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鸿鹄高飞 >

第66章

三国之鸿鹄高飞-第66章

小说: 三国之鸿鹄高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两日,一封加急密信送到郭翼手中,九江郡也有山越作乱,急需郭翼处置。

    郭翼眉头紧锁,赶紧召集王异和范新商议对策。

    两人都认为现在应该赶往历阳,先全面接管全州的军政大权,再来挨个收拾山越和官僚。

    王异说:“南昌道路不便,通行多有阻碍。何况地广人稀,征兵困难。去历阳则拨云见日。”

    范新则说:“扬州的卷宗大都在历阳,我们要调度州郡,不可不先去治所,将各郡县掌握。山越之事,有几位将军处置绰绰有余。”

    郭翼便下定决心,启程前往历阳,留下命令给庞德等人,剿匪之后率众来历阳汇合。

    王獒得知郭翼要走,喜不自胜,表面上还要做的依依不舍样。其他士族乡绅也纷纷来码头送行,有的慷慨高歌,有的喜极而泣。

    郭翼这时候也没时间陪他们耍心机了,赶紧启程,全速赶往历阳。从赣江北上进入彭蠡泽,再往东进入长江,顺江而下,不过两日便抵达历阳。

    历阳沿江而建,郭翼的船停泊在码头边,扬州州治的官僚们已经在岸上候着迎接了。扬州原来是刺史部,负责监管全州事务的是刺史。但刺史按规定是没有兵权和行政权的,只不过中国古代的制度历来都是如此演变,从纯粹的监视者,最后变成实际上的一把手。

    州牧,那就是实实在在的,合理合法的地方最高长官。党政军一手抓,是实实在在的一方诸侯,比之现代的省级官员实权大得多。只要野心大,完全可以裂土称王。

    所以郭翼和前任扬州刺史没啥子可交接的,州牧的官服是新设计的,官印是新的,马车、轿子、仪仗等等身份象征性的东西,全是新的,全部是两千石官员的标准!

    之前刺史用的那些不过六百石的标准,还不如郡守呢!东汉的郡守和州牧一样,都是两千石!只不过俸禄相同,职权不同罢了!

    何况郭翼是车骑将军,位次三公,列于九卿,金印紫绶!封邺城,万户侯!他的仪仗都是有将军封号加成的,与刘虞、刘焉、黄琬等人的制式又不相同!

    他带着天子的旨意,直接入主历阳,正式成为扬州六郡的老大。扬州六郡有多大?相当于现代的江西、浙江、福建、安徽四个省的面积,甚至还可以算上目前没有纳入行政范围的夷州岛。

第一百三十章 懒得废话() 
这几日,负责绘图的士兵开始陆续抵达历阳。郭翼便腾出地方来安置他们绘制全国地图。从当地招募工匠,开始大批量的生产纸张,对历阳的卷宗、典藏进行纸质化。

    七月二十日,庞德首先发来战报,斩敌五千,降卒三千,缴获钱粮五万石。

    郭翼立刻发布委任状,任命庞德为丹阳太守。九江太守边让调任豫章,王獒调任会稽。郭异调任吴郡,周昕调任庐江,陆康调任九江。批准了原吴郡太守盛宪托病辞官的表文。

    范新道:“我们如此安排,不知龙一等人作何感想。庞德毕竟是个降将,他们三人则是故老。”

    “此事暂时放下。”郭翼吩咐道:“从龙骑营中,选拔有功之士,去各郡县担任校尉,掌握当地军权。以后我们的各级将领就从龙骑营中选拔。”

    范新道:“给他们选拔军官的权利?”

    “对。他们可以将有功之士推荐到我这里,经过培训之后派往各地担任军官。”

    一支军队,基层军官是至关重要的。大将的指令能否被准确的执行,就靠这些基层军官的领导力。而这些人的培养、选拔、任命权必须全部抓在郭翼手中。

    “我们要着手建立起我们的制度了。”

    范新忧虑道:“我们还是汉臣,违反大汉律法只怕不妥。何况扬州名门望族众多,阻力不小,此事应当徐徐图之。”

    王异反对,自信道:“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建立制度,让扬州贤才为我所用!何况夫君是车骑将军,可以开府治事,这些军职都可归入将军府之中。”

    “王异说得对。范新的担忧也有理。”郭翼想了想,道:“去把陆康请来,我要和他议事。”

    陆康风尘仆仆抵达历阳向郭翼述职,见眼前是个英俊少年,不由得感慨天下英雄出少年。作为名门,对于郭翼的出身多少有些蔑视,但他是朝廷任命的州牧,自己就应该听从号令。

    这几日,郭翼与范新正在全力起草《纲领》,作为制定新制度的标准。这件事情无法委托他人。一来是信任问题,二来是观念问题。想要让一群古代人理解近现代的权利运作方式实在有点难。

    范新也是追随郭翼以来,一直与他讨论,研究,所以才完成了转变,其他人想要改变,绝非一日之功。

    “臣陆康,见过将军。”

    郭翼大笑着招呼他就坐,吩咐给他上酒,高兴道:“我自来历阳,遍阅卷宗。扬州官场贪官无数,却有陆大人两袖清风,出淤泥而不染,实在钦佩,故此召你来见一面。把你调到九江嘛,是因为边让无能,居然让山越杀到了历阳城郊,权且念在他名盛一时,才将他调任。想必陆大人上任之后,必能平定山越,让我高枕无忧。”

    郭翼的为政手段早就天下皆知。杨博写给弘农杨氏的家书之中非常详细的阐述了郭翼的方针和行事手段。这次查遍了卷宗,却只是调动了几个郡守,显然是还在为大清洗做准备。

    陆康来这里时,已经得到了无数的信函,要求他务必稳住郭翼,切不可让他在扬州官场大开杀戒。真要搞到流血的一步,他们这些门阀未必是郭翼这个军阀的对手。

    “将军谬赞了。”陆康见郭翼并无威严,也没有显露杀意,当下安心下来,先正襟危坐,把姿态摆好。再缓缓开口道:“扬州疲敝久矣,素闻将军在凉州时,以五百龙骑营诛杀马腾两万余人,战功赫赫。圣上命将军来扬州,山越之害不日即可去除!”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这些小事情就别提了。”郭翼大笑,摆摆手,“陆大人不必说客套话了。我这人就不喜欢拐弯抹角打官腔!我就直说吧,找陆大人来,是因为你是陆家的话事人。我初到扬州,不识时务,还要请陆大人当个传令兵,不知陆大人意下如何?”

    陆康心中一惊,可千万不要是什么改革选官制度之类的东西,士族绝不会同意科举制。虽然如今的读书人多为士族,但有了科举,“门荫”就没了,世家大族也就无法组织起庞大的关系网了。门生故吏遍天下的事情也很难再出现。

    “将军请讲,下官一定如实传达。”

    郭翼微微一笑,道:“我看扬州民生凋敝,痛心疾首。吴之四姓世代居于此地,必然熟知各地民情。我想要发展生产,疏通商路,想必诸位定能助我一臂之力。”

    陆康道:“商贾贱业,非君子所为。”

    郭翼眨了眨眼,看了看范新,后者无奈的耸耸肩。郭翼笑道:“打扰陆大人办公了,退下吧。”

    陆康一愣,这就结束了?不继续说点什么?抬头却见郭翼和范新又开始讨论起政务来。陆康怎么想都觉得不对劲,拱手道:“将军,扬州各地政务……”

    “你处理好九江的山越即可。”郭翼仿佛刚才的对话没有发生一样,吩咐道:“不要让我在历阳看到山越。”

    “诺。”陆康拱手而退,但却是心惊胆战。若是郭翼训斥、怒骂之类的,他还有个底。这么直接结束谈话,这里头到底有何含义可就说不清了,他这回去要怎么跟家族交待?

    范新叹息道:“主公,你所言不差啊。”

    “这帮儒生,读书读到**里去了。”郭翼也是气不打一处来,这帮人真是职业官僚!问题在于,这个社会压根不需要这么多官僚,需要的是各个职业的专业人才。

    “组建学校,开设三门课程:工科、商科、军事。把我们之前的资料整编城教材,每天就昭告全州,开始招生!”

    王异从屏风后走出,冷声道:“只怕阻碍不小,须得壮士断腕才行。”

    郭翼冷声道:“老子就不信,这帮士族生娃的速度能快过我砍头的速度?谁敢异议就砍掉谁的脑袋!”

    范新讥笑道:“这帮不长眼的,还以为他们不配合我们就没法治理扬州了?也不想想我们在凉州把官吏杀了个精光,还不是照样运转如常。”

    郭翼也觉得很搞笑,但这实际上也怪不得这群古代人,在他们的观念里,官吏可是至高无上的。“就让我来告诉他们,社会最不需要的职业,就是官吏!”

第一百三十一章 老大,不能这样() 
随着龙一等人也陆续返回,降卒也被编入了军队之中,将原来的龙骑营士兵提拔为百夫长,在进行带队训练的同时,也接受军事理论的教育。

    龙一将一个士兵推荐给郭翼,“主公,他虽然才十九岁,但这次斩敌三十人,而且读过书,脑子灵光,可以提拔为军官。”

    “你就叫龙四吧。”郭翼打量了他一番,身高与龙一相仿,都在一米八五以上,吃过龙骨丹的身体强健有力。相貌比龙一生得好,要俊秀不少。“你读过什么书?”

    龙四恭敬道:“家父曾教我《春秋》,近日正在读《孙子兵法》。”

    比起另外三个,他要彬彬有礼的多,可见家里的确是有些文化的人。郭翼也很高兴,他也希望自己手底下的将军有两个“儒将”,全是大老粗也尴尬。

    “那就跟我说说你的心得吧。”

    龙四点点头,稍一思索便慷慨陈词,“《春秋》曹秽论战篇曾有云……”

    两人聊了大约半个时辰,郭翼针对《春秋》、《孙子兵法》提了不少问题,龙四思路清晰,谈吐得体,而且有自己实践得来的经验教训做参考,懂得灵活运用,不拘泥于兵法。郭翼越聊越高兴,当下决定。

    “龙四,由你担任军事学院的首席教官!”说完,又对龙一说:“写信给赵云,让他再招募一百常山兵来,我要补充龙骑营的人数。”

    两人领命。“诺。”

    “主公。”范新兴高采烈的走进来,汇报道:“主公,第一批报名的名单已经出来了。工科三百四十人,商科一百二十人,兵科四百一十人。”

    “教学大纲我已经起草完毕了。”郭翼将厚厚的三本书交给范新,吩咐道:“加班加点给我在三天内完成编修。同时举行初级选拔考试,将人数进行一些精简。”

    “主公,还有一事。”范新脸色有些为难,道:“有些女子也报名了,虽然只有十几人,但……”

    “我们说了来者不拒,她们想学什么?”

    “她们就是想读书而已。”

    郭翼立刻说,“让王异去教文化课、邹氏去教音乐课、杨玉教礼仪课。”

    范新奇怪道:“杨夫人更擅长经学。”

    “她那套理论不行。”郭翼想了想,道:“这几日我会把《论语》注释出来,按照新课本上课。”

    “主公,只怕会招来天下非议。”范新很清楚郭翼所说的“注释”是什么。说实在的,遇到这种思想的领导,他是很开心的。但是这种思想在这个时代是不相容的,对于《论语》的注释,是经学家和朝廷把持的,郭翼重新注释,而且“离经叛道”,遭受非议是可以想象的。

    “先别担忧这个。”郭翼满不在乎,这些困难他都想到了,但他需要人才,能够配合自己建立新政权的人才。他绝不能让一群名门望族子弟来建立政权,他要建立庶族寒门政权。

    “我想要建立一座新城。”

    “建城?”范新一愣,随即问道:“为何?”

    “我想把治所迁移到丹阳郡。一来可以将长江设为防线,二来也能兵临吴郡,让吴之四姓老实点。”

    范新思考了大约盏茶时间,沉声说:“这是一件大事。主公可有了思路?”

    “就选在丹阳郡的石头城境内,从句容、湖熟、秣陵三县迁移人口,我们的治所、学校,都要迁移过去。新城的名字我已经想好了:建康。本来想叫南京的,算了,我现在就是一个州牧而已。”

    范新立刻打开地图,找到了石头城的所在地,一拍大腿,惊呼道:“主公,此地乃天下龙气之盛啊!”

    石头城此时只是一个小县城,人口不过数百户,四处都是荒山野岭。但此地的地理位置极佳,南靠青山,北面长江,数座江心岛形成拱卫之势。要建城,除了人口和基础工业之外,还需要大量的钱粮。

    以扬州目前的经济状况很难展开建城工作,详细的城市规划也需要不少时日,只能暂且放在计划书之中。

    三天后,郭翼将《论语》、《孟子》注释完毕。其实就是按照现代的注释稍作修改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