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偷天改宋 >

第243章

偷天改宋-第243章

小说: 偷天改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原本在山东路附近起事准备,早就跟李璮串通好的诸侯也有三四个,当然了虽然跟李璮自己想象中的数字并不对等。原本说好了的十几家诸侯要不就是坐地观望,要不就是加入到了那十七路的讨璮大军当中。

    但是韩振汉的出现导致了,却导致了几路观望的诸侯加紧了和李璮的联系。并且给李璮送去了大量的军械和粮草。更有戴曲薛,张邦直两人直接响应了李璮。

    所谓的十七路大军实际上也不过只有十三万人左右,而且还都是各自为政各怀心思。反倒不如李璮自己独掌的八万大军更有战斗力。

    主要也不是因为各方诸侯没有给自己蓄兵,而是早在蒙哥汗带兵南下的时候就被征调了一部分。而当忽必烈远征漠北的时候又是征走了一批。但是李璮却仗着自己的小老婆是铁木真成吉思汗的后代。也算是半个黄金家族,先是不听调不听宣,然后还想破坏南宋和蒙古签订的和平协议。追杀蒙古向大宋派去的使节。随后出兵去打了盘踞在山东路下方的南宋领地。并且还串通了他在朝中的丈人让人从太原远调军资。

    这一切成就了李璮成了山东路东南方向实力最为雄厚的诸侯。这也同时滋养了李璮的野心,在忽必烈远征漠北之际,从中都救回了质子,他的儿子之后,就起兵进军了济南,泰山等地。占领了大半个山东路。

    但是出乎所有人预料的事情再一次出现,韩振汉带人放出了消息,自己竟然同意了十七路大军的招安,投靠了蒙古朝廷。投靠了忽必烈,而且还跟合必赤要了一个达鲁花赤的官职。这个达鲁花赤是什么意思,这个达鲁花赤实际上就是掌印的知府一样。

    整个山东路附近的各路诸侯都被这股突如其来的部队给搅乱了局面,更重要的是,这路一开始就拉起的反蒙的大旗,到了蒙古人的大军附近以后竟然直接选择了招安,投降给了蒙古人。

    并且没有任何交代放出来。这路玄赤军的决定放出来之后的十几天以后,整个山东境内竟然进入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宁静的地步。

    而宣布投诚蒙古的玄赤军,嘴上说的是投靠了蒙古帝国,但是一没有和蒙古的十七路讨璮大军合并一处,二没有进攻李璮的任何军事攻势,甚至连派军东进都没有发生。

    而且让合必赤不理解的是,对方除了跟自己要了一个官职以外,粮食也不要,军械也不要。什么要求都没有跟自己提出过。

    这可难坏了合必赤,此刻带领十七路军阀的人才是真的头疼的。因为第一他们没有兵力对守在济南城中的李璮进行忽必烈的指示,围城济南,困守死城。忽必烈催战的诏书三天一封,频次从远在漠北的大草原上发到山东。

    而那个玄赤军正在干什么?派出去的探子得到消息是,他们现在开始加固城池。在各个县城,要塞当中,在各地征集青壮。因为刚刚过了春节,百姓也没有土地需要耕种。跟着那个玄赤军可以吃粮吃到饱,还能给家人带回一些。

    这种待遇,跟比给现钱都让百姓更佳欢天喜地。因为忽必烈的多次征兵征粮,百姓们早就已经揭不开锅了。现在又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谁有口吃的分给自己那就是救命恩人一般。更不用说管够还能带走的待遇了。

    所以就算韩振汉投诚了蒙古人,韩振汉占领了各处的城池中也没有什么对玄赤军提出过什么异议。开玩笑,皇帝是谁能怎样?跟谁打仗能怎么样,能活着才是关键。关于理想和活着百姓们更多的只会选择物质基础的满足,而不是飘渺的忠君爱国。

    “韩兄弟!我们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你说投降蒙古是假,我怎么看你想在这山东落地生根才是真呢”

    天祥冲进了韩振汉的指挥部,双手撑在桌子上,对着韩振汉一通的瞪眼睛。而韩振汉周围的各个参谋,还有跟韩振汉坐在一起,吃着蚕豆,喝着酒的张三丰。连看都没有看天祥一眼。

    “坐下一起吃吧,刚从西边运过来的好酒可不是昨天那什么又酸又涩的枣酒了”

    倒不是韩振汉跟张三丰无视天祥,而是天祥每天想饭前问候一般的催促已经早就让韩振汉跟张三丰熟悉了这种情况。原本韩振汉还偶尔故作神秘的买几个关子。时间久了韩振汉也不跟天祥讲了这些了。

    但是天祥作为一个人,一个诗人,秉承了李太白的习性。斗酒诗百篇可能没有,但是喝完酒之后话多可不是假的。

    每天问候完了,就坐在韩振汉的身边,跟着张三丰喝酒聊天。除了问道什么时候打仗,韩振汉不搭理他以外,什么政治经济贸易军事,韩振汉说的天祥都能觉得自己受益匪浅。尤其是韩振汉的那个国家银行的理念。

第五百零七章 解惑() 
    今天也仍然一样,张三丰看着韩振汉,韩振汉看着手中的蚕豆,等着天祥继续把他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但是三个人等来的确实天祥抱着酒壶独饮了三杯还要到第四杯的时候。韩振汉笑了出来。紧跟这三个人都笑了起来。

    “好,好你个天祥啊!”

    “施主,你不应该在这里继续待下去了,时间久了你的正气都会被这个姓韩的带没了的。”

    “哈哈哈,哈”

    三个人同时的笑了出来,天祥现在喝的可是兄弟会酒坊蒸出来的高度白酒,因为经过反复的蒸馏,酒中的杂质还有那些酸涩的味道都已经变的淡了很多。所以爽口,辣口,酒香长存。

    “韩兄弟,你都让我叫你兄弟了,昨天你说的那个军事改革,我觉得是真好,我不问你别的,你给我好好讲讲就行”

    韩振汉看了看天祥,摇了摇头,喝了一杯酒之后,才颇为无奈的开口说道,

    “我说兄弟,我不是不告诉你,而是你不明白什么叫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让让皆为利往。”

    “这有何不懂”

    “你若懂了,你就不是天祥”

    韩振汉的话,同时引起了听着的众人的沉思,韩振汉那里来的作战参谋,当然是从泸州一路干过来的增援部队了。如今大理方向已经平定,韩振汉拿下应天府的时候,刘整就已经回到了泸州。而到了泸州之后,刘整立即着急了泸州附近的所有兵力开始挥师北上,准备去讨伐吕德。而另一边,刘整把韩振汉现在的状况告知了留在泸州的兄弟会。

    泸州的兄弟会知道了这个消息当然就代表了大理的人也知道了,当韩振汉宣布投诚了蒙古以后的第五天,泸州的支援就到达了。一整个国家的支援能有多少,除了被刘整征调走的十万大军,给韩振汉支援过来的也足有四万多人。这还是韩振汉早在书信中有过交代,所有已经在地方体系任职的兄弟会骨干不得擅离职守离开大理之后在各地城防和军队体系中调来的人。

    也就是说此刻的韩振汉已经有了近六万的兵力,而驻守在韩振汉所在乐陵一地的兵力却仍然只有两万人。而各地修筑城防,训练当地青壮的部队实际上才是支援过来的大理军。

    这些人的到来天祥当然知道,而且韩振汉也没想瞒着他,也就有了天祥每天都过来报道一般的问什么时候开始进攻。因为天祥看了韩振汉的支援之后,羡慕的眼睛都要冒出火来了。

    军容整齐,旗帜鲜明,军纪严明。武器盔甲全都完备。这样的一只军队可要比之前韩振汉带着那个商队护卫一般的军队要强的多。“商队卫队”都拿下了应天府,还杀了蒙古大将。击溃敌军数万余骑。现在手握雄兵,反倒不敢前进了,放在谁面前谁都不高兴。

    “说的简单一点,我为什么要打山东?你知道吗?为什么那些河间府的百姓愿意支持我打山东?”

    天祥被韩振汉的问题给问的不敢说话了,因为他并不是什么小孩,看问题只看表面的毛孩子。韩振汉问的不是他自己,也不是河间府的百姓。而是在引申更多。

    “你应该知道,这天下从来都不是一个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只不过是个笑话更何况是你们当今的官家,他老人家可曾真的拥有过他的天下?”

    韩振汉问的十分的简单,或者说的非常的露骨,但是天祥能够听懂的,如果是在他入仕之前,可能他会跟韩振汉争辩一番,但是真正的当他进入了这个朝廷之后,他就明白了韩振汉现在说的这番话当中的意义。

    这天下是有各地的权贵,氏族,大家族,大地主所掌握,虽然说寒门状元也有,但是真正在朝为官的大臣那个不是有这莫大的背景,不是出身名门望族的有几个。就算寒门中了状元,进了朝廷,最后只有两条路可选,要么就投入到大家族,大势力的门下,要么就闲散的养着。

    “军在宋人眼中被打压,在蒙古被崇尚,所以大宋打不过蒙古,但是同时也因为宋人重抑武。所以宋人才能在金,辽,蒙,这些强大的军事强国面前仍然能维持国祚。如果两手都抓,两边都强大固然是好的,但是这个平衡却并不好做,需要一个真正有威望,真正有权利的人站出来才行。但是大宋却没有”

    说完话,天祥楞楞的看着韩振汉喝了一杯酒,当韩振汉放下酒杯的时候,他才摇了摇头。

    “说句大不韦的话,赵家得天下时就颇有争议,从太祖之后就没有了当初那份勇武,就算早年的仁宗也是不行,官确实是适合治理天下,但是守天下确实是需要武将才行。”

    “错了,这个人并不一定就一定是赵家人”

    韩振汉话音刚落,天祥就对韩振汉怒目而视,如果之前说的是大不韦,现在韩振汉说的话就是谋反了。天祥一辈子学的都是忠君报国,怎么能受韩振汉这样的挑拨。

    但是就算是天祥瞪着自己,韩振汉也没有任何的解释,只是看着张三丰,抿嘴偷笑。

    “唉施主,韩先生说的并不是不让赵家人当皇帝”

    张三丰叹了口气开口对天祥说道,天祥被他们俩人的话给给绕蒙了,这样的理念现在就说给一个学了,一辈子儒家思想的天祥,当然不容易被理解了。

    “大理的皇帝是女人您一定听说过吧虽然她是女皇,但是她手里的权利却并没有太多,她只能在政事中有一个一票否决权。并且还要给众人一个合理的理由,而且一些她没有弄清楚的事情上,她还可以放弃自己对一些事情的处理一间。”

    “你们投票来解决政事?”

    天祥通过张三丰的解释,渐渐的明白了这个问题。

    “那皇帝还有何用?”

    “那你现在的官家又有何用呢?”

第五百零八章 新军阀() 
    韩振汉抢过了两人的话头说出了在天祥心中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但是这话却并没有得到天祥的反驳,甚至连愤怒都没有。因为恩天象是个看得清的人,现在官家还有什么权利在手上吗?有权利但是却并不能被执行下去。

    要知道国家是一个机器,操作这台机器的人,却并不能完全的命令这台机器。这也是一种无声的悲哀,天祥他们这样的爱国志士天天研究都是在想着怎么能拯救这个国家。能解百姓的疾苦。但是他们却没有力量。

    “那我们该如何?”

    “如何?我说了你就回去做?哼,你脑中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已经根深蒂固,你的思维定式已经形成了,很难改变,不到大宋大夏将倾的时候,你们都不会去想着改变这个国家已经成型起来的阶级地位。”

    “什么意思?”

    韩振汉给天祥抛出了一堆几百年后的名词,实际上韩振汉也是想帮帮自己的这个活着的历史名人和偶像。他连刘整都帮了又怎么会不去帮助天祥呢。

    但是天祥和刘整不同。追根溯源,天祥是个真正的儒者,学士,但是刘整只是一方诸侯一个武夫,刘整想要的是私欲,而天祥想要的却是公利。

    什么人是可怕的,什么人是人物?就是没有七情六欲,只有一个信念的人才是真的可怕的。而天祥就正是这种人。他的满心中想的都是报销朝廷,还有天下的黎民百姓。

    韩振汉可以拿刘整想要的土地,权利,来把刘整绑在自己的车轮上,并且改变刘整在宋国的畏局。但是天祥却怎么绑住。难道韩振汉有什么治国的良方能在大宋施行?

    韩振汉还真的有。但是这个良方实在是牵扯太多,韩振汉不想把他给天祥去做,他想把这个良方交给另外一个人去做,倒不是为了这个能改变他的名声还有,命运,而是这个人之前就尝试在大宋做过改革,并且还触及了非常多人的利益。

    这个人实际上就是贾似道,贾似道的公田法。

    限制大地主的田土额度,超过部分的三分之一由政府收买为公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