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外挂闯三国 >

第275章

带着外挂闯三国-第275章

小说: 带着外挂闯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团以下的官职,洪南没有去管,只是吩咐裴延去任命。

    开会完,已经正午了。

    吃了饭后,洪南带着第一军的将领,前往南校场,将所有的枪支全部发放了下去。

    三万士兵,每个士兵都有一杆。就连炮兵团的士兵,也没有例外。

    不过,这些枪支是没有弹药的。只有在战事将临时,才由军机处批准,将弹药发放下去。

    这样做,好处有很多。

    一是防止士兵叛变!毕竟这么强大的一支军队,要是将弹药掌握在手里,那还得了?就算现在的晋国,也不一定能与之抗衡。

    二是防止枪支弹药走火,造成误伤。这东西对于古代人来说,是个新玩意,好奇之下,免不得有人东扣扣,西弄弄,要是打死一两个,那就不好了。

    三,是避免浪费。

    似子弹、zha弹这种东西,很难找到,是晋国的利器、杀手锏,只有在战争时才能使用。现如今还无法做到,让士兵们敞开了打,联系枪法,所以,平时摸摸枪就行了,熟悉熟悉自己的武器,熟练掌握放枪的流程,等战斗时,再真枪实弹。

    ***********

    两年。

    转眼,到了大晋十四年。

    时间过的真快,一晃洪南已是个中年男子,三十四岁了。

    在这两年里,晋国的发展,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民力、国力,都空前强大!

    尤其是民力,只要是晋国的百姓,可以说家家户户都有余粮,真正做到了吃的饱、穿的暖,达到了小康水平。

    至于那些有钱的,更是在街上办起了小买卖。

    在晋国,多是以娱乐为主,娱乐行业越来越普遍。。。

    百姓们吃饱了饭,生活好了,剩下的就是玩了。

    民力、国力强大,但军事力量,却没再有什么特别的进步,早在半年前,锦衣卫已经将益州发现的所有黄石,全部运回了长安。

    并且,所有的黄石都制造成了子弹、zha药、炸弹。

    如今,后续黄石没有了,洪南也正为这事发愁。

    军机处中,洪南找到了贾诩。

    贾诩忙完了事物,走过来道:“陛下,黄石的事,也不必太过劳心,我们现在有四百多万颗子弹,平均发放下去,每个士兵能收到一百多颗,还有装备红衣大炮的zha弹,也有十万颗,足以支应新军,及水军大炮用度。至少在几年内,我们是不需要那东西的。”

    洪南:“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我们现在就装备了一个军,我还想将晋国所有的军队都改造成新军呢。”

    “在这两年里,我们先后打造了四个军的装备,十二万支步枪,可咱光有步枪,有什么用啊?这东西是需要子弹的,没子弹,全是废铁。”

    “一想到十二万支步枪全部成了废铁,我寝食难安。”

    贾诩笑着道:“陛下应该这样想,这天下间,除了我们,谁还能有步枪这种新科利器啊?咱们即使只有一个团的兵力、装备,也足以与敌人抗衡了。”

    “这几天,臣研究了一下地图,臣觉得,既然益州出黄石,不如我们将益州取了,再派人仔细的寻找,免得锦衣卫的士兵们,偷偷摸摸的,还怕被人发现。”

    “陛下,您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

    其实在这两年里,张松、法正都曾送信给洪南,一是表明自己的忠心,二是想献上益州布防图,催促洪南早日攻取益州。

    他们对刘璋撤底失望了,总想替益州找个主人。

    然而,洪南却一直在犹豫,倒不是他不想取益州,而是晋国与益州之间,隔着数千里,中间是曹操的地盘豫州。如果大军借道去益州,怕曹操不同意,又诸多猜忌。

    想想前年,曹军大举攻打益州,损失了不少兵马粮草,最后却无功而返,而现在晋国却也惦记上了这块肥肉,曹操会答应?晋国是否欺人太甚了?

    (本章完)

第493章 计定益州() 
    考虑到,晋国正是在发展的关键时候,新军的组建,也在磨合、训练当中,洪南最终没有同意进军。

    如今,贾诩又提了起来,洪南不由得想到张松、法正二人。

    “你觉得是时候发起战争了?”

    “难道陛下对晋国的军事,没有信心?”

    “不是没有信心,而是担心敌人无意间又连成一片。如今的天下,傻子都能看得出来,就我们晋国独大,其余的诸侯们想要存活,只有联盟。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大举进攻益州,扩充实力,我看会逼迫的曹操、袁谭、孙权等联手。虽然我们现在很强大,但要是跟所有诸侯为敌,我倒真没有把握。除非我们有用不完的黄石。”

    贾诩点头道:“臣懂了,在没有找到大量的黄石之前,陛下是不准备攻打其他诸侯的?”

    “没错。”

    贾诩:“臣的意思是,可以小打一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益州,如此,曹操等还来不及起事,我们就已经把事情办完了。”

    “你是说,不向曹操借道,直接走水路?”

    贾诩笑了笑,点头说道:“陛下英明,臣正是此意。咱们刚组建的新军,也该拉出去遛遛了,让庞士元的水军负责掩护,由白京水寨顺江而下,再经江东、荆州,抵挡汉中,在涪城登岸,之后进入益州。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三个月就能结束战斗。”

    洪南道:“那你拟定一份出兵的计划,如果可行的话,便取了益州。正好张松、法正二人,有意投效我晋国,愿意献上益州布防图,这对我们来说,是如虎添翼,只要安排得当,我相信一定能成功。”

    “是。”

    贾诩满脸堆笑,他似乎已经看到,益州归于晋国旗下。以后军机处的沙盘上,将有一大片白旗出现在南方!

    “黄石的事,我会继续派人去查,我就不信,这么大个天下,还找不到几块石头?”

    贾诩:“想那黄石,生长在南方,又往往是出现在气温比较高的地方,臣建议,派人去极南之地看一看,最好去蛮族,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洪南苦笑道:“我早就派人去了。但是蛮族实在太远了,一来一回需要好几个月,到现在为止,还没传回来任何的消息。”

    商量了会,此事告一段落。

    贾诩又提起了另一件事。

    “陛下,半年前,童老先生去世,武英殿一直无主,我有个想法,还望陛下恩准。”

    “是啊,这人。。。说走就走了。”

    洪南回过神,问道:“你想说什么?”

    贾诩道:“童老先生去世,武英殿就彷如失去了灵魂,我们应该替武英殿找一个主人。在我晋国,除了陛下以外,就属吕布武艺最高了,他投靠晋国以来,一直在庞统麾下任职,虽然没立过大功,但也算老实。不如将他召回长安,任武英殿领衔勇士!如此,既能安抚吕布,又能解决武英殿无主之事。”

    洪南皱起了眉头,道:“让吕布去武英殿主事,是否有些不妥?”

    “武英殿乃我晋国将士之摇篮,若所有的将领都成了吕布的门生,那我晋国。。。。”

    此事,不得不防。

    贾诩想了想,道:“陛下多虑了,我看吕布不是那么不知好歹的人。再说,现如今的晋国,如此之强大,国泰民安,谁又愿意跟着吕布找死?”

    “你觉得可行?”

    “臣觉得,可以一试。”

    洪南道:“你要觉得行,就招他回来吧,不过你得暗地里提点他,警告他一下,别脑袋一热,断送了自己的前途。”

    “是。”

    说完后,洪南起身走了。

    径直前往南校场。

    现如今,他每阁两日,便要去南校场一次。

    南校场的新军不同于其他士兵,所有的穿着、打扮,还有手上的武器,都跟现代一模一样,这让洪南感觉,十分的亲切。

    在裴延、陈宫的努力下,新军已然有了全新的面貌,其训练科目也是严格按照洪南制定的进行,战斗力快速上升。

    校场中还在训练,陈宫、裴延站在帅台上,商量着什么。

    洪南走了过去。

    “参加陛下。”

    “免礼。”

    洪南看了眼正在训练的士兵,问道:“怎么样,这两日可有什么进步?”

    裴延:“陛下,我们已经按照您的吩咐,进行了一次会演,效果还不错,士兵们都能熟练的掌握战场技巧。如果配上子弹的话,我相信他们一定能所向披靡。”

    洪南点头道:“嗯,你们好好训练,说不定过些时日,你们这支军队就要被拉上战场了。”

    “哦?上战场?”裴延一惊。

    陈宫问道:“陛下准备跟曹操、袁谭开战了?”

    “不,是有别的任务。”

    洪南摇了摇头:“你们就别猜了,等几日你们便知晓。”

    “公台,你现在是第一军的政委,同时也兼任户部尚书,可有觉得忙不过来?如果忙不过来的话,可以去文贤阁选几个机灵点的官员,到户部帮忙。”

    陈宫拱手道:“陛下放心,这都两年了,臣早已习惯。如今的晋国,有用不完的钱,各处资金调配,也都没什么改变,我那户部,根本就用不着每天去盯着,也不用为钱发愁。”

    “如此甚好。”

    ************

    次日正午,贾诩带着拟定好的作战计划,来到御书房。

    洪南一瞧,没好气的道:“你也太心急了吧,昨日才提起此事,你便已经将作战计划拟定好了,不会是心里早就打着攻取益州的主意了吧?”

    贾诩面对微笑,说道:“算是吧。”

    “这是臣拟定的作战计划,一共有两份,请陛下过目。”

    “两个计划?”

    “是的。”

    洪南拿起来一瞧,十分惊异。两份计划都非常的完善,足足十几篇,看这样子,昨晚上贾诩根本就没睡觉啊,是连夜赶出来的。

    “文和先生请先坐,待我细看。”

    “谢陛下。”

    贾诩的作战计划,一共有两种,分别是。

    一,像昨日说的,调集三万新军,顺长江而下,经江东、荆州,在汉中登岸,之后进入益州。。。

    二,将洛阳以南,益州以西的,曹操的所有城池,也就是整个豫州,加上益州西部四郡,全部买下,大约需要白银两千万两,粮食一百万担。之后畅通无阻的进军。这样一来,由南往西、再往北,益州、豫州、洛阳、长安、北方三大州等,几乎大半个天下,全都是晋国的了。

    看完后,洪南疑惑:“你是说。。。买?买一个州?你这手笔未免也太大了吧?”

    (本章完)

第494章 许都会谈(1)() 
    “再说,曹操也不一定能同意。”

    贾诩:“陛下,我们自建立银行后,依仗百姓、氏族们对我们的信任,每年有五六千万资金可以随意调用,这不仅补足了没有赋税的缺口,更对我们军事、农业等,有莫大的帮助。如今,我们国库充盈,百姓富足,完全有能力用钱买一个州,这既避免了战火,又将我们的土地连成一片,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曹操嘛,臣派人打探过了,前两年还有些余粮,现如今全部用作打造荆州战船、还有扩充荆州水军,又增添了无数的弩箭、霹雳战车等,他的军事力量虽然提升了,可国势羸弱,百姓怨声载道,加上他士兵扩充太快,粮草接应不上,他现在最想要的,就是粮食、银子!如果我们给他两千万白银、及百万担粮食,那他求之不得啊。”

    洪南:“他倒求之不得,可我怎么觉得。。。这生意不划算呢?”

    “以我们的实力,可以轻轻松松的取下豫州,何必要给他几千万两白银,也太看得起他了吧?”

    贾诩:“可陛下又担心,一旦全面开战,局势难以掌控,加上我们没有后续黄石,新军补给艰难。既然不能开战,那臣这计划。。。未尝不可一试啊。”

    “买下豫州,还有两个好处。”

    “哦?什么好处?”

    贾诩道:“第一,可以将刘备永久的困在洛阳,他这辈子都出不去了,也没有用武之地,想离开洛阳,除非他敢跟曹操开战。第二。。。咱们给曹操几千万两白银,又给了粮食,算是卖给了他很大一个人情,我们攻打益州,就算被曹军探子发现,我相信曹操一定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话说到这,洪南明白了,贾诩似乎很想买豫州,或者说,倾向于第二个出兵计划。

    “既如此,那就派人去跟曹操接触下,看他有没有售卖豫州的意向。”

    “是。”

    “呵呵。。。你似乎还少说了一个好处。”洪南突然眼眸一亮,轻笑着道。

    “哦?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