人把谭氏送去后院床上,其他人则都跟去了祠堂。

    杨若晴走在人群中,看着脚下着歪歪扭扭的鸡血,心情愈发的沉重。

    路两边村民们家的门窗上,都挂着筛子。

    大家都觉得筛子能辟邪。

    就这样一路到了祠堂。

    长坪村因为是杂姓,从前是没有祠堂的。

    自打去年瘟疫死了好几个人后,里正他们一合计,打算在村子最西面盖一座祠堂。

    家家户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祠堂是公中的地儿,谁家有老父老母办白事,都送来祠堂。

    这样就省得把死人放在家里做法事了。

    所以这会子,杨若晴随着大部队来了祠堂。

    从祠堂的侧门进去,里面那口崭新的棺材早已停放在那里。

    棺材敞开着,棺材盖靠在一旁的祠堂墙壁上。

    几个年长的男人把杨华安放进了棺材。

    “都过来看最后一眼吧!”那人喊了声,他是村里专门帮人做白事的,有经验。

    于是,老杨家的人都围到了棺材边,纷纷看了杨华安最后一眼。

    杨若晴也看了。

    大伯躺在里面,脸色蜡黄,僵硬。

    眼睛不是完完全全闭上的,好像还留着一条缝隙。

    十指交叉着搁在他自己的胸口上,一身青色的粗老布衣裳,再配上他头上戴着的那只青色瓜皮帽子。

    整个人看起来,有几分阴森,可怕。

    杨若晴赶紧退到了一旁,这种感觉很不好。

    接下来,就要开始封棺了。

    封棺的时候,是不能哭的,说是哭,会把声音给关进去,以后就哑巴了。

    封棺的那人又喊了一嗓子,报了好几个时辰。

    “我报到这几个时辰的人,转过身去,莫看!”他道。

    于是,杨华梅等几个背过身去。

    许是这几个时辰出生的人,跟这入殓的时辰相冲,所以得回避,杨若晴在心里暗暗想着。

    接着,那边便开始封棺了,把粗粗长长的钉子,顶进去。

    又往棺材的四角,点上桐油灯。

    棺材前面,拉起了白色的帷幕,帷幕前面摆着一张大案桌。

    案桌上,摆着一只扒光了毛的生鸡,一碗白米饭,一碗肥肉。

    白米饭上照例插着一柱香,香烧完的香灰落在那白米饭上。

    这边,封棺完毕,众人全都围拢到棺材边,放声大哭。

    看着众人哭得你死我活,说实话,杨若晴是真心挤不出什么眼泪来。

    毕竟,站在公正的立场,杨华安这个人的一生,于老杨家,都是和稀泥,扯后腿。

    甚至,还做了不少下作的事,让晚辈们一度都很反感他。

    跟大伯,她这个侄女几乎是谈不上啥感情可言的。

    可是,如今人都死了,逝者为尊。

    一切的过错,也都烟消云散吧。

    杨若晴沉默的站在一旁,垂下双眸。

    大伯,一路走好,来世,好好做人,活得光明磊落!

    再多的伤心,也有疲倦的时候。

    好一阵,杨华忠兄弟开始合计今夜守灵的事儿。

    杨永仙道:“我是长子,我今夜是必定要留在祠堂守灵的。”

    杨永进也道:“还有我,几位叔叔婶婶,你们今夜都回去歇息吧。”

    杨华忠摇头:“说什么傻话?是你们的爹,也是我们的大哥啊!”

    “今夜守灵,我留下来,放炮仗,烧香纸啥的,你们两个年轻不懂,我来!”汉子道。

    杨永仙永进兄弟一脸感动。

    杨华洲也道:“我也留下来,给你们作伴!”

    杨华明道:“还有我!”

    最后,杨华忠做了个安排,将男人们分做两拨。

    一拨守今夜,一拨守明夜。

    妇人和孩子们则回去睡觉。

    “娘,我怕!”

    回去的路上,小安紧紧抓住孙氏的衣裳角。

    大安俯下身来,“弟弟莫怕,有哥哥在,哥哥护你!”

    然后,大安把小安牵在手里。

    杨若晴抚摸了下小安的头:“我们小安已经是男子汉了,男子汉是最勇敢的,对吧?”

    小安咬了咬唇,露出思忖的样子。

    杨若晴接着道:“姐夫不是送了弹弓给你吗?那就是你的法宝,一切妖魔鬼怪都怕你!”

    “嗯,我不怕,我有弹弓,我能打败妖魔鬼怪。”

    小安道,小小的人,顿时浑身被力量和勇气给充满了。

    母子四人回了村。

    大安和小安睡一屋,杨若晴则留下来陪着孙氏。

    看得出,孙氏应该也是很怕的,回来这一路,佯装镇定。

    可是前面一阵风过,把那树枝吹得哗哗响的时候,杨若晴明显感觉到孙氏身体在颤抖。

    母女两个躺在床上,床前的桌上留着灯,孙氏是半点睡意都没有,可杨若晴刚躺在,眼皮子就又在打架了。

    “晴儿,你困了就睡,我再靠一会也就睡了。”

    孙氏说着这话的当口,杨若晴已经进入了梦乡。

    孙氏看了杨若晴好一会儿,又回想着先前入殓的事,把跟杨华安相关的回忆,梳理了一遍儿。

    叹了几回气,惋惜了好几遍,方才疲惫睡去。章节内容结束……看完记得:方便下次看,或者。

第1419章 掌家() 
章节内容开始……这一觉醒来,都临近晌午了。

    “这是瞌睡虫附体了吗?我啥时候变成特困生了啊?”

    伸着懒腰穿衣起床的当口,杨若晴在心里暗笑自己。

    梳头的时候,孙氏从外面进来了。

    妇人手里还端着一盆洗脸水。

    “哟,起来了呀?我正打算过来喊呢!”

    她道,一边把洗脸盆放在墙角的洗脸架子上,边扭头跟杨若晴说今日的行程安排。

    “你爷先前跟我说,让你晌午饭后过去老宅那边,坐下账房先生,把村里和亲戚家那些前来吊丧的,记在纸上。”孙氏道。

    杨若晴边认真的听,边牢牢记在心里。

    大伯去世了,大哥和几位叔叔他们要帮着操办祠堂那边的丧事。

    家里这边的事宜,譬如亲戚朋友们过来吊丧的东西,以及招呼他们的酒菜

    这些都需要人去专门打理。

    农村有句话叫:祠堂锣鼓响,家由别人掌。

    就是这个理儿。

    老杨头不放心让同族的其他人来代掌管,他自己又上了年纪照应不过来,所以,才想到了她。

    这些,其实昨夜杨永仙他们就私下跟她这说了,她有心里准备。

    “好,那我等会先去祠堂转下,然后就去老宅听爷吩咐。”杨若晴道。

    孙氏点点头,走了过来,帮着杨若晴把后面的发髻用一朵白色的花稳住。

    “今日还在停在祠堂,明日做法事。”孙氏接着说道。

    “听说请的是张家村的道士班子,请了足足六个道士,明日进门吃晌午饭,下昼开始做法事。”

    “明日夜里,咱都不能睡,得去祠堂熬通宵了。”

    “今个夜里你睡早些,晓得不?”孙氏细细叮嘱。

    杨若晴轻轻点头。

    提到睡觉,她想起了杨华忠。

    “娘,我爹呢?他昨夜守灵啥时候回来的?”她问。

    孙氏道:“后半夜回来的,睡了一个多时辰,又爬起来了。”

    “我爹为啥不多睡会啊?今个上昼祠堂那边也没他啥事啊!”杨若晴道。

    孙氏道:“这不,你嘎婆家,还有你骆大伯那边都要去吊丧啊,你爹陪着你大舅和你骆大伯去镇上的棺材铺子里买花圈啥的了。”

    “哦”

    杨若晴恍然。

    照着眠牛山这一带的习俗,大伯去世了,亲戚朋友都要来吊丧。

    这吊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