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诸葛书童 >

第73章

三国之诸葛书童-第73章

小说: 三国之诸葛书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墙上看看。

    由于刘备军在到达夷陵前已经经过了一整日的行军了,所以包括刘备在内的将士们都很疲惫。不过庞统的邀约刘备还是很给面子的,现在离太阳落山还有一段时间,一行三人站在夷陵那小小的城头上,看着入蜀方向那层层的群山和密林,都不禁感慨入蜀艰难。

    夷陵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春秋战国时就是楚国的西塞重地,秦将白起大破楚兵的时候,就有过火烧夷陵的事情。此时随军的向导向三人介绍说:“夷陵处在长江中游和上游的分界,属于蜀地群山向江汉平原的过度地带,地扼入川和入荆的咽喉,上控巴蜀,下引荆襄,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所以才有夷陵之称。而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的意思呢,便是从蜀地至此,山到了这里就变成小的丘陵,水到了这里就化险为夷了。”

    诸葛松看着远处的群山,又看了看自己脚下的城墙,想到很久很久以后,在历史上刘备便会因为为关羽报仇而全军被堵截于此,进不得,退又不甘心,以至于被陆逊烧掉了争霸天下的大半筹码。而此时的刘备,和自诩智计超群的庞统却都浑然不知。

    曾几何时,诸葛松在现代无数次幻想要是庞统不死于落凤坡,而是随军出征,那断不会中了陆逊的火计。但很多事都没有如果,要是庞统真的不死,荆州有孔明坐镇估计也不会丢,也就没有后来所谓的夷陵之战了。

    不过纵使诸葛松在心中早已打定主意一定会避免庞统的死,可莫名的,他还是想在这里,对刘备说点什么。

    想到这儿,诸葛松对那向导挥了挥手让他下去,确信此时四周只有自己和刘备、庞统三人,卫兵们离此的距离都不及听到他们的话时,便对刘备拱了拱手道:“主公,松儿有个问题,想请教您!”

    刘备此时因为即将入蜀的事情心情大好,笑容可掬的答道:“你想问什么呢?松儿?但言无妨!”

    诸葛松在心中仔细的想好了措辞,才对刘备说道:“主公,刚刚向导的话您也听到了,此地既然如此重要,依松儿之见,便应多留人马驻守,进城时我察觉到这里守军不过数百人,完全和此城所居的重要性很不相配,依松儿之见,此处怎么也要派一忠诚将领领三千士卒守卫才是!”

    刘备听了诸葛松的话,并没有直接表态,而是将皮球踢给了庞统:“庞军师,你认为松儿的话如何啊?”

    庞统几乎是不假思索的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如主公困守荆襄,则此处非三千人不可,若主公志在天下,则此城,三百人尤多矣!”说完便和刘备一起相视大笑。

    刘备对诸葛松提议的表态此时已不言自明,但他却拍了拍诸葛松的肩膀笑着对他说道:“松儿,你觉得我还要不要在这里留下三千士兵呢?”

    此时诸葛松已无法蠢到还坚持要刘备在这里加强军备了,他在心中暗暗的叹息了一声,心思飞转,决定用另一种方法和刘备说些什么。诸葛松先装出一副醍醐灌顶的模样,对刘备说道:“如此说来,此城便自是有三百士兵足矣!”接着便将话题转到向庞统求教上,他指着西面的群山对庞统说道:“庞军师,我家先生在我临行前有一事吩咐我。”

    “孔明嘱你何事?”一听是孔明对诸葛松说的事,诸葛松发现刘备和庞统两人都一下子收敛了笑容变得认真起来。他想起庞统第一次拜访自己时对他说孔明可能是要派他替他和庞统抢功的事,不禁暗暗好笑,心想刘备和庞统此时肯定都在往这方面想。不过诸葛松想对庞统说的事却是完全和这无关,他用很谦恭的求教语气指着远处的群山密林对庞统说道:“我家先生临行前嘱咐我在随军的这段日子里,每到一处用兵之地,都要根据此地的地形地貌将其设想成我军与敌军的交战之地认真思索,向您求教!”

    刘备闻此很是惊讶,而庞统则在一瞬间有了那么一丝愕然的表情,他用一种奇怪的表情看着诸葛松,仿佛他一瞬间已变成了孔明一般。良久,直到诸葛松很不自在的避开了他的目光,都想要逃了的时候,庞统才叹了一口气,对诸葛松说道:“好吧!既然如此,那你现在想要向我求教什么?可是假如前方有敌军守住险要,我军如何以并不强于敌方的兵力攻入蜀中?”

    庞统的话很切中刘备军现在入蜀的大环境之下,刘备也一副很期待的表情看向诸葛松我,很显然他也很想听诸葛松问出如果此时己方不用里应外合之计,而是强攻蜀地,庞统会有何办法。

    很可惜,对于一个一直对夷陵之战耿耿于怀的人来说,对如何强攻蜀地的计策现在并不感兴趣,诸葛松对庞统说的是:“不、不、松儿想知道的是,如果双方兵力相当,敌方又以此夷陵城为中心后援地,在前方的群山密林中修建极其坚固的营寨,我军从蜀中向荆襄进军,要如何突破这里,直抵南郡呢?”

第四十七章 别出心裁。() 
对于诸葛松这样的问题,不光庞统很惊愕,刘备看样子也是完全没想到的。

    不过庞统不愧于与孔明并称为卧龙与凤雏的天才,他只是看着远方的地势稍稍的思索了一下,就对诸葛松说道:“之前的西蜀地形图,承蒙主公信任,统在看过之后也通晓了大概。依统之见,夷陵此地无论对于荆州还是益州来说,都极其的重要。从夷陵往东,便是无遮无拦的江汉平原,从夷陵往西,则进入群山峻岭,无所依托,可以说是进攻蜀地的一个重要补给地。当然此次主公入蜀,是刘季玉请去的,自是一路上畅通无阻,取蜀之后,荆州、益州两地都为主公所有,夷陵只不过是一内城,也是不用重兵守卫。

    但,庞统说到这里算是直达了诸葛松刚才所问的正题,“要是非要从川中入荆,这夷陵城可以说是荆西第一要塞!重要性不必多言!依统之见,若重兵驻守此地,若荆兵攻蜀,则易如反掌,反则蜀兵攻荆,却难于登天!”

    “莫非敌军若据此地,则蜀中之兵无出也?”诸葛松见庞统也如此说,内心不禁有些失望。

    “非也!非也!”庞统指着远处的大江说道:“自古顺流而下,势如破竹,若蜀中水军强于荆州,自可顺流而下,直达江陵,江陵若破,则夷陵之兵,尽降矣!”

    这样的论断对于早已知道历史如何演变下去的诸葛松来说无疑是钦佩不已的,倒是刘备颇有不信的说道:“蜀中尽山地,水军如何强于荆州?”诸葛松想这也是后来刘备在夷陵败给陆逊的重要原因之一,陆军不得迅进,水军又相差悬殊,岂能不败?对此庞统也只是笑笑说道:“那便只有从襄阳、白帝两地同时发兵南郡,便可破也!”

    当然,在夷陵的这一番谈论,对于刘备或者庞统来说,也未必会放在心上,毕竟他们的心思现在都在如何取益州,荆州虽然被孙权所窥伺,可在他们的心中,无论是曹操还是孙权,对现在的荆州基本上都是无机可乘的。

    在接下来的入川过程中,刘璋可以说是表现出了他所能给予的最大的诚意,他严词命令沿途各地为刘备提供给养,使得刘备进入益州就像回家一样,各地前后赠送刘备的物资数以百万计。

    等到诸葛松随刘备来到巴郡,听闻巴郡太守严颜对手下人讲:“这就是独坐穷山,放虎自卫啊!”想到严颜日后为刘备军立下大功,又是别有一番滋味。

    当然,无论刘璋手下的文臣武将再怎么不满,再不想刘备入蜀,刘备和诸葛松还是顺利的到达涪县,刘璋甚至亲自带步骑兵三万多人前来迎接。张松偷偷让法正告诉刘备,让刘备在与刘璋相见时袭击刘璋,对于这个建议,就连凤雏先生庞统都是表示赞同的。

    可是刘备却说,初到异地,他的恩德和信誉别人还不知道,现在时机还不成熟,这样做是不行的。

    就这样,刘备与刘璋两人的初次见面,居然相见甚欢。

    不久,刘璋上表向汉献帝推举刘备代理大司马,兼任司隶校尉,刘备也推举刘璋代理镇西大将军,兼任益州牧。两军的部下也都互相往来,在一起欢饮一百多天。就在这期间,刘备借机大肆结交蜀地将士,收买蜀地军心。

    欢宴过后,一般都是该干正事了。可笑的刘璋此时居然怕刘备兵太少了,大给刘备增加兵源和补给,并把驻扎在白水的军队一并交给刘备指挥,让刘备去讨伐张鲁。

    于是诸葛松就这样随刘备来到了讨伐张鲁的前线,葭萌关,可刘备却按兵不动,没有丝毫讨伐张鲁的意思,只在葭萌关广施恩德,收买人心。

    按照历史上来说,刘备要在葭萌关耗上一年有余才会接受庞统的计策,用上、中、下三策中的中策去夺取益州。虽然用庞统的中策在历史上最后可以顺利的拿下益州,但付出的代价却是,不仅要多用一年多的时间,使得刘备占领蜀地不久,曹操也拿下了汉中。并且历史上虽然刘备最后取得了汉中争夺战的胜利,但曹操却从容的迁走了汉中八万户平民,使刘备只空得到了一块战略要地,却无任何产出之能,反须迁川蜀之民至汉中耕作。

    而诸葛松,想改变的就是这一点,所以在大军到达葭萌关不久,他便找到了刘备,向刘备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这观点,便是先取汉中,后夺蜀地!

    汉中又称南郑,有秦巴天府之称,历史悠久,曾是汉朝的发祥地,汉王刘邦就曾以此为发祥地,筑坛拜将,以韩信为大将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逐鹿中原,平定三秦,统一天下,成就了汉室四百多年延续至今的天下。

    诸葛松可以肯定,汉中这个字眼,对于刘备来说一定会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否则刘备听到他的提议之后也不至于眼前一亮,不过动心归动心,片刻之后刘备还是叹息了一声,对诸葛松说:“现如今全军孤悬于外,蜀中未定,何有余力攻鲁?”

    刘备嘴中所说的鲁自然便是张鲁了,汉中与蜀地之间隔着巴蜀山脉,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身为南北交通要道,对于刘备将来北伐中原无异于一块极其重要的根据地。

    当然,诸葛松知道刘备现在满心思想的是如何夺取益州,拿下西川,对于东川的事还不是很感冒。但诸葛松也知道,西川未必是那么好拿的,如果依刘备的意思,要在葭萌关广竖恩德,以至于将全蜀的老百姓都感动得自动愿意接受他的统治,无论刘备有再厉害的手段,也还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

    自古以来,兵贵神速,诸葛松要是就这么放任刘备慢吞吞的将益州纳入他的版图,曹操早就打败马超,先取汉中了!

    如果刘备先取了汉中,刘璋万分喜悦之下,定会卸下全身的防备。如果刘备先取了汉中,汉中的八万户口也就不会被曹操强迁至雍州,使得刘备只能被动的从蜀中移民,北伐中原的重要桥头堡,也不至于完全依赖于蜀中粮秣的运输,甚至都可以自给自足,只靠汉中一地,就可以完全支撑起北伐大军的一切后勤保障!

    当然,刘备对于诸葛松这个大胆的提议是完全没有想到的,毕竟他之前只是********的取益州,汉中还完全没有在刘备的考虑范围内。

第四十八章 五千兵取汉中?。() 
现在孔明在荆州,军中对于刘备来说庞统自是第一军师,于是刘备便将诸葛松的想法问庞统的意见。庞统的意见是汉中险峻异常,己方军力有限,汉中急切难下,贸然出击很可能造成失去锐气,进退不得。并且现在马超已败,就算己方拿下了汉中,却很可能要直接面对曹操大军随时会来的打击,到时候想要防守汉中很可能都非常吃力,更别说回师拿下益州,还不如留下张鲁在汉中作为阻挡曹操的屏障,先定蜀地,将荆益两州相连,壮大军势,再徐图汉中为好。

    庞统的话从如今的形势来看无疑在战略上是正确的,刘备显然也更倾向于庞统的主张,毕竟现在益州刘璋那边有张松、法正、孟达三人做内应,将精力用于成都方向远比远征难以迅速征服的张鲁要强得多。

    诸葛松见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也是颇为无奈。毕竟自己年纪“尚小”,人微言轻,此次之所以能来益州,多是刘备为了平衡孔明与庞统之间的情绪所产生的效果,在刘备面前说话的分量自是不如庞统。但诸葛松不甘心于历史的轨迹就这么无法逆转的向该发生的趋势前进,诸葛松的想法是建立在知道未来汉中重要性的情况下向刘备提出的,刘备和庞统虽然也都知道汉中重要,可他们现在却怎么也不可能知道晚取汉中将会在未来给他们带来多少麻烦。

    只是怎么能让刘备同意出兵呢?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诸葛松冥思苦想,也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