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外挂闯三国 >

第62章

带着外挂闯三国-第62章

小说: 带着外挂闯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儒双眼发愣,不知在想什么,突然昂起头,拱手道:“主公,我有个想法,不知当讲否。”

    “文优有话,不妨直言。”

    李儒道:“我们的斥候兵打探到,在太行山脉的各处山谷中,居住着许多老弱百姓,他们多是黑山军的家属,或是当初被黑山军强行虏到山中去的;卑职想。。。既然我上党地广人稀,不如向张燕、白绕、于大目等讨个人情,将这些人迁移到我上党来,在我们上党郡定居。如果这时候迁移,一定能赶得上明年春耕。”

    “好主意!”

    洪南说道:“文和,此事你要放在心上,定要向张燕等人提及。”

    其实他很早以前就想到了,但当时条件还不成熟,如今上党稳定,黑山军也有了自己的地盘,是该将几十万老弱迁至上党了。

    贾诩道:“主公放心,这都是小事;山中的那些老弱妇孺,每年要吃掉张燕、白绕等大量的粮草,他们早就厌烦了,恨不得全部杀掉,但他们又不敢,怕士兵因此哗变,所以一直都养着,如果主公肯接下这个烫手山芋,他们正求之不得呢。”

    “嘿嘿!如此一来,我倒是可以再向他们多要些粮草,总不能白帮他们收养老弱吧?”

    “哈哈哈。。。你啊,真是什么便宜都要占尽。”李儒心中欢喜,朗声大笑了起来。

    洪南举起酒樽,说道:“来,咱们共饮此樽,祝文和先生此去,旗开得胜!”

    “祝文和先生,旗开得胜!”其余人也举起了酒樽,一饮而尽。

    紧接着,都哈哈大笑起来。

    直到此时,宴会才算真正开始。

    解决了黑山贼众的事,大家心里都了无牵挂,喝起酒来十分豪爽,一樽接着一樽,大有不醉不归的架势。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众人都有了些许醉意,洪南也喝的晕晕乎乎的。

    就在这时,从院子外跑进来一个丫环,走到门口,被亲兵拦住,丫环十分着急,不断在外面说个不停。

    洪南抬起头,问道:“外面是何人?”

    “某去看看。”典韦站起身,走了出去。

    少许,典韦急急忙忙的跑了回来,说道:“主公,主母晕倒了。”

    “怎么好端端的晕倒了?请大夫了吗?”

    “不知道,那小丫头没说,我也没问。”

    洪南酒醒了一半,看了眼堂上的情况,二话不说,出了正堂,朝后院走去。

    来到蔡琰的住所,院内静悄悄的,屋内灯亮着,丫环站了一排。

    洪南走进屋子,只见蔡琰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仿佛睡着了般,旁边有个年过半百的大夫正在把脉,不断捋着额下的胡子。

    洪南急切的问道:“怎么样了?是得了什么病?”

    此刻,屋内站着的十几个丫环全都瑟瑟发抖,生怕查出什么大病来,殃及池鱼。

    大夫装模作样的看了半天,忽然眉目一怔,起身拱手道:“恭喜将军,贺喜将军,夫人有喜了。”

    “哦?当真?几个月了?”

    “已经四个月了。”

    洪南皱起了眉头,问道:“都四个月了才发现?你可诊断有误?”

    大夫自信的说道:“将军,小的行医半辈子,从未出过错。夫人前几个月,一定是营养不良,睡眠不足,导致胎儿发育缓慢,后又出现下红等症状,夫人误以为是月事,所以一直不知道自己有孕在身。”

    洪南心中盘算,四个月前,正是他出征前去与白绕、于大目会盟的前夕,日子没有错。

    但四个月了才发现有身孕,让他有些想不明白。

    “下红是何意?”

    大夫道:“禀将军,下红,就是下身出血,如月事一般,但又不是月事,是有胎儿不稳,小产的征兆。”

    “什么?那她。。。。”

    “将军不用急,待我给夫人开几幅安胎药,夫人再好生调养身子,胎儿自会无恙。”

    洪南松了口气,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说道:“好,从现在起,胎儿就由你调养,不可出现任何差错。”

    “是。”

    这时,蔡琰醒了,睁开眼,唤道:“夫君。。。。”

    “别动,你身体不好,要注意休息。”洪南走了过去。

    “我这是怎么了?”

    洪南不悦的说道:“还怎么了,你连自己怀孕了都不知道?”

    “啊?我怀孕了?”蔡琰先是一惊,随后心中窃喜。

    洪南看向远处站着的十几个丫环,斥责道:“你们是怎么照顾夫人的?为什么会营养不良?难道我堂堂郡守府,连饭都吃不起吗?”

    众女一惊,慌忙下跪。

    蔡琰忙说道:“夫君,别怪她们,是我自己不好好吃东西。”

    看了看蔡琰的肚子,洪南朗声一笑:“好,今天高兴,谁也不怪。”

    “你们都下去领赏吧,每人赏五十钱!”

    众丫环一听,高兴的合不拢嘴,连连磕头致谢。

    这时,那年过半百的大夫已经将药方写好了。

    洪南看了眼,说道:“安胎是大事,不论抓药还是煎药,都得你亲自动手,不可假手于人。你的性命可都跟夫人连着呢,她要是出现一点意外,后果你自己知道。”

    “是,将军,小的这就去煎药。”

    他擦了擦额上的冷汗,赶紧背起药箱,冲忙离开了屋子。

    蔡琰噗哧笑道:“夫君,你干嘛吓他啊。”

    “谁吓他?胎儿要是保不住,看我不宰了他。”

    “夫君,你好粗鲁,满嘴粗话。。。。”蔡琰不悦。

    洪南抱住蔡琰,笑着道:“好,那我就不说粗话,我给你作一首诗,怎么样?”

    “哦?夫君好敏捷、雅致,文姬洗耳恭听。”

    洪南想了想,眼眸一亮,暗道:“有了。”

    “这首诗是写给你的,我取名为‘赠贤妻’。”

    “几度春风戏帏帐,残红落处映碧桃;十月孕成文武相,与君再戏芳草源。”

    蔡琰满脸羞红,粉拳捶打了几下洪南的胸口,羞涩的说道:“谁要与你再戏芳草源啊,此等诗句,好不下流。”

    洪南哈哈一笑,搂着蔡琰的手更紧了。

    欢迎加入带着外挂闯三国书友群,群号码:377401729

    (本章完)

第113章 安置百姓,三全其美() 
第二天,贾诩简单收拾了番,带着两百亲卫兵上路了,离开上党,前往太原郡治所晋阳。

    对此,洪南没太关注,只是让亲卫兵好生保护贾诩的安全。

    洪南相信,贾诩此去,定能满载而归,张燕、白绕等,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正午时分。

    在看过蔡琰后,他带着典韦,去了郡守府侧堂。

    堂内,有十几个官员忙碌着。

    洪南走了进去。

    “主公。”

    “不要多礼。”

    来到一旁坐下,洪南问道:“文优啊,我昨夜想了想,六十多万老弱妇孺,全都迁移到上党,是否有些不妥?你可想到安置之法了?”

    “主公担忧的是。。。?”

    洪南道:“你想啊,这些人没有土地、财产、食物,连劳动力也没有,到了上党以后,如何生活?就靠着我们救济?那就算我是座金山,也养不起啊。”

    “六十多万人,这得吃多少粮食?”

    李儒叹道:“不瞒主公,我也正为此发愁呢。”

    “接纳这些百姓,好处是有,但坏处也不少,就像主公说的,他们什么也没有,张口就要吃饭,一切都得靠我们救济。刚才我算了一下,如果此刻迁移,救济到明年秋收,得消耗粮食二十万担,就算节省一点,每日两粥,也得消耗至少十五万担。”

    如此庞大的数据,如此大的消耗,让洪南不由心神一颤。

    想了想后,他问道:“那你可想到什么办法了?”

    李儒道:“我已经派人去冀州、幽州、兖州等地购粮了,三个月内必回,如果不出现意外,到时就能有足够的粮食接济百姓。”

    洪南苦笑不已,说道:“你想的也太好了吧,在袁绍、曹操的地盘上购买粮食?能购买到多少?他们还缺呢,要是被发现,怕是血本无归。”

    “这个办法不行,你还得再想想。。。。”

    计策一出,立刻就被洪南ps掉。

    接下来,两人都没有说话,埋头苦想。

    这个问题不解决,六十万老弱妇孺就无法安置,也不敢贸然迁移。

    原本以为,李儒既提出接纳太行山脉的百姓,定是早已有了解决之法,但没想到办法竟然这么蠢,让洪南不由有些失望。

    “咦?我倒有个办法!”盏茶过后,洪南突然站起身,面带欣喜之色。

    李儒急问道:“主公,是什么办法啊?”

    洪南没有急着回答,在堂上走来走去,继续完善自己的想法。

    过了许久,他才坐下道:“文优难道忘了,我们上党郡,也有近二十万百姓呢,他们可以帮忙啊。”

    “你等下去传令各县,发布一个公告,为了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让每一个家庭,至少收养两到三人,愿意多收养的,咱们给发放钱银。”

    “如此一来,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李儒眉目一怔,笑道:“这倒真是个好办法啊。”

    “不过。。。。”

    转眼间,他又皱眉道:“那些年龄不大的孩童、美貌的女子、倒是很多人愿意收养,但那些行将就木的老人,看着都碍眼,谁又愿意自找麻烦?”

    洪南一愣,皱眉道:“你没理解我的意思吧?”

    “让他们收养老弱,是想让他们帮忙,不是将人直接送给他们。更不是送媳妇、送传宗接代的孩子。等过了明年秋收,家家户户有了粮食,这些人就可以自力更生,不用再寄人篱下。也就几个月的事,我看事情没你想的那么复杂。”

    “我们没有收取百姓的赋税,免费的送土地给他们,难道他们连这点忙也不帮吗?如果是这样,那这百姓我要来干嘛?”

    李儒顿时结舌,拱手道:“那卑职这就去安排。”

    “等等。”

    洪南冷静下来,想了想后,坐下道:“你说的也对,人都是自私的,如果将一个老人、一个孩子、一个美女放在面前,那他们肯定不会选老人。”

    “你的公告上,就不要说有孩子和妇女了,只说赡养一年的老人。如果没有人愿意,那就给予少量的补助。”

    听到这,李儒糊涂了,问道:“主公,那孩子和妇人呢,当如何安置?”

    “把他们留下,咱们养,你觉得如何?”

    “啊?”

    洪南笑着道:“其实,孩子和妇人,都是极少数,不会超过十万,咱们养得起。”

    “年龄小的孩子,可以当个童子军,接受简单的训练,等以后长大了,不就能效命疆场?至于那些妇人,可以让他们做些针线活,为我大军缝制衣物。你觉得如何?”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李儒佩服道:“主公真是好谋划,这等办法,再没好的了。”

    “卑职这就按照主公的意思,让各县县令贴出公告,看看百姓们是什么反应,如果百姓愿意收养,等文和从晋阳回来后,就予以实施。”

    说完,他也忙碌去了。

    洪南端起桌上的茶樽,喝了一口,心里想着许多的事。

    刚才说的这些安置老弱妇孺的办法,是他临时想起的,没经过深究,如今细细想来,似乎觉得,可以更加的完善,对上党郡的势力也助力不小。

    就如童子军,从小接受训练,在黄巾军中长大,等过几年,对黄巾军定是无比的忠诚,而经过训练以后,他们也掌握了战场杀人的技能。

    只要几仗打下来,就能打出一支铁血精锐!

    还有妇女,从表面上看似乎没什么作用,也就缝缝补补,替士兵们做衣服;可若仔细一想,妇女中有很多单身啊,如果用来奖励、或者赏赐有功的将士,那将士们为了得到美女,还不更加的奋勇杀敌?

    如此一来,既解决了妇女的归宿问题,又解决了士兵们单身的问题,还能使得上党郡的黄巾军作战更加勇猛,士气高昂,三全其美啊。

    想到这,洪南哈哈笑了起来,大步离开了正堂。

    其他官员瞧见,都一头雾水,不知道洪南在笑什么。

    李儒愣了一下神后,也低着头,继续干自己的事。

    一个月后,贾诩回来了,带回来无数的好消息。。。

    欢迎加入带着外挂闯三国书友群,群号码:377401729

    (本章完)

第114章 满载而归() 
一个月后,贾诩回来了,带回来无数的好消息。。。

    他是一路哼着小曲进的郡城。

    进城后,来不及歇息,就前去寻找洪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