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外挂闯三国 >

第135章

带着外挂闯三国-第135章

小说: 带着外挂闯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荀彧的态度表明了,就是不赞同继续进军。

    “行,就照他说的,退了吧。”曹操收起书信,朝程昱说道:“仲德,传令各营,明日三更做饭,五更出发,退回官渡。”

    “诺。”程昱拱手道。

    曹操咳嗽了声,道:“但是,如果我们不攻打冀州,洪南在攻下幽州后,还会不会跟袁绍作战?如果他们相安无事,甚至是联盟,可不是我所愿意看到的。所以,我决定留下五万大军,佯攻冀州。这样一来,洪南也许能下定决心。”

    “主公英明。”众人拜道。

    次日,曹军依计行事,令曹仁率五万兵马驻守白马要塞,伺机佯攻魏郡;而曹操则率领其余大军,扬帆渡过黄河,预备攻取徐州、扬州。

    **********

    幽州,边境。

    在北平郡边境地区,张绣的狼骑军逗留了三日,来回巡逻。

    五日前,他赶到这里,亲眼目睹了一场灭绝人性,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千余乌桓铁骑,纵横在边境,将边境百姓一个个的屠杀,上到百岁老人,下到刚出生的婴儿,都没有逃得过。

    将人杀了之后,又焚毁其村落,抢劫所有的财物、粮食。

    在乌桓人眼里,汉人根本就不是人,甚至连畜生都不如,想杀就杀。

    这让张绣大为恼火,带着五千狼骑军,将那一千乌桓人杀的干干净净,从北平一路追杀到草原。

    经过那一战,他看出来乌桓人的实力。。。

    跟他的狼骑军比起来,当然有所不如,但若跟普通骑兵相比,却是厉害许多,就跟他以前从西凉带来的铁骑是一样的,鲜有敌手。

    这让他不免担心,一千人他还能对付,如果来几万人,该怎么办?

    他向当地百姓打听过,乌桓人何止是几万,每到庄稼收获的季节,成群结队的乌桓人来袭,都是很平常的事。如果将这些乌桓人全都集结起来,怕十万人都不止。

    为了长久作战,张绣攻取了北平郡,向蓟县发书求援。

    洪南在数日后接到张绣的战报,得知那一千乌桓骑兵的事。

    “岂有此理,这些异族人,zhen早晚把他们全都杀光了!”洪南大为恼怒,将张绣送来的信捏的粉碎。

    徐庶深吸了口气,道:“我曾游历到北平,听公孙瓒将军说起过,乌桓人根本没有人性,残忍至极;如今,总算是知道他们的手段了。”

    庞统道:“其实也怪不得她们,乌桓之地,少有粮食,想要活命,只能南侵啊。”

    “从张绣送来的信件可以看出,他对乌桓铁骑还是有些忌惮,能让他忌惮的军队,定是战力不菲,如果我们能收服乌桓人,那对陛下攻取天下,有莫大的好处。”

    “不行!”洪南连想都没想,便断然拒绝。

    “谁都可以原谅,绝不能原谅异族!他们连刚出山的婴儿都能下得去手,还是人吗?招揽这样的人,岂能保境安民?”

    洪南哼道:“传令兵部,再调战车、铁骑前来,相助张绣御敌。”

    庞统道:“可据臣所知,兵部也没有多少战车和铁骑,就算调去北平,怕也无济于事啊。”

    “那也总比没有强吧?”

    洪南道:“让兵部立即组建五千辆战车,一万铁骑,我相信这点战车、战马,晋阳还是拿得出来的,虽然新组建的兵马没有什么战斗力,但从晋阳到北平,遥遥两千多里,这一路下来,就算不会骑马的新手,也给训练成精锐了,到了阵前,不会丢人。”

    徐庶点了点头,拱手道:“臣这便派人传令。”

    庞统咧嘴一笑,说道:“陛下,臣说句不该说的话,迟早有一天,您会跟乌桓人联盟。”

    “哈哈。。。士元,这你可说错了,朕绝不会跟乌桓人联合!”洪南大笑。

    庞统摇了摇头,不置可否。

    他始终相信,乱世之中,没有永恒的朋友,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当利益到来时,为了晋国,便不得不联合,只是现在还没到那个时机而已。

    “怎么,你不同意抵御乌桓?”洪南问道。

    庞统摆了摆手,忙道:“不不,臣可没这么说,给乌桓人一些教训也是好的,可让她们知道,我晋国不同于袁绍,不是他们想欺凌就欺凌的。”

    洪南道:“这便好,元直,你负责传令吧。”

    “诺。”

    (本章完)

第247章 袁尚继位() 
乌桓入侵之事,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

    同时,南边也传来了消息,袁绍败军(不足百骑)已回到了邺城,袁绍重病,性命垂危;其长子袁谭,在将领张颌、高览的唆使下,骗取邺城精锐兵马五万,离开了冀州,前往青州驻军。

    而在不久,曹操留下曹仁守白马要塞,自领大军退回了官渡。

    从这几道消息,可以看出中原大地现在的形势。。。

    徐庶分析道:“袁绍兵败,再不可能崛起,冀州早晚被我们所得。就现在的形势而言,袁绍势力会分裂成两股,一则袁绍残余,居冀州,二则袁谭、审配等居青州、徐州。”

    “不不不,我看会分裂成三四股。别忘了,还有袁尚、袁熙呢,他们岂会甘愿,岂会眼睁睁的看着袁谭独占青州、徐州?”庞统笑着道:“只要袁绍一死,冀州一定会陷入混乱。”

    洪南道:“士元看的很清啊,冀州zheng局,的确如此。”

    “看来,等咱们攻下幽州后,还有可能攻取冀州。”

    庞统笑着道:“只可惜了曹操啊,他急于收复徐州、扬州,将冀州这么大块肥肉扔下。。。半途而废啊。”

    徐庶道:“这也怪不得他,扬州、徐州未收复,冀州兵马又多,短时间难以攻克,他当然是选择退军了。”

    “这倒给咱们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他这官渡之战,算是白打了。”

    三人对视一眼,哈哈笑了起来。

    “陛下,臣建议,传令徐晃,不要急着攻取靠近冀州的几个大郡,给袁熙开一个口子,这幽州是他的地盘,如果我猜的没错,他一定会带兵杀回来,咱们在幽州歼灭袁军主力,这有利于我们日后攻取冀州。”庞统建议道。

    徐庶道:“还有袁尚,他一直受袁绍看重,袁绍早有意立他为世子,冀州文武也都明白这一点,如今袁绍病危,倒向袁尚的人也不少,他或许会割据冀州,但也不排除他进军幽州的可能。撕开一个口子,请君入瓮,实为上善之策。”

    洪南道:“既然你们都这么说,那就这么办吧,准了。”

    徐庶写了道命令,派人迅速送至前线。

    素日,三百多个世家大族的人,在幽州蓟县菜市场,被集体斩首!原本应该有六百多人,但其中有一半都是女眷,洪南特别开恩,女眷充当官妓,送去交由孙若惜管理,不用跟男子一样,被送去菜市口斩首。

    甄宓答应归顺晋国,洪南派人遣送至晋阳。

    甄家人无罪释放,家主甄逸被封为文贤阁大学士,正三品!但是,他这个官职却是虚的,更没有资格去文贤阁教学。

    洪南给了甄家一所大房子,派人严密的看守,所有甄家人都不许出那所房子。。。

    换句话说,从现在起,甄家就是洪南圈养的宠物,没有洪南的命令,他们就只能待在圈里,一步也离开不得。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幽州各地持续发生大战,你来我往,打得不可开交、如火如荼。

    徐晃派出的两支兵马,在两个月内,连续攻占了六个郡,收复城池七十五座,击败叛军(地方县兵+氏族私兵)九万余!

    原本徐晃答应,在三个月内平定战事,收复幽州11郡,现在看来,真是痴心妄想。

    还是洪南那句话,别说三个月了,能在过年前平定幽州,就已经是奇迹。

    才攻打六个郡,就遇上了九万多兵马,好在徐晃以智取胜,才没有损失多少兵马,但连续两个月大战下来,士兵也极其的疲惫,无法继续出征御敌。

    洪南派人传旨,让徐晃先歇息两日,然后带领所有的大军,到辽西郡集结。至于收复幽州各郡的事,暂时搁置。

    为什么呢?因为要准备迎击袁尚、袁熙!按照现在的局势,两人很有可能介入幽州战场,而辽东郡、辽西郡、山谷郡,首当其冲。

    也就是说,将徐晃调至辽西郡,就是为了守这三个郡,击败袁熙、袁尚。

    ***********

    冀州,邺城。

    自袁绍败后,冀州的文臣武将们都在等待着一个结果。。。什么结果?粗俗点讲,就是等着袁绍归天。只有袁绍归天了,他们才能明目张胆的投靠袁熙、袁尚、或者带兵去青州的袁谭,选择自己的人生。

    这一天,冀州府终于传出了消息,袁绍咽气了。。。

    挺了一个多月,终究还是没挺过去,死前立下遗嘱,由三公子袁尚继位!

    本来冀州就够乱了,频临分裂的危险,现在袁绍的这份遗嘱,更是将他的三位公子彻底的分裂开来。

    假设,如果袁绍让长公子袁谭继位,那事情还好些,冀州大部分官员都会投靠袁谭,毕竟袁谭占着青州、徐州,实力最为强大。就算袁熙会捣乱,问题也不大,因为他的幽州已经被洪南占了。至于袁尚,更是可以忽略,他完全没有实力跟自己的两个哥哥抗衡。

    可现在不一样了,本来实力弱小的袁尚,在有了袁绍的遗嘱后,就得到了冀州大部分官员的支持,能名正言顺的调动冀州所有的军队。这下子他的实力能跟袁谭相抗衡。而袁熙又不甘心失败,意图谋反。

    这冀州势力,瞬间就被切割成了三块,袁谭、袁熙、袁尚!

    袁尚继位的第三天,袁熙策反了驻扎在西城的五万大军,带着离开了邺城,星夜赶赴幽州。

    袁尚走后,冀州就只剩不到十五万军了,但论大军实力,仍是三个公子中,实力最强的,连长公子袁谭也有所不及。

    更重要的是,他占据冀州,号令群臣,有许多用不完的资源。如果没有曹仁、洪南捣乱,估计过两年,就能逐渐恢复实力。

    只可惜,曹仁驻军白马要塞,洪南时伺侵犯,冀州之地,注定要成为别人的囊中之物。

    这一日,在邺城东城,田府院内,几人坐在一起议事。

    田府,正是袁绍帐下别驾田丰!

    历史上,他本该已经死了,被袁绍斩首,可现在却还好好的活着,造成这种现象,不得不说洪南功不可没,如果没有洪南假装紫醉金迷,一定无法改变历史。

    (本章完)

第248章 田丰的看法() 
大堂中,除了田丰以外,还有逢纪、沮授、颜良、文丑。

    这四人,也是袁绍帐下最得力的文臣武将。

    “现在的形势,十分严峻,咱们作为先主公最信任的重臣,当尽自己的能力,替主公保下这千里冀州。也不枉先主公对我们的知遇之恩啊。”逄纪首先说话。

    沮授道:“是啊,南有曹操,西边有洪南,北有袁熙,东边是袁谭,冀州四面皆敌啊,若不摆脱这种现象,多则一年,少则半年,我冀州必将落败。”

    文丑冷哼道:“这都怪审配、袁谭,若不是他们,我冀州军能惧怕曹军吗?”

    “其余的就不说了,我们还是想想,该如何保住冀州吧。”

    田丰站起身,指着身后挂着的地图道:“现在,我们的敌人很多,看上去对我们很不利,白马渡有曹仁的五万军,青州袁谭、幽州袁熙、晋国洪南。”

    “不过,如果我们仔细想,形势也没那么糟。曹仁驻扎在白马渡,只五万人,他是要攻取冀州的样子吗?有那个实力吗?既然他没有实力,那就不是来攻取冀州的。。。。”

    这个说法倒是新鲜,让所有人眼前一亮。

    颜良皱着眉头道:“元皓先生,您说。。。曹仁的五万军不是来攻取冀州的,末将不甚明白。”

    “是啊。”其余人也道。

    田丰笑了笑,道:“你们想啊,曹操为何从白马渡撤军?他心里知道,先主公虽然败了,但冀州各地仍有几十万军,非短时间内能够攻取,所以,他放弃了冀州,想先收复徐州、扬州,甚至是西凉。至于他留下曹仁,我以为,无非两个目的;一则是牵制我们,二则是鼓励晋国,让洪南搅进冀州战场,阻碍我们发展。”

    “元皓先生真是看的透彻,我现在全明白了。”沮授长松了口气。

    逄纪道:“如此说,咱们的敌人就只有洪南了?”

    “不错!”田丰挥手指了下地图,说道:“袁熙、袁谭,说到底也是袁军,只要我们遣人去,表明联合之意,他们会顾全大局。”

    “我的想法是,与青州、幽州辽西、辽东、上古三郡接壤的地盘,及魏郡南侧,靠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