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财团 >

第31章

大明财团-第31章

小说: 大明财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塍皱着眉头再次沉默,其他人也均是沉思不语,以现在周彦定下来的粮价如果卖掉,他们这帮人亏大发了。

    正在此时,门外进来一位下人说道:“老爷,县衙传来消息,大老爷着人设立官粮铺,定下粮价为一两银子一石!”

    屋内众人是齐齐一震,这宋知县的反应好快,同时均看向周彦,看他是何反应。

    周彦抬起头来说道:“一两银子的价格,也在预计之中,既然如此我们就大量卖粮,同时让粮铺挂上新价格八钱一石收粮!”

    “八钱?只怕没人会卖给我们,都该跑到官粮铺去了。”卢俊义都能看得出来未来的情形。

    “这是自然,但是这个匆匆成立起来的官粮铺能有多少人手,能收多少粮食?要不要建仓存储?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和时间?”周彦的几个反问让众人哑口无言。

    最后施敏山想着问道:“良聿的意思是……让这个官粮铺暂时瘫痪无用?”

    “嗯,不止是暂时,以后也要这官粮铺没啥用处……大量的粮食蜂拥而入,加上有老百姓的粮食,不信官粮铺能吃得下。等他们吃不消的时候,就可进行下一步动作了。”

    “那若是县尊发了狠,把粮食都吃下呢?”黄维年问道。

    “第一,官粮铺不可能把粮食全部吃下,他没这个实力和财力。第二,若真是官粮铺无所顾忌,吃下那么多粮食,那对县尊的弹劾也该有了!”

    “弹劾?”众人俱是不明白。

    “你们想想,官粮铺在市场价九钱的时候,他们一两银子吃进还好说是为了百姓……但越往后百姓的粮食越少,到那时候就是我们在卖粮食了……我把市场价定在七钱、六钱,甚至五钱,宋知县若还敢吃进去,让巡抚、知府怎么想?”

    “官商勾结……”众人的心头不由得浮出这几个字来,同时倒吸了一口凉气,好毒的计策!

    难道周彦是这个打算不成?

第五十七章 斗智(上)() 
陆骏匆匆赶到县衙,发现除了宋知县,还有一位中年人,经宋知县介绍才知道是黄师爷。

    不等陆骏落座,宋知县就问道:“子良,想必你也已经知晓,城里的粮铺给出的粮价均在九钱左右,这一下子就降了近三成,你说该如何是好?”

    对方出招另类,剑走偏锋,陆骏从刚刚就在想对策,但一直看不透对方的目的,也就不好应对。

    “如今只能见招拆招,粮价不能任由他们打压,要想办法把粮价拉上来。”陆骏在来的路上就已经定下来了。

    黄师爷点了点头道:“刚刚大人和某商议,如今也唯有如此了。”

    若是不管不问,粮价被过分拉低,那么最后苦的还是老百姓,低粮价加上三倍的罚款,只怕那些受到处罚的老百姓承担不起!到时候老百姓被剥削的难以为继,极容易造成地方动荡,作为亲民官的宋知县对此看的分明。

    大明百姓质朴,虽然有些小聪明,甚至会偷奸耍滑,但是类似偷税这样的行为被抓住罚款,他们并不会去闹,本就是他们理亏在先。而若是粮价太低,他们的粮食全部用来换取银两了,那么就要开始抱怨了。

    到时间宋知县偷鸡蚀把米,里外不是人。新政策不止是得罪了乡绅,更把老百姓得罪了,官声民望毁于一旦!

    所以宋知县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他先是让人去请陆骏,又请来了黄师爷。在陆骏来的这段时间,他先和黄师爷商议了一下,黄师爷的意思也是要官府出手稳定粮价。

    “其实还有一策,但依旧有些后患。”黄师爷常在公门中行走,很快就想到一法,看宋知县和陆骏望着他,也不卖关子:“就是让百姓以粮食代替赋税。”

    大家都有些钻牛角尖,老百姓本来就是用粮食交税,用银子是这次才有的。所以恢复用粮食交税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黄师爷接着说道:“如果现在改用粮食交税,那么先前已经交税的百姓听到消息后,自然不愿意,定会起来闹事,要求改用粮食交税,这是其一。”

    宋知县点了点头,不患寡而患不均。而且政令非同儿戏,岂能随便朝令夕改,到时候官府的威信何在?所以在事态没发展到危机时刻,他不会如此做的。

    “其二又回到原点上,收粮税自然要靠乡绅的力量,只怕乡绅依旧如初始那般,要求百姓按照往年的十五稅一来交税。那时要嘛大人修改命令,要嘛乡间矛盾加剧……”

    陆骏想要问,干嘛非要用乡绅?但是忽然反应过来,没有乡绅对地方了如指掌,单靠官府的力量很难收齐赋税。想要让百姓自己交粮税,想想有三分之二的人都选择逃税就可知道是什么概念了,根本不现实!

    “如果老大人规定下去,百姓交粮的数量如何?”陆骏再想了想说道。

    像规定缴纳银两一样规定缴纳的粮食,这貌似也是个方法。

    但是黄师爷经验丰富,苦笑着说道:“和刚刚面临的问题一样,先前缴纳赋税的老百姓一定会要求用粮食交税,第二乡绅无利可图,自不肯为大人效力。”

    “其实最怕的就是,他们哪怕是同意,勉强去收税,只怕也是拖拖拉拉,拖到交税结束时……嘿嘿……”黄师爷没再说下去,但宋知县和陆骏都明白。

    县里收上来的赋税也要上交到设在凤阳府的常平仓,如果新乡县晚交,那么宋知县的职业生涯中将会添上一个大大的污点。

    国朝对知县的考核就几几点:课税、生齿、劝学、农桑、德义,其中课税是很重要的一项,其中课和税又有所不同,税多是指粮税。

    课税一块是对知县最基本的考核,如果不能按时如数上交,对宋知县的考评将会带来大大的影响。

    “那就只能把他们打残、打怕了,才能让其乖乖为老父母效力!”陆骏声音中带着寒气。

    黄师爷却是摇摇头,初生牛犊不怕虎,陆骏不在宋知县的位置上自然不明白宋知县所受到的掣肘,官场上没有人可以随心所欲的施为,都是带着镣铐在跳舞。

    就连当今天子陛下,不也是这样吗?

    陆骏不愿入官场的原因同样有这么一点,大明对百姓比较宽容,但是对官员限制的极严!他陆骏要做的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在这场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奋勇冲杀,让我炎黄子孙不再遭受他前世的覆辙。

    而官场就是个大泥潭,一旦入了其中,就等着沉沦进去吧!

    但是商人的身份不一样,虽然也会有一些缺陷,但是陆骏认为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来克服。

    这时一直不怎么言语的宋知县忽然说道:“子良可愿为我先锋大将?”

    陆骏自然不会推辞,当即躬身道:“敢不效命?”

    “好好。”宋知县满意的点了点头,微笑说道:“有子良相助,定能解吾之困局。”

    “老父母谬赞,骏也只是尽绵薄之力罢了。”陆骏很是谦虚。

    酸了一会,话题又回到该如何应对如今的低粮价上面。

    “刚刚二位都说道拉高粮价,不知计将安出。”宋知县问道。

    “如今可效仿常平仓,由县衙出面成立一个官粮铺,大量收进粮食,这样粮价自然就能拉高了。”黄师爷看陆骏沉默不语,他就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现在唯一能行的对策也只有这个了,陆骏心中叹息不已,看不到对手的牌感觉真是让人太过郁闷,每一步都是被敌人牵着走的。

    暗暗打定主意,等这波事情过去,一定要和孟大掌柜一道尽快把情报组织建立起来,并且尽快为自己服务,越快越好!

    “骏也是这个意思,只是刚刚听黄先生的分析,还是有几个方面要防患于未然。”陆骏看宋知县和黄师爷都看着他,他慢慢说道:“最主要一点就是防止乡绅拿钱不干活,这种情况不能姑息。”

    黄师爷点头赞同:“依照那帮人的尿性,这种可能不是没有,这点要避免,不然做再多努力都是功亏一篑。”

    “那子良有何应对之策?”

    “负责征税的乡绅将有原来的一家变成三家,名义嘛,就以时间太紧,着另外两家协助为由。老父母规定下去,凡是不能按时收齐粮税的,将有其他两家替代……

    老父母这里需要准备好一份任务进度表,规定好每一天的进度,三天连着不能完成任务就换人!

    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普通老百姓都会愿意做这件事,不怕没人,更何况乡间太多的富户都眼巴巴的盯着这个肥差呢!”

    陆骏颇有些指点江山的意味。

第五十八章 斗智(中)() 
“说到设立官粮铺,拉抬粮价,这银子也是万万少不了的,不知老父母可有备足?”

    宋知县和黄师爷互相看了看,有些尴尬,还是黄师爷轻咳了一声道:“这个……时间仓促,县衙确实没有那么多存银……而今加上刚刚收上来的银两,也只有两万两不到。”

    陆骏早就了解县衙不会有那么多银子的,但还是装作惊讶的神情说道:“两万……”随即就住了口。

    “可是不够吗?”

    岂止是不够,乃是大大的不够!起码再多十倍才可有能力把粮价拉抬上去。不然真以为乡绅是吃素的?为首的几家大户哪家没有两万石粮食?

    因为朝廷的制度,各级官府的收上来的课税多数都上交了户部,少许截留也是为了维持衙门的开销,当然衙门会有其他进项,但多数是进了私人腰包,真正用作公款的没多少。

    国朝之富在于乡绅,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有大批的中产阶级存在!他们盘踞地方,势力庞大,身家丰厚,官府不止是在收税时要用到他们,而是有很多事情都要借助他们。

    其中最主要的借力就是钱财!

    知县考评中有一条:农桑,说的就是要兴修水利,鼓励农桑,其他修桥铺路等公共设施也都要建一些,这样在大计之年才能得个好成绩。

    做这些的要钱财,县衙的收支不回有太大的差距,结余的那点银子也不可能完成像样的工程,所以借助乡绅的财力来完成这些工程就是必不可少的了。而一般不是太过分的要求,乡绅们多数都会出钱的。

    也是因此,才养成乡绅们略有些骄奢的性子。

    是不是很像后世米国的情况?

    但是陆骏仔细观察发现,情况差别很大,最起码知县的权力要大得多,百里候也不是白叫的!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同样不只是说说。

    其实宋知县虽然思想上较为开明些,但是他依旧是个受到传统教育出来的精英,儒家那一套在他心底根深蒂固。若真是狠下心来快刀斩乱麻,不要瞻前顾后,这场风波其实很容易平静下来。虽然有些后患,后续或者麻烦些,但世上哪有两全其美的法子?

    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不外如是!

    既想做成事情,又不想担责任和怕麻烦,若真是有这样的法子,陆骏倒是想要好好学学!

    “两万两银子砸下去,也就是听到声响,连个浪花都不会有。”陆骏有些淡然的说道:“若是所料不差,乡绅自然不会由着官府拉抬粮价,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派人来捣乱,大笔的粮食砸下来,官粮铺接是不接?”

    “以黄先生对本地乡绅的了解,你认为他们能拿出来多少石的粮食?”

    “最……最起码二十万石。”黄师爷脸色有些发青。

    “那就是了,二十万石对他们来说都是少的,而我们能吃下多少?两万石都不到……所以虽设官粮铺,必须设定一个限额,就按粮税的处罚额作为最高限度,官粮铺本就是为此而设,也无人可以质疑。”

    黄师爷点了点头,有些佩服道:“还是子良你心思缜密。”

    “黄先生谬赞了,其实这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拖延时间罢了。乡绅有的是人,他们想要阻挠还是可以的,所以为了能做到万无一失,下面这个却是必须的。”

    宋知县不由得盯着陆骏,他这次把陆骏叫来果真是叫对了。陆骏本是年幼,接触的几次陆骏也未露出过人的才干和谋略。

    他这次找来陆骏也仅仅是因为涉及到商业方面的内容,他和黄师爷都不太懂,遍观身边,也只有陆骏通晓经济之道,所以才会请他过来。

    然而陆骏展露出来的不止是经济知识,其心思缜密,走一看十的谋划让他大为惊讶。更让他惊讶的是,陆骏仅仅二十不到,就能如此深谋远虑,若是能入了官场?

    “乡绅所凭借的,无非是官府对他们的依靠,只有釜底抽薪才可彻底摆脱他们的掣肘。”

    这是实情,但宋知县若是另有人可用,也不用这般麻烦了。虽是最简单的计策,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