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乱宋 >

第18章

乱宋-第18章

小说: 乱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紧紧地拴在了自己身上了。

回到王府自己的小院内,李成这才向孙园道:“新院那边收拾好了,我们就早日搬过去。你们尽早收拾好东西,我和王爷打了招呼,我们就离开王府。”

这时,锦儿上前服侍李成换了衣服,微微笑道:“奴婢正要说呢,刚刚童大人送来一个木匣子,奴婢正要交给官人过目呢。”

李成闻言,惊讶地道:“童大人什么时候送来的?”

锦儿转身从内室报出一个一尺见方的普通木匣,小心地道:“官人走后不久,是个小厮送进来的,奴婢没敢看是什么。那小厮也没说,只是说是童大人的一点心意,让官人一定收下。”

李成闻言便知道必定是贵重的东西,不过这次见面之后,童贯这种人应该不会再给自己送那些文人的东西,会是什么呢?

心里想着,接过木匣,发觉竟然异常沉重,心里便觉有些慌乱,待打开木匣却惊讶地看到满满一匣金砖,足足有五百两!

看着木匣内的金砖,不但李成吃了一惊,连旁边的锦儿和孙园都同时惊呼起来。李成看了两人一眼,向锦儿点头道:“把东西收好,孙园明日去看吉凶,定了日子,我们就搬出王府去。”

锦儿闻言,惊喜地笑道:“那锦儿先恭喜官人了!”

李成诧异地看着锦儿摇头道:“你难道舍得父母亲人?”

锦儿闻言脸色微变地看了一眼端茶进来的鸢儿,轻轻摇头道:“奴婢既然已经是官人的人了自然是要随着官人去的。何况官人随和,待奴婢们更是异常宽厚,父母他们没有不放心的,还常说奴婢命好遇到贵人了。如今出去,便是回王府看望父母,官人也不会不准。”

鸢儿这时恭谨地把热茶端给李成,这才点头笑道:“官人其实不知,这王府之中奴仆众多,谁都有点恩怨在身。若是出去,却是难得的没了牵挂。”

看着眼前的两个小丫头,李成点头道:“嗯,待搬了出去,我们在自家住着,没有王府这些规矩却是自在不少啊!”

和两个小丫头聊了几句,又拉着鸢儿学了两盘围棋,便到了晚饭时间,正要吩咐锦儿摆饭,孙园进来躬身行礼道:“启禀官人,奴婢已经找城内三清观的王真人看了一个黄道吉日,正是后日辰时,官人明日回明了王爷便好。”

李成点头道:“嗯,既然是后天,你们收拾好东西,除了王爷上次的东西,王府内的物品一概不要动用。”

孙园忙躬身道:“奴婢明白,官人放心便是。”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李成身后的鸢儿和锦儿,小心地道:“晚膳已经备好,奴婢去命他们传膳。”

看到李成微微颔首,孙园这才恭谨地退了出去。

大概是很少如此亲密地同李成下棋玩乐,两个丫头看起来似乎有些娇羞,竟没有了平日的聪明机灵。鸢儿小心地披了一眼李成,轻轻笑道:“奴婢服侍官人用膳吧。”

李成对于这时代的礼仪虽然一一接受,心底深处却并不以为然,这时看到两个小丫头心事重重地样子,不觉点头道:“就一起吃吧,反正我一个人也吃不了,省得你们再去吃剩饭。”

锦儿秀眸一转,轻轻叹道:“官人的话真是不和规矩,奴婢们哪有身份同官人一起吃饭?能和官人吃饭的,家里人只有大娘子有此身份,奴婢们如何……”

李成真是无语,没想到自己好心却惹来这样一番烦恼。只是看着两个小丫头神色黯然可怜兮兮的样子,心中不忍发火,只好皱眉道:“哪来的规矩,现在我还没什么大娘子呢,你们先坐下吃饭!”

鸢儿惊喜地望着李成,小心地笑道:“这样说,官人是果然要收奴婢们的了?”

李成没听出话里的另外一重意思,不觉点头道:“当然了,我不是已经收下你们了吗?这话说的真是多余!”

听李成这样说,站在李晨身边的锦儿含羞望着李成道:“官人,不知今晚鸢儿和锦儿谁能有福气服侍官人呢。”

李成听她说的暧昧,心中一动,扭头望去,却看到两个小丫头遭遇俏脸通红,看到他望来,都羞得不敢去正视李成的目光。说话的锦儿更是连露在空气中的一段玉颈都仿佛染上了一层诱人的春色。

看着旁边小小的酥胸紧张地起伏不停的鸢儿,李成暗自深吸了一口凉气,勉强压下自己被她们挑起的欲火,微微笑道:“你们年纪太小了,过几年待你们过了十八岁,若是愿意留在我身边,我自然不会拒绝的。只是现在就收你们到房内的话,你们才十四岁都不到,万一怀孕很可能会造成难产而死,我不可不想你们两个这么可爱的小丫头为了我的一点性起而白白送掉性命。”

古人对于生理卫生的知识实在太少了,男女之间早早成婚也对少年男女的身体发育造成极坏的影响,尤其是两个小丫头这样的女孩,经历人事太早,由于身体尚未发育完全,造成的难产几乎比比皆是。

听李成这样说,锦儿大着胆子惊讶地道:“官人是说,我们太早经历人事,会难产而死?”

李成在那诱人的粉嫩脸颊上轻轻一吻,做出一副邪恶地样子点头笑道:“你们都要好好照顾自己,等将来长大了送给本官人吃掉!”

看着李成的古怪样子,两个小丫头总算开心起来,都不约而同地低笑起来。

第二天一早,李成名孙园打听到赵构散朝的消息,便早早地前往书房等候赵构。一直等到将近十点多才看到赵构朝服都没有换掉,带着十几名内侍和宫女捧着一套紫色官服匆匆向书房走来。

李成见状,急忙迎上去躬身道:“朝中莫非发生了什么事情?”

童贯走了没几天,要说消息,也不会这么快就传过来,李成不觉有些纳闷。

赵构得意地笑道:“朝中没什么大事,只是父皇今日散朝的时候问起师父,赵构就在父皇面前举荐了师父,如今师父已经是中书舍人了,明日起便要去中书省当值了!”

李成闻言吃了一惊,正要开口询问,赵构已经从衣袖中取出宋徽宗的手谕交给李成,嘻嘻笑道:“恭喜师父官升四级!此为前所未有之事啊!等下更衣梳洗之后,师父便随张公公进宫去向皇上谢恩。”

第三十章 觐见徽宗

看李成吃惊的样子,他又皱眉道:“如今师父已经不是王府的人了,恐怕要尽早迁出王府,不知师父可有落脚之处?”

李成忙笑道:“已经在内城买下一所房舍,原本是要禀明王爷后就搬出去的。”

赵构闻言,点头笑道:“如此正好,孤王先命下面的奴才替师父收拾东西,待师父从宫里出来正好可以直接前往新宅了。”

李成觉得赵构似乎有些急于和自己撇清关系的感觉,不由淡淡笑道:“李成如今虽然离开王府,却是因为王爷的大恩才能有今天的功名,如此大恩,今生都不敢忘记。”

听李成这样说,赵构才含笑摇头道:“师父哪里如此客气,赵构也是师父的妙计才有今日被父皇看重。”

说完这番话,他含笑望着李成,却并没有再多说什么。看着他那明朗的笑容,李成却感到了一阵隐隐地寒意。赵构在完全没有告诉自己的情况下忽然向宋徽宗举荐自己,明显的用意只有两个,自己能有今天的功名是他康王一手提拔的,虽然李成之前帮了他,却永远改变不了出身康王府的事实。

心中明白,也不去点破,只是笑道:“李成日后还要仰仗王爷,还望王爷莫要忘记李成。”

这么说,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李成没有忘记赵构的提携之恩,今后还会继续替赵构卖力。二是也请告诉赵构多担待,朝中有事也要相互扶持。

赵构闻言,笑了笑,点头道:“师父同赵构即为师徒,那么便是难以改变的事情了,除非师父哪天不想要弟子,把弟子赶出坐下,哈哈哈哈……”

李成看着眼前的赵构,心中苦笑不已,面上却欣然笑道:“王爷莫要取笑,李成这便进宫前去谢恩。”

赵构指了指身边的一名年亲内侍,点头道:“这是宫里的张公公,他是特意前来传旨的,你随他进宫就行。一切事宜,听他指点便是。”

李成忙谢了赵构,向那张公公笑道:“李成初见圣驾,还请公公提点一二。”

张公公看到李成和赵构关系不同寻常,早已心中有数,这时忙笑道:“官人不必客气,咱家只是奴才,一切奉旨行事,指点官人宫中礼仪原是分内之事。”

他虽然这样说的客气,李成还是不敢怠慢,这些人若是在小节上怠慢了他们铁定会让自己吃个大亏,不能不防。

告辞了赵构,跟着张公公向王府外走去,李成看四下无人,从怀中取出一小锭二两重的黄金,双手捧给张公公,笑道:“这点心意,算是李成的一点感谢。望公公务必收下。”

张公公看到是黄金,立刻满脸堆笑地摆手道:“这个……这个,官人何必客气?”

说着,却将黄金小心地收了,跟在李成身后准备向皇宫赶去。

李成因为要搬家,加上赵构的意思,也就不好拖到明天再搬,只好又向锦儿和孙园仔细吩咐清楚,命他们收拾东西,搬出王府。

匆匆吩咐了孙园之后,换了四品公服准备进宫谢恩。宋代公服基本承袭唐制,圆领大袖,下裾加横遥В涫愿锎飞洗麽ネ罚诺茄セ蚋锫摹K纬跏惫蕴浦疲芬陨嫌米希迤芬陨嫌弥欤咂芬陨下躺牌芬陨锨嗌5牵彼紊褡谠崮昙涓奈钠芬陨献仙芬陨乡成牌芬陨下躺7茬匙戏叨技优逵愦U馐卑湎碌墓俜嗍亲仙飞显蚴堑缡永锸背?梢钥吹降钠浇轻ネ罚こさ拿背崃奖吆掀鹄醋阌腥叱ぃ髟谕飞虾苁遣幌肮摺�

穿戴整齐之后。跟在张公公身后骑马向皇宫赶去。王府虽然本来就在皇城之内,李成却还是得饶过七八里长的御街来到皇宫的东华门外,由此进宫。下了马,由张公公领着,穿过崇文院,来到院后的一座小殿内等候旨意。

张公公吩咐李成耐心等候,便带着两名内侍向宫内而去,李成从前在二十一世纪也游览过明清皇宫紫禁城,这北宋的皇宫,从格局上看,倒是基本相同,就连皇宫的东门也同样叫做东华门,与北京的故宫一模一样。除此之外,两者相差还是十分明显。这北宋的皇宫最大的不同就是皇宫的所有殿顶、屋顶,都装饰着绿色的琉璃瓦,宫墙虽然阿也是朱红色,同后世的紫禁城那些金碧辉煌的黄色琉璃瓦和朱红色的宫墙相比,气派上就逊色不少。

北宋的皇宫是在汴梁旧有宫苑上建立起来的,规模远不如后世的紫禁城,在整体风格上也显得纤细秀丽一些。而在宫内的装饰上,却比后世的紫禁城更加奢华。虽然没有看到这北宋皇宫的主殿,却可以不时看到殿宇间描金的彩绘,以及丹陛下,一件件装饰华美的玉树、珊瑚,等奇珍闪耀生辉。

大约等了将近一个小时,半个时辰。这才看到一名青衣内侍匆匆自崇文殿内出来,向他连连挥手。

李成忙跟上前去,正要说话。那内侍却转身向崇文殿走去。李成不敢怠慢,也跟着向大殿走去。

待到了崇文殿外外,那内侍才低声笑道:“请大人在此稍候,奴婢这就进宫禀明。”

李成忙躬身道:“劳烦公公了。”

那内侍转身进殿,大约十几分钟后,才见刚刚那内侍急急跑来道:“请大人随奴婢进殿。”

李成急忙整理好官服,正了正头上左右两边大约一尺长的耳翅的直角幞头。这才小心翼翼地跟在那内侍身后向大殿走去。

进了殿内,便觉一阵淡淡的香气迎面而来。殿内静悄悄的似乎并没有人,李成这时也不敢东张西望,进了殿内,便学着电视里的模样,口中高呼万岁,脚下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却还是没听到什么动静,只是没有指示他也不敢轻易乱动只好乖乖跪在地上,耐心等候。

大约五六分钟后,这才听到一个标准的男中音淡淡地道:“你便是李卿家?”

李成吓了一跳,他还以为这殿里并没有人,却没想到会忽然有人发问。大约是因为李成这一吓,那人轻轻笑道:“朕听构儿说,卿远自西域而回,胸中见识异于常人,前日构儿举荐童贯,今日便传来捷报,朕知构儿举荐童贯,乃是卿意,此乃大功于朝政。是以今日相召。”

李成小心地拱手道:“微臣不过是做了分内的事情,倒是童大人为国征战,微臣如何敢比呢?”

宋徽宗这时笑道:“难得你如此谦逊,看来构儿所言果然不虚,朕授你四品舍人之职,也好随时为朕说说西域的一些见闻,诸如西夏等部国内的状况,朕都希望有所了解。”

李成忙谨慎地道:“微臣虽然自西域而回,却一直混迹于草原部落中,对北方草原民族略有了解,对于西夏却知之不多。”

宋徽宗沉默了一下,叹道:“你能抛开成见,举荐童贯便是令人感叹,如今举荐之功也不能不赏,所以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