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外挂闯三国 >

第337章

带着外挂闯三国-第337章

小说: 带着外挂闯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袁谭的青州丢失了,我们与后方就彻底失去了联系,如果在那个时候突围,还有一线生机。可是现在。。。我们不仅要面对眼前的徐庶、贾诩,还要面对洪南,以及从这里到荆州的重重关卡,别说我们粮草不足,兵力不足,就算有百万军,百万粮,也难以打回荆州去。”

    “我建议,还是不要有此幻想,因为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们要抱着必死的决心,以期临死之际,重创敌军!也不枉丞相对我们的知遇之恩啊。”

    现场的气愤,都有些压抑。

    曹仁作为三军主帅,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他本该在这个时候,鼓励三军将士,但鼓励的话,他实在说不出口,因为众人都知道,形势不利于自己,曹军坚持不了多久了。

    “两位军师,不管怎样,你们也应该拿出个方案,应对眼下的局势啊。”

    “这是当然。”

    两人回过神。

    许攸指着地图道:“我的建议,是向北平方向进军,进入乌桓大草原,然后绕道高句丽,从海上返回荆州。”

    “你还是抱着返回荆州的想法啊?”

    “虽然不可能,但我们的计划,还是要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你觉得。。。能成功?”

    荀攸不敢苟同,摇了摇头,道:“我建议,不要去大草原了,你那计划,且不说我们没有粮食,就算有粮食,北方异族,也不会帮助我们。他们现在讨好洪南还来不及呢,说不定会约好一起围攻我们。还有,你规划的路线实在太远了,即使路上没有敌军捣乱,也要一两年才能回荆州,不觉得是自寻死路吗?”

    “那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荀攸环抱着双手,想了想,道:“我看应该打回并州,依靠山势,与敌军周旋。就像当年的黑山军一样,我就不相信,有我们亲自镇守太行山脉,洪南能消灭我们?”

    “当土匪啊?”

    “别说的那么难听吗,我们这是战略转移,保存实力。我相信丞相会想办法与洪南交涉的,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同时给晋国的地盘找些麻烦。”

    两人商量了很久。

    一个想去大草原,一个想打回并州。

    争论之下,也没有个结果。

    最终,曹仁说道:“我觉得,还是先打出徐庶、贾诩的包围圈比较重要。至于去哪,其实都好商量。”

    “是啊,两位军师还是商量商量,怎么突出重围吧。”

    这种情况,守是守不住的。离开蓟县,又十分的危险,如果沿官道撤离,又会撞上敌军,而走小路,又无法将辎重带走。

    (本章完)

第612章 许攸改变计划() 
    想了很久,荀攸道:“也许,我们可以效仿贾诩、徐庶,以蓟县为诱饵,调动他们的兵力。”

    “你的意思是?”

    “他们一定想不到,我们会将蓟县让出,我们偏偏就这样做。只要将他们外围的兵力,调动一些攻击蓟县,我们就有了突出重围的机会。”

    具体的方略是:先派出小股部队,佯装突围,致使蓟县空虚,敌人一定会趁势收复蓟县。而这时,曹军主力再突然出手,寻找敌人的薄弱之处,突出重围。

    这样的打法,跟徐庶、贾诩之前,是同出一辙,不过有一点,徐庶、贾诩,是为了围困敌人,而许攸、荀攸,是为了突围而出。

    性质上是不一样的。

    决定下来,曹军行动了起来,当晚就有一万军,伪装成十万军,杀向北面官道。

    同时,所有的主力撤出蓟县,隐藏在蓟县以东。他们在等待,等晋国大军的包围圈薄弱之时,再突然出手。说白了,就是用蓟县为诱饵,削弱晋国大军的包围圈。

    。。。。。。。。。。。。。。。。。。。。。。。。

    此时,贾诩、徐庶接到了消息,召集众将议事。

    “敌人往什么方向去了?”

    “北面。”

    看向地图,贾诩道:“北面是我们守军最强的地方,有韩岳的一个炮兵团,两个步兵团,及两万多神机营。又有赵云、黄忠的铁骑兵策应。荀攸、许攸去那里,不是找死吗?”

    “是啊,还只去了五万人,他们其他的大军呢?”

    徐庶皱着眉想了许久,摇着头道:“不对,这好像不是真的突围啊。如果他们想突围,应该集中优势兵力,功其一点,而这一点,应该是我们的薄弱之处,比如东面。”

    贾诩道:“这也就是说,敌人是另有图谋?或者。。。是想调虎离山?想在运动中调动我们的部队,然后寻找最薄弱之处。”

    “有这可能。”

    三言两语,贾诩和徐庶,就将敌人的策略猜测了个七七八八。

    不过,两人也不敢下定决心,更不敢派兵拦截。因为他们摸不清敌人的真实意图,如果真是调虎离山,一旦调动其他地方的部队,就很有可能被曹军打破包围圈。

    “两位军师,我想你们多虑了,现在的曹军,只顾着突围,哪有这么多鬼心思。”韩岳道。

    “韩将军,事情可比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贾诩笑着道:“韩将军,你可得学呢。别看许攸、荀攸已到了最后的时刻,要是我们稍微一疏忽,走错一步路,或许他们就转危为安了。”

    “是。两位军师都是足智多谋,末将当然比不得。但末将仍然认为,敌人已无路可走,只要我们的大军收拢包围圈,步步蚕食,他们最终会被消灭。”

    徐庶盯着地图,看了看,道:“此时收拢包围圈,不是最佳的时机。”

    “不错。”

    贾诩道:“我们的包围圈,都是依靠山势、官道形成的。一旦离开这些地方,向蓟县靠拢,那我们的人手就不够了,包围圈也变得极其薄弱。”

    “当初丢给敌人蓟县,就是想凭着这些地方困住曹军,我们不能为了敌人的一点点变动,就失去这一优势。”

    “我建议,先不管敌人,让他们折腾,如果想强行冲出包围圈,就给予猛烈的反击,我相信独立师及神机营的守备部队,能打好这防御之仗。”

    “徐军师,你觉得怎么样?”

    徐庶沉默,没有说话。

    过了会,他笑着道:“我觉得啊,不怎么样。”

    “怎么?你有更好的计策?”

    徐庶问道:“你不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机会吗?”

    “机会?”

    “是啊。”

    徐庶道:‘我们现在,至少有七成把握可以确定,敌人是在调虎离山。这就是战机啊。如果我们能假意调动大军,去追击他们的五万大军,是不是可以测试一下,他们的真实企图?’

    “你的意思是,我们假装露出破绽,引他们来攻?同时集中优势兵力,歼灭他们的主力?”

    “不错,我正是这个意思。”

    “这倒的确是个机会。”

    贾诩想了想,道:“元直,你仔细说说你的想法吧,如果可行的话,我们可以好好谋划一下,争取一举歼灭残敌。”

    “好,你们听着。。。。”

    徐庶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

    许久后,他的计策获得所有人的认可。虽然不一定能成功,但至少是个办法,在继续围堵敌人的前提下,实现歼灭敌人的计划。就算不成功,也不会损害什么。

    次日。

    徐庶、贾诩,从东面调集了独立师两个团的兵力,加上一万多神机营、五千狼骑军,前往追击朝北突围的五万曹军。

    这近两万的大军,在徐庶、贾诩的包装下,同样伪装成了五万人。

    由于保密工作做的好,曹军无法知晓。

    也就是说,本来兵力就很薄弱的东边包围圈,因为调走了数万人,变的更加薄弱。

    “子远,看来我们的敌人,已经上当了。有五万多大军,正朝北面追击。同时,敌人又从西面、西南面,调集了四万多军,准备收复蓟县。如果我们集中优势兵力,突然从东面突围,一定能一举成功。”

    曹仁笑着道:“总算调动敌人了,这下我们可以轻轻松松的突围。”

    许攸道:“荀攸军师啊,你不觉得贾诩、徐庶,也太蠢了吗?我感觉有些不附和常理。”

    曹仁翻了个白眼,道:“子远军师,这敌人上当了,您又怀疑,不上当吧,咱又无法突围。这样下去,咱们什么时候才能出兵?”

    “他们上当了,当然是好事,但我只是觉得,徐庶、贾诩。。。似乎没有这么蠢,他们就一点也不怀疑吗?”

    荀攸道:“用兵之害,犹豫最大,我看就不用再怀疑了,还是按照之前的计划,集中兵力,从东面突围吧。”

    许攸:“。。。。”

    他不敢下达这道命令。

    如果失败了,那二十多万曹军,将处于绝境。

    僵持了很久。。。

    最终,许攸道:“鉴于敌人情况不明,我建议改变之前的计划。我军应立即向西突围!”

    “向西?”

    “是啊。”

    荀攸道:“可根据我们收到的情报,似乎从东面突围的把握性更大一些吧?那边只剩下不到两万晋军驻守了,且都是零散部队,没有神机营,没有独立师,我军可以一举突破敌军防御。”

    (本章完)

第613章 陶然驻守雁门关() 
    “如果从西面,不但要迎头撞上他们即将要攻打蓟县的四万大军,还得面对西、西南两面的晋军,包围圈很严实,咱们突围的可能性不大。最重要的是,咱们和北面的那一万军越走越远了,岂不是对他们不负责吗?”

    许攸深吸了口气,度着步,道:“我觉得,战争就跟下棋一样,面对抉择,无非四个字,大小多少。在战局不利于我们的情况下,我们有时必须要舍弃一些东西。”

    “即使我们从东面突围了,难道你们认为,北面那一万军,还能活着吗?”

    “我之所以主张从西面突围,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你们想,西门和西南面,有多少敌人?无非就那四万人,加上稀松的包围圈。你们别忘了,那四万军,是从西面和西南面调来的,他的包围圈,已经极其薄弱。只要我们击败那四万人,或者缠住他们,我军就有可能成功突围。更重要的是,从西面突围后,我们能一路打到雁门关,再度进入并州,这也附和我们之前的第二个计划。”

    众将沉默,想了起来。

    许攸道:“还有呢,我怀疑,贾诩、徐庶,是已经识破了我们调虎离山的计谋,他们从东面调走的五万军,也许根本就没有五万,只是区区几千人伪装的而已。一旦我们去了东面,或许会遭到重兵拦截。而西面就不一样了,虽然表面上看去有四万多敌人,但也就这四万了,他们的包围圈已极其薄弱,连西南面的兵力都被调走,我们突出重围后,连追兵都没有。”

    “的确。。。有些道理。”荀攸笑了笑,竟一口同意:“好吧,我支持你的决定。不按常理走,或许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我就不信,徐庶、贾诩,能猜到我们从西面突围。”

    “好,那就这么决定了。”

    像这样的会议,其实就许攸、荀攸的意见比较重要,连曹仁都很少有说话的机会。所以,只要他们两个谈妥了,就可以下达命令。

    曹仁也只是负责执行的而已。

    接下来的两天,曹军与晋军,在蓟县方圆两百里,展开了一场场的较量。

    首先是北面之曹军,遭到独立师围攻,全军被灭。

    然后是蓟县。那四万多人并没有与曹军遭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复了蓟县。

    可是,让徐庶、贾诩没想到的是,曹军主力竟然没有从东面突围,本来在东面准备的十几万重兵扑了个空,让敌人从西面顺利的突围。

    最让徐庶、贾诩抓狂的是,西面、西南面的兵力,大多都调去收复蓟县了,本来想着能压缩包围圈,迫使敌人向东,没想到反而给了敌人从西突围的机会。现在搞的连追击敌人的兵力都没有。

    “这可麻烦了,好好的包围圈,被扯的稀烂。”

    “这许攸、荀攸,也太狡猾了,怎么就从西面突围了呢?还有他们是怎么绕过我们那四万大军的?”

    韩岳拱手道:“禀两位军师,据说是我们那四万军,行进速度太快,很早就脱离了官道,所以,没有与敌人突围的兵力碰上。”

    “真是胡闹,谁让他们擅自加快行军速度的。”贾诩发火道。

    徐庶摆了摆手,道:“行了文和,这事怨不得他们,是我考虑不周。”

    “赶紧传令,让所有的军队,以最快的速度到此集结。”

    “是。”韩岳转身前去传令。

    贾诩道:“我还是小觑曹军了。他们从西面突围,很明显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