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外挂闯三国 >

第107章

带着外挂闯三国-第107章

小说: 带着外挂闯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何需人劝,洪南早就等着了。。。

    在听了蔡琰的话后,他十分赞同称帝的事。虽然主动提出这个话,让人有些尴尬,但他不在乎,只要能达到目的,怎样都行。

    在科技院等了半天,李儒终于归来。

    “怎么样?”洪南起身问道。

    李儒苦笑不已,拱手说道:“主公放心,文和也赞同称帝之事。”

    “那你呢?”

    “我也赞同。”

    洪南笑着道:“那太好了,这事就这么定了吧。”

    “是。”

    李儒犹豫了下,说道:“但我还是希望主公能慎重考虑,如果不称帝,不改变现状,可确保并州无虞,只等曹袁大战,便可出兵冀州;然称帝后,前途渺茫,完全不是我们所能掌控的。”

    洪南笑着道:“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叫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连这点勇气都没有,我们还怎么在并州混?”

    “主公心意已决,臣无话可说。”

    “此事交给士元去办,你就不用管了,安心做好自己的事吧。”

    李儒愣了下神,应道:“诺。”

    ***********

    次日清早,李儒、贾诩领百官劝进。

    州府内外站满了人,连军中将领都来了,职位高的站在大堂中,职位低的站大堂外,将这里围了个水泄不通。

    “拜见主公。”

    “免礼。”

    洪南坐下,看向庞统,问道:“士元,你前日提起称帝。。。。”

    话刚说到这,李儒赶紧打断了洪南的话,站出来说道:“禀主公,臣今日率领文武百官,是要向主公说明一事。”

    “自主公进并州以来,先是击败高干、袁尚、张燕等,后又大败审配、袁熙数十万军,平定并州,君臣欢欣鼓舞,额手称庆,百姓无不望天颂扬,正所谓,巍巍此功,功垂千古,锵锵英明,流芳万世,值此天下太平之时,请主公顺应天命,改朝换代。。。。”

    “行了行了,说这么多干什么?称帝的事昨日就已经议定,何必做这些表面功夫。”洪南翻了个白眼,朝庞统说道:“士元,登基之事就交给你了,务必做到万无一失。”

    “遵命。”庞统暗自发笑,拱了拱手。

    李儒无语到极点,他这样做完全是为了洪南好啊,免得让世人说,洪南是急不可耐当的皇帝,那听起来多丢人啊。

    虽然不用三请三拒,但也要由大臣提出来吧。。。

    “咱们以武立国,当有武人的风范,豪爽洒脱,不弄虚作假。不就是称帝这点事吗,就算我是急不可耐,又如何?”

    洪南哼道:“我自起兵以来,哪一战是稳超胜券的?还不都是急急忙忙、风风火火的迎战,此次称帝也是一样,我不怕人说我是想当皇帝而当皇帝,天下诸侯又有哪个不想当皇帝?都是俗人,谁能免俗?”

    “主公此话,当浮一大白。”贾诩笑着说道。

    其余的将领也都点了点头,十分赞同洪南的做法,想称帝就直接说出来呗,何必藏着也掖着,那叫虚伪。

    庞统道:“禀主公,称帝乃千秋大业事,马虎不得,建宫殿、定国号、改年月、下诏书、再选一黄道吉日,如此算下来,应该是半年以后了。”

    “臣会尽全力,不让主公失望。”

    洪南点头道:“士元办事,我肯定放心。”

    “可还有别的事?”

    “臣有事启奏。”李儒出列。

    洪南摆手道:“文优、士元留下,其余的人都退了吧。”

    “诺。”

    ‘早朝’就这样散去,除了李儒、庞统以外,其他的人都还没来得及说话。

    书房中,洪南问道:“文优,你是想说称帝的事?还是科技院的事?如果是称帝的事,就不用说了,从现在起,关你这事全部交给士元。”

    李儒道:“主公真性情,臣佩服,称帝之事,臣无话可说。”

    “我想了解一些关于科技院的。。。。”

    “此事不急,你可以先从文贤阁挑选一些官员过去,或者暮色一些比较机灵的官员,从地方抽调回来,纳入科技院,等过两日,我会给你们安排任务。”

    “哦对了。”洪南道:“记得带一队羽林军过去,将科技院隔离起来,进入那里的人,都不允许随意出来。”

    “是。”

    对于科技院,李儒始终没弄明白,到底是干什么的。

    他听洪南说起过,是专门研究一些不存在的东西,比如晋纸,这东西以前是没有的,可以通过不断的尝试,把它研究出来。

    但现在晋纸已经成功研究出来了,他想不出,还要研究什么?

    “没什么事了吧?你先退下吧。”

    “诺。”

    李儒离开了书房。

    庞统笑着道:“其实,我挺佩服李大人的。”

    “哦?他有什么地方值得你佩服的?”洪南好奇的问道。

    庞统说道:“主公不妨想想,李儒投靠您的时候,您是何身份地位?有如今强大的军力吗?”

    “没有!那时我还在颍川,四面皆敌,朝不保夕,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曹军围了。。。。”

    “是啊,在这种情况下,李儒竟只身投靠于您,他的见识、胆识,实在让我惊讶啊。”

    庞统说道:“在这一点上,文和先生就得弱他一点了,他眼里只有自己,利益得失,从不会考虑他人。。。。”

    “你说的都不错。”

    洪南笑着道:“士元,你才来并州几天,就把我并州官员研究了个遍啊。”

    “主公取笑了,我只是随便说说,不必当真。”

    “咱们还是言归正传吧。”洪南问道:“称帝之事,你准备如何着手?我之前听你说,要盖一座皇宫?那岂非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

    (本章完)

第199章 劝进() 
庞统道:“是的,主公既是登基,当然得造大声势,如果连座皇宫都盖不起来,那岂不是让天下诸侯笑话?”

    洪南道:“我给你个建议,你可以临时成立工部,官员、工匠、都可以让李儒调配给你,反正立国之后,也得设立六部,如今不过是早一步而已。”

    “主公此举大善,臣也正有此意。”庞统诧异的说道。

    两人相视一笑。

    了解了些关于建造宫殿的事,庞统去了科技院。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多次去找李儒,商量配给官员,建立工部的事,李儒被烦得就差爆粗口,他将科技院的官员都让了十几个过去,可还是无法满足庞统。

    总的来说,及格的官员太少了,全是些刚入仕途的新人。

    可就是这些新官员,也是极为的抢手,文贤阁根本就留不住人,之前收纳进去的十几个,转瞬间就被放到科技院、临时工部当中,也不管会不会做,好歹十年寒窗,总比从大街上随便拉来的好些。

    庞统带着这些人,走街串巷,找了百十来个会造房子的工匠,将他们编入修建宫殿的工程队,计划在不久后,就开始动工。

    说到修建宫殿,所有的人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需要多少材料?需要多少工人?要花费多少时间?对于这些,都是一窍不通,就连那些找来的工人,也是两眼一抹黑的二把刀。

    这可不行,庞统找陈宫一商量,最后想到个办法,将公告贴到并州各地,重金悬赏有能力的工程师,而且还给出了正六品官员的职务,挂文贤阁学士称号!

    这样的待遇,如果并州真有会造房子的师傅的话,肯定会站出来。

    果然,在公告贴出去不久后,就见到了效果,有好几个自称大师级的工匠,前来府衙报道。

    时间紧迫,庞统也懒得考验他们,直接将这些人纳入工程队,担任建造宫殿的首领。

    几个领头的工匠一商量,计算出了修建宫殿的时间、材料等等,庞统选了个黄道吉日,一方面让工人们准备好各种材料,一方面选好建立宫殿的地皮,就建在东城区,迎着太阳。

    据工匠们说,至少要花费七个月的时间才能修建得好宫殿,加上打扫、装饰宫殿的时间,得要九个月才能进人。

    这需要的时间也太长了,赶不上明年既定好的登基的日子。

    “如果再征召一些民工,把晚上的时间也用上,能将修建宫殿的时间控制在四个月内,加上装修的时间,半年内一定能完工。”说话的是个五旬左右的男子,额下有胡须,一张国字脸,手里拿着写满了材料的竹简。

    他叫胡四,是一个资格最老的工匠,也是后来花重金招募的匠人师傅。

    庞统说道:“好,就照你说的,三日后开始动工吧,我会贴出告示,征召民工,不会误了时辰。”

    “是。”

    想征召民工,对于并州官府来说,没任何难处,前些天已经试过,就在南城贴了一张小小的告示,来报名修建宫殿的工人就有好几百。

    如果将告示四城都贴上,那三日内凑几千民工都没有问题。

    这就是民心所向,连庞统都没想到,洪南的声望在并州竟有这么强大,如果外敌来侵的话,都不用什么军队了,只需两纸告示,组建自愿军,估计在人口众多的并州,一个月内就能聚集起数十万人,而且是那种自带粮食参战的。

    百姓什么也不求,只求拿起武器保护自己的家园,协助官府击败强敌!

    当然,不到万不得已,洪南的军队不会这样做,这种告示也不会随便的贴出。。。

    工匠、民工、材料、一应齐全,在八月中秋这一日,晋阳东城正式开工,挖地基、建皇宫!这是继袁术之后,第一个敢明目张胆建立皇宫的势力!用洪南的话说,就是要敢为天下先!

    别人不敢做的,黄巾军敢做,别人做不到的,黄巾军能做到,只有走在别人前面,才能有肉吃,往后来的,都只能拾人牙慧。

    *************

    冀州魏郡,邺城。

    州府内,军师许攸正在给袁绍禀报并州之事。

    “主公,这些日子,并州可比咱们冀州还热闹啊,车马不停,府前若市;先是武英殿,后是文贤阁,又搞了个什么科技院,现在。。。。”

    许攸犹豫了下。

    袁绍冷哼道:“现在在建皇宫?哼,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蚁贼,我早晚把他们杀光。”

    建皇宫的事,动静那么大,加上庞统有意宣传,怎么可能瞒得过袁绍呢。

    对于此事,袁绍十分的生气,但他想到袁术称帝的下场,他又安下心来,洪南敢称帝,曹操肯定不会放过他,所以,他稍微放下心来。

    “说到称帝,哪轮得到他,一个黄巾贼而已,小胜几仗便不可一世,哼。。。。”大堂中,还有上将颜良、文丑。颜良冷哼道。

    看向颜良、文丑,袁绍咬了咬牙,道:“就这些个黄巾贼,你们还斗不过呢。”

    “主公息怒,我等。。。下次交战,一定击败洪南!”颜良惭愧的说道。

    袁绍深吸了口气,吩咐道:“许攸,着你撰写檄文,驳斥洪南的恶行,他若敢称帝,便让天下人都知道。。。。”

    说到这,他竟说不下去了。

    知道?知道什么?知道是反贼吗?黄巾军本来就是反贼啊,如今不过是更进一步而已,这对于黄巾军来说,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

    许攸笑着道:“主公的意思,是让天下人都指责黄巾军?让所有的门阀世族,都反对黄巾军?最好让曹操也卷入并州之战中?”

    “不错,我就是这意思。”袁绍连连点头。

    许攸拱手道:“主公英明。”

    “虽然曹操不一定会起兵讨伐洪南,但至少会让天下的门阀世族,都反对洪南,将声势造大,让洪南臭名昭彰。”

    “如果因此,并州能陷入内乱,那就太好了,如果不能,也没有关系,天下间的世家大族们,是不会容许洪南势力壮大的,他们会将这消息传遍各地,串联起能串连的势力,针对洪南,至少。。。口诛笔伐是少不了的。”

    袁绍皱眉道:“你是说,曹操不会起兵讨伐黄巾?我看不尽然吧;曹操跟洪南有仇,洪南称帝后,他手上的皇帝就没用了,他岂会甘愿?再则,他若得了并州,可借此打开我河北的西大门,这么好的机会,他会放弃?”

    (本章完)

第200章 轰轰烈烈建皇宫() 
“呵呵。。。主公所言极是。”许攸笑了笑,问道:“但是主公,如果曹操起兵讨伐并州,您会趁机对兖州、徐州用兵吗?亦或者出兵并州?”

    “当然!我会借此消灭曹操!”袁绍捋了捋三寸胡须。

    许攸摇了摇头,说道:“那就是了,主公是这想法,曹操岂有不知?他怎么可能冒着被主公攻伐的危险,去打洪南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