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外挂闯三国 >

第257章

带着外挂闯三国-第257章

小说: 带着外挂闯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则,武馆里的人也不可能都是傻子,明知道对手这么厉害,还有人去跟高手比?所以,关羽、张飞等,注定赚不了多少。

    ************

    这一日,在军机处,洪南将李儒、贾诩叫了来,在一间很隐蔽的屋内开会。

    李儒、贾诩一瞧,只有他们两个人,加上洪南才三个,连典韦都被留在了屋子外,两人疑惑了,这是要做什么?

    “陛下,是有什么重要的事吗?”李儒问道。

    洪南点头道:“是啊,的确有很重要的事。请坐吧。”

    两人入座。

    洪南道:“知道今天,我为什么只叫你们两个来吗?”

    “请陛下明示。”

    洪南道:“原因很简单,你们是我最信任的人,早在十五年前,你们就跟我绑到了一起,对你们,我是绝对信任的。”

    “刘备的事,已成定局,剩下的就是交接土地,然后不断的监视、控制,相信你们能做的很好,我就不多说。在我前往江夏之前,我曾说过,我们的军队想要强大,就得进行终极改革,什么叫终极改革呢?就是最后一次改革,这次改革以后,我们就不再改革我们的军队,要一直到一统天下。”

    贾诩道:“陛下今日叫我们来,就是为了商量改革军队的事?”

    “当然不是!终极改革,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也许你们连想都想不到,我们的军队最终会成什么样子。”洪南从袖口中拿出了一大堆的纸,说道:“这是我近半年才完成的创作,你们看一下。”

    贾诩、李儒各拿了几张,不过根本看不懂。。。

    洪南道:“这是炼钢器材,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炼钢!这是改革军队的先决条件!你们要去找一块隐秘的地方,作为炼钢基地,我们要打造一个钢铁大国!也许你们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但我可以稍微解释一下。钢这个字,是铁的强化,也就是说,钢要比铁坚硬,而且不容易生锈。我们有了这种钢,就可以生产很多你们意想不到的东西,比如,能造出一种能承受住zha弹威力的炮管,用发射药剂,将zha弹发射出去。这就意味着,以后我们不再使用投石机了,而是使用钢铁大炮!”

    “我叫你们来,是对你们绝对的信任,我希望你们保密,因为这是目前我们晋国最高的机密。。。。”

    贾诩苦笑着道:“陛下啊,其实你根本不用保密,这种东西您说了半天,我们一句都听不懂,更别说别人了,就算知道了,谁又能理解???”

    “陛下总是能想出这种稀奇之物,不过。。。炼钢之路,得花费多少银两?这个陛下心里有数吗?”李儒问道。

    这才是两人最关心的事。

    “你们怎么每到这个时候,就关心钱?这是钱能衡量的吗?”

    洪南深吸了口气,道:“说实话,我根本无法预算,也不知道要花多少,也许为了炼钢,我们要将晋国的国库耗空。但我要告诉你们的是,不管再难,我们也不能退却。”

    “炼钢,要一直坚持下去!”

    炼钢两个字,贾诩和李儒都不十分清楚,或者说,感觉非常的新鲜,因为他们是第一次听说。

    说到隐蔽,贾诩想了想,道:“要说隐蔽,我觉得太行山就够隐蔽,不过距离长安太远了。”

    洪南拿出了地图,看了看,也道:“是啊,太行山够隐蔽,可距离太远,而西凉。。。天气又太寒冷,不适合炼钢。”

    “最好的炼钢之地,应该是在南方,也就是益州,只可惜那不是我们的地盘。”

    贾诩道:“如果洛阳没送给刘备,我们将炼钢基地放在洛阳,倒是个很好的选择。”

    李儒道:“现在说还有什么用,已经给了。”

    贾诩问道:“不知陛下需要多大一块地方?”

    洪南想了想,道:“大约。。。方圆十里吧。”

    “才这么点地方,随便都能找到啊。”贾诩松了口气,盯着地图看了会,说道:“臣以为,炼钢基地,还是要距离长安近一些,好方便管理。这个地方,应该就差不多。”

    他所指的地方,是长安往南,大约三百里处,那里有山林,有官道,是通往洛阳之路。

    “地界不错,但是最好远离官道,再往西南前进两百里。”洪南道:“文和,你接下来就派人去探查一翻,如果行的话,便将基地设立在那。”

    “至于炼钢基地的运转,少不了铁匠,因为钢铁练出来以后,我们需要大量的铁匠打造弓箭、长枪、钢刀。。。这是最基础的武器,虽然我们以后不一定能用得着,但必须要拥有。除了铁匠以外,你再召集一些年轻的,有学识的人,跟我一起到文贤阁,我要跟他们讲解一下炼钢的原理,虽然我也不太懂,但总比一点不知道的好,以后将由他们挑起炼钢基地的脊梁。我预计,将在明年开年之际,展开炼钢工业,到时我会亲自前往查看。”

    (本章完)

第459章 插手益州?() 
    “是,臣即刻准备。”贾诩拱手道。

    其实对于炼钢,洪南真的一窍不通,他是通过外挂功能,做出的回忆,将以前百度上的资料全部默写出来,至于管不管用,他真的无法预料。

    也许,忙活好几年,耗银数百万两,什么也看不到。但为了强大晋国,他必须要去试一试,因为只有试了,才能有结果。

    这是晋国最高机密,当然只能在暗中进行。

    会议结束后,贾诩私下找了一拨人,前往三百里外查看。同时,李儒也在文贤阁挑选了二十个人,安排在一个地方,接受洪南的教诲,传授炼钢经验、过程等。

    洪南讲不太清楚,但却知道炼钢的原理,以及各种器材的使用,这些都是领头人必须要熟悉了,只有明白了这些,才能带领炼钢工人进行炼钢。

    科技院,某院落。

    洪南找到科技院总管王风,了解科技院的近况。

    王风将科技院的情况说了一遍,最后道:“陛下,我们现在正在研究zha弹的成份,这将是我们以后的主要奋斗目标,争取找到代替黄石的材质。”

    “嗯,你这个想法特别好。”

    洪南道:“其实我今天到这来,就是想跟你说此事的。我们以后,想要强大起来,就必须要有用不完的zha弹,那将是我们主要的武器!如果因为黄石(硝石)没有了,就无法制造zha弹,那这一项发明,不就白费了吗。”

    还有一点洪南没说,那就是炼钢工业开始后,只有zha弹才能体现出钢铁的价值!比如造枪、造炮。。。这也是他为什么要提倡改革,提倡炼钢的原因。

    王风道:“只是,各地的黄石基本已经绝种了,再多的钱也购买不到,而黄石的成份,似乎需要很干燥的地方才能出现,还要经过各种提炼,非常麻烦。卑职建议,将搜索的范围,扩展到南方,比如益州,或许是出黄石的地方。”

    “这些我不想听,我只想知道结果。”洪南道:“我给你建议,此事跟史阿商量,让他帮忙搜寻。”

    “是。”

    洪南道:“一旦找到黄石,要想方设法的运回长安,如果找寻不到,也要寻找到替代品,我们的zha弹,必须加大进度的制造下去。”

    “陛下放心,卑职会尽力去做。”

    “嗯。”

    想了想,洪南再次道:“王风,这是目前科技院最重要的事,其他的可以放一放。我希望在明年秋时,能听到你的好消息。”

    “是。”

    ************

    兖州,许都。

    荀攸在结束荆州之战后,留下二十万兵马由曹仁驻守,率领其余兵马及俘虏班师回朝。

    得到荆州,朝廷上下欢欣鼓舞。这意味着,朝廷以后就有足足四个州了,兖州、豫州、扬州、荆州,差不多尽得中原之地,跟晋国相差不多。

    至于军事力量,又恢复到了三年前,各地兵马相加,有正规军一百五十万,郡县兵三十五万。

    如此强大的军力,按理说,曹操应该一鼓足气,要么打袁谭,要么打江东,但是他却一个都不敢动,因为在他身后,有洪南眼睁睁的看着,如刺在背。

    在庆功宴后,曹操提起了以后的发展。

    荀攸、许攸等,都主张战斗,以战养战,或攻江东,或攻汉中。毕竟这两个地方都没跟晋国联盟,不用太顾及。

    而青州袁谭,与晋国签订了和平协议,多少要给晋国面子,不能贸然行动。

    荀彧、程昱等,则是主张发展实力,壮大国力,与晋国、袁谭及各方势力建立起友好的关系。

    为此,十几个人在堂上吵的不可开交。

    “行了,别吵了。”

    曹操心烦意乱,说道:“子远,你先说说你的想法。”

    许攸出列,说道:“经过荆州之战,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实力,虽比不得晋国,但却不惧江东、汉中,也不惧益州刘璋,我们完全有能力吞并这些势力,臣主张先下手为强!”

    “如果按兵不动,发展国力,臣恐担心,江夏之事还会重演,我们永远要被晋国打压。”

    “说起来,我们也是大国了,有足足四州,更兼荆州这样的粮仓,应该谁也不怕才对,可碰上洪南,总是打败仗,这除了晋国武器厉害以外,我们也应该反思,如何赶上晋国,强大起来,臣日思夜想,既然科技赶不上,我们不如以多取胜,如果我们得了益州、汉中、江东,那再发动战争时,我们一定能取得优势。”

    “子远说的在理啊。”曹操叹气了声,随即看向荀彧,问道:“文若,你意下如何?”

    荀彧道:“臣还是主张发展内政,壮大国力。如今的天下,只要我们不主动挑起战争,天下即可太平。”

    “在某些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晋国要先进强大许多,我们想要强大,就得认清现实,多加学习,在现有的基础上,强化我们的军事力量。比如这次的荆州之战,我们出动了三十万大军,其实真正参与战斗的,只有三到五万,我们能用这么少的兵力,击败刘备、诸葛亮,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有了弩箭,这东西来自晋国,如果我们能获得比弩箭更强大的武器,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的实力会比现在更强?所以,臣的意思是,土地多少、人口多少,其实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还得看武器,看谋略。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改革我们的军队,打造更强大的武器。”

    “如果在洪南、袁谭安心发展之时,我们还大张旗鼓的攻打孙权、张鲁、刘璋,不但会削弱我们的力量,更会坐看敌人壮大,此消彼长,臣担心,以后与晋国的战斗,将陷入苦战当中。”

    不得不承认,荀彧说的也在理。

    荀攸反驳道:“不!打造强大的武器,谈何容易啊,是一朝一夕的事吗?那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果我们休战十年,仍没有造出比弩箭更强大的,是否浪费了十年呢?”

    “而攻打汉中、益州、江东就不一样了,这是我们看的到的,只要发兵攻打,就有可能取得战果。”

    “丞相。”

    荀攸拱了拱手,说道:“请丞相下令,给我二十万军,我一定打败张鲁、刘璋、孙权!”

    “你倒是很有信心啊。”

    曹操道:“但我以为,孙权、刘璋,怕是没那么好对付,他们一个拥有长江天堑,水军无敌,一个拥有天险益州,易守难攻,我们想以小代价取胜,怕不太可能。你敢说只带二十万军出征,怕是有些赌气吧?”

    荀攸正色道:“不,臣不是赌气。丞相,我们现在有这个实力啊!”

    “无论是刘璋还是孙权,他们的兵力都不多,一个暗弱无能,一个井底之蛙,他们有弩箭吗?见识过吗?深沟高垒岂能挡得住漫天的箭羽?能阻碍得了虎豹骑?”

    “臣说出兵二十万,是有信心的,愿立下军令状!”

    程昱道:“远征益州,或远征江东,都需要太多的粮草,我们现在除了赔偿晋国的,以及各军队的粮饷,已然不多,即使二十万,怕也支付不起。”

    “臣建议,即使要出征,也要等明年秋收。”

    你一言,我一语,终是没商量出什么结果。

    曹操心里,也在做着艰难的决定。是主战?还是休战?是发展内政?还是吞并势力?

    此时的一个决定,也许就能影响他的生死,影响大军的前途。

    这天,曹操将众人叫到一起,又提起了此事。

    曹操道:“我总结一下。经过计算,我们的粮食,还是能支撑二十万大军出征的,至少不会在短期内出现断粮的情况。鉴于打造新式武器太过渺茫,我还是乐于同意荀攸的说法,做看得见的事,不应该盲目的追求武器精良。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