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财团-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新旧势力发生碰撞,他虽然有信心能战胜对方,但也要讲究策略和方法,更应该把握住分寸和适度,不然就是纵然赢了对方,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国人讲究乡土观念,陆骏虽是后世的灵魂,但他也在八丈河镇生长了一十八年,是不折不扣的本地人氏!镇上的百姓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沾亲带故的比比皆是,尤其是本地的大族,树大根深、枝繁叶茂,一个处理不好反而落得千古骂名。
陆骏自认做不来枭雄,更是知道这名声对商人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古代,所以他一直很是爱惜羽毛,这从平时镇上的舆论上也能看出一二。
“就是不知,这次能盘进来多少人。”陆骏边看着那两对父子对吵,边自言自语道。
“要不我去查查?东家刚刚不是提到,要建一个情报机构吗?”孟大掌柜在旁倒是听到了陆骏的话。
“哦……”陆骏愣了一下,想了想言道:“也好,那就辛苦孟掌柜了。”
“何谈辛苦?”孟大掌柜笑道:“说起来,我对这个情报机构还是充满了想法的。”
“大掌柜何不说一说?”陆骏就怕孟大掌柜嫌这个做法不太光明,这也是大部分人的想法,会对阴私之事有着本能的排斥。
孟大掌柜却摇摇头道:“还请东家等待一二日,回去我整理之后再和东家细说一二。”
“嗯,此事倒也不急。”陆骏点点头,这里也不是说话的地方,更不是说话的时机。
正在这时,刘文官却来到陆骏跟前说道:“陆小子,我就问你是放人不放人?”
这问话甚是没水平,是想让自己赶刘立山走,陆骏心中冷笑。泥人也有三分火性,我能看透事情真相,但不代表我就没意见,当即说道:“我两大工坊不是人牙行,大家来去自由,刘兄走或不走自有他本人来决定……再者说来,凡入我工坊之人,都签有用工文书,在文书未满期限之前,且未犯有错误,工坊是不得随意辞退工人的,当然工人也不可无故不来上工……”
“文书?”刘文官一愣,没听说过哪家工坊用工还签文书,除非是去当学徒,却不知有何讲究。
文书即合同,陆骏在工坊里推行的政策,在整个大明朝算是新鲜事物,刘文官没听过也很正常,不过刘立山没和他说吗?
这个还真没,当时签合同文书时,刘立山一看才两年的期限,就有些犹豫,问了其他人才知道这是正常的,满约后如果没意外,双方没意见还要续签。
但是刘立山知道自家老子的脾性,如果告诉他合同文书只有两年的期限,肯定要骂自己没用之类的话,索性就没说,反正也不是啥大事。
“你跟我回家,和我说个明白是怎么回事。”刘文官揪着自己儿子说道,在人前这么一闹腾,而且自己还很没面子,就打起了退堂鼓。
“不回,我还要上工,不可擅离岗位,等放工后自会回家里。”刘立山执拗道。
“你……你个不孝子,胆敢忤逆……”
陆骏当即说道:“父母呼,需顺从……刘兄当回家看看,工坊这边没关系,随时回来上工都可。”刘文官连忤逆的话都说出来了,陆骏也不好再留他,但是刘立山的表现不错,最后也给他吃了个定心丸。
由于功课没做,对合同文书不了解,招工时根本没提合同文书,再加上他们是新开的工坊,前途未卜,导致吸引力远不如两大工坊,不过还是招到些被两大工坊刷下来的一部分人。
到了下午酉时三刻,天色渐黑十分,整个招工才算告一段落。
第四十章 新阳旬报(上)()
忙完招工,第二天陆骏马不停蹄的赶去了新阳县,来到鸿都书坊去看顾长君最新完成的报纸。
报纸在这个年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既然办了起来,陆骏还是很重视的。这不,早早来到鸿都书坊,顾长君还没起床呢。
这些时日没日没夜的在编辑、排版,可把顾长君累坏了,昨日完成了报纸的整体部分之后,他就一头倒下去呼呼大睡了,到现在都没起来。
不过陆义知道自家公子要来,已经开门等候他了。
“宝林兄还没起床?”陆骏倒很想恶作剧的去掀被子,不过时代不一样,也只能想想罢了。
“起了起了。”顾长君听到动静,最主要是睡足了,这才被惊醒。
不一时顾长君从里院出来,还是有些衣衫不整,陆骏也不见怪,只是说道:“不必着急,宝林兄打理清爽了再说。”
顾长君边系丝带,边讪笑道:“见笑了,见笑了,容我稍作整理。”
叙了会闲话,顾长君也整理的差不多了,就拿起一张大幅纸说道:“子良请看,这就是按照子良的构思做成的报纸。”
“嗯。”来就是为了看这个的,陆骏也不多言,接过来先感受下纸张质量,发现还不错。
打开之后,铺面而来的是一股墨香,用的也是好墨,陆骏点点头,再凝神细看,发现报纸是印刷的,而不是手写,这个倒是没听陆义提起过。
最主要的是,这印刷质量还不错,字体甚至比后世的报纸上的字大不了多少,都是那种蝇头小楷,这工作量可不一般。
“陆义说你昨日来不了,我就让人先印了一版出来,其他几个版面还都没印。”顾长君解释道。
陆骏随即翻看下面,果然只有这一版是印刷的,陆骏也没多说,而是先看了起来。
内容方面基本上都是按照之前的规划,讲的都是市井方面的内容,通篇也都是白话文,普通人看起来没啥困难,让陆骏看来还是符合要求的。但能不能被老百姓接受还不好说,要投放之后才能看出效果来,陆骏也不敢保证这报纸一定能被这个时代的老百姓所接受,甚至大受欢迎。
放下报纸,陆骏问道:“宝林兄,这报纸印刷是找谁印刷的?”
“我大伯家有个工坊,专门刊印书籍的。”
“唔。”陆骏沉吟道:“报纸的印刷也是极为重要的环节,你看看能否握在自己的手里,哪怕自己弄一个工坊出来……对了,日后报纸的发行量会很大,纸张的需求也会极大,还要有个造纸作坊。”
顾长君摇摇头,懒洋洋道:“这个子良想办法吧,听闻你办工坊是有声有色,我自愧弗如,还是不掺合了……一个报纸,一个学堂就够我忙活了。”
陆骏叹了口气,知晓顾长君不是推辞,看来这也不是一时两时能解决的。
自古以来各行各业比较封闭,其他行业的人很难打入另一个行业,学会了一门手艺都是能够吃到老的。陆骏想要办工坊,就要有技术工人,不是张嘴就能办成的,而想要找到闲置的技术工人是很难的事情。毕竟现在不似后世各行各业都很繁荣,工人众多,随便什么人才都能够找的到。
揭过工坊的话题不提,陆骏花了一个多时辰仔仔细细的了报纸所载的内容,并未多做评价。
“子良可有什么意见?”见陆骏放下报纸,顾长君有些紧张的问道。
通篇的报纸内容是他一个人完成的,而且还是大白话文,他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还是希望得到陆骏的肯定。
“这个内容方面,小弟也不敢多做评价。”陆骏押了口茶,缓缓道:“不过看文风,通篇是宝林兄所做,这工作量实在太大……”
“也是,不过前期人手不足,先这样办着。”顾长君点点头,为了这篇报纸,可是绞尽了脑汁。
“不可……还是要找些人手来一起完善报纸,还可在报纸上征文,若有人愿意写稿给我们,而其稿件又被我们采纳,其人则能得到一笔稿费……如此一来,倒是能省却不少功夫。”
“这个……会有人愿意投稿吗?要知道文人历来的习惯是不愿和铜臭沾上关系。”听到花钱买稿件,顾长君疑问道。
“报纸刊登的是其笔名,并不会把真名刊登上去,这样一来,想必会有许多人愿意投稿的……事实上投稿要求不必太高,白话文、语言通顺、内容能被老百姓接受即可。”陆骏说到这里,就想到了,这个时代叫话本。
“话本自国初流行起来,四百年来一直为老百姓喜欢,更由此繁衍出来说书人……连载话本应该比较能吸引人的……”说着说着,陆骏想到了后世的四大名著,如今虽然很是流行,类似的故事有,但和四大名著却相差甚远,陆骏一时引以为憾,如今却是个机会。
当即说道:“如今没听说过有哪位大家有新的话本新作,而老的作品多背百姓熟知,这样吧,话本由我来创作。”
说到创作,陆骏有些汗颜,应该是剽窃,不过他不说,也不会有人知道。
顾长君愣了愣:“子良还能创作话本?”
“嘿嘿,试试看。”陆骏有些心虚。
“好!那我就拭目以待。”顾长君想了想道:“若是能赶在这版报纸刊印前写出来最好。”
“这不是就要准备刊印了吗?”陆骏有些奇怪,怎么这般急促?
“呵呵,这四张报纸,印刷都要三天时间,如果能在这期间完成最好不过了。”
“呃……要这么久?”陆骏听说印刷要三天,有些吃惊。
“是啊,这么多字,光活字排版都要许久,……”顾长君稍稍解释了一下印刷的过程。
“如此说来,编辑、校正要画上个五天时间,印刷再加上铺货也要五天时间……这么一来,我们最快也要十天才可出一期报纸了。”陆骏有些无奈。
“差不多吧。”顾长君默算了片刻说道:“不可以吗?”
“那就十天一版。”陆骏轻叹一声:“本来报纸的名字我都想好了,叫新阳早报……现在只能叫新阳旬报了,一个月出三版报纸。”
“子良起初不会打算每日出一版吧。”顾长君惊讶道。
“那倒不至于……起初是想三天一版……十天就十天吧,先办着,慢慢来。”陆骏晓得这事一时也急不来。
第四十一章 新阳旬报(中)()
五日之后的早晨,在新阳县各个乡镇上的工商钱庄里,在新阳车马行各个网点前都出现了一份叫做《新阳旬报》的东西,他们管这个叫报纸。
而在县城,沿街有多个孩童拿着报纸叫卖:“卖报卖报,两文钱一份……”
老百姓很好奇,对这个新出来的,叫做“报纸”的东西都忍不住问道:“这个报纸有啥用处?”
这些孩童虽是临时找来的,但也简单培训,并且叮嘱过,每卖出十份报纸,他们能得一文钱。
所以这些孩童卖起报纸来都很起劲,对过往来询问的人说道:“报纸是用来看的,你看这……”孩童拿起报纸,指着最大的几个字说道:“秋收将至,知县大人叮嘱要做好秋收准备。”
“都说了什么?”
“大叔自可买回去自己看。”孩童笑道。
“我可看不懂这个。”
“看得懂……大白话写的,只要识字就能看得明白。”
“只要两文钱?还有什么内容?”
“是的,只要两文……大叔若是喜欢话本,这报纸还出了新的话本,之前从未有过的,大叔可以看一看。”
这可让买报的起了兴致,他平日里最爱话本,茶馆酒楼也是常客,多是为了听书。但多少年来,许多故事都听腻了,这几年新出的话本又没啥吸引力,说书人也不没怎么说过。
听说有报纸上有新的话本,他当即没犹豫,给了孩童两文钱说道:“拿来我看看。”
“好嘞。”报童给了他一份报纸,翻到话本一页说道:“看,这就是新出的《济公全传》。”
中年人拿过来一看,定眼观瞧:
第一回李节度拜佛求子,真罗汉降世投胎
话说大宋南渡以来,建都临安……
中年人最爱话本,这一部《济公全传》乃是他从来没看过的,民间虽有道济和尚的传说,但多在江南一带,中原腹地少有耳闻,他自是不知。
在后世,济公的故事在民间的影响力也很大,各种影视剧的版本很多,而且不似四大名著一样是单一题材,济公的故事里有神魔斗法、长枪袍带、公案短打等多种题材,几乎囊括了现有的题材,可以说能满足所有人的口味。
中年人一看就收不住,拿着报纸站在街中间就看了起来,等一篇终了,意犹未尽,想问报童,却见许多人围着报童问道:“给我来一份。”
“我也要……”
“给我给我……”
这让没见过阵仗的报童吓得哭了起来,边哭边说道:“我……这里的二十份……已经卖完……”
“那什么地方还有?”
“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