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外挂闯三国 >

第156章

带着外挂闯三国-第156章

小说: 带着外挂闯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诩哈哈一笑,说道:“难道你们忘了,曹仁曾被陛下打的大败,一败再败,让他丢尽了脸面,这仇,曹仁岂能不报?他带领大军进入河西,明着是只取河西,但他的眼睛,早就盯着我们太原了。”

    “我敢打赌,在夺取河西郡后,他定会领大军进入新兴,绝不安于守城。而他一旦进入新兴郡,战线就会拉长,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李儒道:“听你这意思,是不准备守河西啊?”

    贾诩道:“不是不守,是没办法守!我之前不是说了吗,曹操正是看重这点,才敢肆无忌惮的进犯。”

    “我们晋阳的兵力,大多是步卒,铁骑还不到两万,就算此刻出兵,也要半个月后才能到达河西郡,而那时,河西郡已经丢了。所以,我们只能守新兴、上党。”

    “你们放心,只要曹仁在攻取河西郡后,敢再度进军,就是他的死期。我会提前派人通知上党郡太守,与新兴郡、乐平郡太守,调集兵力夺取两峡山。只要两峡山在我们手上,就等于曹仁、及他麾下的八万精锐被我们关了起来,无论如何也回不了兖州,到那时,我会想尽一切办法,将他们活活的困死!”

    这个时候,众人还不知道洪南班师回朝的消息,如果知道的话,估计布局又不一样了。。。

    “有你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陈宫笑着道:“难怪陛下要让你担任军机处领班军机大臣,除了你,谁能在这么急迫的时候,这么的胸有成足,从容不迫。”

    李儒叹气道:“唉,这事说起来都怪我,当初如果我不阻挠工部,让工部在两峡山之间,继续修筑西平关,就没有今天的事了。”

    “文优何出此言,你也是为国着想嘛。”

    贾诩道:“多余的话就不说了,你们要管理好兵部、户部,准备好粮草、兵马,等我考虑清楚后,下达出征的命令。上党、新兴、乐平,集结兵马夺取两峡山,但曹仁手上的八万精锐,还得有人去迎战,否则我并州各地,还不被他糟蹋没了。”

    “明白。”两人点了点头,迎战曹仁的最佳人选,当然是周仓了,晋阳之内,除了他以外,还有谁能有资格带兵出征。哦对了,还有张绣,目前还在文贤阁、武英殿学习兵法、武艺,但是他手上没有兵权,又没得到宽恕,无法出征。

    (本章完)

第287章 八万精锐攻不下一郡() 
幽州,北平。

    在经过长途跋涉后,洪南一行终于回到了这里。

    北平城还是那样,人丁稀少,土地荒芜,没有人耕种,往往走十里,都见不到一个人,尤其是那些靠近大山的村落,更是贫瘠。人们都躲到了城里,怕遭受乌桓人掠夺。

    北平城,北平府,议事大堂。

    “报。。。报。。。前方捷报!”伴随着高昂的喊声,堂上的所有人都抬起头。

    不久,一个斥候兵进入大堂,拱手道:“禀陛下,前方捷报!”

    他手里拿着份奏折,典韦上前将奏折取走。

    洪南拿在手里一看,哈哈大笑:“好,杨凤、胡车儿,总算没让朕失望,屠杀了乌桓近三十万族人,超额完成任务,将天柳城以西、以东、以南,清扫一空,连三岁的娃娃都没有放过。”

    “这下总算能睡个好觉了。”

    堂上众人都不由擦了擦额上的冷汗。

    庞统道:“乌桓这次元气大伤,恐十年内都不敢犯我边境,陛下不妨给乌兰图下一道招安旨意,他必定会接受。”

    “招安?什么意思?”

    “剿还剿把过来呢,怎么能招安呢?”

    “正是因为剿不过来,才要招安啊,这叫怀柔政策。乌桓虽可恶,但也受到了惩罚,如果他们能放下芥蒂,咱们又何必紧抓住不放?世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可是陛下您说的。”

    洪南哈哈一笑,道:“你们啊,总是能把没理,变成有理。”

    “招安的事,先放到一边,朕还没打定主意,也没有原来乌桓,先看看鲜卑、高句丽人对乌桓的态度,再做打算。倒是南匈奴人,刚经历大败,已不足惧,曾多次臣服于大汉,咱们可以派人与他们接触,封南匈奴王单于呼厨泉,为亲晋匈奴王,赏赐些许财物、粮食、只要他每年向我大晋敬献战马、及当地特产,并到晋都朝拜,我可以饶他一命,与南匈奴建立友好的关系。”

    这是北征以来,洪南第一次对异族人做出如此大的承诺,也是对异族人第一个观点的转变。

    亲晋匈奴王!这官职看着没什么,若仔细一想,可不得了,相当于和洪南平起平坐了,可说给足了单于呼厨泉面子。

    “陛下英明!”庞统非常激动,心道洪南的脑子总算开窍了,他拱手大声喊道。

    徐庶眼珠转了转,似乎知道庞统为什么激动,也道:“陛下英明。”

    “陛下此举,不但能解决北患,还能挑起南匈奴与北匈奴之间的战争,实是上策啊。”

    洪南道:“你倒是个明白人,你应该知道这道圣旨该怎么拟吧?”

    徐庶笑着道:“知道。将北匈奴的地盘,也一并封给南匈奴,激起单于呼厨泉的野心,有咱们做后盾,他必定不将北匈奴王放在眼里。长此以往,北匈奴和南匈奴之间,定会发生激战。”

    徐晃转了转眼珠,缓缓的道:“如此说来,陛下也可封鲜卑、高句丽啊,将乌桓的地盘封给他们,不是也能挑起他们之间的战争?”

    “不不不。。。徐将军有所不知。”徐庶道:“这两者不可并论啊。南匈奴和北匈奴,本就是一家,将北匈奴的地盘封给南匈奴,是理所当然,因为南匈奴是陛下封的王,是晋国正统,自然要统领所有的土地。然乌桓和鲜卑、高句丽之间,是不同的政权,不同的民族,如果陛下贸然封他们,或将他们的土地随意封给其他人,势必会让他们明白,陛下是有意挑起他们之间的战争,他们岂会上当?到时只怕会适得其反。再说,陛下刚才不是说了吗,对乌桓、鲜卑、高句丽之事,暂不做计较,等日后再行定论。”

    徐庶分析的头头是道,徐晃拜服。

    洪南点了点头道:“说得好。”

    “有元直、士元在,是朕之幸!元直,封赏单于呼厨泉的圣旨,就由你来拟定,最好在颁旨之前,派人联络,看看单于呼厨泉是什么态度,如果他愿意,朕不计较他南下之过。”

    “遵旨。”

    数日后,洪南接到暗影急报,曹仁领兵犯关,攻占河西郡。

    洪南没有任何犹豫,留下杨凤镇守北平,率领所有的大军,火速赶回并州。

    杨凤在征讨乌桓中,立下大功,被洪南封为镇北将军,官升两级。同时,在除了裴延、胡车儿麾下士兵以外,在所有士兵中,挑选出五万人,作为本部兵马,镇守于此。

    从这一刻起,他就是封疆大吏了,这可是晋国开国以来,第一个外放的上将军,且统领士兵在五万以上!

    这五万人,不属兵部管,也不由当地官员辖制,只有军机处,或者洪南的圣旨才可以调动。在北平的主要任务,就是防守,防止异族突袭。

    除了杨凤所部兵马外,其余的人,及十几万匹战马,粮草、辎重,全部运送至并州,洪南也启程南归,班师回朝。

    转眼,半个月后。。。

    洪南带着裴延、胡车儿,先一步进入雁门关,连晋阳都没回,绕过太原,直接进入乐平。在乐平郡郡城休整,准备休整数日后,一鼓足气击败曹仁。

    然而,从河西郡传来的战报,却让洪南十分的惊讶!

    其实,不止是洪南惊讶,连曹仁本人,贾诩、李儒、陈宫等,甚至晋国所有的官员都惊讶,对河西郡战事持以怀疑的态度。

    事情是这样的。。。

    曹仁领着八万军进入两峡山谷,本来是气势如虹,准备在攻下河西郡后,直取太原,然而,曹仁的八万军,除了刚开始时攻下睢阳,及睢阳附近的几座县城,后来的战斗,变得极为艰难,打了快一个月,才攻陷不到十座城。

    足足八万的兵力,竟然无法攻下一个郡?这还是在人家没有派兵镇守的情况下,这是怎么回事?

    隆城。

    这是睢阳往北三百里外的一座小城。此时,曹仁正率领两万大军急攻。

    他非常的焦急,不断催促士兵们进攻,就差自己亲自上阵了。

    “夏侯德,你这个先锋官是怎么当的,两万人攻不下一座区区的小县城,岂有此理!”曹仁亲自来到阵前,对夏侯德一顿谩骂。

    夏侯德非常的委屈,指了指前方攻城的将士,回身道:“上将军,不是末将无能,实在是敌人太过于顽抗,我等无法在短时间内取胜。”

    曹仁道:“一派胡言,小小的县城,兵不足一千,再是顽抗,能挡得住你数万精锐吗?”

    夏侯德道:“兵是不足千,可百姓有数万啊!不瞒上将军,他们连女人都上阵了,连小孩子都在帮着运送守城用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与城池共存亡,我等。。。如何能攻得破。”

    这情况,其实曹仁早就知道,他之所以责备夏侯德,不过是生气,想找个人出气而已。

    “真不知道这晋国百姓是怎么回事,宁肯自己出粮食,扛着锄头也要上阵,真是见鬼了,本将打了十几年仗,这还是第一次遇到像这样的事。”曹仁深吸了口气,道:“这河西郡,不好取啊。”

    夏侯德道:“是啊,从表面上看,敌人没有多少正规军,连县兵都没有,但百姓们支持,人多势众。。。唉!”

    (本章完)

第288章 曹仁想退军() 
此时,前方还在攻城,这小小的隆城,都攻打一天了,还没有攻破。

    铛铛铛。。。

    鸣金的号角响起,攻城部队全都撤下。

    “夏侯将军,怎么撤军了?”

    曹仁问道。

    夏侯德道:“禀上将军,都攻城一天了,我军伤亡严重,应当退下休整,待明日再来攻城。”

    “好吧。就从长计议。”

    曹仁冷哼了声,驱使战马退走。

    回到军营里,于禁也攻城回来了。他负责攻打几十里外的另一座城,今日也是无功而返。

    “上将军,末将以为,不能再继续攻城了。”于禁走进中军帐,将盔甲解开,佩剑放在落兵台上。

    “怎么了?”

    于禁道:“这些百姓简直是疯了,比晋国士兵还要生猛,这样打下去,即使咱们把士兵都耗完了,也未必攻得下河西郡。”

    曹仁道:“我本来还想打进太原,如今看来,连个小小的河西郡都攻不下,我有什么脸面回兖州。”

    “这不是你的错。再说,主公给我们的任务,是攻下并守住河西,您就不要再想着太原了。”

    “岂有此理,怎么一碰上洪南,我就什么事都不顺呢?他小子一定克我!”曹仁发怒,摔碎了好几个杯子。

    “呵呵。。。上将军说笑了。”

    “那咱们怎么办,真的就这么退走了?”曹仁问道。

    “不退走,也攻不下河西郡啊。周仓那小子手上有五万兵,分布在各处要紧的城镇,加上各地百姓相助,实在。。。唉。。。。”于禁道。

    曹仁道:“那就再等等,告诉攻城的将士,及那些反抗的刁民,他们再敢阻拦,协助晋国士兵守城,我军攻陷城池后,全部斩尽杀绝!屠城!”

    “只要我们屠杀一两座城,晋国百姓必定胆寒,不敢与我为敌。至于周仓,我从没把他放在眼里!”

    “好,就照上将军说的办。”于禁点了点头。

    ***********

    乐平郡,郡守府。

    洪南同样收到消息,河西郡百姓自愿守城,死伤惨重。这现象,让洪南感动不已。

    “好。真是患难见真情啊。”

    “陛下英明。”郡守府大堂中,所有文臣武将跪地。

    “都起来吧。”

    洪南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民为水,社稷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的所有政策,都围绕百姓着想,百姓们的日子越过越好,自然期盼着长长久久,子孙后代。见敌人侵占他们的家园,他们就算豁出性命,也要寸土必争。好!没有白费我这么多年的心思。”

    庞统十分的欣慰,笑着道:“陛下所言极是,这种现象,应该是早就有了,尤其在陛下建国后,更是聚拢起了所有百姓的心。”

    洪南道:“等这一仗打完了,传旨户部,嘉奖所有参战的百姓,凡是还活着的,给予平常士兵们的双倍嘉奖,凡是受伤的,给予五倍嘉奖,凡是阵亡的,给予百姓家里十倍抚恤。”

    “遵旨。”

    徐庶问道:“陛下,这是不是给的太多了?只怕正规军士兵们有怨言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