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外挂闯三国 >

第339章

带着外挂闯三国-第339章

小说: 带着外挂闯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士兵离去,陶然壮大了胆子,也拿着武器走出藏兵洞,于守城士兵一起,攻击城外的敌人。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坚持了半柱香,陶然身中两箭,血流入柱。

    雁门关城楼,真正守不住了。

    不过,就在这关键之时,很多百姓跑上了城楼。

    “小东子,你们总算来了。”

    陶然背靠着墙墩坐下,喘着粗气。

    被称作小东子的亲兵,回道:“公子,我们刚走到城里,就遇上百姓们拿着武器出来,他们都自愿帮助守城。”

    “好。”

    陶然欣喜,他朝远处看了看,当瞧见百姓们都拿着锄头,摇着头道:“这样守城?不是找死吗?赶紧把我们的存货全都拿出来,给他们换上弩箭。让他们躲在士兵身后,朝城外射。”

    “可他们没用过弩箭。给他们用是不是太浪费了?”

    “哪还管得了那么多。不管射不射的准,朝城外射就对了。这么多敌人,总能懵着几个。”

    “好,小的这就去安排。”

    有百姓们帮忙,守城变的轻松很多了。虽然百姓没有经验,但贵在人多啊,死了一批又上去一批,城内都排着队等着。

    明知是死,却还要一批批的往上冲。说真的,陶然十分的感动。他以前在袁绍治下时,还从来没遇上过这种事情。

    打着打着,天色渐渐放亮了,曹军还没有攻下雁门关,雁门关的城楼上,已经躺下了无数的百姓,他们有的拿着弩箭,有的手持最简陋的武器。

    他们的战斗力,甚至连晋国最普通的士兵都不如,但就是这样一批人,帮着陶然守住了雁门关。

    看到天色放亮,许攸和荀攸也着急起来:“这雁门关,怎么如此难打啊?”

    “之前都快攻下了,现在却牢不可破。。。。”

    荀攸举着望远镜,朝城上看了看,道:“好像是城内的百姓,都在帮助守城。”

    “这可麻烦了。城里的百姓有十数万呢,这样打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

    “曹仁。”

    “末将在。”

    许攸道:“赶紧再组织兵力,继续攻城,不能让敌人有休息的机会。”

    曹仁面露苦涩的道:“军师,这都整整一晚上了,士兵们也需要休息啊。”

    “休息?我们哪还有那个时间?眼看着晋国的援兵就要到了。”

    荀攸道:“这样吧,赶紧回营地调兵,将弩箭兵都带上。这城外攻城的部队,都撤回去休息。”

    “是。”

    接下来的战斗,双方都打的十分艰苦。准确的说,都在坚持。

    对于陶然来说,多坚持一刻,雁门关就越安全,只要援军一到,就能改变战局。

    而许攸、荀攸,却是等不起,他们需要马上攻陷雁门关。一旦等晋国援兵抵达,就很有可能被敌人包了饺子。尤其是身后的徐庶、贾诩,两人想想就头疼。

    。。。。。。。。。。。。。。。。。。。。。

    此时,在一百开外,徐庶和贾诩的大军,正在急速行军。

    “传令,再加快行军速度,务必要在傍晚之前,赶到雁门关!”贾诩骑在马上,十分焦急的下达命令。

    徐庶追上前,道:“文和啊,士兵们都跑了一夜了,我担心这样下去,就算到了雁门关,也无济于事啊,不如让士兵们都歇息一下。”

    “不行。”

    贾诩道:“元直,雁门关现在,是分秒必争啊,陶然的五千士兵,已经打了足足一夜,我们要是再不赶到,就真的晚了。”

    (本章完)

第616章 曹军损失近十万() 
    徐庶叹道:“是啊,这个陶然。。。我之前还担心他,一个不学无术的家族子弟,怎么能担此重任,没想到关键时候,他硬撑了下来。”

    贾诩道:“由此可见,甄家对陛下,是十分忠心的,无需怀疑。”

    “加快速度。”

    说话间,两人狠狠的抽了一下马鞭,马儿吃痛,更加卖力的奔跑起来。

    。。。。。。。。。。。。。。。。。。。。。。

    而在冀州常山郡,洪南的队伍已经到达这里。

    蓟县之败,洪南已经知晓。

    “这也不能怪文和、元直,是敌人太狡猾,谁能想到他们声东击西,从西面突围。”

    将战报收起,洪南道:“好在许攸、荀攸跑去雁门关了,无论他怎么逃,也还在我们的势力范围之内。”

    陈宫道:“可是。。。。如果他们逃入了并州,对我们来说也有不小的麻烦啊。自上次诸侯大战之后,并州就是盗贼出没最多的地方,地方官府根本掌控不了大局,要是许攸、荀攸进入太行山,那徐庶以后可有得忙了。我们也将消耗无数的兵马粮草。”

    “嗯,你说的不错。”

    洪南道:“所以我们要赶快去雁门关,将许攸、荀攸歼灭在并州之外。”

    陈宫道:“我只担心来不及啊。雁门关就五千驻军,能挡住许攸、荀攸?”

    “那就要看我们的将领,有没有守城的决心了。”

    陈宫苦笑了声,道:“不瞒陛下,我刚才已经查过了,驻守在雁门关的将领,是甄家的人,是甄姬娘娘的远房表弟,此人不学无术,毫无战斗经验。”

    洪南道:“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让他驻守雁门关呢?这么重要的地方,应该从武英殿派人嘛。”

    陈宫道:“这就得问文优先生了,他是吏部尚书,总管天下所有官职的升迁。”

    洪南叹道:“那这样看来,咱们的雁门关,是丟定了。”

    “也许吧。”

    “我有个建议。咱们不要去雁门关了,直接进入壶关,如果曹军打入并州,咱们再把他打出去。免得到时并州兵力空虚,被许攸、荀攸打个措手不及。”

    “好主意。”

    陈宫一口便答应。

    就现在的情形来看,洪南、陈宫都没有想过,雁门关会被守住。似陶然那样的纨绔子弟,连武英殿都没有去过,哪有跟许攸、荀攸抗衡的资本。

    但是。。。仅仅过了两天,当洪南大军行进到魏郡,即将进入壶关时,却是接到消息,雁门关并没有丢,在千钧一发之时,太原方面的援军赶到了,拖住许攸、荀攸半日,之后徐庶、贾诩又快速袭击了曹仁的后军,曹军大败,往东而逃。

    “往东?不就是咱们这个方向吗?”

    洪南欣喜的道:“那咱们是歪打正着啊,本想进并州的,没想到能在这堵住许攸。好,哈哈哈。。。。。”

    陈宫道:“这也是天意啊,连老天都不让许攸、荀攸活。”

    洪战打马而来,听说了前方的战事,请命道:“父皇,让儿臣领兵去会一会曹军吧。”

    “大皇子不要着急,凡事都好商量。”

    洪南看了眼洪战,说道:“战儿,你能不能动动脑子?许攸、荀攸现在,还不知道我们到魏郡了,如果我们能提前设下埋伏,他们撤退的急,被贾诩、徐庶追的,一定会撞进我们的伏击圈。如果你这时候领兵去正面与敌交战,岂不是打草惊蛇?”

    “哦。”

    洪战一想,还真是。他只顾着杀敌立功,倒把这事给忽略了。

    洪战拱手道:“那儿臣请命,率领第三军的将士,到魏郡边界埋伏,待曹军来了之后,将他们一网打尽。”

    “好,这倒可以。但你一个人去,我不放心,由公台先生陪你去吧,我率领其余大军跟进。”

    “是(遵命)。”

    陈宫、洪战同声应道。

    。。。。。。。。。。。。。。。。。。。。。。。

    数百里外,许攸、荀攸的大军,正仓皇而逃。

    说起来,他们也是倒霉,攻打雁门关,怎么也攻不下,城内的百姓以死捍卫城池,硬是支撑到太原方面的援军到来。

    再然后,又被徐庶、贾诩袭击,杀的大败。

    他们没有选择,只能从冀州跑。一路上,被贾诩、徐庶追的,也没有时间派探子探查。正如洪南所预料的那般,直到现在,他们都还不知道,洪南的大军,已经进入魏郡地界,他们再往前走几百里,就会撞到洪南的怀里了。

    “就在这里,赶紧设伏。”

    洪战带着第三军将士,来到一处山谷。

    “是。”手下的三个师长,都迅速行动了起来。

    陈宫看了眼眼前的山谷,担忧道:“只是不知,许攸、荀攸会不会上当啊。他们可都是老军师了,遇上这样的地形,还不仔细的查看?”

    “先生,你是多虑了。”

    洪战道:“他们现在哪还有时间查看地势啊,稍微一耽搁,就有可能被徐庶、贾诩缠上。你就放心吧,我们埋伏在这里,许攸、荀攸一定会上当。到时你就看着,我两个时辰内,就能将曹军击败!”

    “呵呵。。。但愿如此吧。”

    一个时辰后,第三军的将士全都伏于山腰上。

    陈宫、洪战来到指挥所。

    陈宫看完了所有的地形,说道:“大皇子,这山谷固然地形很好,但要挡住上十万曹军,怕还有些难度,尤其是我们三十个团,根本施展不开。我建议,待战斗开始以后,调五个团的兵力,驻守于谷东,将官道堵住。”

    洪战眉目一挑,笑着道:“你这建议很好,我现在就让人去办。”

    “不不不,现在不行。”

    “为什么?”

    陈宫道:“你想啊,要是许攸、荀攸派出一两个士兵探查,或者有先锋营,那岂不是会提前发现我们?所以只能等打起来之后,再让几个团出去驻守,这样即使发现,他也来不及撤退了。”

    “好吧,就听你的。”

    洪战笑着应道。

    转眼,过了大半日。

    直到傍晚时分,许攸、荀攸的败兵,终于到来了,据细作探报,有九万多人!

    也就是说,之前在雁门关外,许攸、荀攸的大军,被徐庶、贾诩打散了近十万人。这可算是吃了大亏了,想想几个月来,曹军阵亡的人数相加,都还没到五万,而这一次却损失了近十万。

    (本章完)

第617章 曹军再中伏,急撤() 
    “停。”

    来到山谷前,许攸勒住马缰。

    “谷内清幽,无鸟兽之声,怕不是那么安全。快派人查探一番。”

    曹仁打马而来,道:“回军师,晋军距离我们只有不到百里了。”

    “那也得探路啊,万一种了埋伏。。。。”

    荀攸喘了两口粗气,道:“哪。。。哪有什么埋伏?这魏郡地界,充其量就是一两万地方军,不足为惧。”

    “那洪南呢?”

    “洪南?他不是刚过江吗。”

    许攸道:“咱们已经很久没有洪南的消息了,他万一在冀州魏郡,那我们岂不是要被他伏击?”

    “曹仁。”

    “末将在。”

    “赶紧派人去查探。”

    “是。”

    许攸回过头,看了眼身后的士兵,说道:“其余的,都原地歇息,一炷香后再启程。”

    一炷香后。

    经过初步的探查,并没有发现异样。

    “走。”

    随着荀攸下达进军的命令,所有的士兵,又继续向山谷的另一头开进。

    “来了,各团准备好,听我的命令。等敌人快过山谷了再打。”洪战提着步枪,来到最前沿。

    眼看着敌人一步步走进伏击圈,洪战不由得心潮澎湃。

    他早就想与许攸、荀攸一较高下,如果能击败许攸、荀攸,那他的功绩在朝中,可谓如日中天,以后若再要扩军,那他的第三军,也不会被洪南忘记。

    这是他的私心。同时,也是所有将领们都日思夜想的事。

    “传令炮兵团,用三百门大炮,攻击他们的中军,将他们的队列轰成两段。令其首尾不能相顾。其余的炮兵,全部攻击敌人的前军,令其不敢进军。”

    “是。”

    命令下达。

    “开炮!”

    轰轰轰。。。

    炮声响起,朝着山谷下方狠揍!

    听到这声音,许攸、荀攸被吓的脸色煞白:“是晋军,晋军!”

    “能有红衣大炮的部队,一定是新军,难道韩岳跑到我们前面去了?”荀攸十分的疑惑。

    许攸道:“我猜测应该是洪南从徐州带来的部队,是洪战的第三军。你快看。。。。”

    说话间,许攸举着望远镜,朝半山腰上一指。

    荀攸顺着看去。

    果然,他们从望远镜里看到,半山腰上出现的敌人,旗帜上打着的旗号是‘晋国第三军’!

    啪啪啪。。。。

    两轮炮响之后,又是密集的枪声。

    许攸和荀攸赶紧下马,在旁边找了一颗大树,暂且躲藏。好在这个地方是个死角,相对安全。

    所有的将领都围拢了过来。

    许攸将地图展开,看了下,说道:“在我们身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