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诸葛书童 >

第67章

三国之诸葛书童-第67章

小说: 三国之诸葛书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击,胜则罢了,万一失利,长沙城岂不成了空城?”

    马良这一说,刘磐和傅士仁立刻就附和上了,傅士仁接道:“我也觉得季常大人所言极是!现如今,长沙城内的精锐皆被糜将军带走了,留下来的士兵只有五千人,还多是老弱,诸葛大人所带之兵虽然精锐,但也只有五百人而已。就凭这点兵力,怎么能和西面的吴兵贸然开战?况且孙刘两家如此还没撕破脸皮,名义上还是同盟关系,贸然对友军开战,只会给周瑜大肆进攻荆州的口实,到时候主公怪罪下来,你我可都担当不起啊!”

    “就是,就是,傅将军所言有理,大人可千万要三思啊!”傅士仁说完之后刘磐便立刻附和,很显然在场除诸葛松之外的其他三人是都不同意他这先下手为强的策略的。

    此时诸葛松只能将目光投向郑梁,不过这郑梁因为之前遭到诸葛松的训斥,此时不知是不敢还是不满,就是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

    这种无人支持的事实让诸葛松有些恼羞成怒,他强压着怒火对马良说:“季常兄,我现在只想知道,要是我强令你们出兵,你们能出兵么?”

    马良毫不犹豫的摇了摇头:“来之前军师大人便已经吩咐我,若君守城我只需全力的配合你,但你要出城与吴兵野战的话,我只能传主公号令!长沙城内士兵在援军到来前,皆不能妄动!”

    说着马良便从怀中掏出一块信帛,走了过来将那信帛递给诸葛松。

    诸葛松一看那信帛,上面果然写着长沙军马尽归马良调度等字样,下面还盖着刘备的大印。

第三十六章 又被架空的怒火。() 
诸葛松看着马良出示给他的军令,久久不能作声。

    很显然这军令从南郡时马良就早已经拿到了,一路上他根本就没有和诸葛松提过这件事。进了长沙城后,对刘磐和傅士仁介绍,也是主公任命诸葛松为战时长沙城的主将。

    可看到这军令,诸葛松便什么都明白了。很显然孔明的意思是:他要是乖乖的听令守城,这长沙城便是马良为辅,诸葛松做主。要是诸葛松不乖乖的,则便立刻剥夺掉他的军权,以后这长沙城里,也就没诸葛松什么事了。

    这不是诸葛松第一次被架空,在武陵的时候刘备让巩志架空了诸葛松的武陵太守,那时候他没有一点怨言。因为那武陵太守是诸葛松从刘备两个兄弟那里打赌赢来的,刘备虽然给了他两个兄弟面子,但让诸葛松这么个书童就轻易的当上一郡太守肯定是既不放心又不甘心,所以诸葛松也算是可以接受。

    可这次明明是刘备和孔明把诸葛松从武陵调到南郡又辛勤赶路任命到长沙当主将的,这是这两人自己要这样的!却最终还是架空了诸葛松的权力,不给他任何试图“出圈”的空间!

    诸葛松真想对马良说一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他也知道,就算他这样说了,整个长沙城中,除了他那五百亲兵,也不会多哪怕一百人来听他调动。

    马良看诸葛松久久的愣在那里,转而将手放在他的肩上安慰诸葛松说:“贤弟我也不想这么做,可如今我们要做的就是守住长沙城。这军令我也本不想拿出来的,可愚兄也是没办法。对吴作战之事军师心中自有分寸,我们这些当属下的,还是听命行事就好了!”

    靠!诸葛松此时真想跳起来指着马良的鼻子就开骂:“丫的你还有脸说孔明他有分寸!孔明当着我的面让陈到率军驻防罗县港你没听到么?直到吴军都杀进去了陈到都没来一个士兵你没听到么?他倒是有分寸了,到时候让周瑜在江陵碰了一鼻子灰,然后回到罗县港率五万大军开到我的城下拿我泄愤是不是?”

    诸葛松为了控制自己这要如火山喷发一样的情绪,按着书案的双手,此时指节全都发白了。

    诸葛松知道他不能对马良这么说,马家是荆州的大族,要想避免关羽在以后失地身亡,他今后要借助马良的地方还有很多。关二爷可以说不管是武勇还是智谋样样都好,可就是有些太不把东吴放在眼里了。一旦到了他要抽空荆州之兵去攻樊城的时候,诸葛松还要借助马良去帮他好好劝劝关羽,也只有马良的话,才可能会让关二爷多考虑一下。

    诸葛松之前因为从刘备那里借马谡的事情好不容易现在和马良算是攀上一点交情,要是他将想冲马良发的火都发掉的话,就算马良的脾气再好,不当场发作,估计他们两个今后的交情也肯定会彻底掰了。

    想明白这点,诸葛松只能慢慢松开自己抓紧书案边的手指,将自己的满腔怒火化作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对马良说道:“既然主公不信任我,又何必叫我这么大老远的过来呢?”

    马良见诸葛松的情绪消沉下来,不再像刚才那样激动,也是长出了一口气。他耐着性子对诸葛松说道:“贤弟你也不必多想,你是诸葛军师的高徒,孔明先生又是主公现在最看重的人,主公怎么能不信任你呢?还是那句话,大局为重,我们只要守住长沙,让主公和军师满意便是了!”

    “好吧!既然如此,那就这样吧!你们都散了吧!郑梁留下,陪我喝点酒,消消愁。”诸葛松这样说了,刘磐和傅士仁两人人也都冲他拱了拱手跟着马良下去了。

    诸葛松之所以这样说,其实也是在怒火攻心之下心中起了一个有些恶毒的念头。当然有些计谋对自己是妙计,对敌人就是毒计。之所以说这个念头有些恶毒,是因为这个计谋不仅仅是针对敌人的。

    诸葛松此番在刘磐和傅士仁面前颜面尽失,虽然他们两个没有表露出来,可在诸葛松心中已经认定通过这次会议,自己以后会更加的让这二人瞧不起,他们回去以后,也肯定会偷偷的笑话自己,拿他的尴尬处境做酒后的谈资。

    待到三人走后,诸葛松用右拳重重的击了一次书案,这重重的一击在发出声响之余,也让他的整个右拳又疼又麻。

    郑梁倒是不为所动,诸葛松命人往自己的卧室搬一坛酒,又叫厨房做几个小菜,让郑梁陪自己一起喝。

    古时的酒虽然度数低,可三碗酒下肚,诸葛松还是觉得全身有些烧,郑梁看起来比诸葛松能喝,不过也不像之前那样沉默不说话了。又是一碗酒下肚,他居然站了起来,走到诸葛松的身边坐下揽住了他的肩借着酒劲对诸葛松说道:“大人您也不必窝火,都是长沙这城中之人胆小,待我们完成主公这项差事,回了武陵,还不都是您自己说得算!”

    这郑梁在这三国里的年龄比诸葛松还要大些,一喝上酒,诸葛松也不在意他这有些犯上的举动。诸葛松之前心中所想的这条计策,没有郑梁的武勇也是无法成功的,所以他便假装自己已经醉了,也揽住了郑梁的肩膀对他说道:“梁子其实我不是窝火马良他们不听我的,我是担心周瑜那家伙在江陵吃了瘪,回来拿我们撒气!周瑜那厮可是有五万大军,我们只有五千人,若是东面再有吴兵上万,我们非得被周瑜给包了饺子不可!”

    “那我们就离开这里回武陵!”郑梁一听到这儿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虽然好战,但并不笨。他对诸葛松说:“反正现在马良也已经出示了主公的军令,既然这里已经不需要我们了,我们还不如回武陵,到时候万一长沙被围了,我们还能从武陵带兵来援呢!”

    郑梁的建议虽然没有诸葛松心中所想的那么狠,但诸葛松现在需要的只是他肯跟自己带兵出城。此时听郑梁有离开之意,诸葛松哪有不同意的?

    诸葛松假装沉思了一下,便拍着他的肩说:“梁子你这主意实在是太棒了,他们要死在城里咱们可不奉陪,你我将来都是要封侯领爵的,事不宜迟,你我现在就走!”

    趁着酒劲,郑梁二话没说便跟着诸葛松去了诸葛松亲兵所驻扎的军营。府中刘磐给诸葛松配的管家问他去向时,诸葛松便说要去城上巡视一下。现在全城都在为防吴兵做准备,那管家也不疑有他,至于诸葛松走后他是否会报告给刘磐诸葛松就不在乎了。

    后院中有马,诸葛松也就没有客气和郑梁各骑一匹。到了自己亲兵驻扎的军营,诸葛松便让郑梁传令全营的士兵都带好枪戟弓箭,与自己出城巡视一番。

    这是诸葛松在去军营的路上和郑梁商量好的,毕竟人多嘴杂,在出城之前还不能透漏出他们要回武陵的消息,万一军营中有别人安排的监视,让马良知道这事,一定会赶来阻止诸葛松的。

    因为马良出示的那份刘备军令当时只有在场的五个人知道,马良当时看诸葛松颓然的接受了,为了给他留面子,显然也没有将这份军令公布全城。也就是说现在诸葛松还是长沙城中公认的一把手,哪怕有些名不副实。但当他对城门守军说自己要带兵出城巡视时,城门口的偏将一看是他便二话不说的放行了。

    就在诸葛松带着郑梁和他这全副武装的五百亲兵从长沙的南门离开,在通往桂阳的官道上行了将近五里的时候,他突然对自己的亲兵们大声叫道:“都停下!不走了!”

    看着手下的士兵们纷纷一脸茫然的看着自己,诸葛松借着酒劲大声的对他们喊道:“大家都还记得我们在汉寿城下立下的大功么?”

    汉寿之战后,凡是参加过战斗的士兵都在诸葛松回到武陵后依靠战功得到了相当丰厚的赏赐。这些士兵们此时听诸葛松突然提起这个,便一起应声道:“当然记得!”

    “那好!”诸葛松见士兵们看样子对汉寿那场战斗和之后的赏赐都非常满意,便露出了诡异的一笑。他对士兵们大声说道:“那今晚,便又是一个你们再立奇功机会!”

第三十七章 射完就跑。() 
夜幕降临了。长沙城内已经派出了数批在寻找诸葛松的哨骑,这让隐藏在山林中一直登高眺望长沙城的诸葛松多少有些歉意。

    当时借着酒劲就带着郑梁去军营的带兵的诸葛松居然忘了给马良留一个他要回武陵的条子。不过诸葛松细想起来,没留也有没留的好处,万一那条子早早就被发现,马良一定会带人阻止诸葛松出城的。

    此时长沙城内的太守府灯火通明,马良在大堂中间来回的踱步。刘磐对马良劝道:“诸葛大人毕竟年幼,想是一时心情不好出城散心去了,大人也不用过多担心,军营不是已经回报他是带着亲卫队走的么,等他想通了,自然也就会回来了。”

    马良叹息一声:“刘大人所言虽不无道理,可这诸葛松平时行事难以按常理揣测。因季常幼弟在他门下所故,季常对其了解颇深,当初蛮兵初袭武陵,面对满室固守郡城之声,他居然能不动声色,以外出散心游玩为由,仅带百人,就设计擒下沙娜,后又在蛮王大举来袭之际,仅凭六百余人装作逃跑,算计了急追而来的沙摩柯。这些战功虽然让他在主公心中的地位加重许多,但这种视危险于无物的立功心态,早晚会害了他的!”

    “您是说诸葛松他很可能就带五百人去偷袭吴军营寨?”刘磐瞪大了眼睛,随即也叹了口气道:“平时吾自负骁勇,没想到还有如此更加胆大妄为之人!”

    马良摆了摆手:“今夜恐也不会有结果了,诸位请回吧,也许待明日天明,一切就自有分晓了。”

    暂不说长沙城内诸将各回休息不提,话说诸葛松此时正处于一座小山之上,在特别晴朗的星空下,夜风吹来,衣角摆动之际,凉爽的感觉让他觉得特别的惬意。

    现在的诸葛松已经醒酒了,他看了看站在自己身边一脸兴奋的郑梁,心想:“年轻就是好啊!只有年轻才会无所畏惧,在别人看来性命攸关的事情在郑梁看来却只是又一次立下大功的机会!”

    郑梁见诸葛松看他,便一脸期盼的问道:“时间到了吧大人!”诸葛松微微的冲他点了点头,不放心的又叮嘱了他一遍:“千万记住,射完一定要跑的快点,弓箭什么的都可以丢弃不要,要是跑得慢了被围了,我手上这点人可完全不够去救你的!”

    “放心吧大人!”郑梁满不在乎的应了一声,便转过身去一挥手,站在他近前的那一百名已经全副武装的弓箭手,便都跟着他急急的离开了。

    见他们都消失在丛林的夜色中,诸葛松再次看了一眼不远处那城头上一直亮着灯火的长沙城,叹了一口气,便回身对剩下四百名枪戟盾牌兵说:“我们也准备一下,按照之前的计划从另一条路前往吴寨!”

    吴军在长沙城东面山林的营寨共有八座,成星星状分别矗立在八座小小的山头上。这些小山都不太高,每座高出山下的林地也就七八十米。

    像这样的小山在丘陵遍布的长沙东部到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