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外挂闯三国 >

第379章

带着外挂闯三国-第379章

小说: 带着外挂闯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宫道:“我猜想,司马懿定会千方百计的想办法,促使和谈。”

    “和谈?那是不可能的,就算父皇现在下旨退军,我也不听。区区的荆州之地,我不消五日,便能攻克!”

    洪战哼道:“多余的话,我们不要再说了,我东、北两军会师,有几十万军,攻下荆州城,是指日可待。为防事情有变,应早日定下攻城计策。”

    裴延拱手道:“太子殿下,您不必为攻城的事烦恼。就将这任务交给我的东进兵团吧,我愿立下军令状,十五日内,定攻克荆州!”

    整个东进兵团有二十多万人,攻打荆州竟定下十五日期限,可见裴延对司马懿,还是很忌惮的。

    洪战笑着道:“好啊,我会将北进兵团的所有火炮,全都调给你,你放手去攻城吧。”

    “谢殿下,末将定不辱使命。”

    “我相信,裴将军不会让我失望的。”

    会议散后,裴延不敢耽搁,连夜召集麾下的将领,商量攻城事宜。

    其实这件事,本应东、北两个兵团一起去做的,裴延也不过是顺便提一提,由自己去攻城,可他没想到,洪战竟真的答应了。

    好在期限是十五日,也不算什么好为难之事。

    相信凭东进兵团的实力,要剿灭曹军残余,是没有问题的。

    “太子殿下将攻城的事,交给我们东进兵团,我裴延感激不尽,定当全力为殿下分忧。诸位,你们有什么好的计策,不妨说说。”

    裴延喝了口热茶问道。

    陈宫道:“刚才锦衣卫总旗杜胜,送来了荆州城的防务信息,我看了之后十分的敬佩啊,这司马懿不愧是多谋之人,所设的防务,可说是天衣无缝。”

    “如果我们还是按照以前攻打城池的老套路,定会吃大亏。”

    裴延皱眉道:“不会吧,我们有十几个炮兵团。。。。”

    陈宫递给裴延一道奏折,道:“上将军还是看看吧,这就是他们的防务。其中就有对付我们大炮的,还有反击之策,让人瞠目结舌啊。”

    裴延拿起来一看,瞪了瞪眼,笑着道:“好。这守城之策,值得我们学习啊。”

    “你看这一条,在城楼上挖掘深洞,便于躲避炮击。此计看似大胆,实则有理有据啊。襄阳城楼高四丈、宽三仗,就算挖掘几个大洞,也妨碍不了城楼的坚固。更能躲避炮击,减少伤亡。”

    “还有这一条,在城楼上设立水管,守城时向城下灌污水、粪水。。。这真是妙计啊,他们在城里灌水,丝毫不妨碍守城的士卒。我们攻城的士兵,连眼睛都睁不开,永远好似处于大雨天,大大减弱了我们的实力。”

    。。。。。。。。。。。。。。

    例如此,还有很多很多。

    裴延看后,连连称赞:“这司马懿,当真是天下奇才啊,在这等实力悬殊,不利于己的情况下,还能想出这么多应对的办法。要是他跟我们一样,有许多高端的武器装备,那咱们还不死翘翘啊?”

    “这样的人,杀了真是可惜、可惜啊。。。!”

    马岱道:“上将军不用觉得可惜,等攻陷荆州后,将司马懿活捉便是。”

    “呵呵。。。你可真敢想。”

    “活捉司马懿的事,稍后再说吧,咱们现在说说,怎么攻克荆州!”

    裴延看向帐内的众人,问道:“都说说,有什么好的计策?”

    陈宫道:“计策倒是没有,但属下有些笨办法,可以试试。”

    “说。”

    “我们有十四个炮团,其中第一、四军的炮团,技术非常的好,可说指哪打哪。只要我们花费一些时间,将城楼上敌人的水管全都毁掉,对我们攻城十分的有利。”

    “嗯,这点子不错。还有吗?”

    陈宫想了想,道:“如果上将军实在担心,为何不向殿下说明,请他的北进兵团助战,帮着围住三面城,由我们东进兵团主攻。。。。”

    “不行不行,我已经向殿下保证过,怎么能反悔呢,岂不是让将士们笑话吗。”

    裴延道:“这样吧,明日辰时,除了十四个炮团,和我第一军、第四军的将士以外,其他的部队平分驻守三城外,等正午时分,我们到东城聚集,向襄阳城开炮。我要亲眼看看,敌人有什么厉害的,等探明他们虚实后,我们再行定计。”

    “如此甚好。”

    紧接着,众人将具体的攻城方略议定;并将攻城的初步方略,上奏洪战。毕竟洪战是太子,是名义上统领三军的任务,似这等调动几十万部队攻城,当然要告知于他。

    洪战得知消息后,没有多言,回复:攻城事宜,由裴延全权行事!

    裴延也不客气,第二天便率领麾下的士兵们攻打荆州城。

    咚咚咚。。。

    “来人,去叫阵。”

    阵前,鼓声响起,裴延派人上前。

    很快,曹丕、程昱、司马懿,都出现在了城头。

    曹丕看着城外叫阵的士兵,喊道:“告诉裴延将军,我曹丕誓死不降。有种就攻城吧,我曹丕何惧?”

    “只可惜,我们的大炮全都北毁了,若是没有被毁,全部摆放在城头,一定能大破晋军。”程昱颇有些后悔,他忙活了那么久,终是没能保护得了那些大炮。

    “炮都没有了,还说那么多做什么。”

    司马懿道:“丕公子,您刚才回裴延的话,有些重了吧?我不是说了吗,还是要以促成和谈为主。”

    (本章完)

第694章 灭曹之战(27)() 
    曹丕冷笑道:“和谈?仲达啊,你虽计谋百出,算无遗策,但未免也太天真了。裴延和洪战,根本就没将我们放在眼里,他们心里想的,都是如何攻陷荆州,岂能与我们议和啊?”

    程昱道:“丕公子说的对,就算给他们磕一百个响头,怕也是无济于事。”

    司马懿道:“好吧。我只是担心,荆州虽固,也坚守不了多久啊。”

    “水到山前必有路,到时再说吧。”

    。。。。。。。。。。。

    喊话了一阵,双方都很不愉快。

    裴延二话不说,命令十四个炮团,分成东西两个炮群,向前方的城楼开炮。还特意嘱咐了第一、四军的几个炮团,一定要瞄准敌人城楼上的水管。

    “开炮!”

    轰轰轰。。。

    万炮齐发,声震长空。

    裴延倒很是轻松,和陈宫说着话:“为了这一战,我们准了好几万吨的炸dan,够曹丕那小子喝一壶的了。咱们就看着吧,他的水管,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看着满城的硝烟,及曹军凄惨的叫声,陈宫道:“咱们的大炮,当真威力无穷啊,有此利器,何愁天下不平。”

    “十四个炮兵团一起上阵,这在咱们晋国以往,还从来没有过的。”

    “我只希望此次之战,能完美的结束,那样一不负殿下的重托啊。”

    说着说着,炮声停止了,裴延遂下令,由两个团打先锋,向襄阳城逼近。同时,由第一军的炮团,开到城下等候,若是攻击不顺,则用大炮掩护。

    “上将军,这襄阳城的护城河,也太宽了点吧?都十几米了,又如此的深,当真很难过的去啊。”战斗一开始,便觉察出了不对,前方攻城的士兵,都很难过得了护城河。往往走到一半,便自行掉入河中了。因为距离太远,浮桥软软的,一点力度都没有,士兵们踩在上面,总是摇晃。

    “这可不行。。。。”

    攻击了一会,裴延道:“先让士兵们退下来,等架好坚固的浮桥后,再行攻城。”

    “什么?现在退军?那我们刚才的一万多吨炸yao,岂不是白扔了?”

    马岱也道:“是啊,此时万万不能撤军啊。”

    裴延道:“这都怪我,之前没有想到,浮桥搭上去后,会因为具体太软,而使得整体下沉,你看看那攻城的士兵们,都快沉入水中了,还怎么攻打?”

    “传令,退军吧,等我们准备充分以后再来。”

    “唉!”马岱极不甘心的叹了口气。

    但他还是执行命令,策马前往传令:“上将军有领,全军后撤!”

    遂正在攻城的两个步兵团,全线撤出战斗。

    这攻打襄阳的第一仗,就这样以失败告终了。还浪费了一万多吨炸yao,让士兵们的士气,稍有受挫。

    “今日一仗,虽然没起什么作用,但却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襄阳城的防务,他们的护城河非常宽大,一般的浮桥,是无法承受士兵渡过的。想要过河,需制造出很坚硬的浮桥才行。”

    马岱说道:“我倒有个办法。”

    “说来听听。”

    马岱道:“要说到坚硬,有什么能得过钢铁呢?我听说长安的炼钢厂,在几年前就造出了钢管,还有自动收放的攻城塔、钢架云梯。若是有这两样东西,定能攻下襄阳城。”

    裴延道:“你这说的不是废话吗,长安距此何止千里,一来一回的运送自动钢管浮桥,要花费一两个月的时间,哪还来得急?”

    “实不相瞒,我已经派人去兵部上报了。”马岱说道。

    裴延摇了摇头,道:“还是想想其他的办法吧。”

    陈宫道:“护城河虽宽,但同时,距离敌人的城楼也远。他们城楼上的士兵射击不到我们。如果我们能缩短护城河的距离,不就能向其他城池一样,用浮桥过河了吗?”

    裴延道:“你是说,在护城河的这一头,搭建固定的浮桥?”

    陈宫笑了笑,道:“是的,由于护城河与敌城楼的距离太远,我们搭建固定浮桥时,不会受到敌人城楼上士兵的攻击,只是要费一点点时间而已。”

    裴延笑着道:“这能费多少时间?最多半天就能搭建好了。”

    “来人。”

    “末将在。”一个旅长站了出来。

    裴延道:“就由你去办此事吧,我给你半天的时间,明日辰时,我大军照常攻城。”

    “得令。”

    荆州攻城之战,一来二去,耽误了许久。

    可是打来打去,裴延也没能攻下荆州。这其中的过程非常复杂,司马懿和陈宫、裴延等,不断的斗法,双方伤亡惨重。

    半个月之后,洪战提议,将北进兵团也投入战斗,用于堵住南、北、西三面城楼。而裴延的东进兵团,则只要负责攻打东面。

    这样一来,裴延的攻击力度,就大大的增强了。

    裴延自没有异议。他早就想请洪战帮忙了,这荆州城实在太难打,他从一开始就低估了司马懿。可是碍于面子,他又不好向洪战求救,现在由洪战提出,自是再好不过。

    东、北两个兵团一起上阵,将荆州城围困的水泄不通。

    这一次,荆州守军终于抵挡不住了,在被攻打了数日后,连连败退。外城失守,退居皇宫。眼看着,偌大的荆州城,就要落入晋军之手了。

    。。。。。。。。。。。。。。。。。。。。。

    兖州,泰山郡。

    洪南率领高顺等将,来到泰山。

    “禀陛下,曹操拒不投降,死守泰山,我们正在努力。”高顺脸色难看,朝洪南拱手说道。

    洪南道:“我早猜测到了,曹操是何许人啊,怎么会轻易的投降?”

    贾诩问道:“高顺将军,现在泰山之上,还有多少曹军?”

    高顺道:“约有五万多吧。虽然没有多强的战斗力,但泰山山势陡峭,很难攻打,若是我军强攻,怕也会付出一定的代价。”

    洪南问道:“我记得你前些日子上奏,说曹操的残军不足两万,怎么又变成五万了?”

    “这个。。。那时曹操的残军,的确只有不到两万。到在我们大军赶到泰山之前,曹操的残军又有三万多聚集到了泰山,与曹操合军,所以。。。。”

    (本章完)

第695章 灭曹之战(28)() 
    “原来如此。”

    洪南道:“既然曹操的残余大军,有五万之多,就不能强行攻上泰山,这样会给我们的部队,造成较大的伤亡。反正他连扬州、荆州都没有了,就剩下泰山这区区的地盘,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只要我军封住各处要道,他凑集不到粮食,也是死路一条。”

    贾诩道:“陛下所言极是,臣也是这么想的。他士兵越多,对他越是不利。”

    高顺笑着道:“陛下和先生要这样说,末将就放心了。我即刻去吩咐,各军变攻势为守势,派遣重兵,堵住下山的各处要道。”

    “嗯,去吧。”

    “诺。”

    高顺离开。

    贾诩从袖口中拿出一份奏折,道:“陛下,我刚接到一份战报,是士元派人送来的。”

    洪南打开一看,无语的道:“这个庞统,真是沉不住气。竟提前向江东用兵,并且攻占了沿江一些地盘,他让我增派援兵,助他攻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