捺钵王朝-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古以来,以太行山为界,人们将平原称为山前,将高原成为山后和代北。高原海拔一千多米,而的海拔只有不到一百米。
高原沟壑纵横一望无际,裸露的黄土地上点缀着山丘森林和盆地草原。森林和草原上覆盖着金黄的野草、馥郁的松柏和色彩繁缛的红叶。
高原北部的一块盆地上坐落着一座古城大同。今年秋季,钠钵大营来到这里。
皇帝的病在御医们的精心调理下有所恢复,刚刚能够骑马,他就迫不及待地要进行秋狩。对于猎人来说,春季生灵孕育,夏冬酷暑严寒,最重要的狩猎季节就是秋天。只要有可能,契丹猎手绝不会错过这个呼鹿猎虎的最佳时机。
契丹传统的秋狩地是在上京南边的木叶山,现在称作永州的地方。那里山高林深,猎手可以纵马驰骋。皇帝的身体没有完全康复,不适宜剧烈运动,御医建议不要狩猎,一定要去也要去平山水浅的地方。这样的林子在大同一带最多。正好朝廷好多年都没有巡视过西边,所以钠钵的秋水大营便选在了这里。
皇帝和浩浩荡荡的扈从队伍先到大同,视察了大同节度使的军营和教练场,然后就开往北面的焦山行营。中途路过一座山名唤祥古。这里有一座行营。皇帝看中了附近林木茂密的红叶如画的山林,于是决定在这里停留两天,进山打猎。天还没亮,皇帝和他的扈从还有大臣们就出发了。
坐落在祥古山下的钠钵大营沐浴在上午和煦的阳光下。大营中的一座高坡上有一座富丽堂皇的宫帐将围幕高高卷起,好像一座金顶的亭台。萧萧秋风在帐中穿过,带来些许寒意也送上清新的空气。几位身穿艳丽宫装的女子坐在一张錾嵌螺钿的红木桌旁,悠闲地看着辽阔的山地景象。
“母后,我见过他们在森林里把盐洒在湖里,吹号角模仿鹿的叫声把它们引过来射猎,这里的森林里也会有鹿吗?晚上我们又要有鹿肉吃了!”
一个女孩争着黑漆漆的眼睛问道。她的眼睛又细又长,配着柳叶眉和一张粉嫩的鸭蛋脸,显得华贵秀美。这是萧燕燕和皇帝的长女,小名观音女,又叫燕哥公主。两年前皇长子耶律隆绪封梁王、次子耶律隆庆封恒王,她同时受封为魏国公主。魏国公主今年十四岁,她比皇长子还早生一年。已经和皇后的二弟萧继远定了亲。
“猎不到鹿还有山鸡野兔,你父皇现在不能去深山打大猎物,也就是疏散疏散筋骨罢了。”皇后萧燕燕笑吟吟地对她说。
“皇上的身子应该再好好将养一阵,怎么就去打猎了。万一累着可怎么好。”旁边坐着的韩幺妹道。
“契丹人才不会闷在屋子里养病,新鲜空气最有利健康。对不对母后。”魏国扬着下巴抢白幺妹道。
幺妹笑了笑没有说话。魏国应该管她叫舅妈,可是她也要嫁给自己的舅舅了,所以将来她们又成了妯娌。公主比幺妹小十岁,骄傲任性,幺妹想想将来两人的相处都会头疼。两位当朝国舅娶了两个出身如此悬殊的妻子,这门亲戚面临的问题可少不了。
“我本来是不赞成皇上现在打什么猎的,可是拗不过他,也怕他真的会闷出病来,就由他去了。只是嘱咐耶律斜轸他们跟着的人要加倍小心。”
“母后,你陪我去那边玩。”魏国手指下面一大片草地和花圃,几个小孩子正在叫喊蹦跳。那是皇帝的幼子耶律隆祐和两个小女儿,还有一个嬷嬷抱着的韩幺妹的女儿菩萨哥儿。
“我可跑不动,你自己去吧。我要和你舅母说说话。”
魏国站起来走到母亲身边撅着嘴晃着她道:“我不,你不去我也不去。”
燕燕摩挲着她乌黑浓密的发髻,笑道:“你瞧,有大臣来了,你要乖乖地像个大人的样子,就留你在这里一起说话。”
魏国抬眼看去,远处正有一个丰神俊逸的中年男子走过来,却是韩幺妹的兄长,如今的南院枢密使韩德让。撇撇嘴角道:
“才不想听你们讲什么大道理。”
说罢就蹦蹦跳跳跑开了。也不和幺妹和刚到的韩德让打招呼。燕燕嗔道:
“都是定了亲的大姑娘了,还是这么不懂事。”
韩德让走过来听到,洒然笑道:“成了亲就好了。您看幺妹,现在才长大懂事了。”
燕燕拉过幺妹的手:“幺妹向她这么大的时候可比她懂事多了。”
幺妹站起身迎面福了一福道:
“四哥来了。”
韩德让对幺妹笑了笑,向皇后施了礼,问道:
“皇后召臣来不知有什么事。”
萧燕燕笑道:“我看了你的奏章,觉得很好。都是朝廷面临的大事。前些日子皇上忙着打仗接着又生了病,还没有来得及谈谈。今天皇上去狩猎,男人们都跟着去了,只有我们女人无事。想起你们汉大臣应该也在营里,就让他们去看看如果在就请你过来,趁着有这个空儿好好听你说说。”
韩德让去年十二月升任南院枢密使。他一上任就写了一份奏章,对国事提出见解和主张。朝廷忙着准备开战和打仗,一直没有回音。其实萧燕燕已经抽时间反复看了几遍,觉得都是切中要害的剀切之言。本想等皇帝凯旋之后,战事告一段落,和他一起认真商议。没想到仗打败了,皇帝也病了。这一病要是不能复原,今后的国事就会落到皇后一个人头上。千钧重担的压力之下,她最需要的就是能助她一臂之力的文耆谋臣。大辽不乏勋贵武将,但是那些在马背上长大的契丹人大多有勇无谋,其中也有一些最优秀的,有文韬武略懂得兵法,但也缺乏高屋建瓴鸟瞰全局的胸襟和眼光。朝廷有很多汉臣,但是他们大多胆小怕事患得患失,从来不肯畅所欲言。她本来就信任韩氏父子,觉得他们比契丹人有头脑,又比汉臣忠诚,如今看了韩德让站在宰相角度深思熟虑的进言,心中更加感佩。
幺妹见他们有公务要谈,便道:“你们有事要谈,我去看着孩子们。”
燕燕笑道:“你不用走,这又不是朝会。一起听听无妨。”
有幺妹在,韩德让也放松了。春喜送来茶,韩德让接过,按照皇后的示意坐下,啜了一口说道:
“谢皇后垂询。”
“四哥,你的奏章提出的弭兵通商、力兴文治、集中军权、健全律法几条建议我觉得条条都很中肯。现在还有很多人主张接着出兵,说不打得宋人投降求和决不罢休。这一仗打败了,他们叫着要赢回来。要是打胜了,更要喊着乘胜追击了。我也想不好,到底是应该继续复仇还是息兵养民。看了你的奏章,我觉得很有道理。所以这一次才力主先将征集来的大军遣散回乡,各务各业。停一阵子,看看情形也好好商议商议再说。”
韩德让也很想抓住这个机会像掌握着决策大权的皇后好好阐述自己的观点,喝了口茶,润了润喉咙郑重说道:
“皇后英明。辽宋之战整整打了三年,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两国势均力敌,谁也吃不掉谁。赵光义虽然狂妄,但还没有到彻底发疯想要吞并大辽,它是想要夺回幽云十六州。而大辽针锋相对提出收回三州三关,也并没有企图平灭宋国。原因就是时代变了,天下大局已定。宋国人多财广实力雄厚,但大辽战马剽悍武力强盛。宋人不可能统治草原,契丹人也不能把南方变成牧场。和战争比起来,睦邻通商带来的好处多得多。两国地处南北,产出不同,都为对方所需要。辽国的马羊牛驼取之不尽,辽盐质高取易,还有珠玉、药材、粮食等等。宋国则富产辽国所需要的茶叶、瓷器、绢帛、漆器、香药、犀象、苏木等等,通过贸易,能让政府得到税收,百姓得到实惠。为什么非要为了一块土地打得血流成河天下穷困呢。”
“你说得对,记得战前几年,还是在你们的父亲秦王任南京留守的时候,促成辽宋通好,开了榷场,每年朝廷光是税收就有十几万两银子。可惜只有短短两年。如果全面通商,大辽的税收岂不是能达到数十万上百万。”皇后不住点头,说道。
“与其穷兵黩武,不如文治强国。应该任用人才开科取士。虽然大辽已经开过科举,可是没有成为固定的制度。自古以来就有的科举取士的制度,证明是最好的网罗人才的办法。大都说上马打天下,下马治天下,治理天下没有人才是不行的。官员的来源不能靠荫补和军功,要有知书达理博古通今的人才。辽要是想和宋国竞争,就必须有比宋国更能干的人。”
“对,现在朝廷就是有用的人才太少了。契丹贵族总想占居高位,可是他们除了打仗拿不出治国理政的办法。现在是连仗也打不好了,吃着朝廷的俸禄什么也做不了。以前几次科举选的官都是用在汉地,将来应该用在整个朝廷。”
正说着,就见山道上扬起一片尘土,几匹快马飞速朝着营地奔来。萧燕燕猛地站起来,她今天一直隐隐有一种不详的欲感,喃喃道:
“不好,是皇上狩猎的方向,一定是出事了!”
;
69948 。
69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