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鸿鹄高飞 >

第49章

三国之鸿鹄高飞-第49章

小说: 三国之鸿鹄高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你怎么说吧。这些东西与我没有多少用处。”郭翼的态度很明确,他不需要这些牛鬼蛇神的东西。

    卢贞静见他油盐不进,心里也有些着急,总不能白让他睡一晚啊。而且这帮诸侯历来都是为所欲为,保不齐今晚之后她就走不了了。今天必须达成自己的目的!

    “将军真是不解风情。”卢贞静笑的越发娇媚,眉目含情向着郭翼放电,娇笑道:“既如此,奴家可为将军做三件事:第一件,将军有隐疾,奴家可助将军除去。第二件,助将军统率人心。第三件,为将军修筑圣体。”

    郭翼冷笑道:“直白点。”

    卢贞静趴在他胸膛上,撒娇道:“简单来说,就是让将军‘天命所归’啊!”

第九十五章 捷报() 
根据卢贞静的意思,是把郭翼纳入到天师道的教义宣传之中,将他神格化,宣扬他是天命所归。

    这套路跟“大楚兴,陈胜王”没有本质区别,无非是忽悠底层百姓罢了。

    “痴人说梦!”这个建议很不错,但现在还不能弄。郭翼道:“我是大汉的臣子,岂能说天命在我?你这是想害我被抄家灭族?”

    他如此顽固,让卢贞静相当气恼,可她脸上还是要保持微笑,道:“将军岂不知代汉者,当涂高也。”

    郭翼淡然道:“我准天师道在武都传教,但教义需做修改。”

    “这……”天师道的教义无非是一些鬼神,报应之类。卢贞静毕竟妇道人家,凭借美貌忽悠人还行,教义如何撰写她就搞不清了。

    “此事以后再论。”郭翼也懒得跟她多废话,总而言之,如果宗教无法被根除,那就必须成为皇权的附庸。伸手扯开卢贞静的腰带,将她摆到桌子上,道:“让本将军教你什么是阴阳之道!”

    第二日,卢贞静带来了自己的五个儿女。张鲁是长兄,年已二十七,个头不高,身材稍显肥胖。最小的张玉兰,年方十七。

    除了张鲁身宽体胖之外,其他三男都比较健壮,从他们的体态可以看出,他们享受的日子少。家中的各种特权好处,都是教主张鲁的。

    张玉兰完美继承了她母亲的美貌,前凸后翘,完全不像是这个年纪的丰满身材。肌肤洁白如雪,白里透红的如同果冻一般。不施粉黛,却有着如血般的诱惑红唇。只要看她一眼,就会被勾起心中的烈火。

    据说他们父亲天师道第二代祖师张衡,活了九十九岁,但他在十年前就死了。他这几个儿女如此年轻,他也真是老当益壮。

    郭翼凑到卢贞静耳边问,“这几个,真的是亲兄弟?”

    卢贞静脸色变了变,低声说:“同母异父,自然是亲兄弟。”

    郭翼淡然一笑,听说道教讲究固本培元,轻易不能漏阳。这兄弟几人,按年龄推断,只怕是只有张鲁一人是亲生的!年龄到了,就算是金枪不倒,精子也衰竭了,生育是肯定没戏的。

    “传教之事,我就准了。但有两条要求,第一,不得神化教主。你们若是敢当张角第二,本将军绝不容情。第二,教众信与不信,是否奉纳钱粮,都是他们的自由,不得强制。若是违此两条,绝不姑息!”

    郭翼招招手,杨博把起草好的文书拿出来,要求天师道教主张鲁签字画押。

    此时的天师道正是穷途末路之时,能够得到喘息就非常不易。张鲁自然不会错过这种机会,立刻就签字画押,毕恭毕敬的对郭翼磕头行礼,“多谢将军恩典!”

    “还有一事。”郭翼指了指年轻貌美的张玉兰,道:“她留下,在我左右侍奉。”

    张玉兰露出兴奋的笑容,连忙跪伏在地,恭敬道:“能侍奉将军左右,奴家三生有幸。”

    又收了一个美女,这生意划得来。郭翼心满意足道:“杨大人,把这份协议作为政令施行,告知百姓。”

第九十六章 一帆风顺() 
渡过西汉水,经过临洮南部都尉,在郭翼军眼前的,是一片坦途。从这里开始,郭翼兵分两路。龙三率领步兵往落门聚的方向进发。郭翼与龙一率领骑兵,随身携带两天的口粮,一路疾驰朝着漳县进发。

    进军很顺利,王国军的主力部队都被调集到了汉阳郡去抵挡皇甫嵩的大军,后方各郡县都只有三五百乡勇,根本不足为惧。面对郭翼来势汹汹的骑兵,路上的村镇纷纷缴械投降,郭翼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杀到了漳县城下。

    漳县、襄武、豫道三县都不算是坚城,只有不到一丈高的土坯墙。而且这里多为羌族、匈奴等外族来往之地,也没有建城的意识,城墙也是有一段没一段的。

    郭翼行军快如疾风,漳县还未准备好坚壁清野,他就已经杀到。斥候打探归来,了解到城墙的突破口所在。

    “扎营!休整一个时辰!”郭翼并没有第一时间攻城,一路狂奔百余里,马匹已经疲惫了,漳县前方就是漳水,可以休整一番,等吃饱喝足,养好精神之后再战不迟。

    龙一拿来一份军令,道:“主公,龙三还需两个时辰左右才能抵达落门聚。”

    “两个时辰?”郭翼抬起头看了一眼天色,到时候应该天黑了。“嗯,先用火箭骚扰,等入夜之后再攻城。”

    龙一看着防备松懈的漳县,奇怪道:“如此脆弱的防备,是如何击败范大人的?”

    “不知道。”郭翼也很奇怪,就这种水平的防御体系,范新肯定能轻松碾压,他怎么输了的?

    在河边稍作休整,骑兵以五人一组,在城外游走,时不时的朝城楼上的守军射一箭。看着城楼上大呼小叫的守军,众人开怀大笑。

    “报!将军!城内有使者求见。”

    “让他过来。”

    郭翼就在树荫下坐着,用树枝在泥土上写写画画。使者前来,拱手行礼,道:“将军为何在此扎营?”

    郭翼微微一笑,“等你们主力部队回来之后,一举歼灭。”

    使者大惊失色,但很快就把自己的表情控制住,依然不卑不亢的问:“将军即为凉州刺史,当如何对待凉州百姓?”

    “口说无凭,你想知道,就去武都郡看看即可。”郭翼心里已经有了打算,必须尽早攻城。这几座城的守军,应该是去对付范新了。自己这边攻城,一来可以趁虚而入,二来也能缓解范新的压力。

    使者又问:“武都乃是羌人所占。其他几郡百姓都是叛军……”

    “胡说八道!”郭翼怒喝道:“黎民百姓有何过错?他们不过是想丰衣足食而已。叛军造逆,本将军自会讨伐。郡内百姓只要一心向汉,那都是大汉子民!”

    “如此,则无忧矣!”使者一拍手,高兴的喊起来,道:“将军!漳县愿弃暗投明,望将军接纳!”

    郭翼看了一旁的龙一一眼,后者瞪着眼睛,一脸的难以置信。“好,我就在此等候你来降。”

    使者一路快跑到护城河前,高声道:“开门!郭将军纳降了!”

    率众投降的,是漳县的县丞。县令和县尉率军去阻击范新了,当郭翼大军压境之时,这些由当地乡绅、士族组成的官僚团体,立刻就选择了投降。

    县丞设宴,对郭翼道:“将军,某愿派一使者,说服襄武、豫道二县,将军岂有意乎?”

    郭翼二话不说,立刻道:“此事若成,则你为漳县县令。”

    “多谢将军。”

    果不其然,一个时辰后,襄武、豫道二县投降,郭翼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三个县。立刻命令杨博来接管政务,同时命令龙三进取落门聚。又写信给皇甫嵩,鼓动他强攻上郭县城。

    命令龙一率军,从襄武、豫道二县出发,沿着渭河西进,与进攻首阳县的范新汇合。郭翼自己带着新投降的官吏巡视县内,并处置掉十几个为祸乡里的恶棍,用他们的血来立威!

    晚上,在三县中最大,最繁华的襄武县内举行的庆功宴。

    官僚们庆贺郭翼旗开得胜,祝愿他能够收复凉州,立下不世之功。郭翼则恭喜投降者们升官发财!

    宴席上也有些歌舞,不过水平比较次,郭翼意兴阑珊,酒过三巡便结束宴会。襄武县令王中把自己的宅邸让了出来,给郭翼居住。

    郭翼很清醒,就古代这酒精度数,压根没感觉。但他还是摇摇晃晃的样子,看上去随时都会摔倒。一队兵卒护卫左右,以防不测。这种新投降的地方,人心浮动,搞不好就来个酒宴斩首大会。

    虽然说,郭翼挺期待他们行刺。毕竟现在城内外的武装都在自己手里,如果他们行刺,就能一口气把这些人全部干掉,扫除自己的统治障碍。

    王中作为东道主,亲自扶着郭翼进屋。

    郭翼坐在床上,嬉笑着说:“你这床不错,多谢了。”

    王中谄媚的笑着,低眉顺眼的问:“将军可要人作陪?”

    “哦?”郭翼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问道:“凉州蛮荒之地,也有美女乎?”

    “下官这就去安排,包管将军满意。”

    不一会,王中带着一个妇人来了,侍卫拦住他,道:“将军已经就寝,让这女子进去就行!”

    “是。”王中点点头,对那妇人道:“好生伺候将军。”

    侍卫道:“只准穿单衣进去,以防收纳刀刃。”

    妇人皱着眉,觉得很为难,王中在一旁催促,道:“还愣着干什么?能伺候将军是你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妇人无奈,只好脱掉温暖厚重的外衣,被冷风吹得浑身颤抖。侍卫这才打开门让她进去,王中想要窥伺,被侍卫怒瞪一眼,吓得赶紧跑开了。

    郭翼听着门外的动静,看着瑟瑟发抖的妇人,笑道:“到床上来,这里暖和。”

    “是。”妇人一路小跑,迅速钻进了被窝里。

    郭翼暖玉在怀,心情大好,问道:“你是谁家的女子?”

    “妾身乃王中正妻。”

    “哈哈哈!”郭翼大笑,讥讽道:“他为了自己的官位,连自己正妻都能送人?”

    送小妾、丫鬟的人多如牛毛,送正妻的绝无仅有。正妻可是有礼法保护,宗族约束的。

    妇人低头道:“将军据有襄武,这县内之物,自然都归将军所有。”

    “有趣。”既然已经躺床上了,多说无益,“既如此,我就不客气了。”

    妇人只是轻轻点点头,“嗯。”

第九十七章 汗血宝马() 
黎明到来。郭翼在王中夫人的伺候下穿上官服,整理好仪表,戴上进贤冠。

    政厅内,范新正焦急的来回踱步。几个月不见,他已经是满脸胡茬,脸上还有一道长长的疤痕,头发虽然梳理整齐,但却干枯黯淡。战争的艰苦在他的脸上留下了难以抹去的痕迹。眼神依然星光流转,但却不复少年的狂傲之色。

    “范新。”郭翼看到他,一时间都不敢确认,他的变化实在太大了。

    范新闻言转过身,眼神被狂喜所充斥,脸上好像一下子见到了春天的阳光。激动道:“主公!我回来了!”

    郭翼也喜极而泣,快步走到他面前,“回来了就好。”

    听范新汇报完军情,他说的极为简练,只提一些关键性的地方,细枝末节的东西一概略去。几次战败,又几次战胜,这短短几个月,范新可谓是尝遍了战争的无常。

    郭翼犒劳了将士,依据功劳进行封赏。战死沙场的士兵,能找到遗骸的,都入土为安。找不到的,便立衣冠冢,将属于他们的那一份封赏交付给他们的家庭。举行一场集体葬礼,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杨博依然负责处理政务,着手调整陇西郡的官吏任免。那些被范新击败、俘虏的官吏,一律处决,收缴他们的家产。将男子充军,女子则分配给还未婚配的有功之士。

    范新剃掉了胡子,按照儒家礼法,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孝之始也。但郭翼是不在乎礼法的,他就一直是把胡子剃的干干净净。作为首席投资人,范新也受到他的影响,根本不把礼法放眼里。

    杨博气的吹胡子瞪眼,训斥他们有违孝道,枉为人子。

    郭翼只说一句,“举孝廉,父别居。举茂才,不知书。为了名望弄虚作假的人太多了。剃胡子与孝敬父母有何关系?无非是想做给别人看,博取名望罢了。”

    杨博劝谏道:“将军固然可以我行我素,只怕是落人把柄。”

    “无妨。”郭翼心想,这些陈腐的规矩,等我当了家,就全部废掉!

    其实不止郭翼和范新,龙一、龙二等人也是如此,都是按时剃胡子的。儒家礼法在郭翼的军营里,基本等于屁话。

    “主公,我缴获得两匹汗血宝马,献给主公。”范新命人牵来两匹骏马,一匹乌黑,一匹血红。两匹马都没有一根杂毛,体型高达无比,比羌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