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财团 >

第30章

大明财团-第30章

小说: 大明财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违规之后该如何处置?”有人问道。

    “若发现有商会之成员违规,会视情节轻重进行相应的处罚……当然最严重的就是逐出商会。”陆骏说到这里,抹了抹下巴说道:“这个要大家议一议,驱逐出商会的成员是该从重处罚呢,还是从轻处罚?”

    商会本身是个包容的组织,来去可谓是自由,不设限制,按说处罚也不应太重。但是商会在前期陆骏自信利润丰厚,将会有许多人铤而走险,若是处罚力度太小,那就失去了意义,更严重的后果是大家一起对规章制度视如儿戏,那成立商会也就是无用功了。

    从轻从重,众人渐渐的分成两派,开始有些争执起来。

    陆骏见状,急忙说道:“大家稍安勿躁,某刚刚又想了想,大家的目的是赚钱……所以罚款时重一些,其他处罚就相应的轻一些罢了。”

    “若是他人不认呢?”

    “呵呵,有合约文书,官司打到官府也能站住理。”

    众人这才想到,陆骏对合约文书及时看重,而且条款分明,最后俱是点头通过。

    中秋宴会就这么过去了,但是一个对大明影响深远的组织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

第五十五章 风起(上)() 
中秋过后,时间很快就到了宋知县规定的缴纳赋税的最后期限,陆骏让孟大掌柜统计了一下,发现仅仅收到了三万两银子左右。

    大明工商发达,海外的银两大量流入,导致银价较国初跌了不少。这次宋知县给出的粮价是一石换一两二钱银子,平均下来每户大概要出二两银子左右的赋税。

    如今才收到三万两银子,也就是说才有一万五千户缴纳了赋税,还有四分之三的人没交,这其中有一部分人是暂时没有凑足银两,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是选择了试图逃避。

    陆骏把这个情况反映给宋知县,宋知县叹息一声道:“果然还是子良思虑周全,这些人必须要以雷霆手段震慑才是,本官这就安排人按户排查,凡是胆敢逃税的,觉得不能手软。”

    宋知县并没有太多爱民如子的想法,在他看来,百姓愚昧,施之以恩的同时,还要加之以威,翻译过来就是胡萝卜加大棒。所以看到有这么多百姓敢逃税,他会毫不手软的处罚。

    事实上,那些得了命令的胥吏和公差,联合乡绅一道,只有更加严苛。

    在第二日的新阳旬报上,宋知县又发表文章,严厉斥责那些胆敢逃税的人,警告那些抱着法不责众想法的人不要抱有幻想。果然没等多久,这些人等来了如狼似虎的公差,赋税足额上交不说,还要花费不少来大点一二,心中大事后悔,但已经晚了。

    而那些事先通过工商钱庄交了税的人家则是欢喜的同时,暗自庆幸不已。幸好及时交税,没有抱有幻想能逃过赋税。

    想想也是,自古以来老百姓种地哪有不交皇粮的道理,而今大老爷宽仁,让大家比往年少交了三成,竟然还有人胆敢逃避不交,真真是岂有此理!也无怪乎大老爷发了那么大的火气,该,真该!

    在乡间闹的鸡飞狗跳的时候,陆骏注意到县城里也开始有些情况发生。

    县城最大的丰隆粮铺前,此时围满了百姓,只听得老百姓喊道:“喂,你们粮铺还收不收粮食了?”

    “是啊,我们都等了一上午了。”

    “人呢,出来个人啊!”

    不一时,从粮铺里出来一个小伙计,看了外面的百姓一眼,在外面挂上一个牌子,只见上面写着几个大字:今日小麦价:一石一两银子。

    “吓?”老百姓顿时大惊,怎么这粮价说跌就跌了?昨日还给出了一石一两一钱五厘的价格

    “有没有搞错?”

    “对啊,你们大掌柜呢,让他出来说话。”

    陆骏在不远处的茶棚里坐着,注意力都在盯着这边,陆义在旁负责传递消息,把刚刚的情况说明了一下。陆骏喝着茶对周馥说道:“明心兄,可有看出些端倪来。”

    周馥经过半年的历练,加上学习陆骏的那些书籍,早已非吴下阿蒙了。稍稍转念一想,就说道:“莫非他们是准备打压粮价以获利?”

    “不错。”陆骏点了点头,眼神看向粮铺那边有些沉思。

    “可是某觉得有些不太现实。”一同在做的是孟掌柜,他沉吟道:“粮食非同他物,乃是百姓之必须,粮价若是太低,老百姓放着不卖就是了,甚至还要多屯上一些。”

    “是的,这么一来卖的人少了,这粮价就会升上来。”宋大掌柜也赞同道。

    “莫非打压粮价是为了收税?”周馥想了想道:“如今大老爷放权给乡绅,着公差配合下乡把未缴纳的赋税收起……因为是以银两计算,他们此时打压粮价,无非是为了多收些粮食吧。”

    “这个自然。”宋大掌柜有些担忧的说道:“不过若是任由他们打压粮价,只怕还是苦了百姓,这就违了大老爷的初衷。”

    陆骏沉思许久,乡绅大族接机打压粮价在他的预料之中,只要不是太过,宋知县也不回过问,这本是他们定好的用以安抚乡绅们的政策。不然真让乡绅们一无所得也不可能,宋知县现在依旧需要用到他们。

    然而一丝担忧依旧萦绕在心间,甚至有些心惊胆战,但他还是想不出头绪来。

    根据市场经济,今年粮食收成依旧不错,大老爷又比往年降低了赋税,这么一来民间存粮必然会多,老百姓拿出多余的粮食来换取银子花用。加上更多的百姓卖粮交税,这卖多买少,加上商贩乡绅接机打压,粮价自然就下来了,这本是在常理之中。

    但是万事都有个限度,粮价可以有所下降,但降个几厘一钱都很正常,今日一下子跌了一钱五厘,让陆骏心生警惕,必然有人借此故意打压,却不知用意何在。

    诚如孟掌柜所言,这粮食非同他物,自古以来均是不法奸商接机抬高粮价,以赚取暴利,哪有商家打压粮价的道理?粮食无论在何时,都是国家稳定之基石,保持粮食低价稳定才能让老百姓过上安康的生活,是有利于统治的需求。

    “又跌了,公子,粮价又跌了。”陆义从前面打探消息回来说道:“刚刚粮铺又发布新价,现在一石小麦只有九钱银子。”

    众人隐约能听到粮铺门口人声鼎沸,大声抗议不止!

    而从其他地方传来的消息说,城中几大粮铺俱是挂出了现在的粮食价格,小的粮铺因为看不清形势,暂时停了收粮的业务。

    “嘶。”周馥倒吸一口凉气,这粮价一下子跌了四分之一,好大的手笔!

    宋、孟二位大掌柜乃是老江湖,倒是不以为意,不过依然感到心惊,照这个速度下去,这粮价今日能跌到五钱银子一两!

    这么一来,怕是大老爷要坐立不住了。

    这些日子陆骏都住在城中,周馥本是来看看陆骏,更重要的目的是想看看济公传的后文。新阳旬报发行全县,而且是陆骏筹办,他自然看到了报纸。连载的话本《济公传》一下子吸引到了他,在得知是陆骏所做,就忍不住常常问陆骏要后稿。

    这次他本是休沐——陆骏规定,所有人员必须没个旬日都要有一日用以休沐,他也无事就跑来见陆骏。

    而孟大掌柜因为得了陆骏首肯,要成立一个商业情报组织,在和陆骏定下基本框架外,他这次来是汇报进度的。

    不想传来消息说,城中粮价大跌,陆骏拉着他们一起过来,却看到这么一出好戏!

    几个人心思百转,陆骏依旧面露沉思,直到宋知县派人来请,才把他从沉思中惊醒。

第五十六章 风起(下)() 
“想来谁都不会想到我们的用意。”周彦手拿一把折扇,身穿儒服,一副翩翩佳公子模样,对着其他几位家主略有些得以的说道。

    “怕是除了你周良聿,包括我们都不知晓你的用意。”黄维年冷哼一声道。

    周彦之前只是言道借此机会打压粮价以此获利,黄维年本也是同意的。只是到了现在,情况却没有如黄维年的预计那般稳定在某一个价格,而是还有继续下跌趋势。

    因为事先有言,此事由陆骏任由陆骏施为,黄维年纵然有反对的意见,但有施敏山压着,他也是无法,所以听到周彦的话,很是不爽。

    周彦却不以为意,他对黄维年深施一礼道:“非是不愿告诉各位叔伯,实在是此事不可说……若是不信小侄,那各位叔伯均可退出,小侄现在就把银钱退还。”

    黄维年再次冷哼一声,扭过头去不再说话。

    “非是不信良聿,而是大家均想知道具体的情形,现在粮价被我们压得这么低,相当于大家手里的资产也在大量缩水,纵然我等可以理解,但其他人呢?他们要如何想?”

    他们作为本地乡绅,世家大族,手中田地加在一起超过县里田亩总和之半数,大部分人的身家性命都在田地身上。而粮食就是他们的资产,粮价高的时候,他们的资产就会膨胀,低的时候就会缩水,这是很简单的市场规律。

    所以起初大部分的打算则是趁这段时间拉低粮价,以便低价收粮,过后再把粮价抬高,这样一进一出,起码五成以上的利润!

    而拉低粮价也不是随便给价格,大部分还是跟着市场走,以现在的年景,正常可以拉低一钱左右,最多不会超过两钱银子,不然再想拉升回来就很困难了。

    这个道理在座的众人都懂,相信周彦也不会不明白,然而今日他把粮价直接定在九钱银子一石,却是让众人煞是费解。

    不合常理啊!

    “就是如此,小侄才不愿说出来的,毕竟人多口杂,而且是反其道而行,一不小心就漏了底,那么就不灵了。”

    “你是担心我们口风不紧喽?”黄维年面色难看。

    周彦不置可否,继续说道:“想必大老爷马上要坐不住了,以我的估计,他定会出手稳定粮价,不会任由粮价就这么跌下去……”

    “然后呢?”施敏山这才出口问道,刚刚他一直沉默不语,并未插入进来。

    依他对周彦的了解,其人不是无的放矢之人,既然这么做,定然有他的用意。

    一辈子都在和人明争暗斗中度过,他施敏山沉得住气!

    更何况,施敏山有意让周彦树立起威信,若是此事能成,那周彦必然可以接替他,成为众乡绅的首领,这样他才放心的退居二线。

    和知县七年一任类似,他们乡绅也有首脑人物,只是没人来任命谁谁谁,也无任期限制,只要大家服你,你就算是首领!

    现在的乡绅首领是他施敏山,但他已是年过六旬,早就想要卸任这首领的虚衔,但是后继无人,他只能继续领导众人和官府保持着平衡。

    若无人领头,那么整个新阳县的乡绅就会群龙无首、一盘散沙,到时候官府对他们是予取予求,他们还反抗不得,甚至县衙的那些胥吏也要趁机啃上他们两口,这样的情况在别的县不是没有!

    如今周彦无论才干、人品都能让施敏山满意,唯一不足的是他年纪还是太轻了,在一帮五十岁往上的老头子中显得很是碍眼,资历不足成为周彦接任乡绅首领的最大障碍。

    这次宋知县一手打破平衡的事态,虽然后面宋知县也有补偿,默许他们收取罚款和低价收粮的行为,甚至主动提出来以银子结算,就是为了方便他们行事。

    然而这毕竟是宋知县给的,而不是两方坐下来商谈的结果!如果他们没有其他作为,那么有了这次,接着就会有下次。官府将会一步步蚕食他们乡绅的利益,那他们乡绅将会渐渐失去和官府抗衡的资本,慢慢的成为一盘散沙。

    这将会让先辈们的心血毁于一旦!多少年来,新阳乡绅也是从一盘散沙慢慢被聚集成能和官府叫板的存在,甚至县衙的胥吏都被争取在了他们一方。若是就此在他手上毁去,如何能甘心?

    这次周彦有意借此机会行事,他也就乐得放手让他施为,毕竟这是个难得的好机会。县衙宋知县打破官府和乡绅的平衡,侵占他们乡绅的利益。若是周彦有能力力挽狂澜,救他们乡绅于水火,那么以后谁还会对周彦不服?

    所以尽管施敏山内心也是充满了不解,却并没有质问,还是那句话,他一辈子老江湖了,沉得住气!

    “然后卖粮!”周彦没怎么想就直接说道。

    “你是说我们卖粮?”顾塍有些不可思议道。

    “那还能有谁?不如此如何能把粮价真正压低下来?”周彦沉声说道。

    顾塍皱着眉头再次沉默,其他人也均是沉思不语,以现在周彦定下来的粮价如果卖掉,他们这帮人亏大发了。

    正在此时,门外进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