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外挂闯三国 >

第226章

带着外挂闯三国-第226章

小说: 带着外挂闯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蹋幌∑妗!

    “还不稀奇呢?我们埋伏了多少次,有一次奏效的吗?”

    荀彧深吸了口气,道:“丞相派人送信来了,让我赶快撤军,退出北方战场,我是退也不是,不退也不是,为难啊。”

    “你们都有什么好的建议?”

    “末将建议撤退。”有个将领道。

    有个小将道:“末将也建议撤退。”

    “我等建议撤退。”所有人都拱手道。

    荀彧道:“我看啊,你们是被洪南打怕了。”

    所有的将领都低着头。

    “洪南有什么好怕的啊?不就是武器犀利,士兵精锐吗?别忘了,他也是人,是人就有短处。”

    荀彧这话,要是放在前两年说,没有人敢反驳,但如今,却不是那样了。

    有个将领壮着胆子道:“可是,人家有短处,咱们抓不着,咱们的短处却是被人家一抓一个准啊。”

    “你叫什么名字?”

    “末将杜琼。”

    荀彧点头道:“是啊,你说的不错,咱们的短处,他看的清清楚楚,他的短处,我们抓不着。这抓不着,就只有等着吃亏了。”

    此时此刻,荀彧心里也没有底,要让他撤退,他实在不甘心,一是此次出征耗资巨甚,几乎损耗了荆州多年来囤积的粮食、财力,二是冀州本无多少敌人,都是被敌人吓的,如果奋起一战,真就无法扭转局面了吗?

    想了想后,荀彧道:“还是再等等吧,等审配、荀攸那里的消息。如果他们也抵挡不住,咱们就赶快撤,如果抵挡住了,有好消息送来,咱们就算死,也要跟洪南干上一仗!”

    (本章完)

第405章 处罚张绣?() 
这话,无巧不巧,被藏在暗处的锦衣卫听着,之后送到了洪南耳边。

    洪南倒无所谓,打不打荀彧,曹军都注定败了,北方战局随着邺城的陷落,已然无虞,加上刚刚收到荀攸、审配那里的锦衣卫传来消息。荀攸、及其数万军队,被徐庶困的活活投降,审配也没有再进军的意思,原地驻扎休整。

    从这可以看出,荀攸那已经歇菜了,审配也惧怕晋国,不敢再多加冒犯,最后只剩荀彧,按照荀彧的话说,不久便会退走。

    但现在众人商议的是,该剿灭荀彧?还是与其和谈?毕竟如果开战的话,又会增加无数的伤亡。古话说,狗急了还跳墙呢,荀彧可比狗厉害多了,万一晋国军队有失,岂不是跺了自己的威风。

    临出征前,洪南将所有人聚集了起来,宣读了锦衣卫传来的信。

    “魏延,朕想听听你的意见。”洪南看向魏延,说道。

    魏延受宠若惊,赶紧道:“陛下,敌人就在眼前,末将以为,当迅速出击,一则振我国威,二则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尤其是荀彧,他是曹操的心腹,又有本事,绝不能让他逃了,他要回到了兖州,对我国将造成一定的威胁,与其以后成为我们的敌人,不如现在就将他杀了,就算付出些代价,也不可让他活。”

    张绣道:“末将与魏延的想法一致,末将只需率领狼骑军,便可建功!”

    这可是少有的,连张绣、魏延竟都能串通一气。

    洪南笑着道:“好啊,连你们两个都是一致的口吻,看来真不能轻易放过了荀彧。”

    “其实啊,我一直是这心思,但后来这封信,让我摇摆不定,如今有你们的建议,我决定了,还是要打,就算他们认输了也要打!否则,我晋国国威何在?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岂有此理呢?”

    “陛下英明。”魏延道。

    张绣拱手道:“陛下,让我们狼骑军出征吧,半日便可建功!”

    “别急。”洪南道:“你可搞清楚了,敌人现在还有多少兵力?”

    张绣道:“末将已经搞清楚了,他们还有七万人,其中有一万多都是伤兵,根本阻挡不了我狼骑军的铁骑。”

    “你就这么有把握吗?”

    “是。”

    洪南道:“好,那就由你的狼骑军作为先锋,明日开拔,我和其余众将领,率领神机营随后,为你压阵。我相信,凭我们两大精锐主力部队的实力,收拾荀彧还是搓搓有余的。”

    决定下来后,张绣就出发了。他可等不得明天早上,而是在当晚就出兵,直奔荀彧的军营。

    路程不远,才三百里,以狼骑军的速度,一日便可赶到。

    哒哒哒。。。

    夜,张绣率领大军来到了荀彧大营外。

    抬头一瞧,营内灯火通明,营外有拒马、壕沟,还有许多的士兵站岗巡逻,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就好像几万大军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似的。

    一般看到这种情况,袭击大营的军队都会停下来,至少会迟疑,但张绣没有,当即下令填起壕沟,搬开拒马,像猛虎一样冲进了大营。

    进去后才知道,结果是座空营,除了那些站岗、巡逻的以外,营中再没有其他士兵。

    “又跑了,岂有此理!”

    张绣赶紧召集起所有狼骑军士兵,安排一千人原地驻守,其余的跟随他追击,但由于不知道敌人往哪逃了,只能兵分三路,每一路三千人。

    “将军,这样是不是太危险了?”

    “我哪还管得了那么多?”

    否决副将的提议,张绣决意追击,并且叮嘱,一旦发现敌人,务必将其剿灭。

    次日,洪南赶到这座大营。

    听闻留下来的狼骑军士兵讲,狼骑军已经分三路追敌,洪南十分恼怒:“这个张绣,老毛病又犯了!”

    童飞道:“陛下,张将军也是立功心切啊。”

    “别替他求情,他这将军做到头了。。。!”

    洪南十分的生气:“没想到,他在文贤阁、武英殿都白学习了,禁足他数年,不但没涨记性,还变本加利。都说穷寇莫追,穷寇莫追,他不但追了,还分兵出击。”

    “战儿。”

    “父皇。”

    洪南道:“像这种人,莽撞的做法,万万不能学。”

    “是。但儿臣以为,张将军也是想快些剿灭荀彧,似无不妥。”

    洪南道:“你懂什么,他轻敌冒进,万一中了人家的埋伏,折损的是狼骑军的精锐,你知道狼骑军的精锐是怎么来的吗?是无数次战争,选出来的老兵,万一有失,拿什么弥补?本来上次打西凉的时候,就将狼骑军折损的干干净净,这一万狼骑军实力不及以前,要是再被消灭一次,狼骑军还叫狼骑军吗?”

    慎重考虑后,洪南决定,张绣这狂妄的毛病,一定得改改!否则以后非出大事不可,干脆就借着这次,再将其送进武英殿。

    发了一通火后,洪南让所有人退下,随即接见了史阿。

    “陛下,急召属下来,不知有何要紧的事?”史阿在军帐中问道。

    洪南道:“找你来,是有件大事要你去办。”

    “请陛下吩咐。”

    洪南从旁边的桌上拿起了两份圣旨,说道:“看见了吗,这是我刚拟好的,你拿着圣旨在这等,等张绣回来,如果他剿灭了荀彧,我就放他一马,你念这封圣旨,封他的官,让他回军机处任职;如果他没有剿灭荀彧,或者狼骑军损失惨重,就念这封,罢黜他所有官职,做囚车回长安,进武英殿再学习。至于狼骑军,调往邺城驻守,暂归典韦统领。”

    史阿接过圣旨,皱着眉道:“陛下,恕属下多言,您这样处罚,是不是太重了,张绣将军战功赫赫,劳苦功高啊,如果就这样。。。。”

    “我让你去办,你就去办,哪那么多废话?”

    “是,属下是担心,他不服从圣旨啊。”

    洪南道:“敢不服从圣旨?那就立即逮捕他。。。你等等。”

    说到这,洪南又立即拟定了一份圣旨,说道:“这还有一道圣旨,你也拿着,如果他敢不服从,就逮捕他,回长安后交给刑部审议!鉴于他武艺比较高,怕你不好对付,我把魏延给你留下,足以对付他。他不是说,不服魏延吗,就让魏延治他。”

    “是。”

    史阿也是聪明人,当即疑惑的问道:“陛下的意思是,您不留在这了?”

    “我还留下做什么?像这种处罚将领的事,尤其是处罚功勋卓著的老臣,我看不下去,免得到时候心一软,再把他赦免了。再说,荀彧既然逃了,就说明他不想打这仗了,追击实在太危险,还是放他一马,免得以后在跟曹操和谈的问题上,不好交代。”

    (本章完)

第406章 徐晃回邺城() 
洪南喝了口茶,继续道:“我决定,还是回邺城,处理跟审配和谈的事,那小子可不是个省油的灯,他想捞足油水,我可不能吃亏。”

    史阿道:“可据我们探查,他现在并无和谈之意啊。”

    洪南道:“那还用探查?那不早晚的事吗,我猜都猜的到,只要荀攸、荀彧败逃的事一传到他耳朵里,他肯定立刻派人前来和谈。”

    “陛下英明,臣遵旨照行。”史阿拿着圣旨,缓步退出了军帐。

    在处罚张绣的问题上,洪南自觉也确是处罚的重了,但为了培养张绣,就不能不狠下心,以前狼骑军就三千人时,损失的不过才一两千人,现在一万人了,损失一下就是好几千。如果再不处罚,等以后狼骑军几万人了,损失将不可估量。

    所以,在张绣的问题上,洪南是下定了决心,一定将张绣的性子板一板。

    当天晚上,洪南带着洪战、童飞,离开了这里。

    魏延、魏世林、史阿留了下来。

    史阿是锦衣卫统领,但魏延和魏世林还不知道锦衣卫的存在,洪南简单的给魏延介绍了下,说是传旨的使者,让其听任吩咐。

    魏延自没有异议,也做好了打败张绣的准备。

    但他不明白的是,他很少在人前卖弄武艺,洪南是怎么知道他武艺高强的?还一开始就找这么强大的对手。

    说实话,能否打败得了张绣,魏延真没有信心,他只能说尽力。

    仅一天,洪南返回到了邺城。

    刚到这里,就听典韦讲,徐庶在解决荀攸后,将所有俘虏押送至晋都,然后带着大军北上了,前往幽州。目的很简单,是要击败大举入侵的异族。

    据悉,乌桓人、高句丽人、鲜卑人、甚至是北匈奴,都参与了,叛军的人数越来越多,由之前的二十几万,发展到如今的四十多万,连杨凤和胡车儿都挡不住了,两人根本就不敢出城迎敌,只每天守城,仗着坚固的城池支撑。

    刚开始时还真行,挡住了不少异族,但当高句丽军队杀至,丢了许多地盘,连北平都快守不住了。

    这么危险的情况,徐庶当然不会坐视不理。

    对此,洪南也甚为恼怒:“这些异族,上回就该把他们收拾了,留着。。。果然成了祸患。”

    “上回他们南征,才二十余万兵马,这次竟有四十多万,看来是下了血本啊。”邺城府衙中,童飞道。

    洪南道:“是啊,我曾研究过他们这些异族,乌桓和鲜卑都好说,地狭民寡,粮饷难支,但匈奴人和高句丽人,却不是那么好惹的,匈奴人骑射无双,高句丽人口众多,已形成国制,无论是水战、陆战、攻城战、守城战,都极为娴熟。跟这样的联军作战,实为不易啊。”

    典韦道:“陛下不用担心,徐军师去了,他们敌不过。”

    洪南道:“徐庶一再主张议和,他这么积极的去打异族,我看最终打不起来。他啊。。。是想凭他那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异族来降。”

    童飞道:“这不更好吗,咱们又多了几股阻力。”

    洪南道:“你以为他们能像羌人那样帮我们吗?即使归顺,每年也最多向我们进献马匹、物资罢了,真到了战争来临时,他们准闹事。”

    童飞道:“可真要打起来,咱们也讨不了好啊,最好的结局,就是消灭他们四十万军,可想要征服他们的地盘,难上加难啊。”

    “算了,不说这个了。”洪南一阵心烦,北方异族贼心不死,他早晚会收拾,但现在内忧外患,确不该多生事端,如果徐庶能劝降众异族,倒不失为上策。

    “审配呢,他那里怎么样了?”洪南问道。

    典韦回道:“审配没有再继续攻打了,全线转攻为守,并且将物资运送回青州。据锦衣卫报,他已经派人来给你陛下议和,料想不日可到。”

    “嗯。”

    洪南点头道:“等他来了,就说我不在,先捎着他几天。他们这次联合出兵北伐,我不能就这么轻易的放过,想投降也要有诚意,我要是得不到好处,绝不接受。”

    “报。。。报。。。。”众人正商量着,府外跑进来一个士兵。

    “什么事?”

    士兵道:“禀皇上,徐晃将军回城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