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

第1651章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第1651章

小说: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翠儿之前都是个闷葫芦,没想到开口说话,这声音这么好听,吐字也这么清晰,并不像她娘说的那样畏畏缩缩闷葫芦一个。

    孙氏微笑着站起身,拉了翠儿进屋子。

    翠儿进屋后看到屋子里这么多人,顿时又害羞的垂下了头,脸也红了。

    孙氏道:“这大热天的,哪能要你娘这么劳累呢?好孩子,你回去跟你娘说,她的好意咱心领了,晌午咱自个烧饭吃。”

    翠儿摇头,“我出门的时候,我娘都打米下锅了,她说我爹也去了对面山坳那个货郎家打酒去了,让婶子和姑姑姑父你们晌午一定得过去。”

    撂下这话,翠儿转身就跑出了屋子,跟一只小兔子似的。

    孙氏没辙,转身望向大孙氏。

    “姐,咋办?”孙氏问。

    大孙氏笑着道:“既然大嫂子米都下锅了,咱也就甭推辞了,一会儿就都过去吧。”

    孙氏道:“咱这几日在孙家沟待着,大嫂子照顾了咱好多好多,蔬菜瓜果,鸡鸭和蛋啥的,都往咱这送。他们自个家里舍不得吃的老母鸡都杀了送过来给晴儿嘎公补身子,咱还去,还不得把人家的米缸给吃穿啊!”

    大孙氏道:“吃穿也没法子呀,咱这趟过来送娘落叶归根,原本带过来的物资就有限,也幸好大嫂子家援助,不然咱这几日在这山里可真要挨饿了。”

    杨华忠有点懊恼,“怪我,思虑不周,早晓得这样,今个过来的时候就该带些米粮啥的,我见明日就亚奥回村了,就没想那么多”

    杨若晴道:“我也是,这回疏忽了。不过没事儿,这趟咱把大嘎公一家的米缸吃穿了,等明日回村了,咱到时候再狠狠送一批物资进山来给大嘎公一家就是了,真心帮咱的,咱是肯定不会让人家吃亏!”

    大家伙儿去了翠儿家,大嘎公早就和老孙头坐在一块儿抽旱烟了。

    看得出来,这两个老堂兄弟是真心的好啊,人到了这个年纪,半截身子入了黄土,一辈子风风雨雨也都见多了。

    到了这个时候,只想着跟老兄弟能多聚聚,此生见一面少一面了。

    刘大娘围着围裙从烟熏火燎的灶房出来,脸上堆满了热情的笑容。

    “来了就好,我就怕翠儿这丫头口笨舌拙不会说话,正准备把这最后一个菜烧好就亲自去跑一趟呢!”刘大娘道。

    孙氏道:“翠儿这孩子说话可好听了呢,一点都不笨拙,我们都喜欢得紧。”

    刘大娘道:“外面人,大家伙儿快些到屋里去坐吧,马上就开饭了。”

    孙氏道:“嫂子,别烧太多菜,弄两个下饭的就行了。”

    刘大娘笑着摇摇头,“放心好了,没菜,就是几个农家的家常菜,大家伙儿凑合着吃就是了。”

    很快饭菜就上来了。

    果真是几道地地道道的农家菜,但碗筷都干干净净的,显然主人家是用了心思的。

    翠儿爹拍开酒坛上的封泥,大家伙儿吃饭,喝酒,气氛很好。

    隔天,在大嘎公一家的陪伴下,大孙氏他们去山里孙老太的坟头烧了香纸,摆了供品,放了炮仗。

    大家伙儿磕头,痛苦,表达了对孙老太的哀思和悲伤。

    一切的悲伤都要学着去压抑,在生老病死面前,任何生物只能顺从,别无他法。

    时间,会成为治疗一切伤痛的良药。

    照着大家事先商量好的,今个做完头七,在这歇一宿,明日一早就动身回长坪村。

    杨若晴和曹八妹几个在屋子里收拾东西,孙氏和大孙氏这对姐妹俩则在屋子前前后后的看,回忆着小时候的点点滴滴。

    杨华忠和大舅则在忙着修缮屋顶,虽然孙家人都搬去了山外安家立业,可这是是孙家的老宅,是根。

第3210章 堂舅妈的请求() 
刘大娘两口子过щЩш。。1a

    “翠儿婶子,翠儿姑,你们明个一早就要回去了,家里也没啥拿得出手的东西,这是我上回春天采的野山菌,晾晒干了,给你们带些回去,跟小鸡一块儿炖了,可养人了。”

    刘大娘从身后拿出两只小包裹,分别递给大孙氏和孙氏。

    孙氏跟刘大娘推让起来,“嫂子,这万万使不得啊,这几日我们在这里,没少吃你的喝你的,还让你们跟着劳累,咋还能要你的东西呢!”

    刘大娘道:“这是野山菌,分量也不多,也就带回去烧菜提个鲜儿。”

    “你们若是不要,那就是不把我当嫂子,就是看不上这山里的东西,看不起我这门山里的穷亲戚。”

    听到这话,孙氏赶忙儿摇头,“嫂子,你可千万莫说这话,说的真是折煞我们了。”

    “那你们就收下。”刘大娘道。

    孙氏没辙,只得一脸感激的点点头,“那就多谢嫂子了,嫂子,你坐啊。”

    孙氏扶着刘大娘坐下来后,大孙氏倒了茶给刘大娘喝。

    姐妹两个挨着刘大娘说话。

    隔壁屋子的杨若晴和曹八妹收拾完东西,听说刘大娘过来了,也赶紧过来跟刘大娘这打招呼。

    前几日,杨若晴对这个刘大娘的印象一般,觉得这山里妇人有点小心机,想要把翠儿塞过来让孙氏她们帮忙在山外张罗个婆家。

    杨若晴不喜欢那样给别人保媒,因为这事儿关乎别人的一辈子。

    但是这会子,经历了大蟒蛇的事情后,同样一个人,同样一件事,杨若晴的心态悄然转变了。

    她坐在一旁,安静的听着娘和大舅妈陪着刘大娘拉家常。

    大孙氏和孙氏主要就是询问这山里的年成啥的,刘大娘就叹气,意思就是说着山里的贫瘠早就习惯了,反正祖祖辈辈也就这么过来了。

    最不放心的,就是翠儿。

    “我这肚子不争气,你们堂哥也是个福分薄的,我们两个都快四十的人了,膝下就翠儿这么一个闺女。”

    “我们也不敢指望她在这山里鞥招个啥样的女婿上门来给我们养老送终,我们只盼着她不要跟我们一样困在这穷山沟里,走我和她爹的老路子”

    话说到这里,孙氏和大孙氏对视了一眼,都清楚刘大娘心里最想要的是什么。

    孙氏神色有些复杂,有些举棋不定,大孙氏的神色也有些动摇。

    两姐妹的目光偷偷往杨若晴这里瞟,在这种事上,她们都已习惯性的让杨若晴拿主意了。

    刘大娘是个精明的妇人,她看到自己都暗示到这个份上了,孙氏和大孙氏又一直往杨若晴那里看。

    再想到之前听到的关于这个外甥女如何如何会做生意的那些传闻,看来是真的,真的是她是主心骨。

    刘大娘便对着晴儿这里巴巴一笑,正在心里组织着词语来央求,杨若晴已经率先开了口。

    “舅妈,昨夜我娘和我大舅妈就谈到了你家的事儿,也说到了翠儿。”杨若晴浅浅一笑道。

    这是这个称呼问题,杨若晴和孙氏大孙氏几个都很是汗颜。

    之前大家看翠儿娘的年纪比大孙氏还要大一点,都喊刘大娘。

    然后是老孙头突然听到了,老汉不高兴了。

    说你们这帮糊涂虫啊,老婆子刚断气你们就糊涂得理不清亲戚关系了,咋能喊大娘呢?该喊舅妈啊

    众人愕然,这才发现一直喊错了。

    杨若晴喊舅妈,小洁可以喊大娘,曹八妹因为嫁给了杨永进,所以得跟着杨若晴这边喊,也得喊舅妈

    不过巧的是,翠儿娘的闺名刚好就是叫‘大娘’。

    庄户人家的闺女因为觉得注定是别人家的人,所以很多爹妈都懒得娶名字,大娘二娘三娘挨着年纪大小喊

    好了,这些现在都不是太重要,因为当下,正在谈论翠儿的事。

    “舅妈,之前我听大舅妈和我娘转述的意思,好像您想让我娘和大舅妈帮忙在山外给翠儿表妹留意一户好人家,是不?”杨若晴又问。

    刘大娘连连点头。

    “晴儿外甥女啊,舅妈你和堂舅这辈子就翠儿这么一个闺女了,我们啥都不盼,就盼着她能有个好归宿。”

    “我这心急得不得了,之前你们刚扶灵过来的时候,我就忍不住跟你娘那里说了,”

    “我是真的想让你们把翠儿给带出山去,让她见识下山外的世界,要是遇到了好人家,缘分就落在那了。”刘大娘道。

    杨若晴问她:“我们带翠儿出山,你舍得?”

    刘大娘的眼眶顿时就红了,“再不舍得也要舍啊,翠儿是我的命,我只想她过上比我们好的日子!”。。

    杨若晴垂眸,想了一番后,再次抬起头来。

    “有得有失,要是堂舅吗和堂舅愿意,我可以把你们一块儿带出山去,像我嘎公一家那样,在山外安家立业。”杨若晴道。

    刘大娘听到这话,眼睛猛地一亮。

    但那眼底的光亮随即就熄灭了。

    她摇了摇头,“我也想啊,可是,我们这情况跟你大舅妈他们不一样,他们有大杰,有儿子,可以在山外成家立业,扎根落户。”

    “我和你堂舅就一个翠儿,大字不识半个的丫头,她没那么大的能力带咱,咱呢,也不想拖累她,”

    “何况你大嘎公跟你嘎公的性子也不一样,早几年翠儿还小的时候,那时候你大嘎公的身体比现在好。”

    “那时候你嘎公就捎信回来,让你大嘎公带着咱一块儿去山外,你大嘎公死活不乐意,就要守着这根,”

    “如今他老人家身体不如从前了,翻山越岭也腿脚不利落了吗,出山就更不可能,”

    “你堂舅是他的养子,拉扯大就是为了养老送终的,他老人家不乐意出去,我们就肯定要留下伺候他。”

    “晴儿好外甥女,堂舅妈求你了,带翠儿出山吧,”

    “像八妹那样,也给翠儿谋个好人家,有吃有喝,姑爷老实可靠就行了。堂舅妈天天在家里给你烧香祈福,求菩萨保佑你们这一家老老小小都顺风顺水”

第3211章 翠儿出山() 
隔天一早,翠儿就挎着一只包袱卷,挥泪离开了孙家沟。

    刘大娘两口子打着火把一路的送,一路的送,送过了一座座山梁又淌过了一条条河流,直到送到不能再送,方才在孙氏她们的劝慰下停下脚步。

    刘大娘恋恋不舍的抚摸着翠儿的头发,叮嘱的话,昨夜已经反反复复说了大半宿,可这会子还是千言万语哽在喉间。

    “到了山外,要听你婶子和你姑姑的话,想家了就让你小爷爷帮忙捎个口信回来,我让你爹去看你。”刘大娘再次叮嘱。

    翠儿抹着泪轻轻点头。

    最后趴在刘大娘的肩头嘤嘤哭泣起来。

    翠儿爹心里也是舍不得,闺女在自己跟前养到十四岁,从没离开过这样的远门,汉子心里也是一百个不舍,但他却不能像妇人那样哭。

    他只是来到了杨华忠和杨若晴大舅跟前,把旱烟杆子递过去,“来,抽两口。”

    杨华忠和杨若晴大舅都接过来各自抽了一口,三个男人凑在一块儿吞云吐雾。

    都是做爹的,都明白。

    杨华忠道:“大堂哥,你放宽心好了,我们会照看好翠儿的。你若是得空,就出山来看看闺女,咱也聚聚。”

    翠儿爹点点头。

    妇人们这边,孙氏和大孙氏都过来劝翠儿母女。

    大孙氏道:“翠儿甭哭了,家里的姐姐妹妹多,小洁,黄毛,小花小朵,你们都是年纪相仿的女孩子,到时候有伴呢!”

    孙氏则是对翠儿娘刘大娘道:“嫂子,且不说你还救了我的性命,单单论起咱两家的关系,我也会好好照顾翠儿的。”

    “何况,我的这条命还是你救的,你放心好了,我会把翠儿当做亲闺女来照顾的。到时候,让她住在我家,”

    “小花已经是我家的儿媳妇了,我当时候让她单独住一屋,让翠儿跟小朵住一块儿,两个女孩子在一块儿也能说说悄悄话。”

    刘大娘听到这些安排,也很放心。

    她握住孙氏的手,“翠儿就托付给你们了”

    然后,妇人作势要下跪,被孙氏一把拉住。

    “万莫要这样,实在是受不得。”孙氏道。

    大家又说了几句体己的话,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双方终究是挥泪告别。

    回到了长坪村,安顿好了翠儿。

    “翠儿,今个赶路也累了,你先好好歇息,吃晌午饭的时候姑姑来喊你。”孙氏慈爱的道。

    翠儿乖巧的点点头,“好,翠儿听姑姑的。”

    刘氏和桂花大云她们全过来了,在堂屋等孙氏。

    大家伙儿围着孙氏,询问起孙老太丧事的事。

    众人又安慰了一番后,刘氏率先说起了村里的事儿。

    “三嫂,凤枝死了!”

    “啊?”

    孙氏以为自己听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