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财团 >

第12章

大明财团-第12章

小说: 大明财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十一章 大型工坊() 
“装好了,大家让让,试试加上轴承之后这马车效果如何。”南大路,胡氏车马行里,随着一声吆喝,车马行的大院里围满的人都动了起来。

    此时已经是夜晚了,但是马车行点上十多支火把,把院内照的如同白昼。

    收工之后,陆骏带上装配好的四十个轴承来到南大路胡氏车马行。掌柜兼东家的胡掌柜已经在等着,陆骏提前和他打过招呼,等轴承生产出来就要拿过来改装车辆,不然等全部生产出来再改装,时间上肯定来不及。

    而陆骏则答应给予其五辆马车一两银子的加工费,别看总共才八两银子,但胡氏车马行只出人工,几乎不需要工料费,这利润也是极大的,顶得上他胡掌柜一个月的收入了。

    旁边其他几家自然眼红胡掌柜的际遇,但也无可奈何,但是不甘心,此时虽是夜晚,但一个个都不回家,留下来观摩。这一来是同陆骏攀攀交情,而来则是学学技术,以后从陆骏那里拿来轴承之后,就能够直接上手了。

    那卫管事也在,只见他眼珠盯着那改造好的马车目不转睛。这第一辆改装好的马车作为实验,此时装满了货物,和之前一样多。随着马车动了起来,他的心也渐渐放了下来。

    车马行都紧靠驰道,自然要到驰道上跑一圈,不一时拉着货物的马车上了驰道跑出了众人的视线,盏茶功夫才回转回来。

    “怎么样?”卫钟上前问道:“速度如何,这一匹马拉着是否吃力?”

    驾车的很是兴奋:“真真想不到,这一匹马根本不费力就可轻松拉走,甚至能跑起来,速度比之前快了一倍有余……小的怕颠坏了车子,不敢跑太快,若不然还能再快上一些。”

    卫钟顿时喜笑颜开,此人乃是驾车的老手,足有二十年的技术,他的话自然做不得假。

    如此看来,这二百两银子花的值,把轴承带回去,必然得到赞赏……想到这些,卫钟就有些坐立不住了。

    “陆公子,进度可否加快一些?”卫钟转身问陆骏。

    “这一众人一天不眠不休才做完了四十个,两百个完成都有些困难,根本快不了。”陆骏故作为难。他现在自然不可能曝光自己的产量,那样会让他觉得二百两花的不值。

    “唉……”卫钟叹了口气,也没再逼迫。二人开始谈这个生意时,陆骏就已经有言在先,产能不高,他早已有了心理准备。

    “陆公子,我们的轴承啥时候能到?”众人看到换上轴承后效果后,一众车马行的掌柜都上前来问道。

    谁都知道早一日有轴承就能早一日赚钱,靠着驰道,源源不断的车来车往,这财源必然是滚滚而来,心里早就急不可耐了。尤其是被胡掌柜刺激之后,这心里早就被猫挠了十几遍。

    “大家先等等,先把卫管事的订单完成再说,不过我有个提议,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入内一谈。”

    “什么提议?”每次总是有那么几个急性子的人。

    “我想建一个大型作坊,主要生产各种车辆,诸位可有兴趣?”

    陆骏的话刚说完,一群人脸色就是一变,接着是脸色大变。

    “陆公子可是生产带有轴承的车辆?”这不知算不算明知故问。

    “自然。”陆骏笑了笑:“有兴趣的可入内一谈,大家请吧。”

    这次依旧占了胡掌柜的地方,依旧把屋内挤的满满的,只是不似昨天那般噪杂。

    陆骏见人来的差不多了,清了清嗓子道:“轴承大家都以看到了其效果,完全可以代替现有的车辖,若是推出有轴承的车辆,在市场上必然热销,这是毫无疑问的。”

    一干车马行的掌柜自然想到这个,所以才脸色大变。如此一来,相当于砸了他们的一半饭碗。他们这些车马行主要生意就是造车和修车,若是陆骏计划的作坊也负责修车……估计他们这一班人都要去和西北风了。

    果然,陆骏接下来道:“……而我的计划是,产销分离,作坊只负责生产,另外寻找或自己建造车辆服务行,类似车马行,专门负责销售、维修等服务。”

    “想来诸位必然是对此有兴趣的,我们可以商谈一下这作坊和服务行的一些事情。”陆骏的笑容,让这一班人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只是把大家吃死的节奏啊。

    谈不谈,在他陆骏一句话上面,谈是给他们面子,不谈则是直接把他们赶尽杀绝,这是可以预见的情况,技不如人,似乎也无话可说。

    “车辆嘛,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货车,一种是客车。车辆以四轮马车为主,都配有减震和转向舵,货车以载货为主,客车以舒适和豪华为主……”陆骏开始大谈未来规划,听得这一班车马行的掌柜是满心的绝望。

    如今的马车是什么样子,大家都清楚,和陆骏描述的根本不在一个时代上,仅仅一个轴承,就能甩现在马车几条街了,更别说什么减震和转向舵,这些都是大家没听过的东西。

    但有轴承做参考,可以想象这几样东西一起发力,将会对现在的车马行造成多大的冲击。

    胡掌柜最先反应过来,从最初的吃惊和绝望,最后到希望,因为陆骏完全可以不和他们说这些,那么现在提起来……

    “陆公子是何打算,还请对我等明言。”胡掌柜站出来说道:“我老胡一向看人比较准,陆公子宅心仁厚,相信不会对我等斩尽杀绝。况且从前两天你们恒丰钱庄的挤兑事件也能看出,陆公子为人做事都是值得信赖的,这件事我相信乃是合作共赢的。”

    “是啊是啊,我的钱也能按时取了出来。”有人附议。

    “你老胡莫不是和陆公子一起唱双簧的吧。”自然也有人怀疑。

    “我可对天发誓,今日也是第一次听到陆公子说这件事。”胡掌柜急忙解释,不惜赌咒发誓。

    “好了,我来说说我的想法。”陆骏起身说道:“办大型作坊,需要许多人手和熟练工人,与其对重新招人,不如把大家的资源整合起来,一来解决人手,二来解决同质化竞争……作坊的股份按照根据大家的出资金额来分配,另外有独家技术的也可以适当给予股份。”

    “你们的车马行可以正常经营,以后专门出售我们生产的车辆,但车马行的数量要调整一下,准备只留下两家即可。一家专门服务客车,一家专门服务货车,其他人全部进作坊。”

    众人暗道一声果然,这里车马行十多家,按照陆骏的设想,怎么可能会需要这么多车马行?必然要消减。

    “我等可没那么多银两,谁知在这作坊里占几多股份,而且看陆公子行事,以后这经营上我等都没了发言权,又该如何保证我等利润?”此人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初始股本多少?以后是否需要增加股本?”

    “效益该如何保证,万一效益不好我想退股该如何是好?在这里无论如何能保证一家老小吃穿,胜在稳定……”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的陆骏有些头大,但依旧耐心为他们解答疑惑。

    对陆骏来说,并不是一味的控制所有,那样将会把自己限制起来。都说一将功成万骨枯,但更多的成功例子是合作共赢。

    拿这个构思中的作坊来说,他完全可以抛开众人独自干起来,但是那样将会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浪费在内耗上面,而到时候这些被他逼迫的没饭吃的人还要找他闹。

    而现在分出去一部分利益,陆骏固然少的一些,但能够分出心思来做其他事情。

    这作坊毕竟只是个小项目,和他整个计划比起来,显得太过渺小了,不值得他在上面投入过多的心思。

第二十二章 江淮() 
“每股按照一两银计算,发行两千股,股本主要依据银子。”

    “设立股东大会,主要负责作坊的主要管理人员的选举以及整个作坊的发展方向等大的问题。”

    “成立董事会,成员有股东选举,董事会具体负责作坊的全部事项,股东不得插手。”

    “所有账房信息向股东及主要管理人员透明,不得营私舞弊弄虚作假,账房每月、每季度、内年都会会提交经营报告给董事会和股东会。”

    “作坊到时和恒丰钱庄合作,钱财全部存管在恒丰钱庄,股东不得私自动用,设专人负责钱财存管,每笔支出必须有相关人员签字确认,大额支出必须经过董事会或股东会的同意,甚至作坊人员的工薪发放都可以走钱庄……”

    “所有愿意入股的人,两年之内愿意退股,我愿意按照最低不少于十两一股收购……”

    ……

    陆骏一条条解答了众人的疑惑,当然具体的章程还要完善,他只是提了个方向。其中那条和钱庄合作是他突发奇想出来的,不仅仅是为了让这班人安心,更主要的是完善钱庄的功能,为以后钱庄的发展打下基础。

    他渐渐找到些思路,通过小规模的项目,来试验前世的一些经验,根据试验效果,再结合这个时代的情况加以改进,让其更趋于完善。

    吃一堑长一智,陆骏自然不敢再轻功冒进了,一上来就有打破传统的气势看着挺美好,其实做起来很费时费力,甚至吃力不讨好。

    ……

    “此子定非常人。”身在其中的卫钟,看完陆骏的表演之后默默想到。

    不说陆骏那些他看起来的奇思妙想,单单这份心态、气魄就能看出来。轴承的价值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陆骏单靠轴承完全可以快速把钱赚到。

    但这生产车辆的大型作坊,却不是一般人能想得出来的,只在江南地界少量有出现,更难得的是陆骏愿意拿出来和这些人一起分享。而两年能翻十倍的股本,估计整个大明没人敢这般兜底,他竟然有这般底气和自信?

    “公子若是有心,可与此人结交一二。”卫钟回到住处,对那少年公子说道。

    “是要好好结交,你说他会生产舒适豪华的四轮马车,定然要打好关系才能抢先拿到。”少年公子笑嘻嘻道。

    “我说的不是这事。”卫钟脸色有些发黑,语气也有些不善。

    “我知道……你无非是想说他以后能成大器……那等他成了大器之后再说吧。”少年公子浑不在意道。

    “唉。”卫钟毕竟不是其长辈,而且尊卑有别,他叹了口气就不再多说。

    三天时间很快过去,陆骏这边依靠流水线,加上技术熟练,最后竟然达到日产一百二十个轴承的效率。而改装也跟着同步进行,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改装,并且交付了另外一百二十个轴承给卫钟。

    随着这件事的结束,陆骏也着手开始计划大型作坊,随着和一众车马行的掌柜、东家商谈,最后南大路十一家,加上镇上的两家共计十三家车马行全部同意入股其中。

    总股本两千两,共两千股,陆骏以工坊场地和技术,占有九百股,其他十三家分了剩下的八百股,还有三百股则被那位少年公子看重,丢下三百两银子给陆骏。

    十三家车马行都是小本生意,平均让他们拿出来六七十两银子有些不现实,基本上是以本家的工具、人员、场地等入股其中,回头一算,发现他们的车马行如果出售,也顶多卖这个价,不由的心生胆寒,莫非这陆秀才早已把自家算的明白?

    紧接着陆骏主持召开第一次股东大会,除了那已经走掉的少年公子,其余人员均到场,因为会议比较重要,陆骏把对河居二楼包了下来作为会场,由周馥负责会议记录。

    最后确定下来,作坊的名字叫做“江淮车辆制造工坊”,厂址设在陆氏工坊里的一处厂房。接着通过了工坊的一系列章程,虽然一众股东看的********的,但终究是安了心。

    这章程以后要放在工坊里,股东也是人手一份,什么事都要按照章程来办,这就限制了一些人弄虚作假的可能。

    讨论完一些章程,接着选举工坊的主要人员,陆骏提议由胡掌柜接任董事长一职,得到大部分股东的支持。这胡掌柜能力不差,和陆骏的关系也比较好,由他出任董事长管理整个工坊基本上没有异议,然后又选出来六个董事。

    接着是账房一块,这一点大家是相持不下,最有决定从外面聘请一个大帐过来。

    最后是大掌柜一职,相当于总经理,依旧是陆骏提议,由周馥担任,这下众人都有些诧异,连周馥本人也是大感意外,不明白陆骏为何会提他做这大掌柜一职。

    “这大管事一职需要和多方打交道,事务比较多,明心兄有这个资源和身份,一般人不太适合。”陆骏解释道。其实他的私心是想周馥能通过这个平台成长起来为自己分忧。

    随着他的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