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秦将魂歌 >

第116章

大秦将魂歌-第116章

小说: 大秦将魂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蒙恬害怕有朝一日,遍地烽火再起,苍生再多劫难,千里无人烟,举目无鸡鸣;面对这样汹涌的浪潮,蒙恬也害怕,不知道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不过,华夏真正一统,总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是吗?”

    蒙恬伸手向半空中一抓,摊开后,吹了一口气。如果秦国真要像祭品一样,献给华夏的统一大业,蒙恬只能竭尽所力,不致英雄拔地起,遍地苍生劫······

第210章 嬴政回邯郸(一)() 
冬去春来,雪渐渐的化了,阳光变得越来越暖和。

    苍茫的赵国土地,露出了新润的泥土,时而有三三两两的麻雀,结伴飞过,放眼望去,好一片欣欣向荣的大地。

    秦赵之间的战争,落下了帷幕。战争的硝烟刚刚过去不久,又似乎早已游走在了记忆的深处。

    去岁的大战,战马奔腾,战车隆隆,长戟如林,箭如飞蝗。两军短兵交接,不说流血漂橹,战死的人仍然不少。

    王翦率领的大军,追击赵军的路上,留下了不少赵军士兵的首级。

    只是过了一个冬天,洁白的雪花,洗去了这片土地上的血色,一切又都变成新的了。

    战场之外,秦军倒没有大规模杀戮。赵人呆在家里,老婆孩子热炕头,欢度新年,喝了酒开口叫骂。既骂秦人如虎狼,也骂赵王太昏庸。

    同样的年轻,人家秦国的王,就那么雄才大略。王比王,还真是叫赵人失望。

    正因为冬天,秦国朝堂,对赵地进行郡县制管理的措施,尚没有施行到赵国的土地。

    赵地,还是赵地。

    巡逻的秦军士兵,飘扬的黑色龙旗,落在赵人的眼里,才让他们意识到,存在了近三百年的赵国,步了中山国的后尘。

    “赵国,真的是亡了。”

    任何一个国家灭亡,总有一些人不甘心。赵国存在的时候,赵氏一族,身列王族属籍,享受封建、赋税上的特权。

    赵国没了,这些人成了普通黔首。秦国的制度,早就废除了封建,赵氏族人有人去过秦国,了解秦国的国策。

    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动灵魂,更让人难以接受。失去了利益的人,对新的秩序,势必更加抗拒。

    “将军,这些赵国的死硬分子,还不死心。拿着些简陋武器,就敢袭击我军,不是主动来送死嘛!”

    蒙豹擦拭着盔甲上的污渍,口里骂骂咧咧:“今日到南边的邺县,又剿灭了一批赵国的游击队。”

    游击队这个词,还是蒙恬最先使用。用来称那些躲在黔首中的武装分子。

    蒙恬麾下的将领,很快接受了蒙恬给赵地反抗分子的命名。游击游击,时而游,时而击,还真是贴切。

    “哼,你得意个啥劲。要是赵人晓得那运粮队,是你蒙豹带人假扮的,他们才不会傻傻的冲上来送死呢。”

    李必摸了摸鼻子,蒙豹有意在他面前炫耀,他可有些不服气:“没有我手下的轻骑兵暗中联络,你哪里敢放心深入邺县。”

    “嘿,你还说,那些骑兵,只远远的放箭,根本不与赵人近战,哪里是勇士的行为了。”

    “勇士,你就知道勇士,我可是严格遵守将军制定的战法。”

    ······

    “友军之间,最重要的是协同作战。苏角、涉间的步军不在,蒙豹暂时统领步卒,二三子可得同心协力才行。”

    蒙恬抬手制止了蒙豹、李必两人之间的斗嘴,招呼众人就坐,围坐在一副四四方方的沙盘边上。

    漫长的冬天,闲着无事,蒙恬找军中的堪舆之士,与荆苏麾下的暗鹰配合,总算做出了一副像模像样的现代沙盘。

    “咦,每次看到这个东西,我都想说,真他乃母的太逼真了。”

    蛮强坐下来后,缩着脑袋,低着头,顺着沙盘上山脉盘桓,河流纵横的纹路,来来回回的瞧了个仔细。

    “有了这样精准的行军图,剿灭暗中作乱的赵人,可就方便多了。”

    骆甲托着下巴,出声赞叹。他麾下的重骑兵,活动于邯郸周边,没能像李必那样到处围剿,心思不由得有些痒了起来。

    “将军,沙盘上的黄色条纹,代表着什么东西?”

    蒙虎眼尖,突然发现了沙盘与先前的不同之处。这段时间,他跟随蒙恬,坐镇邯郸,没有参加围剿赵军游击队。

    “这是设想中的驰道。”

    蒙恬瞧了瞧闭口不语的荆苏,笑着说道。这个计划,只有荆苏才知晓。

    “驰道?”

    “那岂不是要修路?”

    “这么多大道,我军的人手够不够?”

    几人七嘴八舌,提出了心中的疑问。

    “这些还只是一份构想,我会上书咸阳廷议。眼下,二三子只需考虑如何修筑秦赵边境通往邯郸的驰道就行。”

    蒙恬右手的食指,顺着邯郸往河内郡的方向,一直向西,最后停在了大河北岸的酸枣。

    “开春之后,大王将出函谷,过三川,渡大河,阅兵邯郸。”

    ······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曾经流落街头的王子,朝不保夕,因缘际会回到咸阳,继承秦国王位。而后麾下的将领不辱使命,成功攻灭了那个带给他无数灰色记忆的国家。

    以胜利者的姿态回到邯郸,让那些曾经嘲笑他的人,欺辱他的人,一个个匍匐在脚下。

    “有朝一日,寡人一定要将邯郸踩在脚下。”

    当听到嬴政咬牙切齿的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蒙恬就能预计到赵国的命运。

    只不过,当年参与屠杀嬴政母家的邯郸人,多半死在了桓龁的斩首中,嬴政复仇的快感,只怕会降低不少。

    “桓龁虽然孟浪,也算做了一件好事。若是嬴政到了邯郸,见到仇人,勾起曾经不美好的记忆,一怒之下,做出什么不理智的决定,可就不美妙了。”

    秦国攻灭赵国后,嬴政有没有肆意报复邯郸,蒙恬心里并不清楚。前世的时候,蒙恬读过一些历史,可秦朝的历史,史料缺乏,剩下的为儒家学者改得面目全非,蒙恬也不敢保证嬴政当真能爱其民。

    几千年来的中国历史,胜利者放任军队,屠杀战败的敌方军民,为数不少。三国的时候,曹操率军攻打徐州,为父亲曹嵩报仇,屠城无数,可怜人丁兴旺的徐州之地,几十年来千里无人烟。

    与曹操相比,嬴政的手里,可是掌握着这个时代最为强大的军队。秦军被称为虎狼之师,战斗力可不是吹的。

    秦国的战争艺术,无论是技艺,还是兵法的应用,已经打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就凭秦军兵器的流水线生产,就堪比后世的美国,可以比山东六国快速的生产更多的战争物资。

    秦国举国动员之下,能够召集六十万人的大军参与一场会战。这样的军队,一旦掌控之人动了杀戮的念头,后果当真是不可设想。

    麾下的将领离去之后,蒙恬再次从榻下抽出一长方形的木盒,取出里面的绸布谕旨,上面写着:

    及春,寡人将游邯郸。

    沉思良久,蒙恬抬起头来,望向了函谷关的方向。

    西边的天空,高远辽阔,如山岳般的厚厚云层,缓缓弥漫,遮住了整片的天空。

    “嬴政回邯郸的时候,真希望那些不死心的赵人,能够消停一点······”

第211章 嬴政回邯郸(二)() 
三月初三,无数的青年男女,对这个日子翘首以盼。

    每年的这个日子,又称为上巳节,流行于周代。这日,青年男女赴水边清洗沐浴,互相对情歌,看中了眼,便能相约到路边的小树林去。

    不会有人出来指责有伤风化。

    《论语》说“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想来孔子与众弟子到水边饮宴,郊外游春,哼着歌儿归来的时候,心里应当是极快乐的。

    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众多流派。颜氏一脉,异常注重男女上的道德教化。齐鲁之地的上巳节,随着儒学的兴盛,褪去了青年男女幽会的内容,成了单纯的踏青春游。

    三晋之地,儒家学者不少。名满天下的荀况,便是生于赵地。虽有不少人鼓吹严禁男女大防,只是赵国地处北地,吞并代地、中山国后,赵地的风俗,与严格的礼教并不相容。

    赵人口诵诗书,可到了三月三,照样梳妆打扮一番,寻帅哥靓女去了。

    赵地的女子,穿着木屐,弹着琵琶,游走于巨富之家,名声远扬天下。

    “将军今日准许邯郸人照常欢度上巳节,示民以乐,疏导赵人心中的疑虑,没有一定的担当,还真不敢做出这样的决定。”

    邯郸城的北门外,郭开与蒙恬对坐在十里长亭下,望着三三两两奔向河边的人群,摸着下巴常常的胡须,拍了蒙恬一个不大不小的马屁。

    “想当年,武王分封天下诸侯,姜太公等人到了封国,不也因俗而治嘛。”

    蒙恬抬头瞧了瞧北边的天空,远方二十里开外,空气里似乎隐隐约约有些许烟尘的味道。

    “再说了,今日王老将军南下进驻邯郸,黔首们去了河边,不来围观秦国的大军,更少了许多麻烦。”

    “因俗而治,将军说得在理。天下这么大,各地语言、风俗不同,定要整齐划一,怕是不美。”

    郭开拿起桌上的酒斛,抿了一口,意有所指。

    咸阳传来消息,朝堂廷议之后,决定在赵国故地设立郡县。曾经的赵国,将分化为上党、邯郸、巨鹿、太原、恒山、代郡。

    秦国希望,往后,赵国人渐渐淡忘赵国人的身份,形成上党人、邯郸人的自我认同。

    “再怎么不美,三晋之地,位居中原腹地,深受周文华的熏陶。赢氏立国后,继承西周遗民,文化习俗上算得上一脉相承。就以上巳节为例,这个日子,秦国的年轻男女,也是高高兴兴的到水边沐浴嬉戏呢。”

    秦国统一天下后,郡县与封建之辩,一直没有停歇过。远方的燕齐楚,尤其是原来的吴越故地,秦国朝廷鞭长莫及。在这些地方施行郡县制,是否合理,蒙恬心里并不清楚。

    但靠近秦国的三晋之地,置于秦国的直接控制之下,却是相当有必要。

    “王老将军的大军,已经到了十里开外。”

    郭开笑了笑,默然不语,正打算喝酒掩饰心中的尴尬。这时,军中的信使来报,郭开顺势停住了刚刚开启的话题。

    蒙恬的话里的意味,老狐狸的郭开,当然听得明白。

    秦国的蜀郡,华夏文化的影响渐深,郭开去了那里,不会有浓烈的夷翟气氛。

    赵国故土,蒙恬不赞同分封功臣子弟,设立郡县的国策,铁定会在赵国的土地上推行。

    郭开本来还想信靠蒙恬,保住赵氏的封号,哪怕只是小小的一郡之地也行。不过从蒙恬的态度来看,郭开的这点心思,没有一点实现的可能。

    从亭子里出来,站到蒙恬的身边,郭开斜眼偷瞧着蒙恬挺立的身躯,心里寻思着:若行封建的话,王翦、蒙恬这些立下灭国之功的将领,岂不是会得到更大的利益?

    郭开心里怎么想的,蒙恬不去关心。等离了赵国这片熟悉的土地,郭开心里就算有什么小九九,影响不了大局。

    蒙恬记得,前世读史的时候,秦朝坚决的推行了郡县制。如果秦朝的郡县制有不合理之处,蒙恬会想办法去减轻改变传统带来的伤害,但却不会傻傻的跟秦王嬴政对着干。

    做一个不懂行事方式的诤臣,那是后世的儒臣最喜欢干的事。留下了好名声,只是一点也不能解决问题。

    “制度变了,人们的思想还停留在过去。这样的变革,势必会引起社会的阵痛。就像后世建设社会主义,公有化的制度建立起来,人们的行为模式还是自私自利的······”

    “大良造王将军到!”

    蒙恬的眼睛望着前方,心里却在寻思。远远的,王翦麾下的亲兵卫士,擎着王翦的帅旗,雄浑的唱响声,远远的传了过来。

    “行,迎军礼!”

    “大良造旗开得胜,威武,威武······”

    大道两旁的秦军,左手持戟,右手举过头领,齐声高呼。

    蒙恬上前三步,微微躬身,遥遥对着王翦的战车,抱拳作揖。

    郭开跟在后面,同样躬身行礼。

    王翦这时五十岁左右,头发胡子变得更加银白。头发扎在代表大良造的鶴冠里,胡子随着微风飘扬。苍老的面容,似乎饱经风霜,不怒自威。微微眯着的眼睛,带着些许慈祥的笑意,待离得近了,细心的人,才能发现内里的精光。

    “自古英雄出少年,后生可畏吾衰矣!”

    王翦的战车,径直行到距离蒙恬十步开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