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外挂闯三国 >

第233章

带着外挂闯三国-第233章

小说: 带着外挂闯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这笑容,笑的甚是怪异。。。

    诸葛亮非常明白,刘备是惦记上刘琦的兵马,及偌大的江夏郡了,只要刘琦一死,这一切都是他的,但刘备又不好表露出来,总要装着虚伪的表情。

    刘备能瞒得过其他人,却瞒不了他,这么大的便宜,刘备绝对是早就惦记上了。

    对此,诸葛亮也十分的支持,刘琦那八万精兵,留着也是留着,要是交给刘备,那刘备的实力立即就会壮大数倍,成为荆州曹仁乃至可以跟江东平起平坐的资格。

    “孔明啊,那这曹仁驻军桂阳、樊城、南郡,我们该如何对敌?是前往与其对峙?还是。。。?”

    “臣以为,不必那么费事,只需驻守江夏、零陵、长沙即可,待臣前往江东,请来援兵,曹仁必定败退。主公虽不能夺取荆州,但自保没有问题。”

    诸葛亮三言两语,便解决了眼下的困难局势。

    说白了,在诸葛亮看来,曹军刚经历北方大败,虽出二十万军亲征荆州,但却是虎头蛇尾,瞻前顾后,绝不可能大动干戈,大打出手。所以,只要不继续进攻荆州的土地,已经攻下的郡县,自保无虞。

    这些道理,许张飞不能明白,但其余人都心中有谱。

    次日,诸葛亮即起身前往江东。

    赵云、关羽、黄忠,各领一支兵马,驻守江夏、零陵、长沙,与曹仁大军遥相对峙。

    曹仁经过一次次败仗,也长了记性,不再像以前一样,莽撞用兵,而是谨记曹操的命令,只守住剩余的城池,不对刘备用兵。

    一则,是刚在北方吃了败仗,要保存实力。

    二则,刘备有刘琦相助,又有诸葛亮用兵,实在难以匹敌。

    有此二点,能守住荆州已算不错,至于丢失的城池,别说曹仁,连曹操都从没想过要拿回来。除非等恢复了元气,大军讨伐,才有可能获胜。

    *************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过了两年。

    两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在各诸侯看来,却是生死之间。

    孙权与刘备、刘琦联盟,抗击曹操,曹操将重兵布于荆州,得荆州太平。

    袁谭、曹操、洪南也分别联盟,签下了文书,十年内不发动战争,这两年来,亦是没有过战事。

    北方异族,匈奴、鲜卑攻打乌桓,驻守在北平的胡车儿所部,接到军机处的命令,前往相助,击退了攻打乌桓的敌人。

    乌桓王被洪南封为亲晋乌桓王,每年朝贡晋国,获取太平。

    在西边,突厥与羌人结仇,屡次交战,但奈何西凉大将军马超,时时相助羌人,几次将突厥打的大败,如今也平稳了下来。

    总的来说,这两年天下还算太平,各处都没有出现过太大的战事。

    长安,皇宫,御书房。

    贾诩快步来到这里,见礼:“陛下。”

    “免礼。”

    洪南说道:“文和,我们去年去白京水寨检验水军,水军的效果并不理想,不知今年如何了?可有过改善?”

    “有,据庞统递交的奏章说,他将五艘超级战船都经过了改良,已经能准确的将酒罐子发射到指定的位置,还说亲自做过试验,能击沉八百米以外的战船。”

    洪南兴奋的道:“好,你告诉他,朕下半年会再去检验,可别再出什么差错。”

    贾诩道:“陛下,据庞统递上的折子讲,张辽、高顺,已经重归吕布麾下。。。可是,此二人似乎不怎么听从调遣,一切都以吕布为重。。。。”

    一年前,洪南曾亲自招揽降将张辽、高顺,然并没有效果,不管洪南怎么说,两人也不曾松口,最后没有办法,只能送去长江上,交给庞统。

    洪南皱着眉头道:“此二人,本就是吕布的将领,现如今吕布已经归降于我,他们又重回吕布麾下,也就等于归降我了。。。至于他们的心思,就不必费事去猜了,我相信,只要吕布不判我,他们就不会投敌。”

    “陛下英明。”

    贾诩想了想,说道:“但臣还是建议,应该将张辽、高顺,调去北平,让他们去应付北边的异族,等时间一长,他们的心思自然会被异族所牵制,不会再想回曹操帐下了。”

    “此事容后再议吧,现如今,我还不会将兵权交给他们。。。。”

    贾诩十分清楚,高顺和张辽,是被迫投降的,的确不值信赖,但就两人的品格而言,却比吕布好很多,如果是真心投降,绝对不可能轻易判逃。

    (本章完)

第417章 贾诩被抓() 
如此一说,贾诩也就放心了,没有兵权的将领,终归没什么作用,就像吕布一样,别看天下无敌,但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次日,早朝,百官见礼。

    “都起来吧。”

    洪南来到宝座坐下,说道:“去年,我们各州郡的士兵,无论是普通的,还是精锐的,都经过了整编,合计一百二十万,听起来很多啊,但实际能调动的兵马,还不到五十万。”

    “兵部几次议事,都欲增添兵马,但都被军机处驳回。”

    “贾诩,是这么回事吗?”

    贾诩出列,拱手道:“是。”

    “为何?”

    贾诩道:“我们军机处,掌管的是军事,意在掌控全局,谋划将来,一切当以晋国的利益为重,就眼下四方太平,无人敢侵犯我晋国,我们皆以为,没有必要在此时增添兵马。”

    兵部尚书孙简出列道:“文和,你此言差矣,所谓闲时养兵,战时抗敌,如果不趁现在训练精兵,到大战起时,如何能抗击贼寇?就像两年前的一战,你不觉得我们很被动吗?”

    “现如今,我晋国实力远超各大诸侯,尤其在粮食、钱银上,无人能及,所缺少的便是兵马。我们兵部、户部经过计算,还可增添兵马五十万,我只不过是请求增添十万,有何不妥?”

    贾诩道:“是没什么不妥,但这十万兵马,将从哪里出?”

    孙简道:“这还不简单?无论是冀州、并州,还是幽州、凉州,都能募集十万。”

    贾诩道:“可是,你知道十万兵一年要用多少粮草吗?如果五年不打仗,会怎么样?”

    “陛下,臣以为,各方诸侯俱不敢与我为敌,增添兵马实在无益。。。。”

    洪南十分无语的道:“行了,不就十万兵吗,就这么件小事,你们吵了块半个多月了,我看啊,你们都各自退让一步,招募五万吧。”

    “兵部。”

    “臣在。”

    “传旨,让西凉各郡,募兵五万,驻于边境,正好可帮助羌人,抵御突厥。”

    “是。”

    孙简虽不满意,但洪南都说话了,他也不能不给面子。

    贾诩却是无所谓,他不同意兵部增兵,实实在在是为了晋国好,就现在的局势,除非是曹操、袁谭再度联手,否则绝不可能大举进攻。

    兵马多了是觉着安全,但同时也会耗损晋国大量的钱粮,长期下去,有害无益。

    “除了这件事,还有其他的事吗?”洪南问道。

    史阿出列,说道:“皇上,还有三法司案件审理,两年来,卑职共接了十七起案件,其中十五起都已交京都第一法院定罪,但还剩下两件。。。。”

    “剩下两件怎么了?”

    史阿吞吞吐吐的道:“剩下的这两件,案情十分复杂,又牵扯到一些重要的官员,卑职。。。。”

    洪南在心里暗自窃笑,两年前,他曾亲自派人犯下了十宗案件,其中有两宗案件是让身份高贵的人,去欺负一两个老百姓,相信史阿口中的案情复杂,牵扯重要官员,说的便是这了。

    由于知晓案情经过,洪南没有多问,而是说道:“史阿,你是锦衣卫统领,你的职责是抓捕一切犯罪的人,你们三法司还负责监察百官,查案、破案、定罪、审判。如果连犯人都不敢抓,那我要你们做什么?”

    史阿满脸苦涩,犹豫的道:“可是。。。这两起案件的重要犯罪人,卑职。。。实在不敢抓啊。”

    此话,引得满朝文武惊异,是什么样的人,连史阿都不敢抓捕?

    “是谁呢?”众官员议论纷纷。

    洪南轻笑着道:“我刚才说了,你的责任就是抓捕罪犯,无论是谁,只要有证据,抓到了就严办!”

    “皇上,您既然这么说,那卑职可就命人抓捕了,那两名罪犯就在朝廷之上。”史阿说道。

    “好,你抓捕吧。”

    “臣遵旨。”

    史阿转过身,看向文武百官,喊道:“来人。”

    霎时,从殿外跑进来四个锦衣卫。

    史阿一步步走到贾诩跟前,拱着手道:“文和先生,对不起了,你涉嫌杀人,本官依法将你逮捕,希望你配合。”

    周围的官员们,全都跌破了眼球,还没有从震惊中回过味来。

    贾诩手上拿着奏本,将奏本递给旁边的陈宫,问道:“史阿统领,你确定是我犯得罪吗?”

    “确定!”

    “有证据吗?”

    “有。”

    贾诩看了眼洪南,洪南看着别处。。。

    贾诩伸出双手,点头道:“好,我跟你们走一趟。”

    史阿大手一摆,两个锦衣卫上前,将贾诩控制。

    这一幕,在众官员看来,是多么的不可思议!贾诩是谁啊?那可是正一品大员!文贤阁大学士,军机处领班军机大臣,在晋国除了洪南以外,就属他最大了。而如今,却被锦衣卫逮捕,这开玩笑的吧?

    很多大臣皆以为,一定是开玩笑的,一定是!

    然而,在所有人的目光中,贾诩被两个锦衣卫押了出去。。。

    陈宫反应过来,忙说道:“陛下,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啊?”

    此事的内幕,除了洪南自己、典韦、贾诩以外,没有人知晓,连史阿也不清楚,他只负责查案、逮捕,既然查到了贾诩头上,自然要抓。

    “有没有误会,待三法司会审时,不就清楚了吗?”洪南道。

    陈宫道:“可是文和。。。他怎么可能杀人呢,根本犯不着去杀一个百姓啊。再说,就算杀了人又如何,那也肯定是该杀。”

    “不管怎么说,我相信文和是清白的。”

    孙简、朱儒、李儒等六部官员,也纷纷出列,说道:“臣等也相信文和是清白的。”

    李儒喝问道:“史阿,你是不是搞错了?别拿着鸡毛当令箭,你知道文和是谁吗?岂能说抓就抓?”

    “文优先生,这可怪不得我啊,我是依法办事。”史阿也非常的苦恼。他本来也不想抓贾诩,可公正两个字压在他头上,他实在扛不起,加上好几个小老百姓整天在三法司门口大吵大闹,又有洪南施压、准许,他不得不下狠手抓捕。

    (本章完)

第418章 典韦被抓() 
“你。。。!”

    洪南问道:“史阿,你不是说有两个罪犯吗,这才一个,还有一个呢?不妨也一起抓了吧。”

    史阿道:“这剩下的一个,臣就更不敢抓了。”

    洪南翻着白眼,说道:“你连贾诩都抓了,还说什么不敢。别磨磨叽叽的,到底是谁,我准许你抓。”

    “是,臣遵旨。”

    史阿抬起手,指着洪南旁边的典韦,喝道:“来人,将御林军统领典韦捉拿归案。”

    “是。”两个锦衣卫上前,准备逮捕典韦。

    典韦一瞧,瞪着一双眼睛,朝两个锦衣卫冷哼了声。

    两个锦衣卫吓了一跳,不禁后退了两步。

    “史阿,你也太大胆了,连典将军都敢抓?”李儒被气炸了。

    陈宫也道:“典将军跟随陛下,南征北战,立下无数战功,岂能说抓就抓?”

    “哦对了,典将军又犯什么错了?”李儒问道。

    史阿说道:“跟文和先生一样,涉嫌杀人,而且杀的是个女人。。。三法司既已立法,就该执行,我也是遵从陛下的旨意,陛下让抓,我必须抓。”

    “笑话,典将军怎么可能杀个女人?”所以人皆不相信。

    洪南看了眼朝堂上的众人,压了压手,示意众人安静,说道:“三法司乃我晋国最高政法部门,无论是谁,多大的官,只要犯了法,就应该接受审判。如果因为他地位高,就放过他,那三法司部门,岂非形同虚设?”

    “文和、恶来,既然被锦衣卫抓住了把柄,那不妨一去。”

    “恶来。”

    “末将在。”

    洪南道:“既然史阿查到了你犯罪的证据,那你。。。。”

    “末将这就同他前去。”典韦没有二话,拱手说道。

    他心里十分清楚,自己根本就没杀人,一切都是洪南在布局,要考验三法司,所以,他心里也无惧。

    “史阿,既然陛下有旨,我便随你去一趟,但先说好,不许用刑,你要用刑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