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外挂闯三国 >

第24章

带着外挂闯三国-第24章

小说: 带着外挂闯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洪南拜服道:“先生果真大才,能得先生相助,某求之不得。”

    李儒站起身,正式拜道:“李儒拜见主公,有生之年,定助主公谋定黑山,荡平中原,谋大事,成大业,不避斧霍,生死相随!”

    洪南内心狂喜,赶紧将李儒扶了起来,说道:“好,有你在,大事可成!”

    这是他收的第一个谋士,还是主动投靠的,由不得他不激动,尤其是那句主公,让他全身一颤。

    古时候,主公一词,可不是随便乱叫的,一般用于下臣对君主的称呼,或者仆役对主人的尊称;一句话,就表明了他的心态。

    两人相对坐下,随意交谈起来。

    洪南心里好奇,将外挂打开,消耗了五百贡献值,测试李儒的属性。

    牛逼外挂

    贡献值:5890

    武力值:37 +…

    魅力值:36 +…

    智力值:36 +…

    属性测试:武力值35,魅力值65,智力值180

    技能功能:瞬移(冷却时间00小时)

    洪南闭上眼睛一看,倒吸了一口凉气,李儒的智力,竟然已经达到可怕的180,这比典韦那种巅峰武将的属性,只少了9个点。

    如此可怕的属性,就算放眼天下,又能有几人?洪南瞬间觉得,自己捡到宝了。

    再看自己的属性,跟李儒比起来,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即使改变属性,也无法跟180的智力属性相比。

    “主公,卑职此来,还有大礼相送,不知主公可有兴趣?”李儒面带微笑的说道。

    洪南回过神,连连点头:“当然有兴趣,先生所说的大礼是。。。?”

    李儒从怀里拿出一张地图,平展的铺在桌面上,指着地图上的一片山谷,说道:“主公,这里是葫芦谷,距此只有六百里,是长安通往荆州的必经之路,十分险峻,主公可带兵前去设伏,不出半个月,必有一支西凉兵从此经过前往荆州,如果降服这支西凉兵,主公的实力定可大增。”

    洪南想了起来,历史上,西凉败军之中,前去投靠荆州刘表的,好像只有张济、张绣、贾诩,后被曹操所败,张济死后,贾诩劝降张绣,最后投靠了曹操。

    难不成就是这三人?

    洪南激动的问道:“先生说的,可是张济、张绣、贾诩?”

    “咦?主公怎么知道?”

    “呵呵。。。我瞎猜的。”

    李儒收起地图,哈哈一笑:“主公真乃神人;不错,就是他们三个,只要主公纳降了这支西凉兵,等到了黑山,必定是一股强大的助力。”

    洪南说道:“我一切都听先生的,先生只管定计。”

    李儒来了精神:“那好,那咱们明日就出发,前往葫芦谷设伏,堵住山口,待他们进入山谷后,再封住他们的退路,交战时,请主公务必射杀张济,此人心术不正,难以教化,只要他死了,再剩下张绣、贾诩,就好办了,我会劝降贾诩,再由贾诩劝降张绣,大事可成。”

    洪南毫不犹豫的点头应允。

    但同时,他也担忧,李儒能劝降贾诩吗?

    后世评价,贾诩可是个奇葩谋士;计谋百出,阴险毒辣是不假,但奇葩的是,他很惜命,换句话说,就是贪生怕死,他随时可以为了保住性命更换人主,绝不理会世俗之言,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一颗墙头草。

    他先事董卓,后依附李傕、郭汜,然后又成了张绣的谋士,这一来二去,就三位主公了;如果你仔细看,就能发现,他永远是投靠最强大的一方。

    现如今,天下大势渐渐明朗,贾诩会放着刘表、曹操这样的霸主不投靠,反而帮助一个黄巾军?

    想来想去,他还是觉得太难了,如果李儒真能劝降贾诩,还真有些本事。

    “主公,您在想什么呢?”

    “哦,没什么。。。。”洪南回过神:“先生有话,不妨直说。”

    李儒疑惑道:“难道主公就一点都不怀疑我吗?我也是西凉来的,如果我和张绣、张济串通一气,假意归降,意在引诱,那主公岂不是要兵败了?”

    洪南爽快的说道:“我不是曹操,不会猜疑,更不会怀疑先生,请先生记住,我从来都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如果先生不信,可以到军中问问,郑雄归降不久,我即让他统领上万大军,须知我黄巾士卒一共才万余。如果我是个多疑之人,岂会将大权交给他?”

    李儒感动的落泪,跟着这样的主子,以后可算是能大展拳脚了。

    洪南道:“先生,你这可真是个大礼啊,我早就听闻,张绣的武艺,不在吕布之下,贾诩更有毒士之称,若能得他们相助。。。。”

    “等等。。。毒士?”

    “是啊。”洪南心道:“历史书上不都这样写的吗?难道有错?”

    李儒不高兴的说道:“他要敢称毒士,那我比他更毒!”

    “哈哈哈。。。。”洪南忍不住大笑:“那等我收降了他,你们两个比比,看谁的计策更毒!”

    李儒不服道:“好啊,那我等着了。”

    这一晚,两人都没有睡,盘坐在卧榻上,谈天说地,论道古今,时而大笑,时而惆怅;说到半夜,洪南叫人送来了酒水,两人喝了起来。

    快天亮时,洪南向李儒问计,该怎样劝降典韦?

    李儒说道:“主公,典韦是个重情重义之人,他既效忠曹操,轻易不会改变,除非主公对他,比曹操对他还要好,恩典更重,感动他,或许还有一线希望。”

    “先生所言极是,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洪南笑道:“那我知道了,等降服了张绣、贾诩,我再设法劝降他。”

    【作者的话:看书的朋友们,随手投下推荐票吧,新书急需各种数据,每一个数据都是对作者的支持,点击、收藏、评论、推荐等等,拜谢!】

    欢迎加入带着外挂闯三国书友群,群号码:377401729

    (本章完)

第43章 心思复杂的贾诩() 
次日一早,洪南将李儒带到校场当中,将所有将士都召集了起来,然后,将他隆重的介绍给所有人,并当众宣布,从今以后,李儒就是这支大军的军师!

    这个名分,对于他来说太重要了,将意味着,在黄巾军里拥有一席之地,站稳了脚跟。

    按照李儒的建议,洪南将郑雄留下,负责看守夏侯惇、典韦、曹洪,而他则带领五千人,以及董帆、吴庆的部队,前往葫芦谷设伏。

    从青石城到葫芦谷,路途非常遥远,期间要跨越四个县,足足六百多里!

    如果是骑兵的话,两日就可到达,但五千黄巾军全是步兵,至少要七日,还要避过沿途各县曹军的袭击,可谓凶险异常。

    但为了能抓捕张绣、贾诩,洪南无所畏惧,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兴致颇高,带着大军一路狂奔。。。

    七日后,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在山下扎好营盘。

    “军师,此处山谷当真险峻,贾诩和张绣会上当吗?”扎下营盘后,洪南带着李儒、董帆来到山口,看向眼前的山谷,洪南皱着眉头说道。

    如果换做是他,遇上这样的山谷,也一定会派人查探,何况是贾诩?洪南并不看好。

    “主公放心,贾诩一定会上当,他根本就不会想到,在去荆州的路上,会被人伏击。”

    董帆疑惑道:“既然是要招降他们,那为什么要打他们呢,军师头脑聪明,伶牙俐齿,我看劝降就行了,一定能成功。”

    李儒噗哧一笑:“你想的也太简单了吧?”

    “所谓劝降,那得有一定的资本,要让对手感觉到,如果不答应,生命会受到威胁;威、逼、利、诱,这就是其中的威!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再则,我们现在的身份。。。。”

    洪南道:“军师说的不错,董帆啊,你不懂就别跟着瞎掺和了,去派兵查探查探,看张绣的大军到哪了,随时回报。”

    董帆撅了撅嘴,回道:“诺。”

    洪南问道:“军师,我还有一个疑虑。”

    “主公请说。”

    洪南道:“张济和张绣,应该是叔侄关系吧?我杀了他叔叔,他岂能投降于我?你的计策是否有些不妥?”

    李儒嘿嘿笑道:“那就要看贾诩的本事了,他这人,能把死的说成活的,最会辩解,这对他来说,都是小事。主公不必手软,张济非杀不可!”

    ***********

    漆黑的夜,寂静无声。

    官道上,一队骑兵飞速奔驰,消失在夜空中。。。

    这支骑兵没有过半刻停息,足足奔跑了一夜,就像逃命一般;直到天亮后,他们才放缓脚步,在一处平原安营扎寨。

    这就是从西凉而来的,张济、张绣、贾诩所部。

    此时,张绣非常疑惑,问道:“军师,为何要在夜间快速行军啊?”

    张济说:“是啊,我也想知道。”

    贾诩暗叹,怎么就跟了这么两个傻子,连这么简单的事都想不明白。

    他不厌其烦的解释道:“回两位将军,夜间行军,是为了躲避曹操的耳目,避免与他发生直接冲突,须知我们现在可是在豫州边境啊,距离兖州也就百里而已。”

    “等再向前五百里我们就安全了,就到了荆州地界。”

    两人恍然,叹道:“还是军师想的周全啊。”

    三人进入大帐。

    贾诩打量了一眼张济和张绣,试探道:“两位将军,其实。。。刘表的实力不及曹操,咱们投靠曹操,也是不错的选择。”

    张济冷哼:“曹操?那个奸诈的小人,我才不投他。当初就是他杀了我表弟,我还没找他算账呢。”

    贾诩道:“将军,此一时彼一时也。”

    张绣呵呵一笑,问道:“军师,刘表很弱吗?我记得你曾说过,他是荆州名士,有八俊之称,坐拥荆襄九郡,万里肃清,群民悦服,带甲三十万,是天下首屈一指的霸主,连曹操都对他又敬又畏。这应该是你说的吧?”

    “厄。。。我说过吗?”贾诩面露尴尬之色,伸手抓了抓脑袋。

    张济笑道:“对,就是你说的没错,我都听见了。”

    “哎呀,看来这个刘表还真是厉害,连曹操都对他又敬又畏,我们到荆州来,是来对了。投靠他,以后定有一番作为。”

    贾诩翻了个白眼,真是自己挖坑自己埋,他当初说这话,不过是为了忽悠张济和张绣,让两人走出长安,避免再和李傕、郭汜发生争斗,没想到倒成绊脚石了。

    他任不甘心,劝道:“将军,其实曹操。。。。”

    但他话话还没说完,张济就打断了他,说道:“军师,你就不用说了,我是绝不会投降曹操的。”

    饶是贾诩铁齿铜牙,也顿时语塞。

    他就想不明白了,不就死了一个表弟吗,也值得这般记恨,死者死已,活着的人还要继续生存吧?

    看着张济那模样,贾诩就气不打一处来,心道:“你个死脑筋,怎么劝都没用是吧?就认准了刘表,八匹马都拉不回来?好,你算没救了。”

    “你们啊。。。唉!你们了解刘表吗?他是荆州名士没错,有八俊之称也没错,可他心性暗弱,素来多疑,投靠他,运气好就替他守一辈子城,运气不好,就。。。你们自己去想。”

    贾诩叹了口气,摇着头走出了军帐。

    “军师。。。。”张绣追了出去。

    “别理他,让他去。”

    张济将张绣叫了回来,说道:“这个贾诩,整天尽说些不着边际的话,都不知道他脑袋里在想些什么。”

    张绣道:“叔叔,我觉得军师是为了我们好,我们应该听他的。”

    “听他的?投靠曹操?”

    张济哼道:“你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否则,别怪我不认你这个侄儿。”

    “是,侄儿知错了。”张绣一惊,赶紧告罪。

    张绣摆手道:“算了,不说他了。”

    “侄儿啊,这一路奔袭,你也累了,去休息吧;你婶婶说,明日要坐马车,你歇息好了就去找一辆马车,接下来的路由你护送。”

    张绣保证道:“叔叔放心,侄儿一定好生护送。”

    在休息了半日后,张济大军继续拔营起行,由西向东,赶往荆州。

    张济、贾诩走在前边,领五千铁骑率先而行,后方是张绣,领着百余人护送婶婶邹氏。

    这一次,他们行军的速度变的缓慢,由奔跑改为行走,按照这样的速度,每天只能行走百里。

    贾诩知道,这是张济爱惜自己的妻子,不忍受奔波之苦,而此地又距离兖州越来越远了,他也懒得理会,慢些就慢些吧。

    欢迎加入带着外挂闯三国书友群,群号码:377401729

    (本章完)

第44章 张济阵亡() 
葫芦谷。

    昨夜,洪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