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外挂闯三国 >

第195章

带着外挂闯三国-第195章

小说: 带着外挂闯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末将的错,末将屡战屡败,请丞相处罚。”曹仁也站了出来。

    夏侯惇犹豫了下,也紧跟上两人的脚步。

    曹操压下心里的怒火,吼道:“行了,你们这是做什么呢?都抢着受罚,是笃定我不敢处罚你们吗?”

    “我七万精锐,是数年前从各军中挑选出来的,他们之中,职位最低的都是百夫长,足足选了好几年,才筹够七万之数。官渡一战,我们就是靠着他们,才击败了袁绍,我本以为,他们会随着我平定天下,但没想到,长安一战,竟败的这么惨!”

    “如果是遭遇敌人的埋伏也就罢了,可正面交战还有如此大的损伤,我实在是想不明白。”

    荀彧看了眼荀攸、曹仁、夏侯惇,也站出列,说道:“丞相,通过长安一战,足可看出,洪南实力强劲,非我等能敌。”

    曹仁忙道:“是啊,他的狼骑军,还有马超、马岱所统领的十万铁骑兵,都非常厉害,我们的大军都是栽倒他们手上的。”

    荀彧道:“这还只是他们大军中的其中一部分,他们还有徐晃、还有典满、还有刚组建的神机营,都是不错的军队,还有所谓的zha弹。”

    “两个月前,他们还在冀州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将袁尚赶出了冀州。至此,晋国已拥有并州、幽州、冀州、凉州、长安等地。晋国的实力,已经超过我们了。”

    曹操叹道:“是啊,这样下去,我们迟早也会被晋国吞没。”

    曹仁道:“末将倒有个注意。”

    “你?什么主意?”曹操问道。

    曹仁说道:“末将的意思是,趁着他们在西凉立足未稳,即刻发兵长安,即使我们不能夺回西凉,也要将长安控制在手,如潼关等险要之地,万不可再落入敌人手中。”

    还别说,这话郑重曹操下怀,他刚才也有一闪念是这么想的。

    但是,荀彧立刻阻止道:“不不不,长安、西凉之战,已成定局,万不可在搅进去。”

    “那军师,您有什么高见?”曹仁问道。

    其余众臣也都看向荀彧。

    荀彧道:“既然洪南已经攻下了西凉、长安,那不妨就将西凉、长安给他吧,我们的目标,应该放在荆州!可以联合袁谭,抵制洪南,同时发动对荆州的战争。荆州是天下粮仓,得到了他,我们以后就再不用担心粮草问题了,而且,我们还可以扩充军队,即使百万军队,以荆州的实力也能承受啊。”

    程昱道:“臣赞同文若先生的计策,洪南刚经历大战,如果我们和袁谭联合其他,他必不敢妄动,在这段时间里,如果我们能结束荆州战事,以后再跟洪南交战,就多了几分胜算。”

    曹操想了想,默默的点了点头。

    “文若不愧是我的智囊,我们现在元气大伤,的确需要荆州这块疗伤药。”

    曹仁赶紧道:“丞相,末将请战,请给我十万精兵,我必踏平荆州!”

    “你?你就不用去了,还是看家吧。”

    曹操面露不悦之色。如今,他是彻底的对曹仁失望了,打一仗败一仗,连他最精锐的部队都没了,绝不可原谅。

    “为什么啊?”

    “为什么你不知道吗?”

    “这。。。。”

    “行了,去不去我说了算,你就待在许都吧,许都不能没有大将镇守。”

    “是。”曹仁无语的拱了拱手。

    曹操道:“荆州,不过是我们嘴边的一块肉,以前忙着对付洪南,没心思管他,现在有空了,便将他吃了。刘井升安若无能,得这么一快土地,不知道壮大自己的实力,真是可惜,等我拿过来,好好教教他。”

    “丞相,目前还有一件事。”荀彧说道。

    “什么事?”

    荀彧道:“长安一战,我军很多将领都被晋军所俘,包括夏侯渊、夏侯尚、许褚等上将,未免发生意外,我们应该尽早与晋国交涉。”

    曹操这才想起,这次损失的,不止是七万精锐,还有很多一等一的上将,其中包括实力最强的许褚啊!!!

    “文若,此事交给你去办,你也留守许都,尽早赎回所有的将领。不管他们提什么样的要求,你都。。。酌情处理。”

    荀彧点头道:“是,臣一定办好此事。”

    *************

    在陇县,洪南为典韦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婚礼,数万大军同贺,看着典韦和羌族公主拜堂成亲。

    为了操办这场婚礼,准备了足足有七日,大街小巷都挂满了红灯笼,尽人皆知。

    婚礼后,逗留在西凉地界的所有羌族士兵、百姓,全部姚岳送回了羌族。同时姚岳答应,等过年时,一定到晋都朝贺。

    至于姚雨,既然已经嫁给了典韦,那自然是跟着典韦了。

    “陛下,您真的准备回晋都吗?”

    “那不然呢?”

    徐庶笑道:“难道陛下不认为,定都长安,比定都晋阳好?”

    洪南道:“这个问题,文姬也曾提起过,她说,我们得西凉后,必须要施行南北两京制,否则无法管理地方,也无法有效的抵御外敌。”

    贾诩笑着道:“皇后娘娘说的没错,所谓南北两京制,就是在长安设一个国都,在晋都设一个陪都,可以将六部、军机处都搬到长安,但陪都也得留下人驻守,并留下可靠的军事力量,作为随时防御北方大敌的主力。”

    洪南道:“此事等明年再说吧,我们还是先回晋都。毕竟我们离开晋都很长一段时间了,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处理呢。”

    “是。”

    三日后,大军起行,北迁。

    洪南留下徐庶,带领马超、马岱,及麾下三万多将士,逐个征讨西凉各郡,同时传令驻守在长安的裴延,协助马超征讨西凉。

    而其余人,则启程返回晋都。

    算算日子,离开晋都快一年了,又到了冬季。原本应该去看雪的,但蔡琰坚持不去,说是太冷,加上肚子里又坏了孩子,最终只能作罢。

    大军从陇县出发,经过三郡二十余县,通过白京水寨,再到平阳,最终从河西郡返回太原。

    路上十分的顺趟,基本没发生什么事。但是,由于实在太冷,江面很多地方都冻结了,而船只又十分的少,浪费了些时间,等回到平阳时,已经快过年了。

    (本章完)

第357章 洪战闯祸() 
大晋八年,春季,正月十三。

    天上下着毛毛细雨,细雨中,夹杂着白雪,整个空气冰凉刺骨,就像特大号的冰箱一样,人待在里面只有缩紧了脖子。

    说来也奇怪,寒冬的季节已经过去,但天气却是越来越冷了。

    院子里,四五个孩子穿着毛茸茸的衣服,跑来跑去,不时笑出咯咯咯的声音。

    其中一个孩子特别的高大,长得微胖,力气也很大,在院子里跑时,手里拿着一把很重的长刀舞来舞去。当然,由于他身高的关系,长刀还是经过改造过的,比普通的刀略短。

    跑了一会儿,他好像觉得没劲,就来到旁边用长刀砸地上的积雪,一砸一个大坑,积雪被砸起来后,洒在了平地上。

    不一会儿,等其他几个小孩子跑过来从那路过,一个不小心,两个孩子摔在了地上,摔了个四仰八叉。

    “哇哇哇。。。。”两个孩子当时就大哭了起来。

    这可不得了,把旁边那些围观的丫环们吓得直哆嗦,差点栽倒,都纷纷跑过去,将孩子抱起,送到屋里,同时去叫来了大夫。

    之前那个大孩子也吓傻了,把长刀一扔,几个大步就跑了。

    正午时,洪南来到这里:“怎么回事?”

    这里是国子监的大院,所有高级官员的孩子,和洪南的几个孩子,都在这里学习。

    屋子里,躺着两个孩子,旁边有大夫医治,丫环们站了一屋。

    其中一个丫环站出来道:“皇上,两位小公主在雪地里摔倒了。”

    “怎么会摔倒呢,不是已经处理过地面了吗?”

    “这个。。。。”

    洪南走过去看了眼躺在床上的两人,一个是洪馨,一个是洪妍,都是蔡琰后来生的。

    大夫替两人诊治后,起身道:“禀皇上,两位小公主都没什么事,就腿上擦破点皮,等休息两天就没事了。”

    “嗯,你们先下去吧。”

    “是。”

    就擦破点皮,倒真没什么,以前没穿越前,他也经常摔跤,伤到骨头都是常事,不也没吃药没看医生,最后也好了吗。

    吩咐丫环们好生伺候,洪南来到雪地上,看到地上那把长刀,再看旁边被砸出的坑坑洼洼的洞,他瞬间就明白了。

    “这个洪战,肯定是他。”

    深吸了口气,洪南来到皇后宫,洪战正跪在蔡琰面前,不知道说些什么。见洪南进来,他赶紧跑到了蔡琰身后。

    “你躲什么啊?我又不吃了你,出来。”

    蔡琰道:“夫君,出了什么事吗?”

    “他没跟你说啊?”

    “没说啊。”

    洪南上前将洪战拉了出来,道;“战儿,你自己说。”

    “战儿快说,别让你父皇发火。”看洪战吞吞吐吐不愿说,蔡琰赶紧催促道。她非常了解洪南,这个时候要是不说,等下发起火来,说出来都没用了。

    洪战素来听蔡琰的话,闻言赶紧低着头道:“是。。。是孩儿用刀砸地,将积雪都砸起来,洪馨和洪妍从那路过,就摔到了。孩儿害怕,就跑了。”

    “什么?你把你妹妹害的摔倒,你就跑了?你跑什么啊?你妹妹呢,摔的严重吗?”蔡琰一惊。

    “孩。。。孩儿不知道。”

    “放心吧,没什么大事,就是擦破点皮。”洪南坐下道:“但是,战儿你都多大了,你做了错事,怎么不主动承担责任呢,你跑什么啊?何况那还是你亲妹子,你不该担心她们吗?”

    “是,孩儿现在知错了。”

    “知错就得改,等下回国子监,先给你妹妹道歉,然后写一份深刻的检查,不得少于一千字。再抄写孝经一百遍,五天后我亲自检查。”

    孝经,两千多个字,要抄写一百遍,就是二十多万字!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要在五天内写完,基本不可能,除非不吃不喝,把睡觉的时间也算上,而且要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抄写。

    这是洪南早就已经算好了的,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抄写经书的人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要是只安排十万字,或者五万字,那抄写经书的人写一会玩一会,写的什么自己都忘了。

    “父皇,孩儿知道错了,这。。。一百遍,能不能改为五十遍啊?”

    “你还跟我讲起价了?你信不信我让你抄写两百遍?”洪南神色严厉,一点不松口。

    蔡琰察言观色,赶紧拽了拽洪战,洪战妥协,拱手道:“是,孩儿一定完成任务。”

    “你先下去吧。”

    “是。”

    洪战离开。

    蔡琰也道:“夫君,孩子只是犯了点小错,他已经知道错了,罚抄一百遍孝经,是不是太多了啊?”

    “这件事就不要再说了,你没听过君无戏言吗,难道还要我在孩子面前改口?”

    蔡琰点头道:“好吧,是臣妾思虑不周。”

    “其实,战儿不适合待在国子监,他更喜欢去武英殿,他已经多次跟我提起了,刚开始时我还百般不愿意,但他几乎每天都说一次,我也被他说烦了。”

    “所以,你改主意了?”洪南问道。

    蔡琰道:“是的,等他受完惩罚,就让他去武英殿吧,去跟着童老先生好好的学学。我想,他在武英殿,一定会很开心,很努力,以后也更有成就。”

    洪南笑着道:“是啊,这小子身材高大,浑身的肉都结实,力气也不小,前几天典韦还跟我说,他能拿得起几十斤重的大刀,我还不信呢。”

    一个八岁的娃娃,能拿得起几十斤重的东西,可不是小事。

    蔡琰道:“是啊,所以,让他去武英殿吧,免得整天待在国子监,跟度日如年似的。”

    洪南想了想,点头道:“好,我答应你了。”

    **********

    这晚,在瑞宫。

    瑞宫,是韩瑞儿的住所。

    自西凉之战前,洪南开恩赏赐韩瑞儿入住这里,自那后,韩瑞儿的身份便发生了改变,虽然不能像蔡琰那样受到满朝文武的遵重,但他行动自由,能随时见到自己的儿子,最重要的是,在后宫除了蔡琰,她有绝对的话语权。

    “娘娘,小皇子回来了。”一个小丫环喜道。

    韩瑞儿刚用完膳,抬头一看,赶紧走过去将洪灿抱起:“灿儿,上完课回来啦,吃过饭了吗?”

    “吃了。”

    跟洪战相比,洪灿的身材就要矮小很多了,他才六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