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

第1683章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第1683章

小说: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咋?晴儿你是想去左家湾找小琴?”她又问。

    杨若晴点点头。

    “我跟小琴一块儿共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她这个人的性格我清楚。”杨若晴接着道。

    “她就算是家里老人孩子都同时病了,不得不旷工,也不会超过两天。”

    “但凡超过了两天,她肯定会亲自过来跟我说,若是我不在家,就必定会去跟我爹娘那里说清楚。”

    “像这回这样一走就是三天,而且还没有半点回来迹象的,明显不正常。”她道。

    “晴儿你说的在理。”大云道,“这样吧,你要是去左家湾找小琴,我陪你一块儿去!”

    左家湾。

    跟杨若晴和大云一起过来的,还有玉枝。

    “我娘家堂妹就嫁在右家湾,跟左家湾隔着一条河,等会咱把马车放在我堂妹家。”

    马上上,玉枝对杨若晴道。

    杨若晴点点头。

    三个人很快就到了右家湾,在玉枝的带领下很快找到了她堂妹家。

    玉枝堂妹跟玉枝的面相有几分相似,看到堂姐过来,开心得不得了。

    公婆和男人也都过来热情的接待玉枝三人。

    玉枝道:“这趟是陪着我村子里的两个亲戚去左家湾找个人,马车先放在你们这。”

    她堂妹连连点头,“好好好。”

    然后,玉枝便把杨若晴和大云介绍给堂妹一家认识了。

    相由心生,杨若晴感觉玉枝堂妹这一家人很憨厚正直,她跟他们互相认过之后,转身从马车里拿出两捆礼品出来送给他们。

    “第一回过来,带了点吃食给孩子。”她道。

    玉枝婆婆忙地摆手,“你们是我媳妇娘家堂姐的亲戚,也就是咱的亲戚,”

    “大老远过来一趟,哪能要你们破费呢,使不得使不得!”老妇人道。

    杨若晴微笑着道:“大娘,咱没破费,就是给孩子们买的一点吃食,您甭客气,收下吧。”

    然后,杨若晴又对玉枝和大云使眼色,玉枝和大云也劝。

    玉枝又对她堂妹使眼色,她堂妹走过来劝她婆婆道:“娘,既然堂姐她们有这份好意,咱就收下吧,都是自家亲戚,来日方长呢。”

    她婆婆看来是很中意这个媳妇的,媳妇说这话,做婆婆的听了。

    老妇人接过杨若晴递过来的两捆礼品,暗暗掂量了下,沉甸甸的。

    这绝对不止是孩子们的零嘴吃食,还有些啥呢?老妇人心里腾起了一股好奇。

    但还是按压着,吩咐边上的老汉和儿子:“老头子,赶紧去村头打酒,骡子,你去找屠户那称肉,媳妇儿,生火做饭,好生招待贵客们!”

    按照事先在马车上商量好的,杨若晴对老妇人道:“大娘,用不着那么费事儿,我们急着去一趟对面的左家湾找个人。”

    老妇人道:“去左家湾啊?左家湾我熟啊,你们要找哪家?我让骡子两口子带你们过去。”

    听了两遍,杨若晴突然明白这个骡子是老妇人的儿子的名字。

    呵呵,好有个性的名字啊。

    杨若晴道:“我们村有个叫做金娥的,娘家在左家湾。大娘你认得不?”

    小琴婆婆的名字叫金娥,后来嫁给了旺福,大家渐渐的都不喊原来的名字了,都喊她大平娘,或者旺福家的。

    “金娥?”老妇人眯眼想了下,“她呀?哈哈哈,我当然认得,不过这院子里有个人比我还要认得呢,老头子,你说是不?”

    老妇人笑容有点奇怪,眼睛横着去扫站在一旁的老汉。

    老汉黑堂堂的脸耷拉了下来,“你个疯婆子,一把年纪了还人来疯,说你的正经事儿吧,莫让晚辈们笑话了!”

    老妇人丢给老汉一个‘等会找你算账’的眼神,然后转过身来对杨若晴几个道:“让骡子两口子带你们过去,等会办完事了就过来吃饭!”

    三人在玉枝堂妹家随便喝了几口茶,便立马动身去河对面的左家湾。

    骡子在前面带路,后面玉枝堂妹玉喜陪着杨若晴三人边走边说话。

    “从右家湾到左家湾得坐船过去,前面有个渡口,有小船,那个艄公是咱右家湾的人。”

    “一个孤寡老汉带着个小孙女终日在河边摆渡,人蛮好的,这会子肯定也在。”玉喜道。

    三人点点头。

    大云忍不住问玉喜:“先前你婆婆故意挤兑你公公,说他跟金娥熟,你公公那脸老尴尬了,这里面是不是有啥原委啊?”

第3274章 果真不对劲儿() 
“大云婶子,你咋啥都问呢!”杨若晴哭笑不得。

    玉喜闻言愣了一下,看了眼前面闷头带路的骡子,然后放缓了脚步压低声道:“其实也没啥,这事儿啊,自打我嫁过来这几年,没少听我婆婆拿来打趣我公公。”

    “听说我公公年轻那会子,一开始家里给他说亲,是打算说金娥的。”

    “然后那金娥相不中我公公,嫌弃我公公个头矮,一眼就相中了过去那边挖河坝的旺福。”

    “还没走明路呢,两个人私下里就好了。”

    “旺福家拿了一只老母鸡,就把金娥给带过去做媳妇去了,金娥娘家也没辙”

    “啥?”大云惊讶得嘴巴都合不拢。

    “怪不得旺福不把金娥当回事,而金娥却一直把旺福当做皇帝似的供着,”

    “搞了半天,敢情他们两个还有这么一出啊?啧啧,这个金娥,不能怪旺福不尊重她,原来一开始就是自个不自重啊。”大云道。

    杨若晴和玉枝对视了一眼,两个人也是头一回听到这事儿。

    玉枝道:“旺福酗酒,喝多了酒就打金娥婶子,金娥婶子被打得鼻青脸肿,隔天还要去买肉打酒给旺福吃。”

    玉喜愕然,“世上还有这样的女人?真是”

    杨若晴道:“不过旺福现在犯事了,锒铛入狱了。”

    玉喜道:“犯了啥事儿?”

    杨若晴道:“灾荒最凶的时候,他跟一帮从采石场逃出来的囚犯勾结,想要谋害咱村的人,”

    “许是老天垂帘咱村的老少吧,事情走漏了风声,被我们饭抓了个现行。”

    “全都抓进了大牢,为首几个恶棍被县太爷下令砍头了,那还是七月的事情。”

    “旺福一直关在县衙大牢里,金娥婶子在家里是茶不思饭不想的,”

    “这会子带着寡媳和两个孙女,也不晓得是不是跑来了娘家,我们跟她家的媳妇是好友,不放心,过来瞅瞅。”

    玉喜不傻,听到杨若晴这番话,晓得肯定不止这些。

    好友跟婆婆走亲戚,犯不着让几个好友这样兴师动众过来瞅瞅。

    这其中,肯定还有些其他缘由,但这缘由,现在她们不说,玉喜也绝对不会问。

    “前面快到渡口了,咱跟紧几步吧。”玉喜微笑着对杨若晴几人道。

    几人都纷纷点头,咱不说话,加速了步子跟了上去。

    渡口那里,果真停靠着一艘两头尖尖的乌篷船。

    一个跟骆宝宝差不多年纪的小女孩蹲在水边洗菜,在她身后的岸上,用几块石头搭了一口简易的灶膛,里面几根粗树枝正烧得啪啪作响。

    火头上架着一口小铁锅,锅里面咕隆咕隆像是在煮着鱼。

    没有调味料,最原始的方式烧出来的鱼塘乳白得如同牛奶。

    让人一看,竟然勾起了食欲。

    杨若晴把视线从那鱼汤上挪开,投向骡子那边。

    骡子正在跟那个蹲在床头抽旱烟的花白胡须的老汉说话,还转身朝岸上的几个妇人这里指了一下。

    然后,老汉拔下嘴里的旱烟杆子,站起了身,去把绑在岸边一块大石头上的绳索解开。

    这边,骡子朝杨若晴几个招了下手,几个妇人会意,赶紧相互搀扶着来从河滩上下来,来到了水边。

    “这是阿水伯,咱右家湾唯一的艄公,年轻时候可是赶大船的。”

    骡子跟大家介绍起了老汉。

    杨若晴几个纷纷跟老汉这微笑着打招呼,大齐民风开放,乡下更是如此。

    平时在田间地头男人女人们凑在一块儿干活,大家开些荤素不忌的玩笑也都是很常见的。

    所以几个妇人跟老艄公打招呼,也没啥。

    老艄公让大家伙儿上了船,分两边坐着,然后捞起了一根长竹篙插入水里。

    “翠翠,爷爷送几位客人去河对面,你等会烧好了饭菜就先吃,甭等爷爷。”

    叫做翠翠的小女孩抬起头来朝这边怯生生望来。

    乖巧的点点头,目送小船缓缓离开。

    床上,羊乳清一直在饶有兴趣的打量着这对祖孙,老艄公上了年纪,头发胡须都花白。

    身上披着蓑衣,一顶破旧的斗笠挂在背上。

    叫做翠翠的孙女儿,圆圆的脸蛋儿,常年在水边日晒风吹,肤色是健康的小麦色。

    红扑扑的脸蛋儿,明亮的大眼睛,一根粗粗的麻花辫垂在身后,还绑着一根红色的绳子。

    加上她的名字也叫翠翠,这让杨若晴忍不住想起了沈从文的边城里,那个跟艄公爷爷相依为命的少女翠翠。

    “到了,大伙儿下船吧,慢着点儿。”

    耳边传来老艄公阿水伯的声音,杨若晴回过神来,发现船已经抵岸了。

    骡子要付钱,阿水伯道:“不急,我在这里等你们,回去的时候一起结算就是了。”

    杨若晴看了眼身后这河,虽然站在这岸能看到对岸的村庄,可就跟望山跑死马一样的道理。

    真的要从这岸到对岸,也是要经过一炷香的水路的。

    老艄公要是现在就回去了,指不定才刚到没一阵,又得划过来,费时费力,索性就在这边等。

    众人上了岸,朝着前面的左家湾走去。

    大云道:“咱们就这样一行人大张旗鼓的进村去找,会不会打草惊蛇呀?”

    长期在学堂里烧饭,听先生上课,大云这无意之中竟然也学了两个成语了,还恰到好处的用在此处。

    杨若晴道:“嗯,咱现在村口停下,然后找个人先打听下情况。”

    “好,这个村我认得几个人,等会我先进村去问。”骡子道。

    几个人如约在村口附近等,骡子一个人进了左家湾。

    两碗茶的功夫后,骡子出来了。

    “情况咋样?金娥有没有回来?”大云赶紧问。

    骡子道:“村里人说,金娥前几日就带着两个孙女回了这老娘家,这几日都住在她二哥家。”

    “就三个人?没有她媳妇小琴吗?”大云又问。

    骡子摇头,“我还着重问了下,他们说只听说三人,不晓得屋里是不是还藏了一个。”

    大云转过身来,看着杨若晴她们,“晴儿,这不对劲儿啊。”

    杨若晴道:“哎,果真是不对劲儿,走,咱直接去金娥的二哥家吧,”

    “嗯,到时候问起来”

    “要是问起来,你们就说是来我家走亲戚的,听说小琴娘几个也来了这边,就顺道过来瞅瞅。”玉喜赶紧道。

    骡子道:“媳妇说的在理,这是个好主意!”

第3275章 太气恼了() 
在骡子的带领下,一行人径直找到了金娥的娘家二哥家门口。

    低矮的院墙,简易的两根大木桩子支撑起一扇院子门的框架,上面搭着一块破败的们板子,们板子上面搭着两捆稻草。

    青天白日的,院子门也是紧紧的关着。

    “就是这里了。”骡子道。

    杨若晴点点头,直接上前去拍院子门。

    一个中年妇人从院门对面的灶房里钻出来,“哪个啊?”

    “过来串门子的。”杨若晴脆声道。

    妇人来到院门这里,骡子他们早就按照事先商量好的全蹲下去了。

    就留了杨若晴一个人站在破了好几个窟窿的院子门那里。

    妇人把眼睛贴在窟窿上朝外瞅了几眼,只看到外面站着一个看起来文静清秀的面生小媳妇。

    妇人放松了警惕,拉开了院子门。

    看到门外呼呼啦啦站了好几个妇人,还有一个男的。

    “你们是哪里的?来做啥?”妇人一脸警惕的问,作势就要关上院子门。

    杨若晴伸出一手来直接撑住了门,妇人使出吃奶的力气竟然都关不起来。

    “我不认识你们,你们赶紧走!”妇人心下警铃大作,再次道。

    “大娘,我们是长坪村的,过来找金娥婶子和小琴呢,她们在屋里不?”杨若晴微笑着问。

    庄户人家淳朴,照理说,亲家那边的人过来了,怎么着都要招呼着进屋去喝口水的。

    这个妇人生怕她们进去,更加说明屋里有问题。

    “金娥和小琴不在我家,在金娥大哥家,你们上大哥家找去!”

    妇人目光一转,赶紧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