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外挂闯三国 >

第269章

带着外挂闯三国-第269章

小说: 带着外挂闯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怯挚梢园舶残男牡墓ゴ蛞嬷萘恕1鹜耍衷谟惺蚨啾恚 

    洪南冷笑道:“安安心心的打益州?他能安下心来吗?”

    “你们可听过一句话,叫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我们现在就相当于躺在了他的卧榻旁。你们说,他能安安心心的出征,将汉中空下来吗?他就不怕我杀个回马枪,将汉中再次夺了?”

    “再说,他还要运粮草呢,运器械、押送俘虏。。。等等,我们可以派兵拦截,突然袭击。我就不信,荀攸他能至一切不顾。”

    法正笑着道:“原来是这样啊。真是好主意。”

    张任也道:“的确是好主意,而且我们不用费什么劲。”

    “陛下,我张任真是服你了,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

    洪南笑了笑。。。

    山顶上,非常陡峭,根本用不着多少人驻守,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所以,在安顿下来后,洪南只安排了几百人守在山口,其他地方都无需安排人。。。因为全是悬崖的,敌人就算来了,也没办法上山。

    (本章完)

第481章 准备回长安了() 
    仅仅三日,荀攸就收复了汉中南郑城。

    与此同时,夏侯惇和豫州兵马,两面夹击,将上庸城攻克。自此,汉中又重新回到荀攸的手中。

    不过荀攸清楚,这都是表面现象,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找到那消失的三万兵,否则情况非常的危险,将危急到所有的辎重部队,甚至连汉中都不安全!

    南郑郡守府大堂。

    看着地图,荀攸标注出了十几座大山,朝堂上的众人说道:“这些地方,敌人很有可能就藏匿在那,你们要多派些探子,仔细的搜索,一旦发现,立刻回报。”

    夏侯渊:“那我们进军益州的计划。。。?”

    “进军益州之事,容后再议。”

    荀攸道:“在进军益州之前,一定要先铲除躲藏在暗处的益州军,否则我们腹背受敌,汉中永无宁日。”

    “曹洪。”

    “末将在。”

    “找寻益州军的事,就全权交给你,给你五天时间,一定要找到!”

    曹洪拱手道:“是,末将遵命。”

    其实,荀攸此刻也非常的迷茫。。。。准确的说,是举棋不定,心神不宁,他内心的想法,是想尽快攻打益州的,早一刻剿灭刘璋,战事就早一刻停息下来。

    然而现在的局面,让他觉得背后有一根利齿,怎么也放心不下。

    如果不管不顾,也许大军刚一离开汉中,汉中就又失陷了。

    如果留下一支兵马驻守,少了打不过,多了又耽搁进军剿灭刘璋的大业。

    想来想去,就感觉被人掐住了脖子一样。

    他只能稳重着,步步为营。。。

    “军师,给末将五万兵马,末将愿先行一步进入益州,就我们士兵之精锐,益州军绝对抵挡不住,末将愿立下军令状,一定攻下成都!”

    大堂左侧首位,夏侯惇出列说道。

    “你真想去?”

    “是的,我们如今,有十六万兵马,总不能全都搁置在这吧,抽出五万兵进入益州,还是能做到的。”

    荀攸想了想,心道,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但是他一看请战的是夏侯惇,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在他的印象里,夏侯惇作战是勇猛,但往往鲁莽行事,在益州这样复杂的地方,搞不好要中伏。

    考虑良久,荀攸终是摇了摇头:“不。还是先剿灭暗中的益州军,然后再进军益州。”

    “此事我已经决定了,你们无需再请战。”

    会议结束后,曹洪便派出了好几百路探子,分批次进入各处山脉,打探敌人的踪迹。

    从这一日起,到下月初,曹军、洪南、张任军,都没有发生战事,一个在找,一个在藏。。。

    直到八月中旬,曹洪得到了消息,在汉中西北面,似有益州军的踪影。他赶紧多派了些人,到那地方仔细的探索。

    花了四五日的时间,终于探查清楚。

    “找到了就好。”

    听得曹洪禀报,荀攸忍不住兴奋、激动,赶紧说道:“快传令大军,即刻启程,随我前往那片山脉。我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这支敌人!”

    “诺。”

    ************

    大山深处,某山峰之上。

    洪南、张任、法正等,正在沙盘上排兵布阵。

    帐内的人员,除了三人以外,还有典韦、史阿、及益州军的几个将领。

    洪南说道:“诸位,我不可能永远待在此处,跟你们说下接下来大致的作战方法,我便要回长安了,接下来的战事,还得靠你们。”

    洪南看向众人,说道。

    “啊?您不能走啊,您要是走了,我们这仗还怎么打?”张任一听,自是不愿。

    洪南轻笑道:“怎么了,没有我,你们连仗都不会打了吗?”

    “我们现在驻守的这几座大山,是汉中郡最险要了,你们手上有三万多兵马,有百日存粮,难道还怕被荀攸吃了不成?”

    法正道:“守住这些山,倒是没问题,可问题是,百日过后,我们粮草将尽,又当如何?”

    洪南道:“这就是我今天要跟你们说的事了。”

    “我建议,让驻守在永昌郡的严颜、张松,率领四五万兵马,护送粮草、器械前来,让他们夜间行军,靠着山脉走,绕过敌人的主力。我想,就益州这样的地势,敌人不容易发觉吧,就算发觉了,他们靠着山脉走,也能随时进入山中防守,敌人不敢轻易攻山。”

    “总之,你们要将战场放在汉中、阴平、武都、江阳这四个郡,让荀攸无法继续进攻益州,只要能坚持四五个月,曹军粮草用尽,不退兵也不行了。这便是你们的战略,你们的胜机所在。”

    还不等众人反应过来,洪南又接着道:“至于我嘛,我得先回长安了,毕竟宫里还有那么多事,我总不能一直不管吧。”

    “但你们放心,我会配合你们的。曹操还欠我粮草呢,我回去后,立刻让他归还。这样一来,也算间接帮助了你们。”

    法正:“既然陛下要走,我等也不好强留。”

    张任:“唉,只可惜啊,在您走之前,无法击败荀攸,让您失望了。”

    “无妨,只要荀攸没有继续进攻益州,就算是我们胜了!”洪南笑了笑,说道:“你们记住我刚才的话,不总想着打败荀攸,他有几十万兵马,是那么好打的吗?你们要做的,就是拖时间,拖也拖死他。因为他不像你们一样,可以豁出命去作战,他投入益州的兵力是有限的,他的豫州、兖州,都在我晋国的监视当中,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打起来了,他岂敢将全部精锐投入?”

    “所以,从大局考虑,只要你们坚守几个月,荀攸必退军不可!”

    “听您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法正拱手道:“陛下放心,我们一定照做!”

    继续探讨了一会儿战事,洪南带着典韦、史阿,离开了大帐,回到自己的军帐中。

    刚一进军帐,史阿便道:“陛下,我们什么时候回长安啊?”

    “就这几日吧。”

    “朝中的大臣们,都等急了,他们已经很久没见陛下上朝,卑职担心。。。。”

    “你担心什么?”

    “卑职不敢说。”

    “说。”

    史阿道:“卑职听到一些风声,说朝中很多大臣,都十分的看好皇子灿,欲拥立他为太子。”

    “很多大臣?有很多吗?”洪南笑着道:“你以为我不知道呢?不就是以韩非、韩岳为首的那些世家官员们,在韩非的挑唆下,心里打着自己的小九九。”

    “此事你不用管了,我回去后,会去处理。”

    “但说真的,洪灿这孩子,的确非常的出色,比他哥哥洪战强多了。。。。”

    史阿本想再问,探一探洪南的心思,但话到嘴边,又缩了回去。作为外臣,这种事情他的确不该过问,他要做的,就是探查事情的真像,仅此而已。

    (本章完)

第482章 洛阳被刮三层地皮() 
    安排好山上的一切事,洪南、典韦、史阿,在第二天离开了汉中。

    他们仍然是扮作商人,运送货物过关,沿途有锦衣卫帮忙打点,一切都非常的顺利。

    而在洪南离开这里后,这几处大山就陷入了战火中。

    荀攸亲率十万大军,调动了所有的弩箭部队,对大山深处,影藏的张任、法正等,展开最猛烈的攻击。

    当然,对于这些,洪南已经懒得管了,他已经离开了汉中,准备返回长安。

    对于益州战事,他已经尽力,至于能不能守得住,就看张任、严颜的了,他总不能为了益州,连长安都不要了吧。

    *************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终于,在九月下旬,回到了都城长安。

    洪南的归来,让长安的官员们都长松了口气。

    后宫的娘娘们,也都活跃起来,纷纷到甘露殿请安。

    御书房中,贾诩、陈宫、李儒等,一起前来,汇报过去这半年中,晋国的近况。

    “陛下,您下次出行,能不能跟我们这帮老臣先说说,您这样带着几个人就出行,我们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万一有什么意外,我们这偌大的晋国,可就。。。。”

    李儒破有些责怪之意。

    洪南轻笑着道:“我这不是回来了吗,而且人也没事。”

    “这次去益州,我的收回可是很大的啊,既阻止住了荀攸,又寻到了一件对我们很重要的东西。”

    “哦?是什么啊?”贾诩问道。

    洪南:“你们先说说,在我离开这半年里,晋国怎么样?我让你们搞的炼钢基地,可有进展了?”

    贾诩道:“晋国的情况,自是比半年前好很多了,各地的银行都开展了起来,水泥路从长安修建到西凉,北方三大州也在积极准备着,预计在明年开始大规模的修建。”

    “自有了水泥路,我们的行军速度大大加快,从长安到羌人部落,几千里的路程,十几天就到了。”

    洪南噗哧一笑:“你说的,是骑兵吧?那步兵呢?”

    “步兵嘛,相对要慢点。。。。”

    洪南道:“你有没有想过,造一些大型车辆,每辆车能装载五十到一百人的。”

    贾诩:“这个。。。似乎可行。反正我们有大量的战马,可以好好的利用。”

    “臣接下来,便督促兵器坊,先造一辆出来瞧瞧,如果确实可行的话,再大量的制造。如果我们的步兵,也能跟骑兵一样快,那以后作战,可就占得先机了。”

    贾诩不知道的是,此时此刻的洪南,正在思考一个宏伟的计划。。。。他心里想的,何止行军快慢啊,而是要让军队彻底改变,用步枪换长枪,用手榴弹换盾牌。。。所有装备,都要焕然一新。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还得有很长的一段路。

    首先制造步枪就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功的,在没有钢铁的情况下,生铁无法承受住步枪发射时的威力。

    想到这,洪南问道:“文和,我让你们弄的炼钢厂,可有进展了?”

    贾诩笑着道:“陛下放心,您出游这半年,官员们都无时无刻不在做着实验,结合你给他们讲的那些,现在已经初具成效。”

    “前些天,负责炼钢的总监事,给我哪了一把钢刀来,那钢刀是他们在炼钢厂新炼制的,竟然能连续劈断三把横刀,而且钢刀不会损坏。”

    “哦?”

    洪南惊异:“也就是说,炼钢计划,也算是成功了?明日我们一起去瞧瞧,如果行的话,就进行下一步计划。”

    “下一步计划?”众人不解。

    洪南苦笑道:“当然有下一步计划了,要不然你们以为,我建造这炼钢厂,就是为了造几把破刀?你们也太小瞧我了吧。”

    “呵呵。。。不敢不敢。。。。”

    洪南道:“我的下一步计划,就是造步枪!造子弹!至于如何造。。。我还没想清楚,总之我知道个大概,能给科技院提供些许帮助。放心,一定比炼钢来的容易,因为对于造枪,我已经研究的差不多了。”

    “这也是我之前要说的,这次去益州,我最大的收获!”

    贾诩:“陛下还没说,到底收获了什么呢。”

    “黄石!我们找到黄石了!”还不等洪南开口,站在一旁的史阿便笑呵呵的说道。

    洪南道:“没错,我们找到黄石了,并且我已经派人通知庞统,让他派水军掩护益州锦衣卫,将黄石运回来,相信过不了几天,我们就能收到好消息。”

    “真的啊,太好了!”

    所有人都激动了。

    有了黄石,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晋国又可以使用zha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