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财团 >

第33章

大明财团-第33章

小说: 大明财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即不由得破口大骂:定然是官商勾结才会如此!胸中充满了不满和躁动,本就比一些人多交了银两,如今粮价大跌,他们要拿出更多的粮食才能换的银两。

    同时对宋知县也不由得有些埋怨,好好的为何要改变原来的政策……却不想他们当得到今年赋税要比往年少交两倍还多之时的喜悦!

    不过这也怪不得他们,本就是普通老百姓,身家都系在土地上,近年来风调雨顺,收成大好才过上些好日子,更希望的是稳定下来。

    不过有识之士还是看到,官府不会任由粮价大跌的,果然在当日就传来消息,官府设立官粮铺,粮价定在了一两银子一石,这样虽然还是很低,但是让他们看到些希望了。

    所以在今日,官粮铺开门之时,消息灵通的都早早的赶来排队了,就是希望早一点交了今年的赋税,好安心接下来的秋耕了。

    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围了过来,官粮铺门口黑压压的一片,多的让人简直有些绝望。

    场面也变得越来越乱,吵闹声、呼喊声、骂娘声不绝于耳。随后县衙派来了衙役过来维持秩序,但也仅仅是稍微好了点,衙役们是出工不出力,多是在敷衍了事。

    这边的情况很快传到宋知县的耳朵里,他此时也来到附近的一座茶楼,同陆骏、黄师爷一起端坐在二楼,位置刚好能够看到官粮铺的情况。

    “车船店脚衙,无罪也该杀……哼哼,过后定然把这些人换掉才是。”宋知县看到衙役们那懒洋洋的样子,自然是恨得牙痒痒。

    “何必等到以后,衙役本就是官府的爪牙,若是不能为官府所用,就该早些换掉……他们多数不比县衙里的那些属吏,在吏部有所备案……”黄师爷说着说着,眼睛一亮:“倒是忘记了,这衙役原本是选些家世清白的人过来服役的,后来因为身在公门多方便,慢慢变了意味成了世代相传的位置。”

    “大人若是有心,可以从帮闲中寻些身强体壮的人来把那些阳奉阴违之人换掉,这些人县衙可以自行处置的……以前入了牛角尖,却忘了衙役是不同于县衙那些属吏的。”

    宋知县点了点头,让人去把负责这件事的班头找来,同时对陆骏说道:“昨日子良说道,帮闲你来负责寻找,不知可有安排?”

    陆骏早有准备,闻言答道:“昨日已经寻人去安排,今日其人以带着部分人来到了县里,随时听从老父母安排。”

    “那快快把人请来。”宋知县闻言大喜,眼中却闪过一丝精芒。

    陆骏随后对跟在身边的陆义吩咐了几句,不一时很快上来一人,倒是比那衙役的班头来的还要早。

    只听得一阵脚步声,噔噔噔上了二楼,听声音人数不少,却不见噪杂。宋知县顺着声音望向楼梯口,正见得从楼梯出来一人,此人丈二身材、猿臂蜂腰、相貌奇峻、一身灰衣的少年,年龄二十出头,后面跟着十多个和他差不多大的少年,俱是身强体壮,目如狼,身似虎,周身上心的煞气让人心惊。

    宋知县暗暗称其,这般人物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是陆骏事先就有所准备,还是他的故交呢?

    “草民杜希成拜见县尊大老爷。”在宋知县上下打量之际,杜希成带着众少年下拜道。语气中却不见那些乡民常见的紧张,倒像是对一般人说话的语气。

    “起来吧,可知本官找你们来何事?”宋知县淡淡说道。

    杜希成看了看陆骏,说道:“草民倒是知晓一些,还请大老爷吩咐,莫不相从!”

    这时班头也被叫了上来,看到这么多人先是一愣,随后对宋知县拜道:“叩见大老爷。”

    “张班头,你可知罪?”

    张班头一愣,以头叩地说道:“大老爷赎罪,小的管理不严,这就回去严令督促下面的衙役……”

    “不用了,你带着这些人去把他们的典服、兵刃都收上来,你这个班的衙役将有他们来替代。”宋知县冷笑说道。

    “大老爷……”张班头当即冷汗就流了下来,他语气有些颤抖说道:“这样怕是……怕是不合……规矩……”

    “笑话,要什么规矩?”黄师爷语气严厉道:“尔等本是贱役,因在公门之中,所以有些威服罢了,大老爷自有权处置尔等之去留……若是张班头心生不满,大老爷同样可以免了你的衙役之职!”

    张班头几乎以头抢地说道:“不敢,小的不敢,任凭大老爷吩咐……”

    “带着他们去吧,本官要在一刻钟之内看到成果……”宋知县摆了摆手说道。留下这个张班头也只是为了带着杜希成这帮人熟悉一下情况罢了,并不是非要用他。

第六十一章 斗勇(中)() 
谁也没想到大老爷手段如此迅速和雷厉风行,或者说是未雨绸缪,早早准备好了备用人手,而且各个是身强体壮的少年郎,如狼似虎般的接管了当班的衙役,并且收缴了他们的服饰和兵刃,为了怕这些人心生不满,甚至集中在一起,间接的软禁了起来。

    衙役中纵然有想要反抗的,但是无人带领,张班头为班头多年,多少有些威信在,如今张班头亲自带人来替换,他们并不敢反抗。再则张班头奉的乃是宋知县的命令,他们久在公门,晓得朝廷威仪,胆敢反抗只怕要落得个造反的罪名。

    “诸位稍安勿躁,所谓法不责众,大老爷也只是看你们懈怠,才这般如此,时候我自会为尔等请罪,想来大老爷也不会真个拿你们问罪……暂且在这里安坐,切不可寻衅滋事,不然谁也救不得你们。”张班头安抚了两句就带着杜希成一班人出去了,留下来一般衙役将信将疑,但终究是安静了下来,没再多事。

    有了杜希成一班生力军,官粮铺前的场面很快稳定了下来,并且安排好队伍,使得排队的人群变得井然有序。

    宋知县看到这一幕,脸色变得有些莫名,对陆骏言道:“子良,这杜希成此人怕是不简单,不知子良是从何处寻来的?”

    陆骏躬身答道:“这杜希成本是学生儿时玩伴,只是家世不好,少年双亲去世后,学生虽然有所周济,但是他乃是个心高气傲之辈,就独自一人打拼。后来在我们八丈河镇纠集一帮少年,帮助本地商铺维持治安,赚些血汗钱。”

    听到这里,宋知县哪里还不明白杜希成是做什么的,这是典型的地方恶势力为祸地方,不由的冷哼一声。但是他也知道,地方上多少都会有这些势力的存在,尤其作为商业重镇的八丈河镇,工商发达,有些恶势力也是很正常的。

    “这次老父母需要人手,学生就想到了此人,他不似其他青皮地痞一般做事,对其地盘内的商家从未有过盘剥的情形发生,甚至多数商家都是主动上交给他们茶水费,以求的心安。

    而且他也进过学,晓得礼义廉耻,知晓那些事不可为……所以还请老父母放心。”

    陆骏的话并未让宋知县对杜希成有所改观,反而对陆骏和其搅在一起有些不满,只是如今乃是用人之际,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他本想着,若是陆骏寻来的人乃是清白人家,他或许可以恩典其中几人进入县衙当差,如今看来却是使不得了!

    ……

    “杜老弟手段果然了得,短短一刻钟就让这里恢复了清明,想必定然会受到大老爷的赏识,到时间杜老弟可不要忘了老哥啊。”张班头对站在那里面陈似水的杜希成说道。

    杜希成面上笑了笑,心中却是不屑,谁稀罕来你县衙当差?老子在地方上吃香喝辣,逍遥自在,好过在县衙当奴为孙强过千百倍!

    不过又转念一想,还要看看子良如何说,若是他需要我留在县衙,那也只能忍受了。

    “李贵,李贵!”杜希成高声喊道,随后过来一个古铜肤色的青年,面相憨厚。

    来到杜希成身边他说道:“来了!”也不问有何事。

    “你去通报一下陆公子,就说这边的局势已经控制住了,等候下一步的指示。”事实上宋知县他们能看到这里的情况,只是必要的过场还是要走的。

    李贵应了一声就跑向茶楼,不一时折返回来,语气带着兴奋和激动说道:“县尊大老爷夸了我们骁勇……”

    “看把你乐得,可有什么指示?”杜希成对李贵的态度不以为然。

    “指示……大老爷除了夸赞,倒没什么吩咐,不过陆公子却让我们帮助官粮铺,加快官粮铺的效率,说大班头知道怎么做。”李贵言道。

    “嗯,知道了,留下维持秩序的人都跟我过来!”杜希成高声喊道,等人围上来,杜希成开始安排各自的任务。

    茶楼上的宋知县看着远处已经换上公服的那班少年郎一个个散开,对着排队等候的百姓说些什么,然后百姓拿出自己的户籍和田契,然后那些少年开始核对粮税数额,随后拿出纸笔,开始写了写什么,让百姓签字。

    看到这里宋知县心中就是大惊,他问道:“那些少年都认的字吗?”

    陆骏点了点头,说道:“杜希成读过书,他不愿跟着他的兄弟大字不识一个,就叫他们读书认字,也是借此施以圣人教化,免得他们戾气太重……”

    宋知县点头不语,但心中却泛起了波澜,这杜希成果非常人,其志怕是不小!

    随后有人来汇报说,杜希成一班人,帮助官粮铺为那些百姓提前做好登记,这样效率快了不少。随后杜希成建言道:可否先让百姓登记领了银两,交了税之后再让其过来交粮。

    他们登记时会依照户籍记下他们的地址,且有他们的欠条作为凭证,不怕他们事后不认账。

    这倒是个加快进度的法子,宋知县拿眼睛看向黄师爷,黄师爷则是深深的看了眼陆骏道:“这个法子可行,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事后怕是有些百姓奸猾,怕是会拖着粮税的……这样一来虽可按时缴纳了赋税,但是我们的银两也是借来的,还是要归还的……若是让他们以田契做抵押,怕是不肯。”

    “这倒也是难办,毕竟之前也有看到过,百姓中还是有很多奸猾之辈的,单凭信用二字束缚,只怕无用啊。”宋知县皱着眉头说道。

    陆骏着陆义去探听一下杜希成的想法,他明白这不是后世的信用社会,百姓虽然质朴,但是小聪明也是不少,更有那些奸猾无赖之人。杜希成不会想不到,却不知他为何会有这个提议。

    稍一时陆义回来,在陆骏耳边低声说了几句什么,就见的陆骏对宋知县道:“老父母若是信得过,不若把此事交由杜希成来办……至于后续的收缴工作,可由恒丰钱庄与工商钱庄联合作保,不能按时收缴上来将由这两家钱庄出资垫付。”

    “子良可愿立下文书?”黄师爷不介意做一下恶人,毕竟事后就要准备抛弃陆骏,他不介意陆骏会离心离德。

    “有何不可。”陆骏笑道。

第六十二章 斗勇(下)() 
周彦听到下人的汇报,面色有些不太好看,想不到宋知县能够如此果决,把一般衙役都给替换掉了。

    而且找来的那帮少年青壮也是不简单,各个身强体壮、识文断字,而且配合默契、进退有度,显然非是等闲人物,为首者打探清楚,名叫杜希成,之前并未听闻过此人名。

    不过此人同样出自八丈河镇,有陆骏作为对比,倒也不甚奇怪。这陆骏之前不也是籍籍无名,而后一飞冲天吗?

    一边敲着桌角,周彦一边对下人说道:“去门外看看,其他县的情况如何了。”

    正说着,又有几个下人一同来过来了,进门行礼说道:“禀报周公子,我等奉公子之名查看其他几个县的粮价,发现均是有所下跌。”

    另一个接着道:“下跌最多是颖阴县,现在粮价到了一两六厘每石,今日预计能跌到一两,其他几个县最低也能跌到一两一钱。”

    施敏山若有所思的看着周彦说道:“良聿是要把整个颍州府的粮价都拉低吗?”

    周彦笑道:“这个是自然,单凭一个新阳县还掀不起太大的浪花,纵然县衙势弱,但是背靠整个颍州府,我们直接和其对上还是不妥,但是把整个颍州府的粮价都拉低了,我们新阳县也就没那么扎眼了,而且也能分散府里的力量。”

    值此秋收之际,粮价本就会有不同程度的跌幅,只是并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多在正常可控的范围内。但是这次受新阳县的粮价大跌影响,其他县的降幅也很快超过了往年。

    其中有一部分是周彦的原因,他联合其他县的乡绅打压粮价,不过大部分的原因还是在于低粮价有利于乡绅们的利益,其他乡绅多数是自发的选择了不同程度的降价。

    这还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