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剑行天下 >

第17章

三国之剑行天下-第17章

小说: 三国之剑行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溪道:“孔明果然是孔明,不出十天便将佳人拿下,可喜可贺!”

    童子见自家先生如此高兴,便去煮了酒,不一会,赵云也过来,三人一起喝着,有说有笑。

    “孔明,实不相瞒,我这次是为你的名气和才华而来,当今天下大乱,各个诸侯就像一个小朝廷一般,可以说汉室衰弱,你有一身才华,难道就不准备出山,做一番大事业吗?”喝酒倒也尽兴,白溪觉得自己在这里耽搁的时间也够多了,便趁着酒劲道。

    “白大哥,是想在这天下打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吗?”对于白溪的心思,现在的诸葛亮虽然年轻,但这几日早已心知肚明,他知道白溪一定会说出来,顿了顿,道:“我问大哥一个问题,打仗真的能解决百姓疾苦吗?”

    “这个……”诸葛亮抛来了一个问题,白溪知道对方是在考验自己,如果自己通过考验,估计这事也就成了。

    这问题也不难,只是白溪在想着对方想要什么答案,略微沉思,白溪道:“有时候,战争是通向和平的最好方式!”

    “春秋战国,天下四处分裂,春秋五个大国,战国七个强国,相互讨伐不断,每天都有百姓流血,将士暴尸荒野,这种情况的原因却不能说是任何一个国家的责任!”

    “大哥,这是何解?”诸葛亮觉得白溪的论点十分新奇。

    “人之初,性本善,可是本恶还是本善,谁又能说的清呢?可是世人愚昧,不可能都像老子、孔子这般的圣人思想,大多数人都有贪念,而只要这些分裂诸侯其中有一个有贪念,他就会想去争霸,想去争权,想去扩张疆土,而别的国家见此,怎能见之,必定也是如此,这便形成了天下祸乱,百姓疾苦!”

    “而如果这天下只有一个当政者呢?只有一种文化呢?强权在手,或者说愚昧苍生,或者说愚昧百姓,可以压住人的一时贪念,向其他的精神方向引导,假以时日,整个天下的百姓就像是在一个鱼塘里,如果只知道这鱼塘的快乐,又会如何再起贪念呢,即使有贪念,有合适的法令抹杀,也为之不可!”

    “当然这天下之大,其实远不是我们所想象的,始皇统一,也没有当下大汉疆土广阔,这都是后话了,所以我认为,只要这天下有多个贪念者当政,就永远不会太平!”

    “大哥这意思也是说,如果只有一个当政者,即使是有贪念的,也会比多个政权的好?”诸葛亮对于这种论据可以说是第一次听到,这是他平时在书上读不到或者自己思考不到的。

    这让他不得不沉思,好好思考白溪的这些话,过了一会,酒再过三杯,诸葛亮继续道:“大哥,战国之后,始皇统一了天下,但天下还不是一样民生疾苦?最后还不是群雄并起?”

    “孔明如此聪明,应该会有这一问!”白溪道:“只是你可以换一个角度想,始皇秦帝时期,百姓虽疾苦,但文化、思想是不是已经得到了融合和统一,多个思想在的时候,天下乱的程度高?还是一个思想和文化时,天下乱的程度高?”

    “孔明你再想,高祖建立汉室,大汉上百年,百姓们是不是也都安居乐业?”

    诸葛亮点了点头。

    “而这种现象,这种功绩,难道没有当时秦帝始皇六合归一的一份吗?”白溪见诸葛亮又因为自己的话陷入了沉思,知道他已经听到心里去了,便又道:“长痛不如短痛,与其让百姓们经历百年战乱之痛,不如让这纷争在几十年内结束,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几十年战乱相比较于以后上百年的太平,值!”

    讨论这种事情是严肃的,这些话,白溪不单单是用来说服诸葛亮的,而很多都是自己的真实所想。

    气氛一时间不那么活跃,白溪的话说完了,自己喝着酒,等待着诸葛亮的反应。

    诸葛亮和赵云一时间一言不发。

    “大哥这么多的见解,真的是那种学富五车的人啊!人又仗义,我子龙好生幸运,能遇到白大哥这样的人!”赵云心里感慨,当然对于白溪的话想的不会太透彻。

    而诸葛亮却对白溪的话在进行仔细的揣摩和消化。

    良久,煮酒已停,酒微凉,诸葛亮道:“白大哥可有信心?”

    “信心肯定是有的,即使不成功,用我这相比于天下不值一提的几十年去拼,那也值得!”白溪继续道:“只是将才难遇,而我很幸运,前一段时间遇到了赵云,现在又遇到了孔明你!”

    白溪这话,算是很明显了,即在说给诸葛亮听,也在向赵云明示。

    “白大哥,见解独特,亮以为自己满腹经纶,却是生平未见,实在惭愧,既然大哥瞧得起亮,亮愿助大哥,无论结果如何!”诸葛亮现在下了决心,只见其0站起身,向白溪拱手行礼。

    “大哥,我赵云虽然没有孔明如此的才智,若大哥不嫌弃,也愿助大哥一臂之力!”赵云现在上面虽有主,但此刻心受感染,也当即起身如此道。

    一场谈论,搞定了两个人,白溪现在十分兴奋,连忙起身,扶起二人道:“有孔明、子龙,我心里便更加有信心了!”

    而这时,又产生了一个想法,道:“我们三人相遇即是缘分,既然如此投缘,也应当不分你我,不如明日一早,日出东方,我们结拜为异性兄弟,子龙、孔明,意下如何?”

    “一切听大哥的!”这样身份不分高低,孔明、赵云心中对于白溪的决定略微感动。

    深夜。

    “盈盈,你知道对于结拜,有没有什么规矩?”

    “盈盈和溪哥哥一同长大,溪哥哥不知道的,盈盈自然也不知道!”

    “说的也是,那我明天就按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好了!”白溪想了想,压抑着激动的心情,睡下。

    (文中有一些观点仅仅代表我个人想法,虽然有时候觉得文化融合有些悲哀,但站在一个高度去想事情,好像也就是这样。)

第32章 结拜 见水镜先生() 
第二天,日出东方,三人起的特别早。

    “白大哥,你咬手做什么?都出血了!”

    “不用每个人出点血,搞歃血为盟什么的嘛?”

    “我记得好像没这规矩!”

    “亮好像也没听说过白大哥所做的这个!”

    白溪额头一阵冷汗,望着已经被自己咬出血的手指,有痛说不出来。

    “我白溪!”

    “我孔明!”

    “我赵云!”

    “今日愿结为异性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天地可鉴!”

    三人齐声对着东方日出喊道,十分的庄重。

    按照年龄,谎报年龄的白溪为大哥,赵云为老二,诸葛亮为老三。

    我二弟是赵子龙,我三弟是诸葛亮,卧槽,这牛,我绝对能吹到外太空去!

    “大哥!”

    “二弟!三弟!”

    白溪现在有点懵,犹如做梦一般,没想到自己会有这样的一幕。

    这一下,武将和谋士可就算都有了。

    刘备你丫搞什么桃园三结义,我这隆中三兄弟不是也成了吗。

    “三弟!实不相瞒,接下来我要去宛城一趟,所以就不在这里参加你和月英姑娘的婚事了!”白溪这次的目的达成,自然也该走了。

    而对于诸葛亮和黄月英成亲的事情,白溪也是有自知之明的,毕竟一开始那骗局是自己设计的。

    在黄月英的印象中,自己肯定是个登徒子、流氓一样的人,要是真出现在黄月英面前了,说不定诸葛亮着感情事要泡汤。

    自己先撤,让诸葛亮在这和黄月英生米煮成熟饭之后,再去找自己,那也什么都不怕了,毕竟这个时代,嫁都嫁了,还能像现代那样反悔咋的。

    “大哥,我和月英之间全靠大哥计策!”都结拜为兄弟了,白溪让他们不要有太多礼节,诸葛亮也便随意了点,道:“知道大哥想在这天下做成大事,所以本来亮想着今天引大哥与水镜先生一见,水镜先生可以说是我与士元、元直恩师,既然大哥今日就要走,那亮便也不拦着了!”

    水镜先生?司马微?庞统?徐庶?

    这他娘的,都是牛人啊!今天不能走,能见几个是几个。

    “我突然想到一件事!”白溪心生一计,一拍脑袋。

    “大哥,什么事?”

    “早上起来的时候,我见王猛一直在出恭之处,恐怕他犯了些胃病,不知道现在好没好!”白溪说罢,便向一个方向喊道:“王猛,你胃部可还有什么不适?”

    “胃部?不适?”王猛见白溪的眼神,当即道:“不知道是吃坏了肚子,现在还是有些不适!”

    “哎,你说你,什么时候胃痛不好,非得这时候!”白溪训斥完王猛,转头对诸葛亮道:“二弟,看来今日是走不成了,那水镜先生、士元、元直此时在何处?”

    “水镜先生在东边不远的地方,不过士元、元直最近好像说是去游学了!”诸葛亮回道:“大哥今天不走最好,水镜先生大才,大哥学识十分渊博,不见一面可惜了!”

    “那二弟前面带路!”庞统、徐庶不在,白溪心里虽然有些遗憾,但想想现在把诸葛亮收了,还能一睹司马微这等传乎其神人物的风采,心里也是十分的满足了。

    或许古代人的确存在着跟多有风骨的人,他们不在乎外表,不在乎名誉,只为真理而存在,或者只为心中的道而生存。

    在白溪眼里,司马微绝对算是其中之一。

    名气如此之大,却住在如此简陋的地方,两间小茅屋,屋前有几株要发芽的新竹,外面三个石凳围在一块大石头旁边。

    而其本人穿着十分朴素,原色麻衣,不过这种场景,和他满头白发、几尺胡须倒是十分的相称。

    恐怕,这天下随便换一个人在这里,都会显得十分的格格不入。

    最起码,白溪就觉得自己不属于这里。

    “孔明啊,你可有段日子没来我这了!”看的出来,司马微和诸葛亮很熟悉。

    “最近几日有些事情耽搁,所以怠慢了先生!”诸葛亮向前,十分尊敬的行礼,接着道:“这是孔明的结拜大哥,人善、真性情、心胸宽广,听说先生的名号,故此想来看望先生,未经先生允许,先生莫怪!”

    “晚生白溪,天地间一位持剑游人,给老先生行礼了!”白溪赶紧上前向司马微行礼。

    而司马微却是先没有说话,打量了白溪几眼,笑着道:“能让孔明认大哥的人想也十分了得,朝气蓬勃,不像是那些墨守成规的俗人,不错不错,坐吧!”

    “谢过先生!”

    白溪很激动,毕竟对方让他坐下,相当于自己算是入了他的眼。

    而诸葛亮见司马微这种反应,心里石头也落下了,毕竟昨天的决定,让他觉得还是有些不稳妥,毕竟结拜不是小事。

    他知道司马微一般不怎么评价人,是因为没入了他的眼,而现在对白溪这般,算是对白溪认可了。

    也说明了自己并没有跟错人。

    “白溪小兄弟,我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一国之君和一国之民孰轻孰重?”刚坐下,司马微便直接向白溪抛出一个问题。

    当然白溪也不觉得奇怪,毕竟这等人肯定不是那种弯弯绕绕的,他想考考你,就会直接问。

    君、民孰轻孰重?

    说实话,这问题,孔子、孟子和所谓的那些圣贤书上已经有答案了,而白溪相信,司马微心中也有答案,只是想听听自己的回答罢了。

    白溪想了想,面色凝重的道:“回先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就好比君和民的关系!”

    “水为民,君为舟;即无水则无舟,无民则无君,舟虽然在水上面,但是如果没有水的浮力,便是不存在的;而水虽然在舟下面,但没有舟的稳固,这水定是不平静的!”

    “国君管理于民众,但他的权力、地位是民给的,这意味着民比君大;但国一旦一日无君,没有束缚,民众必乱,生活必不宁,这意味着君比民大;这样看来,好像是矛盾的!”

    “但这就恰恰说明了,君与民是对互相有利的,故晚生以为,君民之间谈不上孰轻孰重,倒可以说是两者如果一直维持在一定的平衡状态,为国泰民安!”

    白溪说完,屏住呼吸,等待着司马微的评价。

    而这时的司马微却在被白溪这一番话深深震撼,他没想到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会有如此的见解,在他看来,这是读多少圣贤书都没有的。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半晌,司马微口吐八个字,便起身。

    “大哥,我先送先生回屋!”

    “好,先生保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