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财团 >

第19章

大明财团-第19章

小说: 大明财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可以保证,你说的自然科技是存在的,至于是哪一门课,设计到什么技术,我就不敢断定了。”陆骏也是很严肃地说道,他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他又找到一位和自己能够有共同语言的人了!

    “好、好……”顾长君有些语无伦次:“还有那些技术、制度……”

    “既然宝林兄也懂这些,我们坐下来好好聊。”说实在的,陆骏的内心也是很激动,只是没有顾长君表现的那么明显。

    他已确定,这顾长君是这个时代少有的,能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人,尤其是在内陆地区,几乎是凤毛麟角的存在。不过看他的表现,估计和自己一般,闷在心中无人倾诉,说出来还怕别人当自己是神经病。

    拿这地图来说,跑出去告诉别人,我们生活的世界叫做地球,是个圆形的物体,大明仅仅是其中一国……不止百姓当你是傻瓜,官府也该找来了。

    自古以来,天圆地方的概念深入人心,中华大地作为世界中心一直是是固有的认知,所以国朝一直自称****,这透露出国人的骄傲!

    想要打破这种观点,很不容易,单靠陆骏一人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聚集起越来越多的志同道合的人,才可逐渐改变这个社会生态。

    从一开始,陆骏就知道,发展工商、普及科学、改变民族命运的事情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干的,所以才有学堂,才有周馥来帮助。

    现在陆骏他们这些人太过渺小,更是没有什么话语权,陆骏也仅仅能影响少数人。而诸如江淮工坊、工商钱庄等,只是靠利益聚合起来的,想要让他们接受陆骏的世界观,几乎是不可能,最起码现在不行。

    所以现在见到这么一位,陆骏甚至比他本人还要激动,只是城府深,没表现出来罢了。

第三十四章 鸿都书坊(下)() 
“这里就是北极和南极……”

    “这个叫欧洲,也就是我们说的泰西之地,这里是古波斯,这里是天竺,他们叫印度……”

    这是二人在讨论地图。

    “咦,这本化学却比我那本丰富……这本格物也是……”看完地图,顾长君引陆骏看自己的藏书,惹得陆骏极是兴奋。

    “妙妙妙!宝林兄,你这可真是个大宝库!”

    看着自家公子手舞足蹈,陆义一个人默默地来到墙角不再打搅。此类情况也有过,就是之前公子收罗到一本新书的时候,会变得很兴奋。

    他知道自家公子没事,现在自己要做的就是不要去打扰即可。

    陪着陆骏的顾长君一脸的震撼,他想不到陆骏小小年纪,却如此博学,这些书籍是自己花了十多年收集起来的,许多是自己不曾看过的,更有许多是看不懂的。

    而陆骏过了一遍,几乎都能认得出,有些翻看还能评价一二。

    若非亲眼得见,他是不相信的!

    兴奋之后,二人重新坐下来,陆骏说道:“宝林兄,我有个不情之请。”

    “子良请说。”顾长君大概猜到陆骏的目的。

    “不瞒宝林兄,我在八丈河镇设了一座学堂,主要用来教授学生们自然学科,如今学堂只有我一人在为他们上课,且时常会因为各类事情而停掉……若是宝林兄同意,我想请宝林兄出任学堂山长,帮我教导那一帮孩子。”山长,即校长之意!

    “……为了方便宝林兄,这学堂搬到县里来也是可以的。”陆骏补充道。

    顾长君愣了一下,他本是猜想,陆骏会抄录一份自己的藏书,想不到是这个要求。但他根本没有犹豫,想也不想就答应下来。

    对他来说,现在就缺少人倾诉,世人皆醉我独醒且无人倾诉的感觉真的很难受!这种感觉他体会过,陆骏也体会过,请顾长君出任学堂山长可以说是一拍即合、水到渠成之事

    “只是怕能力不足,比不得子良博学,这里藏书虽多,但许多我是看不懂的……到时反倒误人子弟。”顾长君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知识有限,怕是教导不来。

    “这个无妨,你我二人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科来教导他们,另外我们也可互相学习,也可再引一些有识之士到学堂教导……宝林兄能收集这许多藏书,应该也认得一二人吧。”

    顾长君的藏书,林林总总不下千本,和陆骏的藏书一样,几乎没有经史子集之类的书籍,多是和自然科学相关的。单靠顾长君一人之力,想要收集这么多,几乎不可能。

    “倒也有几人,不过他们多在沿海,也因有他们在,我才能收集这么多书籍……平日里我们多是书信联系,能不能请来还不确定。”顾长君思量道。

    他认得那些人多是富家子弟,是他十多年前上京赶考时结识的,也因他们了解了外面的世界,改变了他的一生。

    自打知道大明外面的精彩世界,他便沉浸其中,甚至学业也顾不上,********的想要更多的了解这个世界。为此他不惜和父亲闹掰分家,自己一人在这里开了个小书坊,成了众人眼中的疯子!

    十多年来,他不管自己能不能看得懂,一切相关的书籍都被他收集过来。甚至跑去过沿海几次,但因为受朝廷限制,几乎见不到外国人,只是多带回来几本书。

    他所有的知识都是从书上的来,因为少有人倾诉,他甚至怀疑过自己所收集过来的这些书是不是真的,这才有二人初见,他会问一些简单的问题。一是为了确认陆骏是否是同道中人,二来更是为了确认他所学知识的真伪。

    其实他对请人过来是不报有什么希望的,那些人多是富家子弟,因地利原因有了许多和海外接触的机会,但他们的心思多数还在传统的吟诗作对和四书五经上,却是和他们不是一路人。

    “宝林兄尽量试试,这是一门新兴的事业,许多人会有所顾忌,但我相信最后是能普及开来,你我二人为其先驱,却也需要许许多多和我们有着一直目标的人一道,才能把普及科学知识的事业做起来。”

    “科技对一个国家的影响想必宝林兄也能知道,法兰西的火炮独步天下,使得拿破仑横扫欧罗巴大陆。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的泰西诸国的生产力提高了许多倍,沿海的洋布就是最好的佐证,质优价廉,都是得益于技术的发展和更新。

    又有火车和轮船,使得运输得以借助机器之力飞速发展,这些也都是技术的力量。

    如今,国朝上下依旧做着****上国的美梦,却不知许多东西被国外甩在了身后。当有一天,别人开着铁甲蒸汽战船来打我们,而我们却靠着木制舢板迎战……当有一天,别人开着火车,上面载着成千上万人朝发夕至来到国朝作战,而我们调兵却要一个月时间……当有一天,别人靠着机器一天生产的武器比我们一月生产的都多……这些想想都觉得后怕。”

    “而要改变这些,最直接的做法就是靠教育……当大批拥有先进科技知识的学子们为国朝服务,才能避免我说的情况发生。”

    “但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许多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甚至你我都不一定能看得到……不过,虽千万人吾往矣,却不知宝林兄可愿同我一道做这场事业?”

    “嗯嗯。”顾长君使劲的点了点头,感觉陆骏就如指路明灯一般。

    他先前读书,钻研各种知识,更多的是好奇心驱使,********的想要了解更多,哪里有什么目标和理想?所以一直有些迷惘,不知自己坚持这许多年为了什么!

    但是今日和陆骏交谈下来,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那就是普及知识、开启民智,为伟大的教育事业做贡献!

    想到这件事业的光荣和使命,顾长君甚至比刚刚见到陆骏还要激动。

    只见他站起身来对陆骏深施一礼:“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以前我顾长君真是白活了……请受我一拜!”

    “使不得,使不得!”陆骏急忙接住,拉着他坐下来道:“你我二人虽初次见面,却如相交多年的老友。有道是:人生难得一知己,今日我也受益匪浅,宝林兄这般真是折煞我也!”

    “人生难得一知己!”顾长君热泪盈眶,知音啊!

    求票求收藏

第三十五章 报纸() 
“子良可有听闻过报纸?类似于国朝的邸报,却是面向普通百姓的。”重新坐下来的顾长君问道。

    “自然听过,宝林兄有意办报纸?”陆骏有些诧异。

    报纸一事,陆骏也有考虑过,不过感觉为时尚早,准备到颍州府发展时再把报纸提到日程上。毕竟报纸不同于其他,掌握着舆论喉舌,想要办好,非要大把的银子撒下去不可,还不一定见效。而且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为报纸服务,现在的陆骏还不具备这个条件,就暂时放下没考虑。

    “不是考虑,而是为兄已经办了起来。”顾长君表情有些无奈:“不过没啥效果,发出去也都是当作厕纸给用掉了。”

    “如今为兄已晓得日后之路,却想到这报纸也是极其重要的工具,能够为普及科学服务,不知子良如何想?”

    “这自然是极好的。”陆骏点头说道:“报纸想要办好不简单,不知宝林兄能否有时间和精力来做这件事。”还有学堂等着他顾长君呢,陆骏是怕他顾此失彼。

    “我想是没问题的,大不了累点,子良放心,学堂为重,这报纸也算是顺带着做,不会误了学子们的课业。”顾长君心里也明白孰轻孰重。

    “那行,宝林兄你看着办,我这边可以出钱,但人手这块需要宝林兄自己想办法。”陆骏手下也没人可用,他想了想道:“不过我提几点建议,宝林兄看合不合适。”

    “子良请说。”

    “泰西的报纸分为几类,我们要先想好做哪一类的报纸。综合类的报纸,里面包含内容广泛,涉及各个层次,如今我们刚开始,不太适合做这个。”

    “对对对,我外面放着的报纸都没人看,我自己做起来也很累。”

    “可否让我一观?”陆骏有些好奇他做的报纸。

    顾长君起身到外面摆着的摊子上拿出一张报纸,陆骏看的有些无语,这摆放也太随意,自己刚刚走过都没看到。

    等拿到手中,陆骏更是无力吐槽了。这哪里是报纸,分明是大杂烩,版面不清晰,太过杂乱,内容大多是从书本上摘抄下来的。但更为让人崩溃的是,顾长君通篇翻译成了文言文,怨不得没人会看这个。

    城里的老百姓,许多大字不识一个,看白话文都苦难,如何看得懂文言文?能看懂文言文的人,又有谁会看这个?

    “怎么了?可是有些不妥?”顾长君看陆骏脸色不太好。

    “岂止是不妥,是大大的不妥!”陆骏指着报纸言道:“首先要明白报纸的定位,是给老百姓看的,这文言体要改掉,通篇改成白话文,这样老百姓才能看得懂,才会有人去看。”

    如今的顾长君对陆骏有些盲目的听从,虽然结识不过短短两个来时辰,但陆骏给他的感觉就如人生长者,而自己只是一个姗姗学步的孩童。

    看陆骏指出不足,他细想了一下,果真是如此,文言文不是从小学习的人,读起来都吃力,很不利于知识的传播。不过文言文有它自己的魅力,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面向大众,还是白话文最适合,顾长君思想转变很快,没有坚持使用文言文。

    “然后就涉及到报纸的内容……这篇报纸,纵然是白话文大家也不会去看,为什么?没有吸引力!”陆骏继续指点江山:“报纸除了让人看懂,还要让人愿意看,什么让老百姓最感兴趣?这点需要我们去发掘!”

    “市井之中,摆个摊都能引来人围观;两个人吵架,围观的人多的能把整条街堵住……宝林兄要深究这其中的原因。这点我给不了你太多的建议,毕竟我还不如宝林兄年长。但是参考市井之中百姓的日常,还是能总结出几点。”

    “第一个是和百姓日常息息相关的事件能引起重视,比如粮食均价几何?县衙出台了什么政策?等等这些相信许多老百姓更愿意看,如果再加上些预测、评论就更好了。”

    “这第二呢,就是一些市井新闻,张家长李家短的,都可以拿出来写,不过要注意写一些典型的,比如不孝子弃八十岁老母于河中,这报纸上不仅要登出来,并且要笔诛墨伐,让此人无颜存世!”

    “这……”顾长君哪里懂得报纸还能这样使用。

    “市井之中,多有那些说书的艺人,又有各类话本广为传阅……所以我想这报纸中再加上些话本更能吸引百姓,当然这报纸一版根本放不了多少,但可以分多期去刊登,这叫连载,也更能聚集人气!”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