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国贼 >

第97章

大明国贼-第97章

小说: 大明国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承嗣说道:“这是下官的想法。”

    宋一鹤说道:“田大人,这如何使得?”

    田承嗣说道:“宋大人,如果承天府和武昌城同时守两处,两处都守不住,坚壁清野集中兵力守一处的话倒应该还有机会,如今大明局势混沌,大人应该审时度势趋利避害才行,正所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如果大人能为大明守住湖广一偶,让忠于朝廷的官军在湖广仍有立足点,日后等朝廷腾出手来,大人就是大明朝的李光弼,郭子仪!”

    宋一鹤说道:“哈哈,好一个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田大人,先不要说什么郭子仪李光弼,现在的问题是这承天府或者武昌城只要任失了一处,本抚的脑袋就该搬家了。”

    田承嗣说道:“宋大人,朝廷现在这个形势非常不乐观,哪里还顾得上湖广这一方,如果宋大人愿意照着下官的意思做,日后出了事皇上怪罪下来,下官愿意在皇上面前一力承担,如违此言,天诛地灭!”

    宋一鹤听了默然良久,之后才缓缓说道:“田大人,这事本抚要先考虑一下。”接着又坐在太师椅上陷入了沉思。

    田承嗣趁空喝了一口清茶,又等了半盏茶时分,宋一鹤才缓缓站起身来,阴沉着脸说道:“田大人,你说得确实有道理,合则两利分则两害,本官已经决定了,如果要守就守皇上的龙兴之地承天府,明天本抚就召集湖广三司官员议一议。”

    田承嗣其实一开始是希望宋一鹤选择武昌城的,毕竟这里形势险要,把控着湖广的咽喉,湖广的钱粮乃至人才都荟萃于此,乃是不折不扣的兵家必争之地,可是承天府是嘉靖皇帝的龙诞之地,要宋一鹤这种满脑子君臣大义条框的文官放弃承天府谈都不要谈,不过虽然如此,但田承嗣仍然很欣慰,舒了一口气,其实只要在湖广能够留下朝廷的火种,湖广的地主士绅们就有了主心骨,向心力,如此一来就绝不会让李自成、张献忠过分坐大,甚至日后万一清军入关攻到了湖广,湖广的明军也绝不会再出现历史上李定国崛起之前清军在湖广地面上几乎如入无人之境的局面,这对朝廷是一件好事,对自己也许也是一件好事。

    田承嗣说道:“宋大人,说到这里,还有一事相求,就是下官想向大人购买一批兵器甲仗。”

    宋一鹤说道:“啊,日后如果有事尽管说,田大人,如果你说的只是补充官军军械这个事情的话,这就是本官一句话的事情,再简单不过了,你缺什么报个数来就是,本抚一定竭力替你解决。”

    田承嗣说道:“兵器甲仗的数额有点大,宋大人能够满足多少就是多少,当然下官也明白,后面守承天府也需要钱,所以下官已经准备妥当,决定拿真金白银来买。”

    宋一鹤说道:“田大人要兵器甲仗也是为朝廷剿寇,大家是一家人不谈钱的问题,啊,哈哈。”

    田承嗣见宋一鹤非常热情,就把自己需要的兵器甲仗数目如数全部报了出来:“宋大人,锦衣卫需要三千副盔甲,两千士兵的兵器,三千套明军的制式军装,以及一批火铳、火药。”

    宋一鹤满口答应了下来,并叫来了自己的师爷,命他把酒席上代田承嗣收的礼单,一起尽数递给了田承嗣,田承嗣看着这么一大扎礼单问道:“宋大人,这里有多少礼金?”

    宋一鹤当即向自己的师爷抛去了询问的目光,只见那师爷随后便朝着田承嗣躬身说道:“田大人,小人粗略的估算了一下,有黄金一千三百两,白银五万八千多两,珠宝金银器也值三五万两银子,还有一批绸缎器物,对了还有一个美人。”

    田承嗣问道:“嗯?这位师爷,那个美人,哦,究竟是什么人送的女人?”

    老管家说道:“回大人,是左总兵的管家送来的。”

    田承嗣听了也不再言语,不动声色仿佛之前根本没有问过那个问题似得,轻轻拿起那一大扎礼单说道:“哦,知道了,宋大人,麻烦您转告各位官员士绅,他们的情下官领了,不过这些财物就作购买兵器甲仗的经费吧,毕竟大人后面马上也要招兵,也需要钱粮,关于下官手下的那些猴崽子们的军械置办花费,如果这些礼单里的银子不够的话下官后面会补上的。”

    宋一鹤见田承嗣坚持要付钱买兵器甲仗也只好有些不自然地说道:“田大人,这些礼物变卖后银子应当净够了,说不定还会有多的。”

    田承嗣也听出了宋一鹤话中的客气,于是立刻抱拳说道:“嗯,好的,那就麻烦大人了,只要钱够下官就放心了。”

第一百四十二章 形势很悲观() 
田承嗣从布政司衙门回到下榻之地已经很晚了,因为酒醉直接回到自己的房间甫一坐在床上就倒下和衣睡着了,第二天田承嗣醒来时,温仪、安小慧、水笙已经集合起了女兵正准备去兴王府游玩,就等田承嗣起床来,再问问他能不能一起去,结果不出她们所料自然是田承嗣遗憾的表示今日不能跟温仪、安小慧、水笙一起去看兴王府,因为上午还得去宋一鹤那里领取公文和令牌,好去武昌的兵备司仓库搬取兵器甲仗。

    温仪、安小慧、水笙只好在女兵营和常丹的百户营保护下去了兴王府,兴王府(兴王宫),嘉靖皇帝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六年,最后一次修缮是嘉靖十九年,殿之前为门曰泰禋殿,后为永配殿,后垣之左门曰保和,右曰太和,又后为宫,宫之前殿曰受命、御极之殿,后殿曰青霄殿,宫前门曰启祚,后门曰福宁。外有库楼连房,其西通隆庆殿之路为门曰光熙门。山川坛、社稷坛,加上嘉靖十八年,修建的銮驾库、御马房、广充仓、广充库、守备公署即旧承奉司、典宝所、典膳所、典服所俨然就是一座小一号的皇宫,兴王府占地虽不及北京的紫禁城,但比起其他藩王的宫殿还是要大上不少,因而温仪、安小慧、水笙三人一天根本就转不完。

    温仪、安小慧、水笙三人刚走,宋一鹤就派家人把昨日代田承嗣收取的礼品——五箱珠宝金银器,六车绸缎器物送来了,一同送来的的还有一顶轿子,这自然是左良玉管家送来的美人了,而宋一鹤只是单纯收了田承嗣一千三百两黄金、五万八千两白银用来填补兵备司仓库的账本出账记录。

    田承嗣等饶成军、马贵带着两百辆大车到了,便轰轰隆隆地一路来到湖广承宣布政使司官衙见宋一鹤,取了公文令牌后又调转车头前往兵备司的武库搬运兵器甲仗,宋一鹤大约是收了田承嗣金银的关系,锦衣卫要的三千副盔甲,两千士兵的兵器,三千套军装据兵备司的吏员说今日一大早就接到通知,要求他们一个时辰内全部备齐,还给了一千一百支火铳火铳,一百挑火药,并主动提出给锦衣卫补充两百车粮草物资。

    等甲仗物资等搬运的差不多时,已然时近正午了,宋一鹤邀田承嗣跟巡按御史李振声、总兵钱中选二人一同在衙门里吃午饭,布菜吃酒谈笑风生顺便继续拉关系自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最主要的还是要再议一议守承天府、武昌城的事情,早上宋一鹤招来李振声、钱中选二人说了田承嗣的承天府、武昌城二守一之法,李振声、钱中选二人闻言当时便眼睛一亮,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可谓是真知灼见,这不亏为旁观者清,自己在湖广这么多年都没有看问题如此一针见血过。

    只是让这三人仍然纠结犹豫地还是这陷城失藩的罪责,毕竟这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

    现在四人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其中的三个又都是自己人,于是巡按御史李振声先开口问道:“田大人,闯贼势大劫掠湖广行省,还有个内忧左良玉,这承天府、武昌城二守其一,的确是一个好办法,只是唯一可虑的是这陷城失藩的罪责如何规避。”

    田承嗣说道:“这事下官回京后便会向皇上提起,不过不一定行得通,湖广离京城千山万水,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只要诸位最后大功告成了,击退了流寇,降服了左良玉,朝廷那里皇上那里都是大功。”

    总兵钱中选叹口气道:“哎,洪总督才去辽东不到三年,这李自成短短两年多时间,就从原先逃进山里的十几个人又变成了十几万人马,到现在都已经几十万大军了,这世道真是让人看不懂啊。”

    宋一鹤说道:“别看到李自成现在嚣张,但是前时他的祖坟都被刨了,小龙被斩,龙气早晚泄尽,最终成不了气候的。”

    田承嗣听了宋一鹤这个话顿时非常无语,一个堂堂饱读儒家诗书典籍、满口格物致知阳明程朱的的湖广巡抚居然会跟乡野村夫一样,迷信挖坟掘墓这样不靠谱的事儿,要说挖断龙脉就会亡国,崇祯八年凤阳府大明皇陵可早就被八大王张献忠、闯王高迎祥、闯将李自成所破,那大明朝也没有立即亡国,反而是闯王高迎祥死掉了。

    而宋一鹤却津津有味的说了下去,话说这李自成祖坟在陕西米脂县西北乡百里外,那里有个武家坡,相去十里有野猫山,去山十里又有个黄龙岭,地名叫三峰子山,李自成的老祖宗先人们就被埋在这个风水宝地里了。

    李自成,幼年因生活所迫出家为僧,后又给地主牧马放羊,这一点倒是和朱重八有些相像,他从小沉凝而又多智,勇猛而又有胆略,处事能顾全大局,待人常舍己好义,因而颇为众人敬重,后来当驿卒失业后,被诬陷关入牢房,老婆又被人霸占,于是终于光荣地投奔了舅舅义军闯将高迎祥,走上了造朝廷反的道路。

    李自成的义军士气高昂,勇猛异常,兵锋所至势如破竹,锐不可挡。到了后期越战越勇,越打越多,明朝各处官军则彻底变得闻风丧胆,各路农民军不断前来相投,甚至有不少明朝官军都纷纷阵前倒戈归顺,到了崇祯十三年,李自成指挥的农民军在河南已经发展到了几十万人,至此势大难制,各路剿匪官军纷纷徒呼负负,裹足不前。

    崇祯皇帝便是在这种危如累卵,中原遍地都是贼的情势下责成陕西总督汪乔年挖掘李自成的祖坟,以寄托于这种虚无缥缈的风水气运之说。

    崇祯十四年正月初八,米脂县县令边大绶连获陕西巡抚汪乔年及巡抚、按察使的密令后,立即率领练总郝光正、堡长官王道正带领箭手三十名、乡夫六十名,冒着二尺多深的大雪,经过一昼夜兼程赶路,寻到了李自成的祖坟。

    这边厢边大绶在县衙差役们的簇拥下刚下乡到了李自成的祖宅,就指派贡生艾诏寻访自成同里人李诚,又根据李诚所提供的线索,边大绶立刻下令伐冢,一连掘了数座坟,却一无所获,不是挖错了,就是内部早已腐烂朽坏的辨认不出来了。

    翌日一早他们又挖了数家坟冢,到了正午时分,才终于有了收获。果然在一墓中发现一个黑碗,照李诚所说它必然是自成祖父的坟墓了,挖出来的骷髅色如黑墨,额骨上已经长出了长六、七寸长的白毛,状极恐怖。

    在自成祖父坟的左侧下方还有一座坟墓,据李诚指认它是自成父守忠之墓。墓的正顶长有一棵榆树,粗如膀臂,枝叶诡异,边大绶命人砍下榆树,不料树倒墓开。墓中竟蟠着一条白蛇,“长尺有二寸,头角崭然“,役卒上前捕捉,将蛇置于练总郝光正行装袋内。役卒把棺木打开后,只见所有的骨节都变成有些类似青铜色的绿色,额骨上也有六、七寸长的白毛。其余李自成亲族的七八座墓中骷髅上也都有白毛。

    边大绶当即听信了跟随挖坟队伍的终南山游方道士之言,认为再过些时日只怕这些尸体都要修炼成僵尸出来害人了,于是被这些“准僵尸”吓得有些心惊胆战的边大绶立即惨无人道的命令役卒们,把所有掘出的骷髅堆聚一处,放火焚烧;并将墓地千余树木砍伐殆尽,务必做到斩草除根,彻底斩断李家龙脉;延安府米脂县塘报此事,陕西巡抚汪乔年得知大功告成,特地写了一封奖勉信给边大绶:“据来报,知闯贼先人墓已开,可以制贼死命。他日功成,定当首叙以酬。”

    边大绶让手下斩下李自成祖父骷髅的头包裹起来,还把那条小蛇杀死风干,交给陕西巡抚汪乔年,汪乔年又派人带到了北京,正式移交给了朝廷,崇祯帝朱由检亲自检视过后,登时心怀大畅,重重褒奖了汪乔年和边大绶,这下子不仅报了凤阳府皇陵被烧祖坟被挖之仇,同时也釜底抽薪,彻底断绝了闯贼的龙脉,让李自成终究成不了大器。

    田承嗣听完宋一鹤说的故事,心说怎么会这么凑巧刚好李自成的父亲墓中有一条蛇,他那些先人尸体上还长毛,不会真的会炼成僵尸吧?不过这也不能说明什么,时间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