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诸葛书童 >

第95章

三国之诸葛书童-第95章

小说: 三国之诸葛书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留守之人根本无法在天黑前建成大寨,更别说寨中该有的鹿角壕堑等防护设施了。将领勉强还有少数已搭成的营帐,普通士兵夜间只好席地围着篝火而睡,更是苦不堪言。

    夜至四更,诸葛松点齐军中不到五十骑,每骑各背四只未点燃的火把,手持一只,马袋中装满分成小袋的油料,趁于禁寨中众人熟睡、警戒之人也已倚在木柱上困倦入眠之时,突然冲进于禁寨中,瞬间举火,不求杀敌,只往营帐上泼油点火。于禁因白天之事很晚才得入睡,比及慌忙穿上战甲出帐指挥时,诸葛松和手下早已扔完全部火把又从寨门冲出,只剩下不知敌人多少的于禁士兵在寨中乱作一团。

    第二日天明,各偏将来于禁帐中回报,昨日一夜寨中逃跑失散之兵超过五千,天亮后虽已陆续归队,但满营之兵均已疲倦不堪,再也无力进攻诸葛松的营寨。

    于禁怒气更盛,命将逃兵每人处以五十军棍,众将慌忙求情,但于禁平时对下约束甚严,如此大面积的溃逃还是让他强令对逃兵每人至少予以二十军棍。直使得己方军力大减,将士苦不堪言,更是斗志全无。一连五日,于禁虽然不甘,也只好将其余军士分为三拨,轮流休息和建设营寨,只待大军休整完毕再报前仇。

第八十三章 水淹获大捷() 
再说关羽得诸葛松保证挡住于禁之后,终得腾出兵力三面围住樊城攻打。曹仁兵少城破,日渐不持,不断拆人从小路送信至新野催于禁来救。

    一方面关羽得诸葛松书信,知于禁已被诸葛松诱至罾口川谷内,信中求关羽每五日发一千军士至诸葛松寨中帮助防守营寨,信的末尾写道:“君侯莫要疑虑,兵少是为诱敌,此时鱼已入瓮,只一水字,破援再围樊城,不知君侯可知吾心。”

    关羽将此书信予关平、廖化等人观看。关平疑道:“前番立下军令保在樊城破前挡住于禁的是他,今番却要父亲增兵,还不是一次多少,且需每隔五日,又说什么水字,那罾口川虽在谷中,附近却并无河流,又哪里会有什么水呢?”

    其余诸将也都不解,关羽捋须沉思,忽的灵光一现,命人立刻将附近地图拿来,仔细观看樊城附近山川地势,许久之后方慨然叹道:“昔日吾以诸葛松靠诈力助大哥夺取西川颇为不屑,今其将于禁诱至罾口川内,所谋之大乃是以少胜多之神策,此计若能成功,当可令曹仁弃城而走,兵临许昌城下也指日可待了!”

    诸将面面相觑,纷纷围拢到关羽身前,听关羽讲如何用水,均是喜形于色,在心中对诸葛松的印象更是大起变化。

    另一边于禁待休整好士兵之后,又得从新野绕过来的信使送来曹仁告急书信,便不再大意,将所部兵种列好方阵,开始攻打诸葛松的营寨。

    诸葛松寨中兵少,第一日便有些抵挡不住,勉强守住。幸好第二日便有一千军到,以三千军又守了五日,堪堪不支之时,又到一千援军,士气复振。相反于禁那边却是每到快突破敌营之时,便又被对方新增军力顶住,如此三番五次,双方相持日久,虽然曹仁来信说樊城压力日减,想是关羽被迫向此间增兵之故,但那些依然被诸葛松高挂在营门外的血迹斑斑的骑兵战甲,依然让于禁的内心日益烦躁起来,偏又信使来报,曹操终于决心从长安返回,大军已至洛阳,于禁眼见自己至今没有寸功,一生之中,从来没有如今天般灰心丧气。知道强攻无望,樊城又不再危急,便存了无功也别有过,保持实力之念,攻势愈加放缓,开始与诸葛松进入相持阶段,只待曹操大兵来到,再生擒诸葛松雪恨。

    时至八月,关羽早已命人造好大船,分散许多斥候去各水口查看等待。待到风云变色大雨欲来之时,则暗撤诸葛松寨中之兵,在于禁的一轮进攻之后故作不支,后撤数里。于禁难得获得突破,自是穷追不舍。追至团山镇,却逢大雨一连十几日,汉水暴涨溢岸,大水沿着汉江故道河床低洼地带分三路涌向罾口川到团山铺一带,加上唐河、白河、小清河等河流之水,罾口川内平地水漫达五六丈。

    于禁之兵退无可退,只得与诸将登高望水,大军被分割在上百处。诸葛松此时也被洪水困在了一小山之上,不过和于禁军迎来关羽军的乱箭齐放不同,早有关平亲自驾船来接,两人见面,相视大笑,尽释前嫌。于禁所部被各个击破,不降者中箭落水者极多,直至大军在水面将于禁所领百余人团团围住,投降后的于禁见到诸葛松满面羞惭,以为定要遭百般数落,不料诸葛松却毫无笑意,只是上前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叹道:“要你对抗天意实属难能,将军也不须伤怀!”说完看了一眼正大笑着走过来的关羽,想起史上麦城之事,当下摇了摇头,却是立刻也换上笑容去与关羽相见。

    两人相距两步关羽便停了下来,满面笑容的对诸葛松说道:“当初大哥空有复兴汉室之愿,身边却无如萧何、张良般的人才辅佐,我与三弟空有一副破阵杀敌的武艺,却总是败阵于曹操的兵多将广。那时大哥三顾茅庐去请你家先生,翼德还以为太过,现如今我军已有两川加荆州之地,樊城也旦夕可破,又得你这般良才,复兴汉室的日子我看终是不远了!”

    尾随关羽的诸将都连连称是,诸葛松虽知危局还没有开始,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却也无法再说出扫兴的话来。便也顺势说谦逊了几句,将功劳都归在关羽身上,自此双方关系更是十分融洽。

    樊城城墙之上,曹仁看到关羽捆绑着于禁驾船到城下招降,顿觉再难坚守下去,忙与满宠商量要趁关羽大军尚未合围时弃城回许昌。

    满宠对曹仁说道:“山洪暴发不会很久,过几天水就会退下去,关羽之所以不敢直驱许昌,就是因为有将军在这里牵制,况且主公大军已到了洛阳,于禁虽没,不过两万军而已,要是我们一逃,黄河以南今后就不是我们的了,请再坚持一下!”

    曹仁觉得满宠说得有理,就亲自杀掉自己的白马鼓励将士坚守下去,关羽收得胜之兵,日夜攻打樊城,许多地方的城墙都破损不堪,但曹操却也回到了许昌,一面听取司马懿和蒋济等人的意见派使者再次出使东吴许以江南和襄阳以南之地,一面有感于庞德的勇气,命其先带五千军增援樊城,待大军在许昌稍做休整,便统大军来救。

    这庞德原属马超,后随马超入汉中却因水土不服在城中卧病许久,后来杨松献城,庞德还未完全康复便成了俘虏。曹操素闻其名,亲自招降,开始庞德不愿,曹操也没有勉强,只是寻名医帮其好生调养,所需之物无不齐备,及至康复,庞德有感曹操之恩,才同意归附。此次随大军回到许昌,曹操欲寻一人先往樊城牵制关羽,因终将均知大军疲惫,此番前去能用之兵有限,一时无人应声,这才轮到庞德自告奋勇的表示愿意带兵援助曹仁。曹操大喜,差文聘为之副将,众将哗然,庞德欣然领命而去。或有进言不可用新降之将当此众任者,曹操皆予斥退。

    众人散去,曹操别又命人将文聘召来,文聘虽有疑惑,觐见亦不发一语,垂首听命。

    曹操观察文聘一会儿,见其仍不开口,乃问文聘道:“仲业,今日我命庞德为主将先去牵制关羽之事,你怎么看?”

    文聘敛容答道:“主公不以庞德为新降之将而见疑,胸怀四海,实乃我等后从之人之福也!”

    曹操大笑起身,走到文聘身前轻拍着文聘的肩膀笑道:“身为人主,自当识人擅断,唯才是举。文远昔从于吕布,孤感其忠义,委以合肥大任,孙权大兵压境,身自岿然不动,有勇有谋,为国家立下大功。”转而语气凝重道:“于禁跟孤近三十年,东征西讨多有战功,然樊城一战兵败身降,也不知刘备是否愿意重用,他人使其与我在两军互为仇敌!”

    于禁之事,此时许昌之人已经尽知,文聘忽听曹操此言,一时也不知如何应对。倒是曹操也没有多说,很快便将话题重引回庞德身上:“关羽自从军起便与名将对阵无数,除吕布外,多年来鲜有敌手。又逢于禁之军新丧,众将心中皆有胆怯之意,孤身边之人可敌关羽者,此时只有元让、徐晃而已,元让我有意使其长留中军,徐晃若出则必须破敌,故此番只有让庞德去。君之位本在其上,以君为副,虽是因帐中之人现在唯庞德有敌云长之勇气,更有力保万全,为大军争取更多休整时间的重任,此行责任重大,切不可以主副为念,负孤所托,樊城围解,孤亲自为汝封侯!”

    文聘当即俯身半跪,慨然领命,自此曹操方才安心。

    翌日,庞德与文聘带领五千精兵启程,因罾口川之水刚刚退净,一路泥泞进至团山镇,在文聘力主稳健的建议下,庞德只好放弃了立刻与关羽交战的念头,转而寻找面积较大的高地驻扎,在樊城外围对关羽进行牵制。

    关羽因生擒于禁一战对诸葛松的态度已大为改观,便命关平辅助诸葛松领五千军在团山镇与庞德相持,一面因俘获于禁降兵甚多命人回江陵送信要糜芳再多运粮草过来,一面自统大军继续攻打樊城。

第八十四章 白衣渡江() 
且说曹操使者见到孙权,具呈曹操许封江南及襄阳以南之地。孙权览毕,乃召集文武商议。

    张昭进言道:“曹操败于汉中之后,大军虽回许昌,却疲惫不堪亟需休整,急切不能解樊城之围,事急所许恐有反覆,今于禁两万军马尽皆覆灭于樊城外围,合肥失却外援,若攻合肥,徐州亦可一鼓而下。”

    孙权未及言语,忽报吕蒙自陆口而来,有事面禀。孙权招入问之,吕蒙进言道:“今关羽大军俱在樊城,南郡、公安两地兵只六千,蒙与大督都商议,愿起陆口精兵袭取荆州,望主公允准!”

    孙权闻之脸色阴晴不定,看了一眼刚刚进言的张昭答道:“如今汝南军空,合肥失却外援,我意统兵征伐徐州,与云长相应,是否更好?”

    吕蒙对道:“今曹远在许昌,无暇东顾,徐州守兵无多,往自可克,然其地势利于陆战,我军优势却在水军,纵然得之,亦难保守,不如先取荆州,全据长江,国力大振,再作良图。”

    张昭欲再进言,孙权却举手止之,命人召来曹操使者,当着使者的面对吕蒙说道:“如今曹操遣使许封荆州襄阳以南之地,我意亦想取荆州,之前再三容忍,不过思孙刘联合抗曹之意,如今刘备既得汉中,不仅称王,仍不愿归还徐州,既然连力主联盟的子敬都同意出兵,孤自无不允之事,卿可回陆口与子敬好生谋划,但有进展,孤便立刻起兵接应!”

    吕蒙大喜,慨然领命而回。孙权亦修书发付曹操使者回报,唯张昭摇头叹息,言道:“今仍一强两弱,自毁盟约,祸不远矣!”文武尽皆失色,孙权因张昭人望极重,不便发作,只能作色道:“我意已决,毋须多言!”言罢便拂袖而去,自此张昭闭门谢客,称病不朝。

    吕蒙回到陆口,便开始与鲁肃一起制定如何袭取南郡的计划。此时鲁肃兵已无碍,虽忆之前诸葛松占卜之言略感踌躇,但在国家大事面前亦无丝毫犹豫,只是打定此番行动自己只是统筹,不离开陆口,袭取南郡之事待计议已定,全权交与吕蒙即可,也可通过此战增加对吕蒙的历练,以便身后托付。

    因南郡兵少,以陆口短时间即可集结三万精兵的现状来看,只要采取突袭,应可一鼓拿下。只是诸葛松之前在沿江修建的烽火台颇为棘手,且通过探子多日来的打探,那一带每到夜间便会沿江横上铁索,不先俘虏烽火台的守军,一旦守军发现点火,不能取得突袭南郡的效果,关羽就很可能迅速回援,导致功亏一篑。

    当然吕蒙之所以敢去见孙权面言进兵,对如何破解烽火台之事他和鲁肃之前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回到陆口的第二天,吕蒙便亲率一千精兵为开路先锋,把精锐士卒都埋伏在船舱里,在甲板上摇橹、扬帆的船工一律穿上普通衣服而不着甲胄,把自己装扮成商人,沿着长江向江陵进发。直到第一座烽火台前便停下待夜,以商人身份与此处为首的军官接触,假意事急,重金贿赂守军,又送酒肉,趁机将守军一网打尽通过此处。至下一处再故技重施,直到最后一处烽火台也不曾走漏一人。

    然而就在吕蒙众军齐备,亦欲在天未亮之前继续奔袭公安的时候,他却忽然发现除却己方战船外,江心还停着一艘小船。审问此处守军将领得之,原来这将领只是副官,此处主将名叫江小鱼,水性极好,偏又只爱在江上睡觉,平时只是白天巡江,每到申时便回江心小船上过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