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外挂闯三国 >

第217章

带着外挂闯三国-第217章

小说: 带着外挂闯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是屈辱啊,我十万大军,竟不敌张颌五万。。。气煞我也!”饶是庞统脾气好,也压抑不住心里的怒火,确切的说,应该是委屈。

    他接手水军不久,刚把水军组建起,根本不熟悉水战,跟张颌这样的老将交手,加上对方水军又是经过多年训练的。他感觉跟敌人交手就像被掐住了脖子一样,永远使不上劲。

    (本章完)

第391章 荀攸VS徐庶() 
“看来,带水军也是一门学问啊,想带好这支大军,得费一番功夫。”船舱内,庞统来到座位坐下。

    吕布也感觉非常的憋屈,说道:“军师,咱们干脆弃船登岸吧,我听说并州打的热火朝天,已经连丢两郡了,咱们现在从河西郡过去,一定能打荀攸一个措手不及。”

    “不可。你这说的是什么话?陛下让我组建水军,就是让我好生锻炼,今后能带出一支像样的军队来,我要是放弃战船,到并州作战,我怎么向陛下交代?再说张颌还距离我们不远呢,我岂能说走就走?”庞统当场否决。

    不过说实话,他现在是真的被动。

    吕布问道:“那敢问军师,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怎么办?继续找,我就不信找不着张颌,让我找到他,一定将他生擒了,此人留着有大用。”庞统暗下决心。

    在统领水军方面,他承认的确不如张颌,对水上战法、战斗技巧,也非常的不熟悉。

    可张颌就不一样了,虽然他在袁谭麾下也是以陆战为名,但水战也是个高手。

    “前日,长安来信了,陛下已经攻取了洛阳、虎牢,击退曹操五十万大军,我估摸着,陛下紧接着要到并州来了,在此之前,咱们一定要打一仗!我不能让陛下看我们的笑话,这抓张颌,就是我们的功劳。”

    说这些,吕布都听腻的,每次都是大话,却没一次实现的。如果是陆战的话,他还可信其三分,但水战,实在不敢信。

    吕布忍不住轻笑着道:“好吧,反正我一切都听大人的安排,您说打哪,我便打哪,能否抓得住张颌,可全看大人您的了。”

    他完全是一副看戏的神态。

    庞统脸庞微微抽搐,在此,他也下了个决心,等这一仗打完后,他非得好好研究研究水战,等下一场战争开启时,再不能像今天这样丢人了。

    一场谈话,也没定出什么方针来,只不过是庞统发了几句牢骚而已。

    对于吕布的建议,其实庞统也认真考虑过,他如果从河西郡攻杀过去,一定会杀的荀攸片甲不留,但想到洪南如此的看重水军,他实在不好违背圣意。就算在这丢人,他也要把人给丢完,吃一堑长一智,只期望在战斗中成长。

    *************

    并州,建兴郡。

    徐庶已经来到了这里,再往前三百里,便是荀攸的大军。

    但到这里后,他没有再往前了,停下来歇息,整顿军备。而荀攸畏惧徐庶,也没再继续攻打太原,也停了下来,准备好与徐庶大战。

    荀攸知道,想取得并州,徐庶这一关是必须要过的,打不过徐庶,一切都是空谈。

    新兴郡,某县。

    召集好各路兵马后,荀攸聚集众将,商量应对之策。

    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张辽、高顺、及十几个中高级将领。

    荀攸首先发话:“此次一战,关乎我们的生死存亡,能否击败晋国大军,能否得并州,尽决于此战。徐庶的兵马,从壶关而来,沿途百姓越聚越多,已经快有五十万,但请诸位不要害怕,他的五十万人,有一大半都是平民百姓,是一群乌合之众,跟我们的士兵没法相比。”

    高顺有些听不下去了,实言禀告道:“军师,末将以为,敌人的五十万兵马,虽说有一大半都是乌合之众,但毕竟是五十万啊,蚂蚁多了也咬死大象,有徐庶指挥乌合之众,他们就不是乌合之众,我们应当认清自己,方能以策万全啊。”

    荀攸无语啊,他是怕在场的将领泄气,为战先切,才说那样的话,想给将领们鼓劲,没想到被高顺一句话带沟里了。

    张辽笑着道:“军师,我觉得高将军说的没错,跟徐庶交战,我们确实得认清自己,将双方实力都摆出来,仔细的策划,否则只凭着一股子热劲,岂能与徐庶相抗衡?”

    “好吧,既然你们觉悟这么高,都不怕死,那我就跟你们说实话。”荀攸也想明白了,场面话就不说了,能不能胜,需将实情讲出来。

    他道:“实话告诉你们,这是一场硬仗。正如高将军所言,敌人五十万兵马,虽说是乌合之众,但有徐庶统领指挥,他就不是乌合之众。我们虽然有三十万大军,但深入敌境作战,地形不熟,加上兵马数量悬殊,情景不容乐观。”

    说到这,他让人将地图挂在了墙上,随后指着地图,说道:“从图上看,我们处于不利态势,新兴郡地形复杂,很难展开大型会战,无法发挥我们战骑、战车的优势,反倒是给了徐庶机会,因为他的五十万大军,全是新兵,军中还不到两万铁骑,他随便可以将士兵埋伏在山林间,一旦将我们前进的道路阻断,我们将寸步难行。”

    “所以,我决定放弃新兴,退回河西郡,依靠河西郡广阔的平原,与敌人缠斗,加上河西郡靠近长江,如果我们。。。真的失败了,也好有个退路。”

    “军师说的非常有道理。”高顺赞同。

    张辽急道:“那咱们还等什么啊,应该早些退回河西郡啊。以徐庶的聪明才智,我猜测他早会想到这一点,军师。。。。”

    荀攸打断了他的话,说道:“不要担心,我早有准备,难道你们没发觉,军中少了三万人吗?我在昨日就已经派去了人,占住重要的官道口,徐庶就算想去,他也去不了。再说,他现在还在几百里外呢,他怎么可能去得了河西?”

    “退军是一定要退军,但在退军前,我们得收拢新兴郡物资,将粮草、器械都押运走,这些东西绝不能落到敌人手上,否则我们就失去了打持久战的条件。”

    “你们懂了吗?”

    “原来如此。”

    荀攸安排道:“高顺,押运粮草、器械的事,就交给你了,我和张辽将军先行一步,你务必快些赶来。”

    “是,末将遵命。”高顺拱了拱手。

    其余将领都议论纷纷,言辞不一,对荀攸的安排颇有微辞,不过摄于荀攸的威严,都不敢正面开口。会议结束后,都相继离去。

    此时,在两百里外,徐庶的大营中,也在召开临战会议。

    对此战,徐庶却是比荀攸轻松多了,完全没有那种紧张的感觉,像是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一般。

    “军师为何表现的如此轻松,敌人可有三十万大军啊,末将心里可没底。”周仓不解。

    徐庶哈哈一笑,问道:“周仓啊,你可知,我五日前让裴元绍将军,调五万大军前往河西郡,是去干什么去了?”

    如果这话荀攸能听见的话,估计得气的吐血。

    周仓想了想,不住的摇头,说道:“末将不知。”

    徐庶骂道:“你真是个榆木脑袋。”

    “好好看看地图,我们适合在哪里作战?”

    周仓问道:“这跟元绍他去河西郡,有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了,他去了河西郡,荀攸就去不了了,他只能留在新兴,等着我去收拾他。”

    周仓跟随徐庶,也有一年多了,对徐庶的教诲,他听了许多,但此时却是猜不透徐庶的心思。

    他看了看,缓缓的道:“军师是说,我们适合跟敌人在新兴郡决战?”

    徐庶似笑非笑的问道:“那你可知,我们为什么适合在新兴郡与敌人决战呢?”

    “这个。。。。”周仓实在回答不出来了。

    徐庶恨铁不成钢的骂道:“你真是个榆木脑袋啊,新兴郡贴近太行山脉,很多县与县之间,都有高山丛林掩护,最适合打伏击战,最适合藏匿兵马,我们的大军全是些乌合之众,野战肯定吃亏,只有伏击、出其不意,才能取得大胜。”

    “周仓啊,学着点吧,以后你单独领兵在外时,可没人在你旁边提点,你可是几十万大军的统帅。”

    周仓感动的道:“多谢军师栽培,末将一定跟着您好好学。”

    徐庶点了点头,看着眼前的地图,就像看到美人一样,跟猫爪似的,恨不得立刻就飞到前线去,将敌人一网打尽。

    徐庶缓缓的道:“我要给荀攸先摆个迷魂阵,让他搞不清楚状况。。。再调集兵马,前往新兴郡设伏,再将他逼入伏击之处,最后一网打尽!”

    “周仓,你明日调集二十万兵马,分成四军,从不同的路,赶往河西郡,要做出每只大军都有五十万人的样子,多竖旗帜,将队伍拉长,也不管有没有战斗力,做个样子就行。”

    周仓也不敢多问,拱手道:“是,末将遵命。”

    “军师,那您呢?”

    “我啊,待你和裴元绍调集兵马走后,我就只剩二十五万人了,我要带着这二十五万人,前往新兴郡!你去告诉裴元绍,他那五万人,是重中之重,一定要将敌人给我打回来!如果打不回来。。。。哦对了,我把大军中,所有的骑兵部队和战车部队都交给你,如果荀攸在遭到裴元绍的阻击后,没有撤军,反而向你杀来,你就下令,让所有的铁骑、战车,向他冲去,你记住,一定要把他击退!临战时,千万不要多话,只需打着我的旗号,猛杀过去便是。”

    “是。”周仓还是不懂,但仍然照做。

    万事俱备,只待时间。

    冬季,寒冷无比,并州大地兵马调动频繁,胆小的百姓全都躲在了家里,路上很少见到行人。

    在河西郡某县,一处山谷,即将发生一场大战。

    此时,在山谷的半山腰上,埋伏着一万多兵,冒着微微细雨,打着寒颤,尽管全身上下都湿透了,士兵们也趴在地上等着。

    领兵将领,正是徐庶麾下的裴元绍!

    (本章完)

第392章 陷阵营() 
他在多日前,就来到了这里,埋伏于高山。

    按照徐庶的指令,他需要在此等候敌军,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也不许擅自离开埋伏的地点。

    裴元绍虽然脑子不好使,但有一点好,就是听从命令!他就抱着一条,听徐庶的没错,徐庶说让等,他就等,不等到敌人,决不罢休。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一日傍晚,他等到了久违的敌军。来的敌人不多,才两三万人,没有徐庶预计的那么多,裴元绍知道,这是敌人的前军,他不准备放过,在敌人进入山谷的一刻,下令展开猛烈的攻击。

    “杀啊,不要放跑一个敌人!”裴元绍站起身,厉声大喝。

    山谷上有一万多伏兵,全力轰砸下,谷中的敌人顿时死了一小半。

    巨石、滚木、弓箭,层出不穷,就像下雨一样,朝狭隘的山谷下抛去。

    嗖嗖嗖。。。

    轰隆隆!!!

    所有的东西往下砸,动静非常大,就跟响雷一样,整个山谷都禁不住颤抖。

    裴元绍手里也有望远镜,在忙活了一阵后,他拿起望远镜往下看,只见山谷里的敌人,已经完全乱套了,有的往回走,有的往前走,有得蹲在地上用盾牌抵挡。但是,不管敌人如何躲、奔跑,都逃不出他的手心。

    “往下砸,使劲的砸!把他们通通杀光!”裴元绍还在使劲的大喊。

    战斗持续了两个多时辰,忙完后,他赶紧下山观望。

    此时,住在山谷另一头的兵马,前来打扫战场。

    他此行带来了五万军,山谷上方有一万,山谷的另一头有四万,本来想着,如果敌人逃出了山谷的话,可以将敌人堵回来,现在看来,是多此一举,敌人的兵马全都葬送在了山谷里。

    不过倒也没有浪费,这四万人用来打扫战场还是不错的,动作非常的快。

    天黑后,战场打扫完毕,一切又恢复平常。一万兵马任然驻扎在山顶上,剩下的四万人驻扎在山谷的另一头,就像是捕鱼一样,张着大网,等着鱼儿上钩。

    “报。。。报。。。。。”

    往北一百五十里外,荀攸大军正在前进,前方突然传来急切的叫喊声。

    荀攸呵斥住战马,待远处的士兵跑的近了,问道:“什么事?”

    来人是个斥候兵,抱拳道:“禀军师,我们的先头部队遭到了敌人埋伏,已经全军覆没。”

    “什么?三万人全都死了?”

    “是的。”

    “在什么地方?”

    “雷阳山谷。”

    荀攸震惊,看了眼旁边的张辽,赶紧将地图拿出来,观看地形:“不好,徐庶已经先一步派人去了河西郡!没想到他的动作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