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将魂歌-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大王现在要去雍城,难道是采纳了他们的谏言?”蒙恬招呼着蒙豹等亲兵,让他们前去通知蒙虎,自己则跟着宋午,去往咸阳宫。
“没有,大王派人砍了他们的脑袋,到得最后,只要有人前来进谏,郎卫们不等他们说话,就让他们永远的闭嘴了。”宋午压着声音,悄悄说道。
蒙恬在宋午面前,没有什么架子,从来不拿另眼看他,他才愿意多说几句。
“后来呢?大王为何改变了决定?”
“后来,有个齐国客卿茅焦,见大王杀了这么多人,也来进谏。这茅焦也是有趣,进殿之后,边走边脱衣服,脱得光溜溜的,郎卫们一时惊呆了,忘记了动手。”
宋午陷入了回忆,继续说道:“大王当时也愣了,反而有了兴趣,就问,先生为何把衣服脱了,不觉得很没有礼貌吗?茅焦答道,大王燃起沸鼎,我的衣服不干净,不想玷污了一锅好汤······“
茅焦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嬴政就没有了折磨他的兴趣。再说,茅焦的年纪不小了,欺负老人,传出去,名声也不好。
“先生也是想要来指责寡人不孝吗?”嬴政冷冷地问道,他不想欺负老人,但不识时务的除外。
“臣的父母,不让臣入秦,说秦乃虎狼之国。”茅焦面色平静,没有丝毫畏惧。
虎狼虎狼,在后世人看来,代表着尚武和勇猛,但在六国人眼中,所谓虎狼,禽兽是也。
果然,郎卫们一个个双目圆瞪,恨不得立即把茅焦投到沸腾的青铜鼎里。
“但臣仍然偷偷离家,毅然来到了秦国,这么多年过去了,臣的父母,拒绝与臣相见,说起来,臣也是不孝之人,哪里有资格指责大王呢!”
相同的经历,更容易拉近两个人的距离。茅焦的态度很明确,他不是来数落嬴政的。
“那先生有什么可以教寡人的?”嬴政不由得开始正眼瞧眼前的这个老头儿。
“臣不孝敬父母,可天下人却不会指责臣。”
“为何?”
“天下人不知茅焦为何人也,臣百年之后,史书上也不会为臣记上一笔!”茅焦抬起头来,迎着嬴政凛冽的目光,高声说道,“可大王就不一样了,天下人都知道大王为何人也!”
“远在乡野田间的黔首,不知道大王的委屈,也不知道太后的过错,他们只会听到大王拘禁母亲,不守孝道的消息。黔首不知真相,只知不孝为不义,不义则行不顺,心不服,试问,大王要攻取天下,要依赖心不服之人吗?六国人知晓后,母亲就会劝阻儿子为秦国效力,心里就会更加抗拒秦国,大王的霸业,只会平白增加更多的阻力!”
茅焦一边说着,一边暗中观察嬴政的反应,只见嬴政从最初的漠然,到惊愕,再到若有所思,茅焦的心里,彻底松了一口气。
“臣的话说完了,大王无论怎么处罚臣,臣甘心引颈就戮!”
说完,茅焦挪动着脚步,颤颤巍巍,就要往鼎里面跳去,那姿势,如飞蛾扑火,惟妙惟肖,煞有其事。
快阻止我啊,茅焦在心里喊道。
“先生请慢!”嬴政的话适时响起,郎卫们连忙拉住了茅焦,“天气凉,还望先生先穿上衣服。寡人该如何行为,请爱卿细细教导!”
第104章 罢相()
有人说,卓越的政治家,往往具有一流的表演天赋。
茅焦没有教嬴政如何做,只是讲了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
“史官记载,郑庄公和他的母后武姜,最后和好如初,其乐融融,母慈子爱,不过,臣敢肯定,这一切必然不是历史的事实,只不过是郑庄公和武姜的政治表演。可是大王,现在的人们,读到这段故事的时候,绝大多数的人,都愿意相信这个虚假而美好的故事······”
政治需要表演,国君更需要刻意表现出某些言行。黔首们不关心嬴政的心里,是否真的原谅了赵姬,他们只需要看到嬴政的姿态就行。
只因为,嬴政坐在秦国国君的位置上。
雨后的阳光,洒在驰道之上,泛起了一层彩虹般的光晕。
秦国关中的驰道,路基高于地面,排水便利,人马走在上面,没有丝毫不便。与秦国的驰道相比,山东六国的路况,堪比柏油马路和泥土路的区别。
蒙恬骑在马上,跟在嬴政的马车旁边,看着嬴政和赵姬,相互交谈,时不时微笑着点点头,心里感叹。要是落在后世,以嬴政的硬件条件,进入娱乐圈的话,绝不会像小鲜肉一样,引来那么多批评。
赵姬似乎认清了现实,不哭不闹,敷上了姣好的妆容,一点也没有别扭的样子。
蒙恬觉得,这对母子,跟克林顿、希拉里有得一拼。莱温斯基都把克林顿的内裤拿出来了,希拉里却仍然在镜头前生前并茂,诉说她与克林顿的美好爱情。
如果秦国有新闻发言人的话,他肯定会这样说:我国伟大的秦王和贤淑的王太后,经过恳切的交谈,深入的沟通,解决了母子间的些许矛盾,不管你们相信不相信,反正我相信的。
不管嬴政和赵姬表现得多么母子情深,血浓于水,蒙恬肯定不会认为,两人之间,从此真的没有了任何芥蒂。
政治家的表演,只会骗过不知情的黔首,作为老百姓,他们更加相信表演展示的和谐景象。
破镜可以重圆,但破镜之上留下的伤痕,可是不能消去的。何况,赵姬的两个儿子,还因此丧了性命呢。
不过,这一切,也轮不到蒙恬来关心了。以后的生涯,他蒙家,跟赵姬也没有什么交集。
拉着嬴政与赵姬的马车,大张旗鼓的返回咸阳城,前往甘泉宫。华阳太后死后,甘泉宫空了出来,成了赵姬的寝宫。
这下子可苦了蒙恬,他得努力做好安保工作,防止嫪毐的残余分子,前来行刺嬴政。
本来,这份苦活,应该有郎中令樗里矜来承担。只不过,蒙恬率领的骑兵,雄壮威武的形象,给了嬴政深刻的印象。
有蒙恬的骑兵护卫,战马高大,骑士威武,极大的震撼了咸阳帝都的居民。无形之中,年轻的秦王,在人们的心目中,突然变得更加高大起来。
作为这支骑兵的统领,蒙恬在嬴政面前,恪守臣子之礼,恭恭敬敬。
“如此雄壮的兵马,在大王面前,尚温驯如良,依我看,咱们这位大王,肯定也不简单!”
“那是,自孝公以来,我秦国历代国君,哪一个能说是简简单单的人物!”
······
国家强大,国民自然容易产生自豪的情绪。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国势日上,芝麻开花节节高,对外征战,胜多败少,连带着,秦人对秦国的热爱之情,发乎真心。
由不得秦人不骄傲,秦孝公之后的秦国历代国君,即使偶有在位时间不长的国君,但却从未出现昏庸的国君。
秦武王尚武,举鼎而亡,在后世为人们嘲笑,但很多人不知道,秦武王在位短短四年,平定蜀地叛乱,征伐韩国,打开东出的道路,设置丞相之位,完善秦国官制。
孝文王在位不到一年,但昭襄王在位期间,他身为太子,没有发生任何变乱,辅国持重,秦人对他的评价很高,谥号孝文。
嬴政的父亲庄襄王,由一个不起眼,没有前途可言的落魄质子,脱颖而出,成为秦国国君,很多人认为他得于吕不韦的帮助。可王立群说过,自己不行,别人再怎么扶,也是不行的。
继位过后,庄襄王纵欲过度,没有活多久,但在他在位的三年里,秦国休养生息,恢复国力,即使败给了信陵君,但没有损伤国本。
驾崩之前,妥善安排托孤事宜,防止吕不韦形成田氏专权,威胁国君的局面。即使心里更加喜欢成蟜,庄襄王仍然让嬴政继承了王位。
不以自己的喜好决定继承人,仅仅凭借这一点,庄襄王就胜过绝大多数国君。
嬴政死后的经历说明,没有选对继承人,很可能大家跟着一起玩完。
赵姬回到甘泉宫,嬴政表明了对孝道的遵从,但不代表,他会完全原谅吕不韦。
罢免吕不韦的丞相职位,不可更改。
“让吕不韦回到封地去!”
吕不韦担任丞相十多年,人脉盘根错节,嬴政不会让吕不韦继续留在咸阳。以吕不韦家的财富,还有那么多的门客,风风光光的居住在咸阳城,只会给嬴政平添许多不高兴。
嬴政勒令吕不韦回封地的消息传来,秦国的本土大臣,一片欢呼。
吕不韦担任丞相的时候,任命了很多来自六国的官员。身上有爵位的秦人,如果不巴结吕不韦,就得不到有实权的官位。不少秦国本土人士,心里早就不满了。
“派人去查,看吕不韦任命的人,有没有什么劣迹,我要向大王弹劾他们!”
御史府里,新任的御史大夫王绾,精神昂扬,意气风发,他要做出成绩来,没准儿,有朝一日,还能登上丞相之位呢。
原来的御史大夫蔡泽,年纪越大,胆子越小,不愿意与吕不韦为敌,大王很不满意。不过,蔡泽很知趣,主动辞了御史大夫,回家抱孙子去了。
王绾则不一样,他正处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只是早年在战场上受了伤,一到雨天,腿上有些疼,但这丝毫不影响他担任文官,大展宏图。
嬴政念在吕不韦劳苦功高,对庄襄王有恩,又有仲父之名,不会取吕不韦的性命,但吕不韦门下的势力,王绾却明白,嬴政并不打算放过。
“反正吕不韦任命的官员,以六国人居多!”
王绾冷哼了一声,这些六国人,虽然行事努力遵守秦法,但骨子里,却把山东六国中的不良风气带了过来,互相说情,相互救援,走歪门邪道谋求升迁,钻秦国法律制度的漏洞·····
第105章 间谍()
在中国,本地人有歧视外地人的传统。主要来说,经济发达的地方,歧视经济落后的地方。上海人歧视浙江人,浙江人歧视江西人。
战国七雄当中,秦国国力最强,秦人心中确实存有某种大国强国的优越感。秦国的使者,出使六国的时候,真真切切实践了被后世称为帝国主义的外交,腰身挺得杠杠的。
秦人重实干,没有那么多歪脑筋,法律规定什么,大多数人不会想法设法开动聪明的头脑,钻法律的空子。商鞅变法时曾说,民众需要学会做“愚人”,这个愚人,可不是指白痴和弱智,而是大家规规矩矩的守法。
可商鞅之后,东方六国来的人,即使是法家信徒,明白商鞅真义的人,实在太少。
六国之人在秦为官,在国君面前动动嘴皮子,就火箭般的在政坛崛起。崛起之后,平常的故旧,通过各种方式,纷纷位居高位,形成了某种裙带关系。
功劳的大小,有时候就在于上面人的一张嘴。
六国来的客卿领兵,打了一个小胜仗,上面汇报的时候就会说成大功劳,爵位升得很快,后来居上。
小时候没有受到秦国法治环境的熏陶,六国之人,很难认同秦人严格奉行的理念。
时间久了,秦人和来自六国的客人,时有冲突,时而发生排外的运动。昭襄王时期,魏冉为丞相,就对六国来人敬谢不敏。不知情的人,暗自猜测,魏冉是怕六国来的有才之士,抢了他的丞相之位。
只是,如果秦人不支持魏冉的话,魏冉的排外政策,无论如何进行不下去。
时光流转,岁月轮回,秦国又一次,走到了一个排外的十字关口。
随着王绾的一声令下,秦国的御史四处出动,浑身打满了鸡血,暗中调查来自六国的官员。
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官员,中间还偶有那么几个腐败分子,何况,战国时代的官员,哪里有为人民服务这么高的觉悟。
御史一查,果然查出了不少六国客卿的污点。出行办事的时候,让驿站超标准接待;暗中与六国权贵往来,私通书信,泄露秦国情报。
偶有那么几个官员,经不住讯问,老老实实交代了他们的奸细身份。所谓奸细,那就是后世的间谍。王绾顺藤摸瓜,竟然在秦国查出了一个间谍网络。
“郑国,你到秦国,蛊惑大王,兴修水利,到底存了何种目的?”
廷尉府下属的监狱里,秦国廷尉隗林,正在审问来自韩国的间谍,水利专家郑国。
御史接到有人告奸,说郑国有一次醉酒后,无意间吐露,韩王交代他的疲秦之计。
早在庄襄王在位的时候,郑国就到了秦国,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觐见。后来通过贿赂吕不韦身边的舍人,才得以面见吕不韦,阐述他在秦国关中修渠的主张。
吕不韦早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