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

第1712章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第1712章

小说: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这孩子始终比较弱。

    不仅是身体素质弱,大脑智慧那方面,也很平庸。

    说白了,这是遗传基因的关系,跟大志的亲生爹娘有关系。

    他亲爹是扬州那边一个跑船的,除了撒网就是酗酒,打老婆,短暂的一辈子昏庸无能。

    他亲娘是典型的农家妇人,胆小,怯弱,除了默默的承受再没有其他。

    唯一做过的果敢的一件事就是把大志送给了她杨若晴做养子,好让大志不饿死。

    大志这孩子,她跟棠伢子以前就商量过,那动不动就生病的体质是没法参军的。

    尽量培养他念书,要是能考个举人啥的,就稳赚了。

    考不上举人,秀才也行,将来回来坐馆啥的,教教学生,一辈子清清闲闲。

    若是秀才也考不上,那就多认点字,多学点东西,到时候让他二舅舅杨永进带到酒楼去学着做账房。

    将来再为他娶个差不多的姑娘,生儿育女,安安稳稳过一生。

    至于骆宝宝

    说实话,杨若晴和骆风棠只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只要闺女觉得快活,想怎么过都行。

    但现在,杨若晴忽然意识到小琴说的那个问题,宝宝将来需要强有力的兄弟做帮手的。

    她和棠伢子虽然够强,可终究不能护骆宝宝一辈子。

    骆宝宝自己肯定也是个强悍的女子,但再强悍的女子,也是需要帮手的。

    嗯,该面对的,不能一直逃避。

    等这趟棠伢子回来,是得好好跟他商量下子嗣的问题了。

第3335章 好消息一波一波() 
冬至之后,第一场雪落了щwwlā

    跟第一场雪一起来的,还有从京城那边传来的消息,其中还有一则喜讯。

    “苦尽甘甜啊,没想到皇上没有驾崩,外面都是谣言,皇上还活得好好的呢,被咱棠伢子护送着回了京城。”

    杨华忠家的堂屋里,炭火盆烧得正旺。

    老杨头,王洪全,还有好几位村老他们全都过来了,大家围拢在桌边,一个个竖起耳朵听杨华忠说话。

    因为昨日夜里,镇上的保长连夜来了杨华忠家,送来了消息。

    所以今日早饭后,杨华忠就迫不及待的把大家伙儿全部喊过来,一起分享这个好消息,也好让家里众人,还有亲戚朋友们心里的石头落地。

    “皇上还是做皇上,原来的那个大皇子,大家都叫他做伪帝,现在伪帝被赶下了台,打入了大牢。”

    “之前好多被伪帝迫害的王公大臣们,也都含冤昭雪了,咱家棠伢子一直背着黑锅,说是用毒蝗虫害死了皇帝,这个谣言现在也不攻自破啦!”

    老杨头老孙头他们听到这个消息,纷纷点头称好。

    “谋朝串位,把天下搞得乌烟瘴气的,这个大皇子当真不是个好东西啊,也不是个孝顺儿子,就该抓起来,皇上英明!”老孙头大声道。

    老杨头也是连连点头,“说白了,这皇家呀,跟咱普通庄户人家就是不一样,这皇家的父子兄弟间的亲情,太淡了!”

    “一把龙椅,都想去坐,到头来手足相残,父子反目,哎,还是咱庄户人家好啊,一家子共享天伦,其乐融融哦!”

    众人都称赞附和,都夸这老孙头和老杨头二老不愧是老人精,见识就是广,说的话也有道理。

    杨若晴坐在人群中,紧挨着孙氏,也是微笑着听着。

    这一个大风波可算是度过来了,真真是有惊无险啊。

    “对了老三,棠伢子和大安他们有消息不?可说了几时回来啊?”老杨头又问。

    被问到这个,杨华忠的脸上的笑容更甚了,他挺直了腰杆,脸上溢满了骄傲和自豪。

    “咱家这回可真是真正的光耀门楣,光宗耀祖了。”杨华忠道。

    “咱先说说大安这小子吧,嘿嘿,我听保长说,大安因为跟着子川赈灾有功,加上又是状元郎,被皇帝安排进了翰林院深造。”

    杨华忠说完,发现这满屋子的人竟然都瞪大了眼张大了眼,直勾勾看着他,却没有他预料中的那种激动和欢呼。

    “那啥,老三啊,这翰林院到底是个啥样的院子?别人都进衙门做官,咱大安咋还被派进了个院子里去了呢?”

    老杨头第一个发问,老汉脸上一脸的不解,还略有一点不爽。

    边上的老孙头也是跟老杨头一样的想法,有点忿忿不平道:“咱大安念书的时候成绩那么好,回回考试都是平步青云,一口气就考上去了的,咋说也得让那皇帝老儿给他安排个县官来做做呀,大伙儿说是不?”

    王洪全和骆铁匠他们连连点头,“就是就是,咋说也得出来当官。那咱往后就都是官老爷的亲戚啦,哈哈哈”

    听到大家这么说,杨华忠有点急了,忙地道:“大家别这么说,当官有当官的好,这翰林院虽不是当官的地方,可我听那保长说,说着地儿比好多当官的都要好,至于好在哪儿哎呀,我也说不上来,总之,保长也是听上面的人说,说翰林院好就对了!”

    这一番话,让大家伙儿更加的满头雾水,对翰林院这个神秘的‘院子’也是越发的好奇。

    “咳咳”

    杨若晴轻咳了两声,然后站起身来。

    “几位长辈,让我来跟大家伙儿说说翰林院吧。”她道。

    “好好好,晴儿来,晴儿去过好几趟京城,还见过皇帝老儿,肯定晓得翰林院是做啥的,晴儿你来说。”

    杨华忠赶紧将自己的位置让给杨若晴。

    杨若晴笑了笑,然后组织了词语,对众人道:“翰林院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地方,但是能进翰林院的,都是状元,榜眼,探花,又或者二榜里面的那些成绩优异的进士,是一个集合了当朝学子精英的地方。”

    “在翰林院这个地方,主要是做些啥事儿呢?”

    “修书撰史,起草诏书,陪那些皇子皇孙们念书,又或者担任科考的考官等。”

    “总的来说,翰林院就是一个养才储望之所,很清贵,内阁的三大学士还有一些朝堂上的重臣,很多都是从翰林院出来的。”

    杨若晴的这番解释之后,众人全都懂了。

    这下,堂屋里不再平静。

    “天哪,咱家,咱老杨家这是要出宰相啊!”杨华明忍不住,激动得叫出了声。

    “老四,低调,低调!”老杨头赶紧朝杨华明那里叮嘱,但老汉自己也是一副脸膛潮红,呼吸急促的样子。

    其他人也都是你看着我笑,我看着你乐,今个来这堂屋的都是家里的亲戚朋友。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大安将来成就斐然,带动的是整个家族的子弟。

    可以说,老杨家往后的子弟,几乎可以丢掉锄头,跟着跻身上流社会了。

    “再说说棠伢子!”骆铁匠迫不及待的催问杨华忠。

    “咱棠伢子这趟可是全程保护皇帝啊,还陪着皇帝老儿演了一出苦情戏,背负了全天下的骂名,”

    “咱棠伢子还打仗了,把河兰洲的那些叛军打得七零八落的,照理说咱棠伢子也应该升官了吧!”他道。

    杨华忠拍了下骆铁匠的肩膀,激动的道:“咱棠伢子,那就更了不得了,容我细细的说。”

    “好好好,你坐下来说,说得越细越好!”骆铁匠道。

    杨若晴也微笑着挨到了杨华忠这边,竖起耳朵听。

    这趟的消息是保长去了一趟县衙,从县衙那边听来的官道消息。

    杨若晴这边的小道消息估计还在路上。

    这边,杨华忠喝了口茶水,润润了嗓子,然后接着说开了。

    “上面说,咱棠伢子啊,要做大将军了!”他道。

    刘氏磕着瓜子,听得兴趣盎然,一边吐着瓜子皮一边插腔道:“咱棠伢子从前不就是将军嘛?”

    杨华忠道:“从前是小将军,骆家军的将军,往后就是大将军了,护国大将军!”

    “啥?护国大将军?”刘氏瞪大了眼。

    “哎呀,那敢情好啊,这可是大官啊!”她道。

    杨华明问刘氏:“咋?你还懂护国大将军?”

    刘氏白了杨华明一眼,道:“我当然晓得了,就你这土老帽不懂,那戏文里我时常听到护国大将军呢!”

    那个护国大将军可威风了呢,家里一堆的仆人侍卫,走到哪里都威风八面。

第3336章 新吃法() 
大家伙儿的热情高涨,聚集在这里开心得不。。lā

    孙氏自然也撸起了袖子去了后院杀鸡,去对面孙家那里称了几斤五花肉过来,晌午置办了一桌丰盛的饭菜来招呼大家伙儿。

    杨若晴来到后院,对孙氏道:“娘,先前大舅妈又专门送了些滑嫩的里脊肉过来,我打算晌午来做一道烤肉吃,给大家伙儿换下胃口。”

    孙氏道:“烤肉呀?可是我没经验,从没烤过啊!”

    杨若晴笑着道:“所以我才说我来嘛!”

    孙氏道:“那我做点啥?”

    杨若晴道:“娘帮我去拿一些无烟的银霜炭过来,不要多,一斤就足够。”

    “呀,用银霜炭啊?那可是专门给两孩子取暖用的啊,五两银子一斤,用来烤肉会不会太奢侈了啊?”孙氏问。

    杨若晴勾唇一笑,“既然是烤肉,自然就要用最好的碳火,不然烟熏火燎的,白白糟蹋了这上等的里脊肉。”

    “再说了,今个咱高兴,就烧银霜炭来奢侈一把!娘你速去速回啊!”

    听罢,孙氏一咬牙,转身离开了灶房去了隔壁的院子取炭。

    望着孙氏离开的背影,杨若晴笑了笑。

    烧五两银子一斤的银霜炭,搁在十年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甚至那时候都不晓得这世上竟然还有那么贵的炭。

    那时候冬天取暖基本靠抖,不然就是大人烧饭的时候,把孩子抱到灶门口来烤火,一顿饭下来,一个个烟熏火燎的全都烤成了花脸猫,还泪眼汪汪的。

    后来棠伢子改良了火桶,开始用木头的碎屑和松毛以及灶底灰来取暖。

    只是,还是烟味很大,有时候火盆里烧到了一些带水分的树枝,我滴乖乖,那丝丝缕缕的烟,会把满屋子的人呛得泪眼相望,无语凝噎。

    后来开始做生意,从小钱一路赚到大钱,冬天的时候有条件烧上炭了,家里每一间屋子都能配上炭火盆来烧炭取暖。

    时至今日,家里的大人们屋里用的都是一等的无烟碳,市面上一两银子一斤的样子。

    而孩子们的屋里,用的则是五两银子一斤的银霜炭。

    银霜炭,是长淮州范围内所能买到的最好的炭。

    就算搁在京城,那些王公贵族们烧的也是这种炭,只不过名字不一样而已。

    甚至王公贵族家的大府院里,还得是那种有身份地位的正主才有资格用,其他那些姨娘庶子啥的,估计还没资格用。

    这种炭烧起来的时候,真的是一点烟味儿都没有,而且,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为啥?

    因为银霜炭是用一种很特殊的果树烧出来的碳,在烧制这种碳的时候,工序听说很复杂,而且还掺入了很多种名贵的香料。

    真正的一分钱一分货啊!

    而且有钱都还不一定能搞到正宗的银霜炭。

    杨若晴每年都是事先托付左君墨那边帮忙捎带五十斤的,给家里的两孩子,拓跋娴的屋子里过冬足够。

    今年额外多加了十斤,送给黄毛和大杰,他们小两口添了个小顺子,那么嫩的孩子,冬天要取暖,无烟碳绿色环保。

    晌午饭开始摆桌了。

    杨华忠把两张八仙桌拼在一块儿,然后大碗大碗热腾腾香喷喷的菜走马灯似的往桌上摆。

    边上,支起了一副烤架,铁槽里面是烧得通红的银霜炭。

    铁槽上面,杨若晴把做过处理,浸染了调料的里脊肉正窜在长长的竹签上,架在火上翻转烧烤着。

    果木的香味儿跟名贵药材的气味在高温下升腾而起,融入了滑嫩的里脊肉里,唤醒了肉细胞里本身鲜美的因子。

    这诸多种东西在一起发生这微妙而神奇的化学反应,在经过了完美的融合之后,偌大的堂屋里,弥漫着一种说不出的香味儿。

    勾得桌边痛饮的男人们放下了酒杯,妇人们则是伸长着脖子看,孩子们则是垂涎欲滴。

    “晴儿啊,这烤肉啥时能吃啊?我这都急得不行啦!”刘氏大口的吞着口水,这已经是第五回催促了。

    杨若晴抿嘴一笑,道:“快了快了,马上就好。”

    很快,小花就端着满满一篮子洗干净,并用开水烫过的生菜叶子过来了。

    身后,小朵的手里端着一大碗调得浓香的黄豆酱,还有红油辣子酱。

    这边,杨若晴也把烤好的里脊肉从长长的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