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外挂闯三国 >

第89章

带着外挂闯三国-第89章

小说: 带着外挂闯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袁尚、袁熙、审配都救下了,还赎回了十三万精锐士兵,总算不辜负袁绍所托,虽然粮食答应的有点多,但他相信,袁绍是可以接受的。

    (本章完)

第164章 田丰的鼻子被气歪了(2)() 
“主公,郑秉文已经招供了,他确实意欲拉拢并州各家族,企图谋反。”当晚,典韦送来郑秉文招认的供词。

    洪南连看都没看,直接下令道:“明日一早,抓捕郑家所有人,男的全部斩首,女的充当官妓。至于郑秉文,施以车裂之刑!”

    “诺。”

    典韦冷笑道:“看以后谁还敢谋反!”

    次日清早,典韦亲率两队士兵去了郑府,将郑家四十六口全都抓了起来,其中半数以上都是男子,全部被押赴刑场,斩首示众。

    至于女人,都送去当了官妓,严加管教。

    午时三刻,郑家男丁二十五口人,全部斩立决!

    郑秉文被处以极刑………车裂之刑!

    所谓车裂,就是把人的头和四肢分别绑在五辆车上,套上马匹,分别向不同的方向拉,把人的身体硬生生撕裂为六块。

    有时,执行这种刑罚时也不用车,是直接用五条牛或者马来拉,所以车裂之刑,又被称为五牛分尸或者五马分尸。

    要把人的头跟四肢砍下来都得费不少力气,更何况是用拉扯的。受刑之人身受的苦处可想而知。

    郑秉文被车裂,上党郡百姓欢欣鼓舞,无不称颂黄巾军英明!

    这样的效果,却是洪南没有想到的,他后来一查才知道,郑家在上党郡早就臭名昭彰了,欺行霸市、强抢民女,无恶不作,似这样的人,早就被百姓恨透了。

    黄巾军将郑家收拾了,还将郑秉文车裂,算是给百姓们出了一口恶气。

    ************

    夜晚,天气阴沉,细雨不断。

    一辆马车从郡守府出发,一路向南,进入南街。

    在上党郡郡城中,南街是个很杂乱的地方,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卖唱的、卖身的、跳舞的、唱戏的、玩杂耍的,甚至连骗子、小偷、恶霸都特别的多。

    进入南街后,马车停靠在一座十分豪华的青楼下。

    “主公,醉香楼到了。”典韦勒住马缰,小声提醒到。

    车帘被人掀开,从里面走出来一位英俊潇洒的青年男子,头束玉冠,腰缠紫金带,身披大红色斗篷,看上去整个人特别的精神。

    他正是黄巾军首领洪南。

    看了眼青楼,洪南低声道:“走吧,进去看看。”

    “好嘞。”

    两人下了车,朝里面走去。

    之所以到这种地方来,当然是有目地的,可不是为了做那种肮脏的事。

    一边朝里走,洪南叮嘱道:“典韦,这事不能让你主母知道,你别给泄漏了。”

    “嘿嘿,主公放心,我们是乔装打扮出来的,没有人会知道。”典韦挠着脑袋,问道:“主公,你是和主母吵架了?”

    “没有啊,为什么会这样问?”

    “那你怎么到这里来?”

    “别瞎猜,我到这是有正事要办。。。。”

    典韦撅了撅嘴,一副死也不相信的模样。

    刚走到醉香楼门口,就有四五个姑娘围了过来,对洪南和典韦上下其手,手里拿着丝巾,举手投足间,香气扑鼻。

    “官人,进来玩玩吧,我们姑娘都是刚送来的。。。。”

    “官人快请进。”

    “来吧,来吧。。。。”

    被美女这样调戏,只要是个正常的男子,怕都把持不住。

    洪南深吸了口气,硬是压下心里的那股冲动,将几个姑娘推开。。。

    这种风尘女子,虽然长得还可以,但对于他来说,已经不具备太大的诱惑力,跟美艳无双的蔡文姬比起来,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以他如今之地位,只要颁布一条公告,不知道有多少女子愿意投怀送抱。。。

    进入醉香楼大厅,里面的空间特别的大,左边是戏台,上面有美女唱戏,右边是唱歌跳舞之所,也有个高台,上面的美女跳舞,下面的客人就使劲的往上扔银子,而在大厅正中,更是热闹,不断有漂亮的美女从屋子里走出来,供台下的人挑选,若是有选中的,就当场竞价,价高者得,赢了的抱得美人归。

    “还说古人矜持,这怕是比现代都开放了吧?”洪南暗自嘀咕,跟典韦一起穿过人群,上了第二楼。上面全是房间,有的亮着灯,有的黑漆漆的,房内不断传出嬉笑、调戏,各种声音,不堪入耳。

    “呔,站住!你们掌柜的在哪?”典韦伸手抓住一个小厮。

    小厮,就是俗称的龟公,妓院中干杂役的人,一般还充当保安的角色,南方叫龟公,北方叫大茶壶。

    小厮端着果盘,手臂被抓住,疼的嘶哑咧嘴,不断叫骂:“放开我,你抓疼我了,你们是干什么的?”

    洪南忍不住发笑,赶紧让典韦松手,说道:“小哥,能不能告诉我,你们掌柜的在哪?”

    “你们是干什么的?”小厮揉了揉有些红肿的手臂。

    洪南道:“我们?我们。。。当然是来找姑娘的啊,要找个最好的,最漂亮的,最贵的那种,多少钱都行,你麻烦给带个路,我要跟你们掌柜的细谈。”

    小厮放松警惕,指着前面不远处的一间特别大的房屋,说道:“那里就是了。”

    “多谢。”

    洪南一瞧,那间屋子外有四个壮汉守着,身着黑衣,体形高大,手持铜剑,不用想也知道,里面住的肯定是醉香楼的老鸨子………孙若惜。

    洪南、典韦走了过去。。。

    四个壮汉一瞧,赶紧询问:“你们是干什么的?”

    “去告诉那娘们,主公来了。”典韦抓住一个壮汉的脖子,捏的他大叫。

    壮汉赶紧前去通报。。。

    不一会,房间的门被打开,孙若惜走了出来,拘礼道:“主公,您怎么来了?快里面请。”

    记得几个月前,她身处难民营中,浑身上下没有件像样的衣服,就跟个乞丐差不多。而如今的她,身上穿的极为华丽,头饰精美,皮肤雪白,跟几个月前比起来,简直判若两人。

    进入屋子,洪南打趣道:“几个月没见,若惜姑娘好像越来越漂亮了,看来你在这里过得不错啊。”

    说着,他坐到桌旁,随手拿起桌上摆着的水果吃了起来。

    典韦站在一旁,打量着屋内。

    孙若惜关上房门,赶紧走了过来,行礼道:“主公,您到这来,是有什么要紧的事吗?”

    (本章完)

第165章 醉香楼(1)() 
洪南摆手示意孙若惜入座,说道:“当然有事。等开年后,我们的都城要迁至晋阳,你也得跟着去,所以,你得提前做好准备。”

    孙若惜道:“主公放心,这事我也听说了,已经让人去准备,开年后,就能将醉香楼搬到晋阳。”

    “不是搬到晋阳,而是开到晋阳!”

    “有什么区别么?”

    “当然有区别。”

    洪南道:“孙若惜,我让你开青楼,为的是什么?”

    “收集情报啊。”

    洪南道:“是啊,可你现在都收集到什么了,无非是上党郡这巴掌大的地方,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我拿这些情报做什么?”

    “你的醉香楼,应该开展到并州各地,甚至兖州、冀州等,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这里,我所需要的情报,你给的太少了。”

    虽然郑秉文之事,孙若惜立了一大功,但对于洪南来说,还远远不够,那仅是些小事而已。他要的是布局天下,掌握众诸侯的动向。

    这才是孙若惜存在的真正价值!

    “主公,我明白了。”

    孙若惜沉思片刻,却又苦恼起来,为难的说道:“可是。。。要在每个县都开一个青楼,花费的钱财不少啊,无可估量。。。。”

    “我黄巾军什么都不多,就是银子多,等到了晋阳以后,需要多少直接告诉我,我会尽量满足你。但你以后收集情报的速度、准确度,不要再让我失望。”

    “主公放心,只要有银子,一切都好办。”孙若惜松了口气,有洪南这话,她什么也不担心了,反正开青楼又不需要她亲力亲为,只要动动嘴皮子,派几个得力的手下去就行。

    说了一会儿拓展醉香楼的事,洪南提起童渊,问道:“孙若惜,我前日带人去了趟城北,上上下下的街道都搜遍了,也没有你说的那家铁匠铺,更没有看到童渊的身影,到底怎么回事?是你的情报有误?”

    “这个。。。。”

    一时间,她竟回答不上来,在她眼里,这只是一件小事,并没有太多关注,当初将这情报送到洪南的书房,不过是为了凑数而已。可没想到,洪南竟专门为了此事而来。

    孙若惜道:“主公,我等下就派人去查。”

    “嗯,此事十分重要,你要放在心上。”

    “是。”

    正事谈完了,孙若惜叫人摆了一桌酒席,上等的菜,上等的美酒,十几个姑娘在屋子里弹奏乐曲,跳舞的、唱歌的,十分热闹。

    忙活了一天,洪南、典韦都饿的不行,也不管桌上是什么,拿起来就开吃。还别说,妓院的饭菜,吃起来还真不错。

    孙若惜笑着道:“主公,我们这刚送来几个姑娘,还没来得急拍卖呢,都是上上之品,如果主公有兴趣,我叫她们。。。。”

    “停停停。。。。”洪南喝了一口酒,差点没被呛着。

    “我们只吃你一顿饭,吃完了就走。这件事别给我传扬出去了,否则我拿你治罪!”

    孙若惜掩嘴一笑,说道:“好,小女子遵命。”

    但她心里却是极其不茬,心道:“装什么正经人啊,男人不都好色么?”

    但这话她可不敢明着说出来,只能在心里嘀咕几声罢了。

    ************

    大年三十,家家户户挂起了红灯笼。

    上党郡的街道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十分的热闹。

    郡守府内,洪南提笔写下了两幅对联,让亲兵贴在大门口。

    第一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是五代后蜀主孟昶,在他寝室门板上的题词,算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洪南不想打破这个历史,所以,将这两句话提前写了出来,仍作为历史上第一副出现的春联!

    第二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此门

    两副对联,前一副贴在内院,后一副贴在大门口。。。

    别看字写的不怎么样,但对联中蕴含着的意思,却很说明问题,表达了对新年的祝福,以及洪南求贤若渴之心。

    注意,这里的求贤,可不是那些贪图富贵荣华的官员,也不是贪生怕死的将领,而是有真才实学,一心建功立业的真正贤才。

    故此上书,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此门

    晌午过后,李儒来到郡守府。

    看到那两副对联,观赏了很久。。。

    “文优先生,主公叫你进去呢。”一个亲卫兵走了过来。

    “知道了。”

    来到正堂中,李儒笑着道:“主公,那两题桃符,是出自您的手笔吧?”

    “两题桃符?何谓桃符?”

    “这个。。。不是桃符吗?”李儒反问道。

    洪南这才想起,桃符两个字,是出现在秦朝,在辞旧迎新之际,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写上两句话悬挂于门首,意在祈福灭祸。据说桃木有压邪驱鬼的作用。所以,谓之桃符。

    洪南纠正道:“你记住了,这不叫桃符,而叫对联!”

    “以后每到了春节,百姓们都可以写上两副,贴于门前,寓意辞旧迎新,财源滚滚。俗话说,新年新气象嘛,跟霉运告别,迎来新的一年。”

    李儒恍然,笑着道:“主公言之有理,待并州局势稳定后,即颁布这项政令。”

    “文优,迁都之事,你准备的怎么样了?”

    “主公放心,一切都已准备妥当,新年过后,即可动身。”

    洪南道:“好,此次迁都,是我黄巾军由衰而盛的转折点,也是我们走向强盛的象征,途中不能出现任何意外,你务必要计划周全。”

    李儒问道:“主公可想过,待我们走后,上党郡应交由谁来打理?”

    “你可有什么好的人选?”

    李儒拱手道:“臣保举一人,定能担当此任。”

    “谁?”

    “韩非。”

    “他是何许人?”洪南皱着眉,他确定在历史名人里,没有这号人。

    李儒介绍道:“他是一寒门儒生,是去年跟随我黄巾军的,协助我处理过很多政事,虽然才智不高,但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臣以为,可堪重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